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群体源库质量特征及高产栽培策略 被引量:15
1
作者 黄丕生 王夫玉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8,共4页
用矫正光合势(APP)、总颖花量(TSM)作为衡量水稻群体源、库大小的指标,用势容比(P/S)、籽粒充实度(FGG)作为衡量水稻源库关系协调程度的指标,将水稻群体的源库特征分为三类:库限制型群体、源限制型群体和源库协... 用矫正光合势(APP)、总颖花量(TSM)作为衡量水稻群体源、库大小的指标,用势容比(P/S)、籽粒充实度(FGG)作为衡量水稻源库关系协调程度的指标,将水稻群体的源库特征分为三类:库限制型群体、源限制型群体和源库协调型群体。前两者的产量均不高,后者的产量有高有低,高产的称为源库优化型群体,低产的称为源库限制型群体。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水稻亩产600~700kg群体的高产栽培策略:总颖花量达3000万朵/亩以上,势容比在16~18m2·天/万粒之间,抽穗后第30天的群体叶面积(指数)应不低于抽穗时上三叶最大叶面积(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群体 矫正光合势 源库特征 高产 栽培
下载PDF
氮素基、蘖肥用量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25
2
作者 丁艳锋 刘胜环 +3 位作者 王绍华 王强盛 黄丕生 凌启鸿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62-767,共6页
以粳稻品种武香粳 9号和籼稻品种H97 32 2为材料 ,在基础地力和穗肥施氮相同的条件下 ,研究了氮素基、蘖肥不同施用水平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1)各处理水稻相对吸氮速率随生育进程而降低 ,其降低速度随氮素基、蘖肥占... 以粳稻品种武香粳 9号和籼稻品种H97 32 2为材料 ,在基础地力和穗肥施氮相同的条件下 ,研究了氮素基、蘖肥不同施用水平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1)各处理水稻相对吸氮速率随生育进程而降低 ,其降低速度随氮素基、蘖肥占总施氮量比重增大而加快。增施氮素基、蘖肥 ,增加了拔节前吸氮量 ,但抑制了拔节后吸氮 ,尤其是显著增加了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至拔节期阶段吸氮量 ,显著降低了抽穗期至成熟期阶段吸氮量 ;增施氮素基、蘖肥 ,虽然有利于拔节前氮素基、蘖肥利用率的提高 ,但不利于整个生育期的氮素基、蘖肥利用率和总氮肥利用率的提高。 (2 )氮素基、蘖肥用量适宜 ,相对吸氮速率平稳减小 ,各生育阶段吸氮比例协调 ,氮素利用率和产谷效率协同提高是高产的重要条件。研究还表明目前一般的氮素基、蘖肥用量存在偏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基肥 蘖肥 施用量 水稻 吸收 利用 产谷效率
下载PDF
钾肥用量对优质粳稻钾素积累利用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9
3
作者 王强盛 甄若宏 +3 位作者 丁艳锋 吉志军 曹卫星 黄丕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44-1450,共7页
以武香粳14号和武育粳3号为材料,研究了钾肥用量对优质粳稻群体钾素积累利用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一次性基施,水稻群体吸钾量在K2O用量为12.8kg/667m2时最大,过量施钾却降低了群体吸钾量,稻谷吸钾量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 以武香粳14号和武育粳3号为材料,研究了钾肥用量对优质粳稻群体钾素积累利用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一次性基施,水稻群体吸钾量在K2O用量为12.8kg/667m2时最大,过量施钾却降低了群体吸钾量,稻谷吸钾量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增幅则逐渐降低;优质粳稻群体最大吸钾数量和比例出现在拔节至抽穗阶段,但不施钾肥和过量施钾,造成拔节前吸钾比例较大,从而抑制有效穗数;钾肥一次性基施,以N∶K2O为1∶0.8对优质粳稻产量构成和品质性状影响最佳,有较高的成穗率和结实率,显著降低稻米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同时钾素生理效率、农艺效率较大;钾肥的穗肥追施比一次性基施,能够明显增加拔节至抽穗的吸钾数量和比例,提高实粒数、结实率和产量,降低稻米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提高胶稠度,改善稻米品质,并显著提高钾素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粳稻 钾肥用量 钾素 基施 稻米品质 抽穗 稻米垩白 一次性 影响 过量
下载PDF
行株距配置对水稻茎秆形态生理与群体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82
4
作者 闫川 丁艳锋 +3 位作者 王强盛 李刚华 黄丕生 王绍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0-536,共7页
