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胃癌60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传涌 王小众 +1 位作者 王南珍 郑兰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434-435,共2页
关键词 胃肿瘤 胃镜检查 病理学 临床分析 诊断
下载PDF
血清CA19—9、CEA检测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黄传涌 卢贤立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0年第1期23-23,共1页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提高,并且绝大多数病人临床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如何早期诊断癌肿病例对消化道肿瘤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9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9—9、CEA检测结果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分析,...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提高,并且绝大多数病人临床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如何早期诊断癌肿病例对消化道肿瘤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9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9—9、CEA检测结果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分析,并进行诊断价值上的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92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所有病例经临床、X线、B超、CT、病理组织学或手术证实而确诊。其中男性56例,女性36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61.2岁。92例中食管癌8例、胃癌2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恶性肿瘤 诊断 CA19-9 CEA
下载PDF
18例胃间质细胞瘤临床与病理诊断 被引量:4
3
作者 黄传涌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 探讨胃间质细胞瘤的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8例胃间质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胃间质细胞瘤临床少见 ,多发生在胃底部 ,术前较难确诊 ,诊断依靠免疫组化 ,CD34阳性 ,而 S- 10 0蛋白及 SMA阴性有利于诊断 ;良恶性取决于肿... 目的 探讨胃间质细胞瘤的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8例胃间质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胃间质细胞瘤临床少见 ,多发生在胃底部 ,术前较难确诊 ,诊断依靠免疫组化 ,CD34阳性 ,而 S- 10 0蛋白及 SMA阴性有利于诊断 ;良恶性取决于肿瘤大小、核分裂像、是否浸润到邻近器官或转移 ;结论 胃间质细胞瘤的诊断依靠内镜、影像学结合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下载PDF
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关系探讨(附128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传涌 林峻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24-25,共2页
对128例142枚胃镜检查发现的胃息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炎症性息肉占73.2%,腺瘤性息肉占26.8%;发生在胃窦部者占57%;幽门螺杆菌(HP)在胃息肉患者中总检出率为61.9%。其中炎症性息肉检出率为82.1%,... 对128例142枚胃镜检查发现的胃息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炎症性息肉占73.2%,腺瘤性息肉占26.8%;发生在胃窦部者占57%;幽门螺杆菌(HP)在胃息肉患者中总检出率为61.9%。其中炎症性息肉检出率为82.1%,腺瘤性息肉检出率为21.4%,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5)。胃息肉伴慢性活动性炎症中HP检出率为78.3%,非活动性炎症仅18.5%,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5)。研究表明HP感染与炎症性息肉关系密切,可能是引起活动性炎症和炎症性胃息肉的原因之一,治疗炎症性胃息肉应考虑根除H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息肉 幽门螺杆菌 相互关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黄传涌 康德勇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5年第6期395-397,共3页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资料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结果胃肠道间质瘤36例中,发生干胃部22例,十二指肠2例。空回肠6例,直肠2例,肠系膜2例,腹膜后2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资料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结果胃肠道间质瘤36例中,发生干胃部22例,十二指肠2例。空回肠6例,直肠2例,肠系膜2例,腹膜后2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CD11797.2%(35/36)、CD34,91.7%(33/36)、平滑肌肌动蛋白(SMA)38.9%(14/36),S-1000(0/36),波形蛋白(Vim)100%(36/36)。决于肿瘤大小、核分裂像、是否浸润到邻近器官或转移。结论仅凭HE形态,GIST与平滑肌瘤、神经鞘瘤很难区分,需用CD117、CD34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而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原癌基因蛋白质C—kit CD34
下载PDF
胰腺结核3例
6
作者 黄传涌 温华武 《临床荟萃》 CAS 1999年第4期179-180,共2页
