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
作者 黄丽槐 黄钢勇 +3 位作者 吴建国 魏亦兵 王思群 夏军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19年第2期62-67,共6页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围手术期水平及其对髋关节置换手术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收集髋关节置换术病例共152例,分为骨折组(股骨颈骨折,72例)及骨病组(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围手术期水平及其对髋关节置换手术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收集髋关节置换术病例共152例,分为骨折组(股骨颈骨折,72例)及骨病组(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80例)。测量两组术前及术后血沉、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并随访术后两年以上,分析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前血沉、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水平、围手术期变化特点及其对术后感染、血栓等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随访6~49个月,平均(29±5)个月。术后随访24个月及以上患者138例,随访率90.8%。骨折组术前血沉为(26.575±6.292)mm/H,骨病组为(16.743±4.235)m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53,P<0.01)。骨折组术后血沉为(40.424±17.566)mm/H,骨病组为(36.643±11.836)mm/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折组术前C反应蛋白为(28.402±4.103)mg/L,骨病组为(5.666±1.69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33,P<0.001)。骨折组术后C反应蛋白为(75.405±18.345)mg/L,骨病组为(48.062±12.45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12,P<0.05)。骨折组术前D-二聚体为(1.613±0.833)mg/L,骨病组为(0.784±0.17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46,P<0.01),骨折组术后D-二聚体为(3.200±1.106)mg/L,骨病组为(2.852±1.415)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年随访显示两组均无假体周围感染病例,骨折组2例下肢症状性深静脉血栓形成,骨病组为1例,两组均无肺栓塞病例。骨折组术后两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9±6)分,骨病组为(86±1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前血沉、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存在不同程度升高。经术前仔细筛查排除合并感染性疾病或下肢深静脉血栓后,术前血沉、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增高并不增加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率和血栓性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沉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静脉血栓栓塞症
原文传递
高原地区骨折患者发生DVT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黄丽槐 鲁追 +5 位作者 唐江龙 李刚 阿宗 南吉 杨宗礼 黄钢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8期890-891,共2页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总结DVT的预防和治疗经验。方法纳入自2016-11—2018-01在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340例骨折患者,患者均为高原地区常住居民(居住时间>6个月)。将确诊为...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总结DVT的预防和治疗经验。方法纳入自2016-11—2018-01在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340例骨折患者,患者均为高原地区常住居民(居住时间>6个月)。将确诊为DVT的患者纳入DVT组,其余患者纳入非DVT组,将性别、年龄、骨折部位、D-二聚体、是否手术治疗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筛查下肢D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16例出现下肢DVT,发生率为4.7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与DVT发生不相关(P>0.05);D-二聚体>0.5 mg/L、股骨干骨折患者DVT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地区骨折患者DVT形成的风险较高,而D-二聚体增高和股骨干骨折是下肢DVT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医师需要加强此类患者DVT的预防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骨折 高原地区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