以籼稻品种丰优香占和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行株距配置对茎秆形态生理与群体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等行距(30.0 cm×13.3 cm)处理的产量最高,窄行距产量最低,差异显著(P<0.05)。中等行距配置较宽、窄行距处理显... 以籼稻品种丰优香占和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行株距配置对茎秆形态生理与群体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等行距(30.0 cm×13.3 cm)处理的产量最高,窄行距产量最低,差异显著(P<0.05)。中等行距配置较宽、窄行距处理显著减少了节间长度,增加了节间粗度、茎壁厚度及维管束数目,植株抗折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中等行距处理下水稻茎秆在齐穗期和灌浆后期单位长度节间干物质含量及灌浆期干物质转运量最大。此外,中等行距配置群体具有适宜的叶面积指数和较高的剑叶光合速率;不同行距配置群体内部CO2浓度、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等微气象因子具有一定差异,中等行距配置具有良好的群体微气象环境。阐述了适当扩大行距是水稻高产的必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行株距配置 形态特性 生理特性 小气候
下载PDF
水稻叶色分布特点与氮素营养诊断 被引量:111
5
作者 王绍华 曹卫星 +3 位作者 王强盛 丁艳锋 黄丕生 凌启鸿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461-1466,共6页
选用叶色不同的粳稻和籼稻品种 ,测定了植株不同含氮水平下主茎各叶的叶色和氮含量。发现顶 4叶在稻株氮素营养丰缺演变过程中表现较活跃 ,植株含氮量较低时 ,顶 4叶的叶色和氮含量明显低于上部各叶 ;随植株含氮量提高 ,顶 4叶的叶色和... 选用叶色不同的粳稻和籼稻品种 ,测定了植株不同含氮水平下主茎各叶的叶色和氮含量。发现顶 4叶在稻株氮素营养丰缺演变过程中表现较活跃 ,植株含氮量较低时 ,顶 4叶的叶色和氮含量明显低于上部各叶 ;随植株含氮量提高 ,顶 4叶的叶色和氮含量迅速提高 ,与其上位各叶的差距缩小。顶 4叶是反映水稻氮素营养状况的理想指示叶。同时还发现顶 4叶与顶 3叶的叶色差与稻株含氮量关系密切 ,且不受品种和生育进程影响 ,因此 ,用顶 4叶与顶 3叶的叶色差诊断水稻氮素营养状况具有普适性。研究提出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倒 2叶出生期和抽穗期顶 4叶与顶 3叶叶色相近为高产水稻的标志 ,粳稻植株含氮量 2 7g·kg-1DW和籼稻植株含氮量 2 5g·kg-1DW可作为水稻氮素丰缺的临界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色分布特点 氮素营养诊断 叶色差
下载PDF
水稻产量形成与叶片含氮量及叶色的关系 被引量:60
6
作者 王绍华 刘胜环 +3 位作者 王强盛 丁艳锋 黄丕生 凌启鸿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共5页
以 6个中晚熟水稻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时期叶片含氮量与分蘖发生、穗粒形成及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分蘖发生率随出生时叶片含氮量提高而提高 ,分蘖发生与终止的临界叶片含氮量随分蘖出生期推迟而逐步提高 ;穗颖花数主要受倒 2叶期... 以 6个中晚熟水稻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时期叶片含氮量与分蘖发生、穗粒形成及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分蘖发生率随出生时叶片含氮量提高而提高 ,分蘖发生与终止的临界叶片含氮量随分蘖出生期推迟而逐步提高 ;穗颖花数主要受倒 2叶期、倒 1叶期叶片氮状况影响 ,结实率与抽穗期叶片氮状况有关 ,穗颖花数和结实率最高时叶片含氮量粳稻为 2 7~ 2 8g·kg-1,籼稻为 2 5g·kg-1左右。试验发现 ,N -n叶龄期、倒 2叶期和抽穗期主茎顶 4叶叶色接近或略深于顶 3叶为不同品种高产的共同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形成 叶片含氮量 叶色 氮素营养
下载PDF
直链淀粉含量不同的稻米淀粉结构、糊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53
7
作者 张艳霞 丁艳锋 +3 位作者 李刚华 王强盛 黄丕生 王绍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01-1205,共5页
选用直链淀粉含量不同的4个水稻品种,研究其淀粉结构和糊化特性。发现不同品种的淀粉体结构、糊化特性随直链淀粉含量的不同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直链淀粉含量从3.43%至21.65%,其晶体类型为A型,相对结晶度呈下降趋势,消减值表现为升高趋... 选用直链淀粉含量不同的4个水稻品种,研究其淀粉结构和糊化特性。发现不同品种的淀粉体结构、糊化特性随直链淀粉含量的不同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直链淀粉含量从3.43%至21.65%,其晶体类型为A型,相对结晶度呈下降趋势,消减值表现为升高趋势,相对结晶度和消减值与直链淀粉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r=-0.964*,r=0.997**),消减值与结晶度呈显著负相关(r=-0.960*)。米粒的背部和腹部间淀粉体大小和排列有所不同,糯性或低直链淀粉含量与相对非糯性或高直链淀粉稻米的胚乳结构存在差异,淀粉体排列以糯稻较紧,粳稻次之,籼稻最松。淀粉的相对结晶度可能与胚乳中淀粉体的形状和紧密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链淀粉含量 糊化特性 相对结晶度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旱育秧苗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强盛 丁艳锋 +3 位作者 严定春 赵长华 揭水通 黄丕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14,共4页
