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节粮型养猪业与猪用添加剂
1
作者 李润藩 吴玉学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1-12,共2页
节粮型养猪业与猪用添加剂吉林省农科院李润藩通化农业学校吴玉学,黄太云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逐年下降,亩牧业的发展必将在粮食上与人发生竞争,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16亿。而目前我国生猪1994年存栏约... 节粮型养猪业与猪用添加剂吉林省农科院李润藩通化农业学校吴玉学,黄太云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逐年下降,亩牧业的发展必将在粮食上与人发生竞争,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16亿。而目前我国生猪1994年存栏约为4.12亿,出栏为4.21亿,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粮型 饲养 饲料添加剂
下载PDF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基于平台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珊 《天津法学》 2017年第3期65-69,共5页
"大数据"战略为我国网络技术的普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使传统犯罪日益网络化,促使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侦查与防控的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诈骗与互联网的结合使得受害机率呈几何式倍增,对财... "大数据"战略为我国网络技术的普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使传统犯罪日益网络化,促使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侦查与防控的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诈骗与互联网的结合使得受害机率呈几何式倍增,对财产安全及社会稳定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结合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愈演愈烈的基本概况并立足其日益错综复杂的特点,深刻分析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成的根本原因,进而提出科学合理的惩治与预防相结合的对策,在"刑事一体化"的理论指导下综合治理,以求遏制其高发态势,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更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防治对策 平台数据
下载PDF
提高司法公信力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法治研究》 2015年第5期5-12,共8页
本轮司法改革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已经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陆续展开。司改的目标是什么?要从哪些方面改起?主要解决哪些问题?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想主要就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一、本轮司法改革要解决的影响司法公正的... 本轮司法改革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已经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陆续展开。司改的目标是什么?要从哪些方面改起?主要解决哪些问题?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想主要就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一、本轮司法改革要解决的影响司法公正的主要问题目前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举世瞩目,关于本轮司法改革的目标任务和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讲话中作了明确阐述:“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司法公信力,让司法真正发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公信力 司法改革 司法体制改革 社会公平正义 统一领导 司法公正 政法工作 自治区
下载PDF
论稳健型刑法立法观 被引量:45
4
作者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62,共17页
刑法立法观决定了我国刑法立法今后的发展方向。保守型刑法立法观对宏观的社会背景关注不够,对我国刑法自身之缺陷有所忽视,因而是保守的;激进型刑法立法观忽视了我国的法治基础依然薄弱,人权保障意识仍待加强,刑法结构尚未改变,刑法立... 刑法立法观决定了我国刑法立法今后的发展方向。保守型刑法立法观对宏观的社会背景关注不够,对我国刑法自身之缺陷有所忽视,因而是保守的;激进型刑法立法观忽视了我国的法治基础依然薄弱,人权保障意识仍待加强,刑法结构尚未改变,刑法立法科学性仍需提升等现实问题,因而是激进的。就当前情况来看,在较长一段时期之内,我国仍应当采取稳健型刑法立法观,即以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为主要目标,兼顾刑法的法益保护机能,小幅“扩大”犯罪圈.以满足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稳健型刑法立法观要求对刑法的“二次规范”性质予以重点强调,坚持统一刑法典的立法模式,并落实犯罪分层制度,优化犯罪附随后果,以确保刑法对社会生活介入的适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圈 谦抑主义 法益保护 人权保障
原文传递
刑事诉讼制度的重大改革──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几个重大问题述要 被引量:19
5
作者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9-39,共11页
八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作了重大改革,本文就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以及修正案在起草、修改过程中对无罪推定原则、完善强制措施、取消收容审查、律师参加刑事诉讼的时间、缩小检察院自... 八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作了重大改革,本文就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以及修正案在起草、修改过程中对无罪推定原则、完善强制措施、取消收容审查、律师参加刑事诉讼的时间、缩小检察院自侦案件的范围、取消免予起诉、庭审改革、刑事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和权利等重大问题的主要观点及修改方案作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告人 检察机关 刑事诉讼制度 取保候审 被害人 刑事诉讼法修改 无罪推定原则 犯罪嫌疑 监视居住 免予起诉
原文传递
《刑法修正案(七)》解读 被引量:161
6
作者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1,共17页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七)》(以下称“修正案(七)”),对刑法中涉及贪污贿赂犯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侵犯公民权利犯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危害国防利益犯...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七)》(以下称“修正案(七)”),对刑法中涉及贪污贿赂犯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侵犯公民权利犯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危害国防利益犯罪的一些规定作了修改,并增加规定了一些新的犯罪。对于进一步完善刑法,惩治腐败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维护国防利益,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必将会起到积极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 贪污贿赂犯罪 全国人大常委会 解读 社会管理秩序 公民合法权益 国防利益
