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乡融合发展视域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优化研究
1
作者 黄伊晴 张笑菡 《创造》 2024年第10期45-49,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进入21世纪以来,城乡流动持续加速,导致乡村人口流失严重、乡村社会内生秩序失灵、村民参与治理积极性不足、乡村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进入21世纪以来,城乡流动持续加速,导致乡村人口流失严重、乡村社会内生秩序失灵、村民参与治理积极性不足、乡村文化失语等问题,给乡村治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随着城乡关系不断变革,如何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以适应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已然成为当下必须直面的问题。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导向下,传统的地域治理机制已经难以满足快速流动的社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 城市社区党建 治理优化 乡村振兴 城乡流动 文化失语 村民参与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社会的多元共治模式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笑菡 黄伊晴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第6期54-58,共5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乡村“有效治理”成为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由此得以不断实践及发展。村落社会各种主体通过参与治理实践,形成不同关系网络,以权威的互补、协调和交融,在复杂的关系网络中构成了“...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乡村“有效治理”成为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由此得以不断实践及发展。村落社会各种主体通过参与治理实践,形成不同关系网络,以权威的互补、协调和交融,在复杂的关系网络中构成了“立体”的权威结构。在“立体权威结构”作用下,乡村社会治理模式得以创新,从而形成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协同式的治理方法、平台化的治理渠道及强自治的治理目标,构成多元权威主体共治的良性社会治理模式。乡村社会多元共治模式不仅大大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同时也真正实现了从“为村民治理”到“由村民治理”的重要转变,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有效治理”提供了一种可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多元共治 治理权威 乡村基层治理
下载PDF
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设:主体、内核与机制
3
作者 张笑菡 黄伊晴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08-115,共8页
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回答好“由谁治理”“治理什么”以及“如何治理”的核... 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回答好“由谁治理”“治理什么”以及“如何治理”的核心问题。文章根据治理理论的三大核心问题,提出以“共治”促“善治”来实现教育治理的主体现代化、以协调多元治理关系来实现教育治理的内核现代化,以及以建构治理共同体来实现教育治理的机制现代化,从教育治理的主体、内核和机制三个维度揭示了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方式及其底层逻辑,为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治理现代化 教育治理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多维透视
4
作者 张笑菡 黄伊晴 《甘肃农业》 2024年第6期111-119,共9页
乡村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更是契合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应有之举。围绕乡村治理现代化“何以必要”“何以可能”及“何以实现”的关键问题,从不同维度阐释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 乡村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更是契合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应有之举。围绕乡村治理现代化“何以必要”“何以可能”及“何以实现”的关键问题,从不同维度阐释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事实基础、具备条件及可行路径。乡村治理的历史演进与现实风险挑战,充分显示了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时代需要与现实诉求;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乡村治理的经验总结与乡村治理现实条件的双重力量则构成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支撑;基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分析,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需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基准和导向来进一步优化治理体系,并不断提升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