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适用于复杂加载状态下微喷射物质面密度测量的Asay膜方法
1
作者 王维荣 陈书杨 +4 位作者 王学军 赵信文 黄世璋 李欣竹 吴强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9-168,共10页
为了解决传统Asay膜方法不适用于复杂加卸载条件下微喷射物质面密度测量的问题,采用光子多普勒速度计(photonic Doppler velocimetry,PDV)测量微喷射物质速度结合传统Asay膜方法的膜速曲线发展了测试复杂加载条件下微喷射面密度的新方... 为了解决传统Asay膜方法不适用于复杂加卸载条件下微喷射物质面密度测量的问题,采用光子多普勒速度计(photonic Doppler velocimetry,PDV)测量微喷射物质速度结合传统Asay膜方法的膜速曲线发展了测试复杂加载条件下微喷射面密度的新方法。采用数值实验和轻气炮实验对新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估。针对3种典型微喷射物质速度分布情况,利用数值实验分析评估了实际应用场景下因PDV给出的微喷物速度偏离理论值对面密度测量的影响,通过对PDV给出的微喷物速度线性插值处理,可确保新方法与理论值测量偏差小于20%。通过轻气炮加载预置粉末样品实验对比评估了新方法和传统方法的测量效果,采用2种方法分别处理同一发实验数据,结果显示,新方法相较于传统Asay膜方法的测量偏差小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喷射 Asay膜 光子多普勒速度计 面密度
下载PDF
碳氢燃料在波纹管内的超临界裂解传热特性 被引量:9
2
作者 黄世璋 朱强华 高效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5-106,共12页
为了探究波纹型冷却通道在碳氢燃料发动机再生冷却系统中的适用性,基于一步总包反应机理,建立了同时考虑碳氢燃料流动传热、裂解吸热与固体导热的耦合算法,在此基础上对超临界压力下正癸烷在波纹管内的流动传热和裂解吸热现象展开数值... 为了探究波纹型冷却通道在碳氢燃料发动机再生冷却系统中的适用性,基于一步总包反应机理,建立了同时考虑碳氢燃料流动传热、裂解吸热与固体导热的耦合算法,在此基础上对超临界压力下正癸烷在波纹管内的流动传热和裂解吸热现象展开数值研究。通过与光滑管进行对比,分析了波纹结构对管内热量传递、组分输运和裂解反应吸热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壁面热流下的裂解传热特性。研究表明:波纹管可以显著提升燃料的换热能力,平均对流换热系数最高可提升40%;波纹管内的速度波动使流场内温度和组分浓度在径向的分布更加均匀,同时降低了正癸烷的裂解吸热率和平均裂解转化率;壁面热流在0.8MW/m2~1.0MW/m2变化时,正癸烷裂解吸热率和综合换热性能随热流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压力 碳氢燃料 波纹管 热解 主动再生冷却
下载PDF
非结构网格催化壁面的隐式处理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原志超 黄世璋 高效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1-260,共10页
为了解决格点型非结构有限体积法隐式处理完全催化壁面时边界上出现非物理解的情况,提出了壁面边界隐式矩阵"松弛"处理方法,使得格点型非结构有限体积法可以用于高超声速非平衡条件下气动热的预测。提出了考虑等温壁面和辐射... 为了解决格点型非结构有限体积法隐式处理完全催化壁面时边界上出现非物理解的情况,提出了壁面边界隐式矩阵"松弛"处理方法,使得格点型非结构有限体积法可以用于高超声速非平衡条件下气动热的预测。提出了考虑等温壁面和辐射平衡壁面下,处理完全催化壁面的"松弛"方法,并给出了边界控制体上隐式矩阵的具体形式。针对高超声速化学非平衡流动,使用非结构网格对典型的圆柱绕流以及球头绕流问题进行模拟,并与结构网格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强制边界条件的"松弛"格式可以正确模拟完全催化壁面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质量分数配比的自由来流进行计算,分析壁面处组元的质量分数以及热流,计算结果显示即使在自由来流中两个组元质量分数各占50%的情况下,被"松弛"的组元质量方程的残差仍然能够到10^(-8)量级,壁面上热流计算正确并且组元质量分数与自由来流保持一致。这表明本文方法在自由来流中质量分数最大组元不占优的情况下仍然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网格 高超声速 化学非平衡 壁面催化 隐式处理方法
下载PDF
多维对流通量重构方法的改进
4
作者 原志超 黄世璋 高效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93-1002,共10页