胰腺结核极为罕见,因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诊断困难。我们曾收治3例,患者均否认结核病史,体内除胰腺外,未发现其余结核病灶。报告如下。 例1 男,46岁。因反复上腹疼痛,发热1年半于1995年7月29日入院。外院曾按“胆道感染”予抗炎治疗,... 胰腺结核极为罕见,因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诊断困难。我们曾收治3例,患者均否认结核病史,体内除胰腺外,未发现其余结核病灶。报告如下。 例1 男,46岁。因反复上腹疼痛,发热1年半于1995年7月29日入院。外院曾按“胆道感染”予抗炎治疗,症状仍反复发作。查体:T38.5℃,慢性病容,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右上腹压痛,Murphy征阳性。B超提示胰头大,有6.4cm×6.4cm×5cm低回声包块,胆囊炎,胆总管扩张。CT示胰头占位性病变,伴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疑为胰头癌,行手术探查见胰头肿块6.6cm×6.6cm×4.9cm大小,质硬,胆总管受压扩张,肠系膜根部及胃大弯见多枚肿大淋巴结,取两枚淋巴结冰冻切片示良性病变。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组织学检查示淋巴结结核。术后予抗痨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结核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善得定(Sandostatin)控制急性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36例疗效观察
7
作者 黄传涌 卢贤立 +1 位作者 林谷珍 吴敏 《海峡药学》 1995年第2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食道静脉曲张 胃底静脉曲张 善得定 疗效
下载PDF
慢性肝病中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蛋白及IV型胶原的比较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黄传涌 卢贤立 《医学理论与实践》 1999年第7期389-390,共2页
检测不同类型肝病患者中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及Ⅳ型胶原(Ⅳ—C)含量的变化并进行比较,旨在探讨这三项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对慢性肝病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肝病 慢性 血清 透明质酸 层粘蛋白
下载PDF
胃间质细胞瘤12例
9
作者 黄传涌 《中华全科医学》 2003年第1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胃间质细胞瘤 胃肠道平滑肌肿瘤 胃间质瘤 胃肠道间质肿瘤 恶性间质细胞瘤 潜在恶性 胃平滑肌肿瘤 上皮样细胞 定向分化 化学染色
下载PDF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与血浆胃动素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红绉 洪秀维 +2 位作者 林凡 陈为民 黄传涌 《福建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161-162,共2页
为探讨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与血浆胃动素(MOT)关系,本文检测63例NUD患者MOT,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对照组健康大学生26例,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18~21岁。 NUD组 1990年11月~1991年5月来院检查患者,具有上腹部饱胀、嗳... 为探讨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与血浆胃动素(MOT)关系,本文检测63例NUD患者MOT,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对照组健康大学生26例,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18~21岁。 NUD组 1990年11月~1991年5月来院检查患者,具有上腹部饱胀、嗳气、食欲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溃疡性 消化不良 胃动素
下载PDF
18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分析
11
作者 黄传湧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3年第S1期140-141,共2页
目的:熟悉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减少肝豆状核变性的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大多具有肝损害临床表现和神经精神症状,K-F环阳性,血清铜蓝蛋白(CER)降低。低铜饮食,口服D-青霉胺... 目的:熟悉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减少肝豆状核变性的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大多具有肝损害临床表现和神经精神症状,K-F环阳性,血清铜蓝蛋白(CER)降低。低铜饮食,口服D-青霉胺、锌剂、VitB_6等治疗有效。误诊率高。结论:对于青少年肝硬化患者应认真追问家族史,重复进行裂隙灯下K-F环检查,辅以血清铜蓝蛋白检测,必要时行头颅CT或MRI、腹部B超等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肝豆状核变性 铜蓝蛋白 K-F环 误诊
下载PDF
小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探讨——附38例分析
12
作者 黄传涌 《临床医学》 CAS 1999年第1期11-12,共2页
小肠出血诊断较困难,因小肠病变症状缺乏特异性,且小肠有5~6米长,相互重叠,胃肠钡剂检查不易显示病变,而内镜又不能达到全部小肠,如出血速度慢或间歇性,则血管造影、核素扫描等检查也受到限制。但小肠出血常因反复或持续、大量出血而... 小肠出血诊断较困难,因小肠病变症状缺乏特异性,且小肠有5~6米长,相互重叠,胃肠钡剂检查不易显示病变,而内镜又不能达到全部小肠,如出血速度慢或间歇性,则血管造影、核素扫描等检查也受到限制。但小肠出血常因反复或持续、大量出血而威胁生命,故应争取早期明确诊断。本文总结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小肠出血病因并对其诊断方法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出血 病因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