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估尿毒症患者心室功能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丹鸿 阮健秋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1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探究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与心电图在尿毒症患者心室功能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江门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尿毒症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格检查的7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二维斑... 目的:探究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与心电图在尿毒症患者心室功能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江门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尿毒症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格检查的7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及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计算纵向应变收缩峰值(GLS)、径向应变收缩峰值(GRS)、环向应变收缩峰值(GCS)后进行组间对比,并比较两组异常心电图的发生情况,分析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GLS及GRS低于对照组(P<0.05),GC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ST-T改变、异常Q波、Q-T间期延长等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尿毒症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与GLS、GRS呈负相关(r=-0.635及-0.551,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存在整体纵向及径向收缩功能下降,且与血清NT-pro BNP水平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心电描记术 尿毒症 心室功能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和窦房结内游走性节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丹鸿 阮健秋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肌氧化应激和窦房结内游走性节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1年5月江门市中心医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98例作为冠心病组,同期选择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的体检人群9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给予心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肌氧化应激和窦房结内游走性节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1年5月江门市中心医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98例作为冠心病组,同期选择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的体检人群9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给予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定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记录上述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窦房结内游走性节律状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窦房结内游走性节律发生率为45.9%(45/98例),高于对照组的7.1%(7/9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7.797,P<0.05)。冠心病组血清GSSG、MDA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SOD与G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的左房内径(LA)、右房内径(RA)高于对照组,射血分数(EF)低于对照组(P<0.05)。在冠心病组中,窦房结内游走性节律与GSH、SOD呈负相关(r=-0.566、-0.672,P均<0.001),与MDA、GSSG呈正相关(r=0.614、0.714,P均<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多伴随有氧化应激状态与窦房结内游走性节律,表现为血清SOD、GSH的低表达与GSSG、MDA的高表达,两者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氧化应激 窦房结内游走性节律
下载PDF
双腔起搏器不恰当开启RYTHMIQ功能1例
3
作者 黄丹鸿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99-202,共4页
患者女,80岁,因“气促、双下肢浮肿1月余”于2024年1月21日入院,既往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2年余。入院常规心电图(图1)示:显著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7次/分。24小时动态心电图(图2)示:(1)窦性心律,24小时总心搏87494次,平均心率70... 患者女,80岁,因“气促、双下肢浮肿1月余”于2024年1月21日入院,既往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2年余。入院常规心电图(图1)示:显著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7次/分。24小时动态心电图(图2)示:(1)窦性心律,24小时总心搏87494次,平均心率70次/分;(2)频发房性早搏(占总心搏34.9%),阵发性心房颤动;(3)>2.0秒的长RR间期309次/24小时,最长5.9秒,多见于房速或房颤终止时。超声心动图示:双房内径增大(右房内径56mm,左房内径47mm),左室心尖部心肌肥厚,主动脉瓣轻度反流,左室射血分数79%。心内电生理检查:AH 127ms,HV 52ms,因频发房性早搏,无法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心电监护反复提示心动过缓(长RR间歇2~6秒)并报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特殊功能 心律失常 心电图
原文传递
血管迷走性晕厥在直立倾斜试验时房室间期变化的研究
4
作者 黄静瑜 黄启祥 +2 位作者 黄丹鸿 方红 张伟明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2期89-93,共5页
目的血管迷走性晕厥在直立倾斜试验中房室间期变化。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共78例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的晕厥、晕厥先兆患者(男性34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37.87±19.10岁),并分析了直立倾斜试验期间患... 目的血管迷走性晕厥在直立倾斜试验中房室间期变化。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共78例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的晕厥、晕厥先兆患者(男性34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37.87±19.10岁),并分析了直立倾斜试验期间患者在平卧位、直立倾斜位、晕厥前和恢复平卧位后的房室间期数据。结果其中2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在晕厥前房室间期为(150.50±10.60)ms,较直立倾斜位的(132.50±7.33)ms延长(P<0.05);1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在晕厥前房室间期为(118.29±7.78)ms,较直立倾斜位的(133.14±5.38)ms缩短(P<0.05);3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在晕厥前房室间期为(122.10±6.25)ms,较直立倾斜位的(139.93±4.32)ms缩短(P<0.05)。年龄分析结果显示,儿童组别中各类型的晕厥前房室间期较直立倾斜位均缩短,但在3型血管迷走性晕厥中两者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成年组中1型血管迷走性晕厥及3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晕厥前房室间期较直立倾斜位均缩短,而2型血管迷走性晕厥则延长。不同性别的比较分析显示,男性及女性在各型晕厥时各体位的房室间期变化情况与总体分析的结果类似。结论血管迷走性晕厥1型在晕厥或晕厥先兆时伴随房室间期延长、窦性搏动减慢或高度以上的房室阻滞,甚至心脏停搏,而1型及3型血管迷走性晕厥出现房室间期缩短,提示不同类型的血管迷走性晕厥对房室间期影响机制不一样,可作为今后晕厥发生的预警。儿童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尚未成熟,结果与成人不同,但需要加大样本量再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倾斜试验 血管迷走性晕厥 房室间期
原文传递
试论精神病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安全及防护
5
作者 黄丹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327-328,共2页
在我国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在各行各业中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医疗卫生行业同样如此,借力于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自身各项工作效率的提升。客观来讲,虽然信息化建设为医院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网络安全问... 在我国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在各行各业中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医疗卫生行业同样如此,借力于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自身各项工作效率的提升。客观来讲,虽然信息化建设为医院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网络安全问题,给医院的信息数据安全形成了严重影响,阻碍了医院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鉴于此,文章联系笔者工作实践,具体论述了精神病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如何有效防护,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精神病专科医院 杀毒软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