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龄前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黄荣鲜 廖玉荣 +1 位作者 周廷凯 黄付甲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6期137-140,共4页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的临床特征,分析学龄前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儿童发展为SMPP的危险因素,以期为学龄前儿童SMPP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百色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451例学龄...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的临床特征,分析学龄前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儿童发展为SMPP的危险因素,以期为学龄前儿童SMPP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百色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451例学龄前MPP儿童的病例资料,依据治疗期间是否出现重症肺炎分为MPP组(n=389)及SMPP组(n=62)。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学龄前儿童SMPP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龄≤24个月、入院首日C反应蛋白(CRP)浓度≥215ng/mL、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145.24pg/mL、支原体株基因型PI-Ⅰ型、23SrRNA+2617C→A突变、X线肺部最大浸润灶直径≥1.5cm、阿奇霉素耐药、免疫球蛋白IgD浓度<1.7g/L、合并病毒感染、合并真菌感染、合并耐药性细菌感染、同时空人员吸烟史、STAMP评分≥4分是学龄前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较为复杂,临床医师应着重预防相关危险因素,降低学龄前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学龄前儿童 临床特征 LOGISTIC回归模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与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
2
作者 黄荣鲜 黄秀萍 +2 位作者 黄付甲 张广辉 黄月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130-133,共4页
探究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应用蒲地蓝口服液与干扰素进行治疗后的具体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5月130例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对其病历进行分析,根据治疗差异将患儿以对照组(单用干扰素)... 探究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应用蒲地蓝口服液与干扰素进行治疗后的具体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5月130例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对其病历进行分析,根据治疗差异将患儿以对照组(单用干扰素)和实验组(蒲地蓝+干扰素)区分,每组65例。对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体温变化、肝功能指标、心肌酶谱、炎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46%%,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症状方面的积分值以及体温分别为(0.83±0.21)分、(0.98±0.68)分、(0.79±0.38)分、(37.00±0.25),与对照组对比后其数值均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后,实验组在治疗后有关炎症方面的TNF-α、CRP水平分别为(7.12±1.16)pg/mL、(8.33±1.14)mg/L,在肝功能方面的ALT浓度以及在心肌酶谱方面的CK、LDH、CK-MB等指标浓度分别为(29.01±6.83)U/L、(26.57±3.99)U/L、(312.51±11.76)U/L、(25.47±5.63)U/L,均表现为更低水平,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8%,与对照组的6.16%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干扰素+奥司他韦颗粒这一治疗方案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对于改善患儿相关症状及肝功能、减轻病情严重程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心肌损伤等有显著的疗效,且联合治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为理想的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手足口病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干扰素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过敏原筛查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付甲 廖冬兰 +1 位作者 黄娟 陆荣贵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5期149-150,共2页
目的观察过敏原筛查对不同年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4例)和儿童组(81例),前者发病年龄≤3岁,后者发病年龄>3岁。所有患儿均接受过敏原... 目的观察过敏原筛查对不同年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4例)和儿童组(81例),前者发病年龄≤3岁,后者发病年龄>3岁。所有患儿均接受过敏原筛查。结果婴幼儿组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显著高于儿童组,吸入性过敏原低于儿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患儿混合性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过敏反应密切相关,过敏原筛查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过敏原筛查 发病年龄 婴幼儿 儿童
下载PDF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蛋白Z、凝血因子Ⅷ活性的检验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付甲 侯鸿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815-816,81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蛋白Z水平及凝血因子Ⅷ的活性变化。方法选取该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9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体检儿童63例作为对照组。入组研究对象均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蛋白...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蛋白Z水平及凝血因子Ⅷ的活性变化。方法选取该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9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体检儿童63例作为对照组。入组研究对象均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蛋白Z和凝血因子Ⅷ水平。比较两组血浆蛋白Z和凝血因子Ⅷ水平变化,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蛋白Z和凝血因子Ⅷ水平变化,及血浆蛋白Z与凝血因子Ⅷ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浆蛋白Z水平低于对照组,凝血因子Ⅷ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血浆蛋白Z水平低于恢复期,而凝血因子Ⅷ水平高于恢复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蛋白Z与凝血因子Ⅷ呈负相关。结论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蛋白Z水平明显降低,凝血因子Ⅷ活性明显增加,检测血浆蛋白Z和凝血因子Ⅷ水平能够预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血浆蛋白Z 凝血因子Ⅷ活性
下载PDF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侯鸿雁 黄付甲 陆春云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2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2014年在百色市人民医院住院的重症肺炎患儿90例,采用掷硬币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0例。在综合性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辅以面罩式给... 目的分析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2014年在百色市人民医院住院的重症肺炎患儿90例,采用掷硬币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0例。在综合性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辅以面罩式给氧治疗,观察组患儿辅以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对两种治疗方式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PaO2、Sa O2及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观察组患儿PaO2和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气促、呼吸困难、发绀、心率异常、胸骨凹陷、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除9例患儿出现轻微充血或偶尔轻微瘙痒外,未出现其他明显不适;对照组中24例患儿面罩脱落,3例患儿造成鼻周脸部受到轻微擦伤,所有患儿因进食等原因被迫取下面罩而中断氧疗,从而影响氧疗效果。结论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和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儿童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