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缓慢型心律失常致晕厥7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麻付胜 沈文均 +3 位作者 葛世俊 陈燮晶 楼钶楠 周建庆 《现代实用医学》 2013年第6期690-691,共2页
目的探讨缓慢型心律失常所致晕厥患者的疾病构成、治疗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所致晕厥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疾病构成、合并症、延迟诊断情况、疾病治疗和转归。结果疾病构成:窦性停搏13例,新发或间歇性三度、高... 目的探讨缓慢型心律失常所致晕厥患者的疾病构成、治疗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所致晕厥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疾病构成、合并症、延迟诊断情况、疾病治疗和转归。结果疾病构成:窦性停搏13例,新发或间歇性三度、高度及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58例,心房颤动伴长RR间歇3例。合并高血压45例,合并糖尿病14例。确诊时平均发作次数(3.79±3.76)次;首次发病确诊38例(51.35%),延迟诊断36(48.65%)例;植入永久起搏器71例,其中死亡1例。结论新发或间歇性三度、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为缓慢型心律失常致晕厥中的主要病因,起搏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心律失常 心脏传导阻滞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127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麻付胜 史信宝 《现代实用医学》 2013年第9期1005-1006,共2页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主动脉增强CT的诊断和分型,心脏外科手术、降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和保守治疗的疗效。结果胸背痛起病82例,病因为高血压102例;主动脉增强C...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主动脉增强CT的诊断和分型,心脏外科手术、降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和保守治疗的疗效。结果胸背痛起病82例,病因为高血压102例;主动脉增强CT首诊113例,stanford A型42例,B型85例;外科手术治疗A型22例,降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34例,保守治疗71例,好转99例,死亡28例(22.05%)。结论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以降低病死率,B型可行降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增强CT 降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下载PDF
Carto merge技术指导永久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 被引量:3
3
作者 方丕华 任振芳 +3 位作者 麻付胜 楚建民 马坚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1-574,I0006,共5页
目的探讨Carto merge技术指导永久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的作用和优势。方法用Carto merge技术指导射频消融治疗永久性心房颤动15例。术中用Carto导管标测和构建左心房和肺静脉的电解剖图,然后与术前心脏核磁共振造影的三维图像进行数据整... 目的探讨Carto merge技术指导永久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的作用和优势。方法用Carto merge技术指导射频消融治疗永久性心房颤动15例。术中用Carto导管标测和构建左心房和肺静脉的电解剖图,然后与术前心脏核磁共振造影的三维图像进行数据整合形成二者的复合图形(Carto merge)。首先在Carto merge的指导下行双侧上下肺静脉环线消融,直到Lasso标测证实所有肺静脉均达到电隔离效果,如心房颤动不终止,依次进一步消融左房顶部线、二尖瓣峡部线及三尖瓣峡部线,如上述部位消融后心房颤动仍未终止,即行同步直流电复律恢复窦性心律。结果15例患者中2例在消融过程中心房颤动自行终止,13例均经直流电复律。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24h、1和5周时复发持续性心房颤动。其余患者经1~10个月随访,均维持窦性心律。近期手术成功率为80%。结论Carto merge技术可有效地指导永久性房颤的射频消融,结合单Lasso标测,可简化操作,提高消融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心房颤动 CARTO标测
下载PDF
射频消融左后分支治疗维拉帕米敏感性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晓星 马坚 +5 位作者 麻付胜 贾玉和 方丕华 楚建民 浦介麟 张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第6期504-508,共5页
目的报道消融左后分支治疗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方法对57例维拉帕米敏感性左室特发性室速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以窦性心律时产生左后分支阻滞和/或室速不再被诱发作为消融成功终点。结果57例中41例室速诱发条件... 目的报道消融左后分支治疗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方法对57例维拉帕米敏感性左室特发性室速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以窦性心律时产生左后分支阻滞和/或室速不再被诱发作为消融成功终点。结果57例中41例室速诱发条件稳定(71.9%),9例诱发条件不稳定(15.8%),7例不能被诱发(12.3%),所有患者均达消融成功终点。术后全部患者体表心电图Ⅰ导联出现R波降低,S波加深,呈rS形态或RS形态,Ⅱ、Ⅲ、aVF导联出现小q波,或在原有q波基础上加深,R波振幅明显增高,呈qR形态,额面电轴度数显著增加(54.06°±38.24°vs 90.55°±7.88°,P<0.001)。27例出现完全性左后分支阻滞改变(47.4%),30例为不完全性左后分支阻滞(52.6%)。1例1年后室速再发,左后分支阻滞消失,重复消融直至再次出现左后分支阻滞,术后室速未有再发。结论射频消融产生左后分支阻滞可作为左室特发性室速的消融成功终点,尤其适用于不易被常规电生理检查诱发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心电图 左后分支
