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中添加合成虾青素对中华绒螯蟹成体雌蟹性腺发育、色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麻楠 龙晓文 +3 位作者 赵磊 常国亮 吴旭干 成永旭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55-765,共11页
采用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30和260 mg/kg的合成虾青素配制成3种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42%和16%的等氮等脂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育肥饲料(分别记为饲料1、2和3),以中华绒螯蟹商业育肥饲料作为饲料4,分别投喂4组雌蟹(... 采用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30和260 mg/kg的合成虾青素配制成3种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42%和16%的等氮等脂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育肥饲料(分别记为饲料1、2和3),以中华绒螯蟹商业育肥饲料作为饲料4,分别投喂4组雌蟹(每个饲料组3个重复水槽,每个水槽中12只蟹),进行为期60d的室内养殖实验,以探讨添加合成虾青素对中华绒螯蟹成体雌蟹性腺发育、色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实验进行到30d和60d,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对雌体肝胰腺指数(HSI)和性腺指数(GSI)均无显著影响(P>0.05)。(2)性腺、肝胰腺和头胸甲中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红度值(a值)均以饲料3组最高,性腺亮度值(L值)和黄度值(b值)以饲料1组最高(P<0.05);饲料2组头胸甲的b值最高,饲料1组最低(P<0.05)。(3)饲料1组中华绒螯蟹血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饲料4组的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乳酸脱氢酶(LDH)、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和乳酸(LD)含量最高(P<0.05);肝胰腺中的SOD、T-AOC、GSH-Px和GR活性均以饲料1组最高,饲料2组最低(P<0.05)。(4)饲料2组血清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和血蓝蛋白(H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均以饲料4组最高(P<0.05),肝胰腺中的ACP、ALP和γ-GT活性以饲料1组最高。综上,在育肥饲料中添加合成虾青素对成体雌蟹性腺发育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头胸甲、肝胰腺和卵巢中的类胡萝卜素总量、色泽和抗氧化能力,建议雌蟹育肥饲料中合成虾青素的含量为90 mg/k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虾青素 中华绒螯蟹 雌体 性腺发育 色泽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学籍预警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及机制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麻楠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年第30期226-226,共1页
目前的普通高校中,在学籍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学籍不良异动的状况,针对此种情况,本文浅析了在高校中实施学籍预警机制的重要意义,探索了学籍预警机制的产生背景,并分析了此项工作的现状,为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以促... 目前的普通高校中,在学籍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学籍不良异动的状况,针对此种情况,本文浅析了在高校中实施学籍预警机制的重要意义,探索了学籍预警机制的产生背景,并分析了此项工作的现状,为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以促进和谐教育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学籍预警 教学管理 机制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池塘套养与温室养殖的中华鳖雄体生物学指数和营养成分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龙晓文 吴仁福 +3 位作者 麻楠 李才平 吴旭干 成永旭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0-108,共9页
分别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池塘套养和温室养殖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雄体(分别简称为"套养鳖"和"温室鳖")各5只,解剖取四肢肌肉、裙边和肝脏,分析和比较两种鳖的生物学指数,可食组织常规营养成分、... 分别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池塘套养和温室养殖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雄体(分别简称为"套养鳖"和"温室鳖")各5只,解剖取四肢肌肉、裙边和肝脏,分析和比较两种鳖的生物学指数,可食组织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差异。结果显示:(1)温室鳖裙边指数(SI)和肝体比(HSI)均显著高于套养鳖(P<0.05)。(2)套养鳖肌肉灰分和裙边水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温室鳖,而裙边蛋白含量则以温室鳖较高(P<0.01),套养鳖和温室鳖其余常规营养成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3)温室鳖肌肉和裙边中的大部分氨基酸、总必需氨基酸(∑EAA)和总氨基酸(TAA)含量显著高于套养鳖,半胱氨酸含量及EAA/TAA以套养鳖较高(P<0.05);套养鳖和温室鳖肌肉和裙边中的必需氨基酸评分(EAAS)较为接近,而EAAS平均值以套养鳖较高。(4)温室鳖肌肉C18:1n9、C18:1n7及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总量显著高于套养鳖,而C22:6n3、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3PUFA、总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含量及n-3/n-6以套养鳖较高(P<0.05);就裙边而言,除温室鳖C17:0和C20:2n6含量显著高于套养鳖外(P<0.05),其余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可见,中华鳖在两种养殖模式下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雄体 河蟹池塘套养 温室养殖 生物学指数 营养成分