原文传递
《刑法修正案(八)》解读(二) 被引量:62
7
作者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9-63,共15页
五、完善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犯罪的法律规定 (一)修改完善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作为刑事犯罪中最严重的犯罪形式之一,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它严重干扰国家正常的政治、经济秩序,腐蚀国家政权,败坏社会... 五、完善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犯罪的法律规定 (一)修改完善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作为刑事犯罪中最严重的犯罪形式之一,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它严重干扰国家正常的政治、经济秩序,腐蚀国家政权,败坏社会道德风尚,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解读 社会道德风尚 国家政权 社会危害性 法律规定 修改完善
原文传递
《刑法修正案(八)》解读(一) 被引量:55
8
作者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0,共16页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八)》”),这是1997年刑法修订以来对刑法作出的最重要的一次修改。该修正案共50条,取消了13个罪的死...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八)》”),这是1997年刑法修订以来对刑法作出的最重要的一次修改。该修正案共50条,取消了13个罪的死刑,第一次对刑法总则进行了修改,内容涉及调整刑罚结构,对一些严重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缓的罪犯的减刑、假释和延长在监狱的实际最低服刑期限等作出了新的规定,延长了有期徒刑数罪并罚的刑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国人大常委会 解读 97年刑法 暴力性犯罪 刑法总则 刑罚结构
原文传递
刑事诉讼法修改释义 被引量:210
9
作者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73,共64页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3月14日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来,全国检察机关把学习贯彻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正在进行各种学习培训。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立法背景、修法过程中的各种争议...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3月14日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来,全国检察机关把学习贯彻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正在进行各种学习培训。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立法背景、修法过程中的各种争议观点以及修法的主要内容,准确领会立法精神,把握立法原意,本刊特约请参与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立法专家撰写专稿,对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相关内容进行详尽阐释,供大家学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修改 十一届全国人大 释义 学习培训 立法背景 检察机关 立法精神
原文传递
增加死刑能否遏制犯罪 被引量:12
10
作者 《法学家》 CSSCI 1994年第4期35-38,34,共5页
一、理论的论证目前,我国刑法的修改正在调查研究之中。面对我国治安刑事案件上升、重大刑事案件连年大幅度增加、人民群众对整个社会治安现状反映日益强烈的严峻治安形势,各方人士就如何才能运用刑罚手段遏制犯罪纷纷献计献策。计策之... 一、理论的论证目前,我国刑法的修改正在调查研究之中。面对我国治安刑事案件上升、重大刑事案件连年大幅度增加、人民群众对整个社会治安现状反映日益强烈的严峻治安形势,各方人士就如何才能运用刑罚手段遏制犯罪纷纷献计献策。计策之一是增加死刑。这部分同志认为,我国目前刑事犯罪之所以大幅度增加,主要原因在于刑罚太轻,对犯罪分子威慑不够。因此,必须再增加死刑,才能收到杀一儆百,遏制犯罪之效。所谓增加死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遏制犯罪 被判处死刑 威慑力 暴力犯罪 刑罚 犯罪分子 犯罪者 治安形势 刑事犯罪 犯罪行为
原文传递
《刑法修正案(八)》解读(三) 被引量:40
11
作者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9-59,共11页
七、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刑法保护 (一)修改完善强迫劳动罪,新增协助强迫他人劳动罪 强迫劳动是一种赤裸裸的侵犯劳动者基本人权的犯罪行为,它剥夺了劳动者自由选择工作的权利,限制甚至剥夺劳动者的人身自由,把劳动者当做“奴隶”... 七、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刑法保护 (一)修改完善强迫劳动罪,新增协助强迫他人劳动罪 强迫劳动是一种赤裸裸的侵犯劳动者基本人权的犯罪行为,它剥夺了劳动者自由选择工作的权利,限制甚至剥夺劳动者的人身自由,把劳动者当做“奴隶”,强迫、奴役他们长时间从事高强度劳动,不仅给劳动者身体健康带来伤害,还给劳动者精神上造成严重损害。近些年来,一些在黑砖窑、黑煤窑和企业里发生的骇人听闻的强迫劳动事件再一次引起了全社会对劳动者基本人权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强迫劳动 解读 基本人权 劳动者 刑法保护 弱势群体 修改完善
原文传递
一般违法行为犯罪化倾向的系统反思 被引量:29
12
作者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8-168,共11页
将一般违法行为犯罪化进而构建我国的轻微犯罪体系涉及刑法犯罪概念的改变,且与我国的立法传统、经验、习惯与法制文化密切相关。还需厘清几个基本问题:我国刑事立法是否坚持违法与犯罪的二元体系?将一般违法行为入罪是否有利于预防犯... 将一般违法行为犯罪化进而构建我国的轻微犯罪体系涉及刑法犯罪概念的改变,且与我国的立法传统、经验、习惯与法制文化密切相关。还需厘清几个基本问题:我国刑事立法是否坚持违法与犯罪的二元体系?将一般违法行为入罪是否有利于预防犯罪和社会风险管控?轻微罪犯的大量增加对社会治理有何利弊得失?国家的司法资源能否承受刑事案件的"天量"剧增?我国刑事立法不仅要学习借鉴外国经验,而且应立足于中国国情,从制度实践的角度,对将一般违法行为犯罪化给社会治理带来的重大变化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权衡利弊,慎重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化 轻微罪
原文传递
《刑法修正案(六)》的理解与适用(下) 被引量:55
13
作者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8S期22-28,共7页
九、将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行为增加规定为犯罪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了贷款诈骗罪,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行为规定了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人民银行等... 九、将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行为增加规定为犯罪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了贷款诈骗罪,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行为规定了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人民银行等部门提出,实践中一些单位和个人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但要认定骗贷人具有“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很困难。有些单位和个人虽然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编造虚假理由获得贷款,但由于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致使这类案件的处理陷入两难境地,要么无罪,要么重刑。有的案件虽然给金融机构带来了较大损失,由于不能定贷款欺诈罪,客观上造成了此类案件的高发趋势,也危害到金融安全。因此,建议删去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贷款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前提条件,并且增加单位贷款诈骗罪的规定;还有的建议将使用欺骗手段取得金融机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增加规定为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金融机构贷款 贷款诈骗罪 “非法占有” 人民银行 适用 欺骗手段 行为人 票据承兑 刑事责任
