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麻彩萍 张贵友 +3 位作者 王宏英 李玉明 李英姿 张荣庆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2-154,共3页
针对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现状,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内容、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完成了对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的初步改革,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创新型人才
下载PDF
生物科学专业科研训练课程的实践与建设 被引量:1
2
作者 麻彩萍 刘栋 张贵友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3年第3期8-13,共6页
科研训练课程是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环节中素质教育与兴趣教育高度融合的课程,其意义在于提升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提升人文素养、构建人生目标和成就意识。课程宣讲、科研实操、导师讲座和课程主题分享、课程展示和答辩等环节,... 科研训练课程是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环节中素质教育与兴趣教育高度融合的课程,其意义在于提升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提升人文素养、构建人生目标和成就意识。课程宣讲、科研实操、导师讲座和课程主题分享、课程展示和答辩等环节,组成为期一年的科研训练课程,并通过实施月度报告、阶段性研究报告、科研海报制作、课程答辩等多种形式的全过程考核。经过近十年的课程实践,课程得到学生、教师的肯定和认可,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这条教学与科研相融合,以研带教之路为生物科学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训练 生物科学 教学模式 全过程考核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全自动微生物微液滴培养系统的微生物教学实验设计
3
作者 麻彩萍 李玉明 +2 位作者 王欢 张贵友 王宏英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2年第5期37-41,共5页
微生物培养是微生物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的重要技术基础。为了深入了解微生物的生长特性,需要长时程、持续性对培养中的微生物进行取样检测,这严重依赖人力,存在染菌等风险。清华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基于全自动微生物微液滴培... 微生物培养是微生物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的重要技术基础。为了深入了解微生物的生长特性,需要长时程、持续性对培养中的微生物进行取样检测,这严重依赖人力,存在染菌等风险。清华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基于全自动微生物微液滴培养系统(microbial microdroplet culture system,MMC)搭建了教学用实验平台并系统开发了微生物生长特性评价教学实验: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细菌化学因子耐受性研究以及细菌适应性(定向)进化等。经教学实践检验,基于MMC的教学实验设计达到了优化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效率、扩充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挑战度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微生物微液滴培养系统 MMC 微生物培养 教学实验
下载PDF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的细胞生物学基础实验课程建设 被引量:8
4
作者 李鹏 王宏英 +3 位作者 李玉明 林琳 麻彩萍 张贵友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8年第4期32-36,共5页
传统的细胞生物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主要课程目标是对理论课知识的验证和基本操作的学习。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实验课教学改革,针对"开设什么样的实验课""怎样开展实验教学"等问题,根据细胞生物学的学科发... 传统的细胞生物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主要课程目标是对理论课知识的验证和基本操作的学习。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实验课教学改革,针对"开设什么样的实验课""怎样开展实验教学"等问题,根据细胞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对细胞生物学基础实验课程进行了改革。课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以认知、情感两个目标层次为支撑,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匹配教学所需的资源,更新教学内容,摸索、实践相应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具体、实操性强的教学方案,进一步拓展了实践教学改革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 实验教学 能力培养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研究生助教在提高生命科学实验教学效果中的有益尝试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鹏 张淑平 +3 位作者 麻彩萍 王宏英 李玉明 张贵友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4年第1期51-54,共4页
研究生助教是高校教学入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科学作为一门实验性科学,充分发挥助教在实验课中的作用,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创新人才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对研究生助教的作用、研究生助教参与实验教学的理念和一些具体做法进... 研究生助教是高校教学入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科学作为一门实验性科学,充分发挥助教在实验课中的作用,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创新人才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对研究生助教的作用、研究生助教参与实验教学的理念和一些具体做法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教 实验教学 生命科学