以武香粳 9号和武运粳 7号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 ( 0、 10、 2 0和 4 0g·m-2 )对水稻旱育秧苗移栽期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施氮 2 0 g·m-2 时 ,秧苗单株叶面积、充实度、白根数和单株带蘖数等生长指标最... 以武香粳 9号和武运粳 7号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 ( 0、 10、 2 0和 4 0g·m-2 )对水稻旱育秧苗移栽期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施氮 2 0 g·m-2 时 ,秧苗单株叶面积、充实度、白根数和单株带蘖数等生长指标最好 ,植株全氮、叶片硝态氮和植株可溶性糖等碳氮物质含量最高 ,根系还原力、氧化力、活跃吸收面积和发根力最大 ,保护酶系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 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强 ;随施氮量增多 ,秧苗根长和根冠比逐渐降低 ,而叶片叶绿素含量随之增大 ,但增幅减少 ;较少或过多施用氮素降低了秧苗根系活力和保护酶活性 ,影响秧苗生长和生理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水稻 旱育秧苗 形态特征 生理特性 叶片 叶绿素
下载PDF
两系籼型杂交水稻齐穗后光合作用和衰老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9
9
作者 李奕松 黄丕生 +1 位作者 黄仲青 丁艳锋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1-145,共5页
对籼型两系与三系杂交水稻群体光合作用和衰老特性进行了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齐穗后剑叶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群体光合速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群体干物质生产量在组合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两系和三... 对籼型两系与三系杂交水稻群体光合作用和衰老特性进行了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齐穗后剑叶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群体光合速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群体干物质生产量在组合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两系和三系中各有指标值高低的组合 ;群体光合作用和衰老特性的差别主要在组合间 ,而不在两系和三系两种类型之间 ,两系杂交稻未有明显的优势。籼型两系杂交水稻的配组中应选配齐穗后叶片衰老慢、群体光合速率高的组合 ,提高抽穗至成熟期的物质生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籼型杂交水稻 光合作用 衰老特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稻鸭共作对稻田营养生态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0
10
作者 王强盛 黄丕生 +3 位作者 甄若宏 荆留明 唐和宝 张春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39-645,共7页
通过稻、鸭之间的共生互作 ,共生期不施用任何农药和化肥 ,进行优质无公害水稻生产 .结果表明 ,稻鸭共作的除草效果达到 99 4 %以上 ,病虫害基数明显降低 ;水体营养物质和溶解氧增大 ;土壤速效养分有一定提高 ,但成熟后土壤速效P、速效... 通过稻、鸭之间的共生互作 ,共生期不施用任何农药和化肥 ,进行优质无公害水稻生产 .结果表明 ,稻鸭共作的除草效果达到 99 4 %以上 ,病虫害基数明显降低 ;水体营养物质和溶解氧增大 ;土壤速效养分有一定提高 ,但成熟后土壤速效P、速效K较基础肥力有一定降低 ;植株N、P、K吸收量增加 ;产量明显提高 ,构成因素中成穗率、实粒数和结实率增加 ;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及蒸煮品质得到改善 ,尤以降低垩白率效果最为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共作 营养生态 稻米品质
下载PDF
水稻叶色变化与氮素吸收的关系 被引量:29
11
作者 赵全志 丁艳锋 +2 位作者 王强盛 黄丕生 凌启鸿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16-921,共6页