为了研究多维对流通量重构格式中不同形式主方向对激波稳定性、压力场计算方面的影响,分别采用以笛卡尔方向、密度梯度及压力梯度作为主方向进行计算,对结果分析后发现,单纯依赖物理量梯度的主方向会造成压力等值线曲折的非物理解。为... 为了研究多维对流通量重构格式中不同形式主方向对激波稳定性、压力场计算方面的影响,分别采用以笛卡尔方向、密度梯度及压力梯度作为主方向进行计算,对结果分析后发现,单纯依赖物理量梯度的主方向会造成压力等值线曲折的非物理解。为了消除这种非物理现象,采用一种基于压力函数的混合方式来确定主方向。单层及展向多层高超声速圆柱绕流问题模拟分析的结果表明:混合方式所确定的主方向不仅可以消除笛卡尔坐标系确定的主方向计算带来的红玉现象,同时还可以消除单纯的密度或压力梯度作为主方向所带来的压力场"zigzag"的非物理现象;通过与结构网格结果的比较表明:网格相关格式驻点处热流的相对误差为29.2%,而混合主方向确定方法所计算驻点热流相对误差只为4%,表明此改进方法计算得到的壁面热流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对流通量重构 非结构网格 气动热 主方向
下载PDF
铝制球壳的加工工艺改进
5
作者 陈书杨 鲜海峰 +4 位作者 王维荣 王学军 吴鋆 黄世璋 赵信文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第23期176-177,共2页
铝制球壳类零件在机械制造业运用广泛,分析并改进价格工艺对制造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影响壳类零件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其次分析了如何合理选择刀具角度及切削参数,并通过实际加工论证总结经验,保证加工质量。为其他薄壁零件加... 铝制球壳类零件在机械制造业运用广泛,分析并改进价格工艺对制造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影响壳类零件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其次分析了如何合理选择刀具角度及切削参数,并通过实际加工论证总结经验,保证加工质量。为其他薄壁零件加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铝件 球壳变形 工艺
下载PDF
童心童画
6
作者 陈彦豪 焦帅凯 +1 位作者 黄世璋 黄世谕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2020年第5期2-2,共1页
下载PDF
超临界压力低温甲烷波纹管内强化换热数值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世璋 阮波 高效伟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30,共14页
以发动机主动再生冷却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碳氢燃料热物性高精度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超临界压力下低温甲烷在水平波纹管内的流动换热现象展开数值研究,初步分析了波纹管强化换热机理。进一步系统研究了波纹管节高比、管壁材料导热... 以发动机主动再生冷却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碳氢燃料热物性高精度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超临界压力下低温甲烷在水平波纹管内的流动换热现象展开数值研究,初步分析了波纹管强化换热机理。进一步系统研究了波纹管节高比、管壁材料导热系数、壁面热流密度、入口压力以及雷诺数对强化换热和阻力特性的影响,并采用综合换热性能评价准则对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在超临界压力下合理选择波纹管可以显著提升换热能力,消除传热恶化现象,并且不会带来明显的压降损失;存在一个最优波高和最佳雷诺数,使波纹管具有最优的综合换热性能;增大管壁材料导热系数和甲烷入口压力可提高换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压力 低温甲烷 波纹管 强化换热 主动再生冷却
原文传递
超临界压力下碳氢燃料裂解与流动传热模拟的快速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黄世璋 阮波 +1 位作者 高效伟 刘华雩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0-103,共14页
为了快速预测发动机冷却通道内碳氢燃料在考虑热裂解时的流动传热特性,基于正癸烷热裂解反应机理,建立了一套模拟正癸烷裂解吸热和超临界压力传热现象的快速算法。采用三维物性库查表算法计算裂解反应混合物的热物性,同时对组分输运方... 为了快速预测发动机冷却通道内碳氢燃料在考虑热裂解时的流动传热特性,基于正癸烷热裂解反应机理,建立了一套模拟正癸烷裂解吸热和超临界压力传热现象的快速算法。采用三维物性库查表算法计算裂解反应混合物的热物性,同时对组分输运方程进行简化,简化后只需求解1个组分输运方程。通过与现有的实验和数值结果进行比较,检验了快速算法的计算效率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快速算法与求解全组分输运方程的算法精度相当,但计算效率提升了约20倍。最后采用该算法对三维矩形截面冷却通道内的超临界压力正癸烷裂解与传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进一步考察了本文快速算法的计算精度及其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热裂解 再生冷却 正癸烷 快速算法