下载PDF
蟹塘套养与温室养殖的中华鳖雌体营养组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龙晓文 吴仁福 +3 位作者 麻楠 李才平 吴旭干 成永旭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6-112,共7页
实验研究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池塘套养与温室养殖的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雌体(分别简称"套养鳖"和"温室鳖")的生物学指数,肌肉和裙边中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1)套... 实验研究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池塘套养与温室养殖的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雌体(分别简称"套养鳖"和"温室鳖")的生物学指数,肌肉和裙边中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1)套养鳖裙边指数略高于温室鳖,而套养鳖肝体指数显著低于温室鳖。(2)套养鳖肌肉和裙边中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温室鳖,而两种组织中的粗蛋白含量均以温室鳖较高。(3)套养鳖肌肉和裙边中的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低于温室鳖;除色氨酸外,温室鳖肌肉中的大部分必需氨基酸分(EAAS)高于套养鳖,而裙边中的所有EAAS均以套养鳖较高。(4)套养鳖肌肉中的C16∶0、C18∶2n6、C18∶3n6、C20∶2n6和C20∶3n3含量显著低于温室鳖,而其C16∶1、C18∶3n3、C20∶3n6和C20∶4n6含量较高;套养鳖裙边中的C18∶3n6、C20∶2n6、C20∶3n6、C20∶4n6含量显著高于温室鳖,而C18∶1n9、C18∶2n6、C18∶3n3、总n-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之比均以温室鳖较高。结果表明,温室鳖肌肉和裙边的干物质含量较高,尤其是蛋白质含量,而套养鳖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雌体 池塘套养 温室养殖 营养组成
下载PDF
谈高校教务管理的创新
5
作者 麻楠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3年第33期80-81,共2页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我国高校教学的发展,在高校教务管理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本文针对于高校教务管理的创新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高校教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做出自己...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我国高校教学的发展,在高校教务管理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本文针对于高校教务管理的创新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高校教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做出自己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务管理 创新
下载PDF
小麦TaTCTP蛋白的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 被引量:3
6
作者 麻楠 孙天杰 +2 位作者 刘超 焦园园 王冬梅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5,29,共7页
为了阐明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r protein,TCTP)在小麦-叶锈菌互作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克隆了TaTCTP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并经过原核表达、亲和纯化、动物免疫,制备了TaTCTP兔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 为了阐明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r protein,TCTP)在小麦-叶锈菌互作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克隆了TaTCTP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并经过原核表达、亲和纯化、动物免疫,制备了TaTCTP兔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该基因CDS区全长为507 bp,编码168个氨基酸,预期分子量为18.8 kD,并具有较高的可溶性。以纯化后的TaTCTP重组蛋白制备的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TaTCTP,效价为1∶6400。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TaTCTP在叶锈菌侵染后受诱导上调。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TaTCTP在小麦与叶锈菌互作过程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TCTP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Western blotting
下载PDF
苹果砧木‘SH6’中RGLs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麻楠 刘静 +4 位作者 陈琦 郝素晓 卜芋芬 卢艳芬 姚允聪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6,共6页