目的明确水稻叶色变化与氮素吸收的关系。方法采用水培试验的方法,对水稻植株的叶色黑黄动态变化及氮素吸收速率进行研究。结果水稻植株在整个生育期存在着明显的叶色和氮素吸收变化。吸氮速率高峰分别出现在刚移栽后、抽穗前20d左右和... 目的明确水稻叶色变化与氮素吸收的关系。方法采用水培试验的方法,对水稻植株的叶色黑黄动态变化及氮素吸收速率进行研究。结果水稻植株在整个生育期存在着明显的叶色和氮素吸收变化。吸氮速率高峰分别出现在刚移栽后、抽穗前20d左右和抽穗开花期,低谷分别出现在拔节前和抽穗前10d左右。水稻氮素吸收速率与其后2周的叶色SPAD值密切相关。结论水稻地上部叶色的黑黄动态变化主要是由于根系吸收氮素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化主要受制于其自身内在节奏所制约的生物学节律。在氮素浓度恒定的条件下,水稻的叶色和氮素吸收速率亦受其生物学规律所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色 氮素吸收 水培
下载PDF
苗床持续饱和水分对水稻旱育秧苗的生理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强盛 丁艳锋 +2 位作者 王绍华 黄丕生 缪宝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0-214,共5页
以武香粳 9号和武运粳 7号为材料 ,研究了旱育苗床持续饱和水分对水稻秧苗体内物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旱育秧苗相比 ,维持旱育苗床饱和水分 9~ 12h ,可使植株硝态氮、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地上部可溶性糖含量、根系可溶性蛋白、... 以武香粳 9号和武运粳 7号为材料 ,研究了旱育苗床持续饱和水分对水稻秧苗体内物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旱育秧苗相比 ,维持旱育苗床饱和水分 9~ 12h ,可使植株硝态氮、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地上部可溶性糖含量、根系可溶性蛋白、根系活力等物质生理特性达到最优状态 ;随着苗床持续饱和水分时间的延长 ,叶片和根系中IAA和iPAs含量一直持续增加 ,而叶片IAA/iPAs比值逐渐降低 ,根系IAA/iPAs比值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床持续饱和水分 水稻 旱育秧 生理 硝态氮 硝酸还原酶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根系活力
下载PDF
源库质量与作物超高产栽培及育种 被引量:47
13
作者 赵全志 高尔明 +3 位作者 黄丕生 凌启鸿 孙淑萍 焦三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26-230,共5页
从作物产量生理学的角度出发,用系统学的分析方法,对源库的概念及其质量指标和协调质量指标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相对于产量库容,源应包括叶源、鞘源和根源3
关键词 作物群体 源库质量 伤流势 作物育种 栽培
下载PDF
水稻植株含氮量与穗粒重的关系 被引量:19
14
作者 赵全志 丁艳锋 +1 位作者 黄丕生 凌启鸿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3-18,共6页
采用田间和水培试验的方法,对水稻生育中后期不同器官的含氮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植株根、茎鞘、叶各器官的含氮量与后期穗粒重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抽穗前10 d 顶四鞘及抽穗期各叶位叶片含氮量与每穗实粒数、结实率之间, 穗后... 采用田间和水培试验的方法,对水稻生育中后期不同器官的含氮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植株根、茎鞘、叶各器官的含氮量与后期穗粒重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抽穗前10 d 顶四鞘及抽穗期各叶位叶片含氮量与每穗实粒数、结实率之间, 穗后19 d 顶二、顶三鞘的含氮量与千粒重、单株产量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顶二鞘的含氮量可作为后期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含氮量 穗粒重 植株器官 栽培
下载PDF
穗肥施用时期对水稻籽粒中胚乳蛋白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丁艳锋 赵长华 +2 位作者 王强盛 王绍华 黄丕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06-609,共4页
以武香粳 9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穗肥施氮时期对水稻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穗肥的施用提高了籽粒发育过程中单位干重蛋白质含量 ,以在倒 0 5叶施用氮素穗肥影响最大 ;随施肥时期的延迟 ,稻米粗蛋白和谷蛋白含量逐步上升 ,醇... 以武香粳 9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穗肥施氮时期对水稻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穗肥的施用提高了籽粒发育过程中单位干重蛋白质含量 ,以在倒 0 5叶施用氮素穗肥影响最大 ;随施肥时期的延迟 ,稻米粗蛋白和谷蛋白含量逐步上升 ,醇溶蛋白含量逐渐降低 ;倒 2 5叶施氮减少了强、弱势粒中蛋白组分的分布和含量 ,倒 0 5叶施氮与此相反 ;胚乳蛋白组分在花后 15d到 2 5d甚至更晚的时间合成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肥 施用时间 水稻 籽粒 胚乳蛋白 蛋白积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水稻穗颈节与基部节间伤流的比较及其氮素调控研究 被引量:36