下载PDF
三尖瓣下移畸形合并房室旁道的射频消融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燮晶 葛世俊 +2 位作者 沈文均 楼钶楠 麻付胜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87,共1页
对10例三尖瓣下移畸形并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共发现15条旁道,位于右后间隔至正右侧壁区域。3例2条旁道,1例3条旁道。7例患者在心房化心室处标测到多折且增宽的心室电位。8例患者使用SWANTZ鞘管稳定导管。4例显性... 对10例三尖瓣下移畸形并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共发现15条旁道,位于右后间隔至正右侧壁区域。3例2条旁道,1例3条旁道。7例患者在心房化心室处标测到多折且增宽的心室电位。8例患者使用SWANTZ鞘管稳定导管。4例显性预激患者在旁道阻断后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复发,第二次消融成功。结论:三尖瓣下移畸形合并房室旁道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有其特点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房室旁道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三尖瓣下移畸形
下载PDF
电解剖标测消融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3
6
作者 楚建民 马坚 +4 位作者 侯翠红 麻付胜 唐恺 方丕华 张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 报道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下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LVT)的射频消融方法。方法 4例经常规电生理标测消融失败的ILVT患者,应用三维电解剖(CARTO)标测指导确定消融部位。结果 4例患者室性心动过速时CARTO标测的V波最早激动点在... 目的 报道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下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LVT)的射频消融方法。方法 4例经常规电生理标测消融失败的ILVT患者,应用三维电解剖(CARTO)标测指导确定消融部位。结果 4例患者室性心动过速时CARTO标测的V波最早激动点在前中间隔,在此部位消融无效。以左后分支电位标测的最早激动点在左后间隔区域,在此部位消融终止所有ILVT,此成功部位距V波最早记录点1.0—2.0cm。随访1~7个月无复发。结论 左后分支及其浦氏纤维是构成折返环的关键部位,也是射频消融的关键部位,并与折返的出口有一定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电解剖标测
下载PDF
经皮穿刺心外膜电-解剖标测及射频消融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任振芳 方丕华 +3 位作者 麻付胜 姚述远 袁伟民 张岩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8年第5期340-344,共5页
目的探讨经心外膜途径在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成年中华小型猪共7只,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将球囊置于左前降支中下部,封堵150 min建立心肌梗死模型。3~5周后将心肌梗死模型猪... 目的探讨经心外膜途径在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成年中华小型猪共7只,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将球囊置于左前降支中下部,封堵150 min建立心肌梗死模型。3~5周后将心肌梗死模型猪,行电生理检查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经胸穿刺进入心包腔,采用电-解剖标测系统在窦性心律下进行心外膜电压标测和线性消融。射频消融后再次行电生理检查,不能再诱发室性心动过速为消融成功。结果存活的心肌梗死模型的猪7只,3~5周后行电生理检查,共诱发出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共8种,7种表现为右束支阻滞图形,1种表现为左束支阻滞图形,室性心动过速(VT)周长平均在(338±66)ms。1只猪同时诱发心室颤动,电除颤转复窦性心律。7只猪心包穿刺均成功,完成心外膜电压标测,沿瘢痕区到二尖瓣环或正常心肌区逐点进行线性消融。射频消融后再次行电生理检查,6只猪不能再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结论经胸穿刺进入心包腔行心外膜标测和消融治疗心肌梗死后室速的方法是安全可行的,心外膜标测消融心肌梗死后室速的方法可以作为心内膜消融的一种有效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 心动过速 室性 导管消融术
下载PDF
PD-118057药物拯救负显性机制E637K-hERG通道的研究
8
作者 楼钶楠 周建庆 +4 位作者 毛海燕 葛世俊 沈文均 陈燮晶 麻付胜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第6期727-729,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PD-118057对于纠正负显性机制E637K-hERG蛋白转运障碍的作用。方法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PD-118057干扰各种细胞模型前后hERG编码的快速激活延迟整流性钾电流(IKr)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分析PD-118057负显性机制E637K-hERG蛋白... 目的探讨PD-118057对于纠正负显性机制E637K-hERG蛋白转运障碍的作用。方法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PD-118057干扰各种细胞模型前后hERG编码的快速激活延迟整流性钾电流(IKr)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分析PD-118057负显性机制E637K-hERG蛋白转运障碍。结果 PD-118057干扰WT-hERG后,激活电流和尾电流的电流幅度都较干扰前明显增大,但不改变通道电流的特性,只加速了通道电流的稳态失活速度。而PD-118057干扰WT/E637K-hERG前后电流幅度和通道特性都没有明显变化。Western blot结果与膜片钳结果相符合。结论 PD-118057不能纠正负显性机制E637K-hERG通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激活延迟整流性钾离子电流 药物评价 PD-118057
