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清首次赴欧美考察士大夫外交范式的转型——以蒲安臣使团副使志刚为例
1
作者 黄今典 杨子瑶 余菀恬 《时代人物》 2024年第26期0012-0014,共3页
1868年至1870年,蒲安臣使团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外交使团出使欧美。其间,副使志刚作为传统满清士大夫代表,在使团内部经历了从边缘地位到主导地位的重大转变。他的成长历程不仅仅是个人的外交成长,更是中国第一代外交官员外交范式转变的... 1868年至1870年,蒲安臣使团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外交使团出使欧美。其间,副使志刚作为传统满清士大夫代表,在使团内部经历了从边缘地位到主导地位的重大转变。他的成长历程不仅仅是个人的外交成长,更是中国第一代外交官员外交范式转变的缩影。从其视角切入,通过分析其外交观念、外交策略和国际认知,探究中国第一代外交官员外交范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安臣使团 志刚 外交范式转型
下载PDF
地方红色资源的数智化应用与小学“四史”教学改革融合路径探究——以杭嘉湖地区为例
2
作者 黄今典 陈炫铮 叶亦扬 《教育进展》 2023年第5期3119-3124,共6页
“数字中国”的数字化转型视阈下,如何推进新媒体技术下的四史课堂教学改革,为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教育领域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但初中和小学“四史”教学过程中依然呈现出资源应用的三大壁垒,即学科之... “数字中国”的数字化转型视阈下,如何推进新媒体技术下的四史课堂教学改革,为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教育领域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但初中和小学“四史”教学过程中依然呈现出资源应用的三大壁垒,即学科之壁,“大思政课”未与各学科教育紧密融合,小学四史教育未能与人教版教材贴合;内容之壁,地方红色文脉体系未形成连贯体系,文化资源难以落地;形式之壁,四史活动展开形式较为单一且课堂新媒体使用较为单质化。基于此提出新兴教学模式构想——以构建涵盖多学科知识的四史教育素材破学科之壁,以构建连贯时空的杭嘉湖文化脉系破内容之壁,以构建多样化、数字化的四史教育形式破形式之壁。以期实现地方性红色资源的创新性运用,助力初小“四史”教学数字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地方性红色资源 初小“四史”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