16
作者 赵全志 高尔明 +1 位作者 黄丕生 凌启鸿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3-109,共7页
采用不同氮素配比及人为改变源库比例,对生育后期水稻穗颈节与基部节间的伤流进行了研 究。结果表明,穗颈节与基都节间的伤流强度随生育期变化及伤流液中的氨基酸含量和种类等存在明 显差异;库叶源调节对两者的影响差异甚大。说明穗... 采用不同氮素配比及人为改变源库比例,对生育后期水稻穗颈节与基部节间的伤流进行了研 究。结果表明,穗颈节与基都节间的伤流强度随生育期变化及伤流液中的氨基酸含量和种类等存在明 显差异;库叶源调节对两者的影响差异甚大。说明穗颈节伤流不仅与根系活性有关,可能与叶片、茎 鞘及库容活性也有密切联系。合理的氮素配比有利于伤流强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伤流 穗颈节 氮素调控 基部节
下载PDF
我国稻鸭共作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展望 被引量:40
17
作者 甄若宏 王强盛 +3 位作者 沈晓昆 张卫建 卞新民 黄丕生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4-67,共4页
综述了目前稻鸭共作技术在我国各地试验研究与示范应用的现状,提出了在今后研究与应用中需要探讨与完善的几个方面,包括:鸭子选用、防护与鸭病防治,水稻栽插方式及配套农机要求,施肥制度与病虫防治,以及稻田生态效应与高效种养模式。
关键词 稻鸭共作 生态农业 无公害农业
下载PDF
苎麻基因型抗旱性差异及其早期鉴定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揭雨成 黄丕生 李宗道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42-946,共5页
用抗旱指数 ( RI)等指标对苎麻基因型抗旱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 :圆叶青、沅江黄壳早和沅江稀节巴为抗旱性较强的基因型 ,抗旱性较弱的基因型包括资兴绿麻和新宁箭杆麻。苎麻扦插 ( 4 5天 )苗在渗透胁迫 4小时后的 RWC(相对含水量 )、... 用抗旱指数 ( RI)等指标对苎麻基因型抗旱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 :圆叶青、沅江黄壳早和沅江稀节巴为抗旱性较强的基因型 ,抗旱性较弱的基因型包括资兴绿麻和新宁箭杆麻。苎麻扦插 ( 4 5天 )苗在渗透胁迫 4小时后的 RWC(相对含水量 )、POD(过氧化物酶 )、Proline(脯氨酸 )与抗旱指数呈正相关 ,而 RPP(细胞膜透性 )、 MDA(丙二醛 )则与抗旱指数呈负相关。采用模糊隶属法用上述 5种生理生化指标对 13个基因型抗旱性进行了早期鉴定 ,此法简便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基因型 抗旱性 早期鉴定 种质资源
下载PDF
水稻旱育秧苗与湿润秧苗根系生理活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丁艳锋 王强盛 +1 位作者 王绍华 黄丕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共5页
以武运粳七号为材料 ,对水稻旱育秧苗和湿润秧苗根系生长的生理物质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旱育秧苗总根数、白根数、根系活力及活跃吸收面积较高 ,根系C/N稍低于湿润秧苗 ,可溶性糖和硝态氮含量是湿润秧苗的数倍至数十倍 ,糖... 以武运粳七号为材料 ,对水稻旱育秧苗和湿润秧苗根系生长的生理物质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旱育秧苗总根数、白根数、根系活力及活跃吸收面积较高 ,根系C/N稍低于湿润秧苗 ,可溶性糖和硝态氮含量是湿润秧苗的数倍至数十倍 ,糖和硝态氮的较高积累不仅有利于维持秧苗根系正常的生理活动 ,也为移栽后秧苗根系生长和新根的发生贮备了充足的营养物质。旱育秧苗移栽前根系中脱落酸 (ABA)、吲哚乙酸 (IAA)含量高于湿润秧苗 ,异戊烯基腺嘌呤(iPAs)、赤霉素 (GA3)含量低于湿润秧苗 ,而移栽后 3d ,IAA、GA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育秧苗 湿润秧苗 根系生理
下载PDF
水稻颖花伤流量与群体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22
20
作者 赵全志 黄丕生 +2 位作者 凌启鸿 高尔明 董家胜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9-12,共4页
在大田条件下 ,对水稻茎基伤流量、穗颈伤流量与产量库及群体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颖花穗颈伤流量与粒叶比、抽穗至成熟期积累的干物量关系密切 ,颖花茎基伤流量与实粒数 /cm2 (叶 )、粒重 /cm2 (叶 )关系密切。
关键词 水稻 颖花 伤流量 群体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