下载PDF
右室心尖部起搏对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三尖瓣返流的影响
9
作者 楼钶楠 葛世俊 +2 位作者 沈文均 陈燮晶 麻付胜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第4期419-420,共2页
目的探讨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基础心功能正常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三尖瓣返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更换起搏器的心功能正常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53例。比较植入与更换起搏器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三尖瓣返流程度的变化。结果两次超... 目的探讨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基础心功能正常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三尖瓣返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更换起搏器的心功能正常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53例。比较植入与更换起搏器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三尖瓣返流程度的变化。结果两次超声心动图评估相隔(8.6±2.3)年,更换时三尖瓣返流均无显著增加(均>0.05)。结论基础心功能正常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尽管有着接近100%的起搏比例,但很少发生有临床意义的三尖瓣返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闭锁不全 心脏传导阻滞 心尖部起搏
下载PDF
期前收缩负荷及导管消融对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左心室大小和收缩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陈燮晶 沈文均 +1 位作者 麻付胜 葛世俊 《现代实用医学》 2011年第9期1000-100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期前收缩负荷及导管消融治疗对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左心室大小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29例频发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期前收缩负荷,及其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以及导管消融治... 目的探讨不同期前收缩负荷及导管消融治疗对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左心室大小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29例频发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期前收缩负荷,及其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以及导管消融治疗消融前后LVEDD和LVEF的变化。结果 29例患者室性期前收缩负荷为32.35%±7.52%,有93.1%(27例)的患者>20%。室性期前收缩负荷≥30%和<30%患者的LVEDD和LVEF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5例消融成功,4例失败。消融成功患者LVEDD较术前有明显好转(P<0.05),LVEF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失败的4例心脏LVEDD、LVEF进一步恶化(P<0.05)。结论频发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对左心室容积的影响相比对收缩功能的影响可能更早或更明显。>20%的室性期前收缩负荷是临床导管消融手术可取的早博负荷。对于左心室大小及收缩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导管消融能进一步改善LVEDD,但对LVEF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前收缩 导管消融 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收缩功能
下载PDF
心电轴偏转在宽QRS波心动过速体表心电图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徐小勇 孟香红 +4 位作者 关海旺 麻付胜 廉姜芳 葛世俊 周建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6-478,共3页