【目的】从苹果砧木‘SH6’中分离出三个DELLA家族基因RGL1b,RGL2a,RGL2b,为探究苹果DELLA蛋白家族对植株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对这三个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通过克隆技术从苹果砧木‘SH6’中分离得到RGL1b,RGL2a,RGL2b的... 【目的】从苹果砧木‘SH6’中分离出三个DELLA家族基因RGL1b,RGL2a,RGL2b,为探究苹果DELLA蛋白家族对植株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对这三个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通过克隆技术从苹果砧木‘SH6’中分离得到RGL1b,RGL2a,RGL2b的编码序列,利用生物学工具分析其序列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其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序列分析表明,苹果砧木‘SH6’的3种RGLs序列具有较高相似性,均存在DELLA蛋白和GRAS家族的结构特征。但序列也存在部分差异,预测其编码的蛋白都具有亲水性能,RGL1b,RGL2a蛋白大部分定位在细胞质,而RGL2b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SH6’及其亲本‘国光’中这3种RGLs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RGL1b,RGL2a,RGL2b在‘SH6’中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国光’中的表达。【结论】苹果砧木‘SH6’中RGL1b,RGL2a,RGL2b基因可能在果树矮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6 DELLA蛋白 RGL1b RGL2a RGL2b 株高
下载PDF
小麦TaSnRK2.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 被引量:1
8
作者 乔金柱 麻楠 +2 位作者 孙天杰 李姗 王冬梅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4,共7页
为深入研究小麦TaSnRK2.1在小麦-叶锈菌互作过程中的功能,PCR扩增TaSnRK2.1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029 bp,编码342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38.78 kDa,等电点为5.78。构建重组原... 为深入研究小麦TaSnRK2.1在小麦-叶锈菌互作过程中的功能,PCR扩增TaSnRK2.1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029 bp,编码342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38.78 kDa,等电点为5.78。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ColdⅡ-TaSnRK2.1,并转化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使用终浓度0.5 mmol/L IPTG诱导基因表达,并进行电泳检测。结果显示,诱导蛋白(包涵体)在约39 kDa处有明显条带,与预测蛋白分子量大小一致。利用Ni-NTA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目的蛋白,并将之作为抗原制备兔源多克隆抗体。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效价为1∶25600,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分析该抗体的特异性,结果显示该多克隆抗体能够特异结合TaSnRK2.1。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TaSnRK2.1在小麦-叶锈菌互作过程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TaSnRK2.1 原核表达 抗体制备 WESTERN BLOTTING
下载PDF
“药学一流学科”背景下建设侨校特色的卓越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体系 被引量:1
9
作者 许芳 李正球 +4 位作者 麻楠 张章 唐金山 孙平华 陈河如 《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21-26,共6页
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基础课程中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是培养药学人才的基石。暨南大学是华侨最高学府,海外学子、华侨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学生占我校学生总数相对较大的比例。笔者从暨南大学“药学一流学科”背景下讨论依据侨校特色培养学... 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基础课程中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是培养药学人才的基石。暨南大学是华侨最高学府,海外学子、华侨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学生占我校学生总数相对较大的比例。笔者从暨南大学“药学一流学科”背景下讨论依据侨校特色培养学生,将有机化学课程从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及教学模式多方面进行改革,把教学真正“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落到实处,培养具有卓越创新能力的药学人才。可为建设侨校特色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提供建设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卓越创新 课程建设 侨校特色
下载PDF
在小麦和叶锈菌互作过程中TCTP的表达特征
10
作者 路兴通 麻楠 +3 位作者 孙天杰 郭云杉 常亭亭 王冬梅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30-1236,共7页
翻译控制肿瘤蛋白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参与植物抵抗逆境胁迫的重要调节因子。本研究以叶锈菌生理小种260与4种含有不同抗叶锈基因的近等基因系分别组成亲和程度不同的组合为对象,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从转录和翻译两个... 翻译控制肿瘤蛋白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参与植物抵抗逆境胁迫的重要调节因子。本研究以叶锈菌生理小种260与4种含有不同抗叶锈基因的近等基因系分别组成亲和程度不同的组合为对象,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从转录和翻译两个水平探讨TCTP在小麦与叶锈菌互作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转录水平还是翻译水平上,TCTP在不亲和组合中均表现为表达量显著上调,但在不同的Lr基因背景下其表达模式有所不同;而在亲和组合中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基于TCTP mRNA和蛋白水平的结果,发现在小麦与叶锈菌互作体系中TCTP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均受到调控,推测其在小麦抵抗叶锈菌侵染的防卫反应中可能发挥正调控作用,这将为进一步研究TCTP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TP 小麦 叶锈菌 表达分析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成熟雄体生殖系统的生化组成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麻楠 龙晓文 +1 位作者 吴旭干 成永旭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2-879,共8页