原文传递
超临界压力下正癸烷在水平矩形冷却通道内的流动传热数值模拟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卓远 黄世璋 高效伟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3-94,共12页
为了研究浮升力效应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不同位置冷却通道传热特性的影响,对超临界压力下正癸烷在水平矩形冷却通道内的流动传热-固体导热耦合过程展开了详细的数值模拟研究。重点考察了燃烧室不同位置的冷却通道中浮升力对温度以及... 为了研究浮升力效应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不同位置冷却通道传热特性的影响,对超临界压力下正癸烷在水平矩形冷却通道内的流动传热-固体导热耦合过程展开了详细的数值模拟研究。重点考察了燃烧室不同位置的冷却通道中浮升力对温度以及热流分配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由浮升力引起的二次流动使燃烧室不同位置的冷却通道温度分布和热流分配呈现显著的差异;浮升力提升了燃烧室不同位置冷却通道的换热效果,其中受热方向和重力作用方向相同的冷却通道换热性能提升得最多;修正的Jackson&Hall经验公式不能预测浮升力对冷却通道壁面对流换热的影响,需要寻找其他的经验公式或使用CFD手段进行计算分析来解决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压力 主动冷却 浮升力 碳氢燃料 强化换热
原文传递
激波-波纹壁反射中滑移线失稳现象的数值研究
10
作者 闫博文 李启兵 +3 位作者 李欣竹 黄世璋 王维荣 符松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1-99,共9页
激波诱导的流动失稳与湍流混合,在天体物理、惯性约束核聚变等领域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利用气体动理学方法对平面激波在波纹壁处的反射现象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精确捕捉了不同入射波马赫数及不同波纹壁外形时激波波系及多尺度流动结... 激波诱导的流动失稳与湍流混合,在天体物理、惯性约束核聚变等领域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利用气体动理学方法对平面激波在波纹壁处的反射现象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精确捕捉了不同入射波马赫数及不同波纹壁外形时激波波系及多尺度流动结构的时间演化.由于波纹壁的扰动,反射波波前自发形成了横向运动的三波点,其运动轨迹在波后形成了典型的"胞格状"结构.其中,三波点脱落出的滑移线,在横向波系的斜压涡作用下产生多尺度涡结构,其作用机理既包含Richtmyer-Meshkov失稳,又有Kelvin-Helmholtz失稳.对于此类激波诱导的滑移线失稳,本文结合涡动力学进行了失稳特性的分析,为后续研究湍流混合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移线失稳 斜压涡 激波 三波点
原文传递
球形汇聚-反射激波作用下湍动能方程的模化
11
作者 陈博轩 李启兵 +3 位作者 李欣竹 黄世璋 王维荣 符松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8-90,共13页
球形激波与湍流间的相互作用在惯性约束聚变(ICF)、超新星爆发、冲击波碎石等许多工程问题中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直接数值模拟,研究了球形激波的汇聚与反射诱导的湍流及其相互作用问题,分析了这一流动的特点和湍流的产生机制.重点讨论... 球形激波与湍流间的相互作用在惯性约束聚变(ICF)、超新星爆发、冲击波碎石等许多工程问题中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直接数值模拟,研究了球形激波的汇聚与反射诱导的湍流及其相互作用问题,分析了这一流动的特点和湍流的产生机制.重点讨论了该流动的湍动能系综平均方程中各项的作用和起主导作用的物理机制,发现传统的剪切湍流的产生机制和黏性项量级普遍偏小,激波才是诱发湍流的主要因素,因而在湍动能方程中起主导作用.由于激波的主导作用,压力脉动对湍动能方程有重要影响,与压力脉动有关的各个项在湍动能方程中均起重要作用.一些在一般湍流中可以忽略的项,例如质量流量项、压力体胀项等,在球形汇聚-反射激波与湍流相互作用问题中起重要作用.本文还探讨了涡黏性模式的有效性,发现满足可实现性原理的涡黏性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雷诺应力.同时,本文揭示了现有湍动能方程封闭模式在本问题的应用中存在很大误差,并尝试对这些项提出新的封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汇聚-反射激波 湍动能方程 压力体胀 质量通量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