下载PDF
手机版无线体视成像互动教学系统
6
作者 李玉明 麻彩萍 +3 位作者 王菁兰 李鹏 郑驰 张贵友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9-92,共4页
手机版无线体视成像互动教学系统由多台体视显微成像系统、智能手机、无线路由器系统及相关软件共同组成,是专为实验教学研制的一套图像采集及互动教学系统。学生可以通过手机APP采集体视显微镜下实时观察到的图像,并拍照保存在手机相册... 手机版无线体视成像互动教学系统由多台体视显微成像系统、智能手机、无线路由器系统及相关软件共同组成,是专为实验教学研制的一套图像采集及互动教学系统。学生可以通过手机APP采集体视显微镜下实时观察到的图像,并拍照保存在手机相册中;教师可以通过电脑软件查看所有学生镜下动态图像,指导学生实验;师生间可以进行文件的无线传输,实时互动教学。系统已通过测试并投入实验教学使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 无线连接 体视成像系统 互动教学
下载PDF
合浦珠母贝无定形碳酸钙结合蛋白功能性肽段筛选及体外功能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世婷 苏境坦 +8 位作者 刘骏 黄晶 方东 谢莉萍 王洪钟 张贵友 杜晓东 麻彩萍 张荣庆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6-12,共7页
通过预测、筛选并合成合浦珠母贝无定形碳酸钙结合蛋白(ACCBP)潜在的功能性肽段,发现位于其C末端含乙酰胆碱结合位点保守区域的多肽具有显著的生物矿化功能;体外碳酸钙结晶速度实验显示该多肽能够延缓碳酸钙的结晶;体外碳酸钙结晶实验... 通过预测、筛选并合成合浦珠母贝无定形碳酸钙结合蛋白(ACCBP)潜在的功能性肽段,发现位于其C末端含乙酰胆碱结合位点保守区域的多肽具有显著的生物矿化功能;体外碳酸钙结晶速度实验显示该多肽能够延缓碳酸钙的结晶;体外碳酸钙结晶实验显示其能够显著影响方解石晶体的晶貌,使得方解石晶体的边缘呈现出阶梯状台阶现象;体外模拟间液离子环境碳酸钙结晶实验显示其能够抑制文石晶体成核或促进已成核文石晶体生长,使得实验组中的文石晶体颗粒数量显著减少并多呈现球形。结果提示了ACCBP上乙酰胆碱结合位点不仅能够直接参与生物矿化,并且很可能是其参与矿化的重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矿化 无定形碳酸钙结合蛋白(ACCBP) 功能性肽段 乙酰胆碱结合位点
下载PDF
合浦珠母贝贝壳珍珠层EDTA可溶性基质蛋白对无定形碳酸钙稳定性的影响
8
作者 林慧娟 方东 +5 位作者 向量 谢莉萍 王洪钟 张贵友 麻彩萍 张荣庆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共7页
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能谱等方法探讨了合浦珠母贝贝壳珍珠层EDTA可溶性基质蛋白(ESM)对无定形碳酸钙(ACC)晶型转化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合浦珠母贝贝壳珍珠层ESM在镁离子存在的条件下能够显著抑制ACC的转化,并减少最终诱导形成的... 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能谱等方法探讨了合浦珠母贝贝壳珍珠层EDTA可溶性基质蛋白(ESM)对无定形碳酸钙(ACC)晶型转化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合浦珠母贝贝壳珍珠层ESM在镁离子存在的条件下能够显著抑制ACC的转化,并减少最终诱导形成的方解石中的镁离子含量。同时,珍珠层ESM具有调节方解石晶体晶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矿化 EDTA可溶性基质蛋白 无定形碳酸钙 晶型转化
下载PDF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Matrix Protein from the Nacre of Pearl Oyster Pinctada fucata
9
作者 麻彩萍 张岑 +2 位作者 聂延程 谢莉萍 张荣庆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05年第4期499-503,共5页
A soluble matrix protein P14 with an apparent molecular mass of 14.5 kDa was isolated from fragmented nacre of pearl oysters (Pinctada fucata) treated with 10% NaOH solution to investigate the nacre matrix proteins ... A soluble matrix protein P14 with an apparent molecular mass of 14.5 kDa was isolated from fragmented nacre of pearl oysters (Pinctada fucata) treated with 10% NaOH solution to investigate the nacre matrix proteins and their effect on the CaCO3 crystal. The protein was characterized by gel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and 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fter demineralization by 10% acetic acid. Th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 of P14 crystals indicates that P14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acre biomineralization. P14 can induce aragonite formation, stimulate CaCO3 crystal formation, and accelerate aragonite precipitation. Heating of the acid insoluble nacre residue, which was named conchiolin, in 10% sodium dodecyl sulfate solution supplemented with 10% β-mercaptoethanol solution for 10-20 min at about 100℃ gave two other soluble proteins having molecular masses of 19.4 kDa and 25.0 kDa.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s that these two proteins are linked to the insoluble organic matrix by disulfide bridges because the extraction yield increases when β-mercaptoethanol is added to the med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in P14 NACRE Pinctada fucata conchiolin ARAGONITE CALCITE BIOMINERALIZ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