目的探索QRS波额面电轴偏转在体表心电图鉴别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WCT)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8年4月间经电生理检查证实的WCT患者186例(体表心电图390份),运用查表法计算WCT与窦性心律下QRS波额面心电轴的偏转情况,并分析其... 目的探索QRS波额面电轴偏转在体表心电图鉴别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WCT)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8年4月间经电生理检查证实的WCT患者186例(体表心电图390份),运用查表法计算WCT与窦性心律下QRS波额面心电轴的偏转情况,并分析其在体表心电图鉴别诊断WCT中的作用。结果 186例WCT中147例(79.03%)为室性心动过速(VT),39例(20.97%)为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伴传导异常。在95%置信区间内,QRS波电轴偏转诊断V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8(0.579~0.817,P=0.007)。与电轴左偏、电轴右偏、LBBB+电轴右偏等方法相比,电轴偏转> 68°诊断VT的特异性(91.43%)和敏感性(53.06%)均更理想。电轴偏转> 130°,特异性可达到100%,敏感性12.24%,其诊断效能与无人区电轴相当。结论 QRS波额面电轴偏转能准确地鉴别诊断WCT且易于掌握,可作为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心脏急症辅助诊断的常规方法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QRS波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轴 体表心电图
下载PDF
靶点旁补充消融法在AVRT术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光泽 陈治奎 +3 位作者 葛世俊 麻付胜 沈文均 廉姜芳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射频消融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指导提高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射频消融的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1712例(1741条旁路)连续性AVRT或者预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射频消融手术方法分为S组和M组;S组882例,898条旁路;M组...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射频消融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指导提高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射频消融的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1712例(1741条旁路)连续性AVRT或者预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射频消融手术方法分为S组和M组;S组882例,898条旁路;M组830例,843条旁路,术后观察1~24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2年观察期内的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M组观察期各个节点消融累计复发率均显著低于S组,术后第1、3、6、12、24个月累计复发旁路数(率)分别为4(0.5%)vs 17(1.9%),P=0.007;5(0.6%)vs 27(3.0%),P<0.001;6(0.7%)vs 34(3.8%),P<0.001;6(0.7%)vs 58(6.5%),P<0.001;7(0.8%)vs 63(7.1%),P<0.001;不同术式组间的安全性相当。结论靶点旁补充消融法能显著降低AVRT射频消融复发率,且不增加并发症风险,具备操作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旁路 补点消融 复发并 发症
下载PDF
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危险因素及射频导管消融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小勇 麻付胜 +5 位作者 孟香红 关海旺 蔡远翔 廉姜芳 葛世俊 周建庆 《心电与循环》 2019年第5期380-384,共5页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RVOTPVC-CMP)危险因素及射频导管消融(简称消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行消融治疗的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患者74例。根据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分成RVOTPVC-CMP...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RVOTPVC-CMP)危险因素及射频导管消融(简称消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行消融治疗的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患者74例。根据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分成RVOTPVC-CMP组和非RVOTPVC-CMP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室性期前收缩负荷、消融后心脏结构功能变化等。结果RVOTPVC-CMP组患者12例,非RVOTPVC-CMP组患者62例。RVOTPVC-CMP组左心室射血分数(52±5)%,低于非RVOTPVC-CMP组的(65±6)%(P<0.01),RVOTPVC-CMP组室性期前收缩负荷(39.0±11.3)%,显著高于非RVOTPVC-CMP组的(27.1±10.9)%(P<0.01)。室性期前收缩负荷与LVEF呈负相关(r=0.37,P<0.01),是RVOTPVC-CM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室性期前收缩负荷≥39%者易发生心肌病。RVOTPVC-CMP组消融术后随访111d,LVEF从(52±5)%提高到(67±3)%(P<0.01),非RVOTPVC-CMP组消融后随访133d,LVEF无改变。结论室性期前收缩负荷为RVOTPVC-CMP独立危险因素。消融右心室流出道的室性期前收缩可使RVOTPVC-CMP左心室功能正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心律失常 心功能不全 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
下载PDF
心电图的阅读及分析程序
14
作者 唐恺 麻付胜 马坚 《中国社区医师》 2005年第17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心电图 阅读 程序 记录质量