中华绒螯蟹雄性生殖系统较为复杂,尚未见其各组成部分生化成分的全面分析,本实验探究了成熟雄蟹生殖系统各部分的组织系数、常规生化成分、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1)副性腺指数(AGI)显著高于精巢指数(TI)和输精管指数(VDI),... 中华绒螯蟹雄性生殖系统较为复杂,尚未见其各组成部分生化成分的全面分析,本实验探究了成熟雄蟹生殖系统各部分的组织系数、常规生化成分、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1)副性腺指数(AGI)显著高于精巢指数(TI)和输精管指数(VDI),P<0.05。(2)就常规生化成分而言,精巢中的水分、总脂和总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显著高于输精管和副性腺(P<0.05),而粗蛋白含量则以副性腺最高,输精管次之,精巢最低(P<0.05)。(3)就脂肪酸组成而言,生殖系统各部分的总饱和脂肪酸(ΣSFA)、n-3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n-3PUFA)和n-3/n-6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精巢中的C20:3n3、C20:4n6、C22:6n3、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6PUFA和总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部位(P<0.05)。(4)就氨基酸组成而言,输精管中赖氨酸(Lys)、缬氨酸(Val)和组氨酸(His)含量最高,副性腺次之,精巢最低(P<0.05),副性腺中其余大部分的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最高。综上,中华绒螯蟹成熟雄体精巢中主要积累脂肪、碳水化合物、PUFA和HUFA,而副性腺中粗蛋白和大部分氨基酸含量较高,这可能与其不同的生理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成熟雄体 生殖系统 生化组成
原文传递
饲料中添加雨生红球藻粉对中华绒螯蟹成体雄蟹生化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龙晓文 赵磊 +3 位作者 麻楠 刘建国 吴旭干 成永旭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8-291,共14页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粉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成体雄蟹成活、增重和生化组成的影响,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0.2%、0.4%和0.6%的雨生红球藻粉,配制4种等氮等脂的育肥饲料,投喂生殖蜕壳后雄蟹60...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粉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成体雄蟹成活、增重和生化组成的影响,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0.2%、0.4%和0.6%的雨生红球藻粉,配制4种等氮等脂的育肥饲料,投喂生殖蜕壳后雄蟹60 d,计算各组成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同时测定了组织中的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组成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饲料中添加雨生红球藻粉对成体雄蟹的成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均无显著影响。(2)雄蟹性腺中的粗蛋白及肝胰腺总脂含量均以雨生红球藻粉0.4%组最高,而肌肉水分含量随饲料中雨生红球藻粉含量的升高整体呈上升趋势(P<0.05)。(3)性腺中的脂肪酸C20:0含量随饲料雨生红球藻粉添加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上升,而C16:1n7、C18:2n6和C18:3n3含量分别在雨生红球藻粉0.6%组、0.4%组和0组最高(P<0.05)。(4)肝胰腺中的脂肪酸C14:0、C18:0和C18:1n7含量均以雨生红球藻粉0.2%组最高,而C18:1n9和总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均以雨生红球藻粉0.6%组最高(P<0.05)。(5)肌肉中的脂肪酸C14:1n5和C20:2n6含量在雨生红球藻粉0.2%组最高(P<0.05),C16:0含量及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DHA/EPA)比例以雨生红球藻粉0.4%组最高,而C22:6n3、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3 PUFA和总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含量均以雨生红球藻粉0.6%组最高(P<0.05)。(6)肝胰腺中的虾青素、β-胡萝卜素和头胸甲中的虾青素、叶黄素、玉米黄素含量随饲料中雨生红球藻粉含量的升高而显著上升(P<0.05)。综上,饲料中添加雨生红球藻粉对成体雄蟹成活率、增重率和肥满度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性腺粗蛋白、肌肉总多不饱和脂肪酸、肝胰腺和头胸甲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雄蟹育肥饲料中适宜的雨生红球藻粉添加量建议为0.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生红球藻粉 中华绒螯蟹雄体 常规成分 脂肪酸组成 类胡萝卜素组成
原文传递
小麦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CTP与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SnRK1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麻楠 乔金柱 +6 位作者 汤文倩 孙天杰 刘娜 陈琰 路兴通 韩胜芳 王冬梅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86-1697,共12页