原文传递
《刑法修正案(六)》的理解与适用(上) 被引量:48
14
作者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7X期43-50,共8页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六)》,修改、补充了刑法有关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破坏金融管理秩序、严重损害上市公司和公众投资者利益、商业...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六)》,修改、补充了刑法有关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破坏金融管理秩序、严重损害上市公司和公众投资者利益、商业贿赂、洗钱、虚假破产、枉法仲裁等犯罪的规定,涉及刑法二十个条文。这是自1997年刑法修订以来,对刑法进行的一次最大规模的修改补充。现将《刑法修正案(六)》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适用 安全生产事故 金融管理秩序 投资者利益 97年刑法 上市公司 商业贿赂
原文传递
知识产权与网络犯罪立法完善需认真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8
15
作者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2007年第3期9-14,共6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愈来愈被社会所认识,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法律完善和执法不仅引起全社会关注,甚至成为我国与一些国家双边关系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愈来愈被社会所认识,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法律完善和执法不仅引起全社会关注,甚至成为我国与一些国家双边关系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普及和应用,网络领域也出现了一些危害社会的新情况。一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针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修改完善刑法有关知识产权与网络犯罪的建议。建议的有些内容涉及到刑法中知识产权与网络犯罪立法完善的一些难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网络犯罪 立法完善 行政执法部门 社会关注 计算机网络 科学技术 世贸组织
原文传递
《刑法修正案(七)》对惩治腐败相关条文的完善 被引量:13
16
作者 《中国检察官》 2009年第5期3-5,共3页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七)》,在刑法中增加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并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进行了修改,对进一步完善刑法、惩治腐败犯罪,必将起到重要作用。下文就《刑法修正案(...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七)》,在刑法中增加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并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进行了修改,对进一步完善刑法、惩治腐败犯罪,必将起到重要作用。下文就《刑法修正案(七)》对上述两个罪名的立法背景、条文修改完善的主要内容作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惩治腐败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全国人大常委会 修改完善 第七次会议 腐败犯罪 立法背景
原文传递
偷税罪重大修改的背景及解读 被引量:23
17
作者 《中国税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22,共3页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七)》。该修正案对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偷税罪作了重大修改。随着它的正式修订,偷税一词成为历史。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什么要对偷税罪进行修改?新旧内容不哪些...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七)》。该修正案对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偷税罪作了重大修改。随着它的正式修订,偷税一词成为历史。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什么要对偷税罪进行修改?新旧内容不哪些不同?政策执行的溯及力问题有哪些?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副主任黄太云,作为此次修改的重要参与者之一,特为本刊读者撰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偷税罪 修改 全国人大常委会 刑法修正案 解读 第七次会议 法制工作 溯及力
原文传递
《刑法修正案(五)》的理解与适用 被引量:18
18
作者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3X期20-24,共5页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5年2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五)>,内容涉及修改、补充刑法中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和危害国防利益的犯罪的有关条文.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金融管理秩序 金融诈骗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适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 修改 利益 国防 会议
原文传递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和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立法解释简介 被引量:16
19
作者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10,共6页
全国人大常委会4月28日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就刑法规定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问题作出了立法解释。为... 全国人大常委会4月28日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就刑法规定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问题作出了立法解释。为帮助读者加深对这两个立法解释的理解,我们特约请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副主任黄太云撰文,对两个立法解释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及司法实践中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作具体阐释。现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个人使用 立法解释 挪用公款 黑社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原文传递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渎职罪 中国 犯罪主体 法律解释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刑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