下载PDF
PACE试验:临床背景、原理、设计和执行方案
15
作者 麻付胜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4期297-297,共1页
中国香港学者Fung等报道了通过PACE试验(The Pacing to Avoid Cardiac Enlargement Trial)比较双心室起搏与传统右心室起搏对左心室功能比较的试验方案、临床背景、理论基础、试验设计、执行方案和研究年限等内容。
关键词 试验设计 E试验 PAC 临床 右心室起搏 双心室起搏 中国香港 试验方案
下载PDF
洛伐他汀抑制触发机制所致的局灶性缺血性室性心动过速
16
作者 麻付胜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8年第1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缺血性室性心动过速 洛伐他汀 局灶性 触发机制 抗心律失常作用 爱荷华大学 触发活动 心脏模型
下载PDF
电解剖标测指导下消融左心耳尖部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二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麻付胜 马坚 +3 位作者 楚建民 方丕华 唐恺 张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5年第5期385-386,共2页
关键词 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 消融治疗 左心耳尖部 电解剖标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持续性发作 体表心电图 检查诊断 文氏传导
原文传递
经上腔静脉途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右侧房室旁路一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麻付胜 马坚 +3 位作者 唐恺 韩昊 贾玉和 张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6年第6期462-463,共2页
患者女性,45岁,因心电图示B型预激(图1)伴反复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3年(窄QRS心动过速),拟行射频导管消融术。入院检查: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未见异常。
关键词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右侧房室旁路 布加综合征 静脉途径 窄QRS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 射频导管消融术 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环单侧靶肺静脉-前庭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被引量:1
19
作者 麻付胜 沈文均 +3 位作者 葛世俊 陈燮晶 楼钶楠 周建庆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3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 Carto系统指导下对心房颤动(房颤)相关的靶肺静脉进行环同侧上、下肺静脉-前庭单环线性消融隔离,观察疗效.方法 对25例术中反复自发肺静脉相关房性早搏(房早),并触发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和/或房颤的患者,在Carto系统结合单La... 目的 Carto系统指导下对心房颤动(房颤)相关的靶肺静脉进行环同侧上、下肺静脉-前庭单环线性消融隔离,观察疗效.方法 对25例术中反复自发肺静脉相关房性早搏(房早),并触发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和/或房颤的患者,在Carto系统结合单Lasso环状标测导管指导下进行环靶肺静脉-前庭单环射频消融术,达到肺静脉隔离.结果 消融过程中25例患者房早、房速、房颤终止,其中19例患者有自发的肺静脉电位,15例慢于窦性心率.4例患者隔离后肺静脉内发生房颤或房速,2例在肺静脉内补点消融后肺静脉电位消失.随访(22.24±9.01)个月,23例无房速、房颤发作,2例患者术后复发房颤,1例接受再次手术,术后房颤发作减少,1例口服胺碘酮控制.结论 术中能够明确靶肺静脉、单个触发灶的房颤患者,在Carto系统结合单Lasso导管指导下行单环线性消融隔离治疗房颤,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可减少手术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导管消融 靶肺静脉
原文传递
经房间隔途径消融左侧房室旁路合并腹主动脉闭锁一例
20
作者 麻付胜 沈文均 +3 位作者 陈燮晶 楼钶楠 周军波 葛世俊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9年第4期306-306,共1页
患者女性,65岁,阵发性心悸3年入院。心悸呈突发突止并伴有心前区闷痛。入院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发作时心电图呈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后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0.1mV。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外院电生理检查提示左... 患者女性,65岁,阵发性心悸3年入院。心悸呈突发突止并伴有心前区闷痛。入院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发作时心电图呈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后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0.1mV。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外院电生理检查提示左侧隐匿性房室旁路参与折返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因消融导管难以逆行通过腹主动脉,放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 左侧房室旁路 主动脉闭锁 室上性心动过速 房间隔 左侧隐匿性房室旁路 导联ST段压低 阵发性心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