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r protein, TCTP)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参与调节细胞分裂、植物生长发育,并介导植物抵御病原物侵染。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SNF1-related protein kinase, SnRK1)在酵母、动物和植物... 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r protein, TCTP)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参与调节细胞分裂、植物生长发育,并介导植物抵御病原物侵染。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SNF1-related protein kinase, SnRK1)在酵母、动物和植物中非常保守,并参与包括糖代谢和抵抗非生物和生物胁迫在内的一系列生理过程。本实验室前期工作证明TaTCTP响应叶锈菌侵染并参与诱发寄主产生防卫反应。为了深入探讨TaTCTP在叶锈菌侵染小麦诱发的防卫反应中发挥的作用,采用串联亲和纯化(TAP)与质谱(MS)联用技术,鉴定出SnRK1可能为TaTCTP潜在互作蛋白。文中对TCTP和SnRK1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酵母双杂交结果表明,同时携带TCTP和SnRK1的酵母可以在SD/-Leu/-Trp/-His/-Ade(SD/-LWHA,四缺)培养基上生长,说明TCTP与SnRK1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可以发生相互作用;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发现TCTP与SnRK1发生相互作用的荧光信号分布在细胞质中;进一步用Co-IP实验证明TCTP和SnRK1可以发生相互作用。本研究为深入研究TaTCTP在小麦与叶锈菌互作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对进一步完善小麦抵御叶锈菌侵染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控制肿瘤蛋白 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 酵母双杂交 双分子荧光互补 免疫共沉淀
原文传递
循证护理在提高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和改善嗓音功能中的作用分析
14
作者 麻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135-138,共4页
分析循证护理在提高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和改善嗓音功能的作用。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锁定为比较研究收录时间节点范围,样本取我院耳鼻咽喉科患者,均为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共计80例,组别识别法:平衡序贯法,实施普... 分析循证护理在提高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和改善嗓音功能的作用。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锁定为比较研究收录时间节点范围,样本取我院耳鼻咽喉科患者,均为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共计80例,组别识别法:平衡序贯法,实施普通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护理干预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嗓音功能、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住院情况。结果: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更优,嗓音功能改善结果更优,睡眠及生活质量结果更优,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在提高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和改善嗓音功能中实施循证护理,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嗓音功能恢复,睡眠良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声带息肉摘除术 自我管理行为 嗓音功能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住院情况
下载PDF
呼吸内科重症病人中应急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麻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162-162,164,共2页
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研究使用应急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3月本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的192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各96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应急护理干预模式,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化护理干预模... 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研究使用应急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3月本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的192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各96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应急护理干预模式,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化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及总达标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前的PaCO2(mmHg)指标和呼吸频率(次/min)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PaCO2(mmHg)指标和呼吸频率(次/min)指标显著低于常规组,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达标率为95.83%(92/96),常规组的总达标率为75%(36/48),研究组的总达标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8.3624,P=0.0038)。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应急护理干预,可减少重症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护理干预 呼吸内科 重症患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