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与免疫调节 被引量:7
1
作者 黄元兰 闫伟 +1 位作者 付兆强 邓安梅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是一类可由多种细胞因子诱导产生,又能通过多种途径对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进行负向调节的蛋白质分子。众多研究发现SOCS蛋白家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可以负向调节JAK/STAT...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是一类可由多种细胞因子诱导产生,又能通过多种途径对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进行负向调节的蛋白质分子。众多研究发现SOCS蛋白家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可以负向调节JAK/STAT信号通路的分子家族。本文将着重阐述介绍SOCS家族在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S 固有免疫 炎症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β-arrestin 1表达增高及其意义
2
作者 黄元兰 陈燕 +3 位作者 周晔 陈孙孝 邓安梅 仲人前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中β-arrestin 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60例PBC患者、6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PBMCs中β-arrestin 1 mRNA水平,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技术...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中β-arrestin 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60例PBC患者、6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PBMCs中β-arrestin 1 mRNA水平,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β-arrestin 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PBC患者PBMCs中β-arrestin 1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疾病对照组(P<0.01),而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BMCs中β-arrestin 1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β-arrestin 1表达水平与Mayo risk score正相关(Pearson r2=0.593 5,P<0.001).PBC患者PBMCs中β-arrestin 1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疾病对照组(P<0.01),而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C患者中β-arrestin 1表达显著增高,提示β-arrestin 1在PBC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有可能作为PBC疾病进程的一个新的免疫状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Β-ARRESTIN 1 荧光定量PCR 免疫印迹
下载PDF
热灭活白念珠菌刺激PBMC对颗粒溶素和TNF-α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黄元兰 孙懿 +3 位作者 胡志德 陈孙孝 仲人前 邓安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3-487,共5页
目的:研究热灭活白念珠菌刺激健康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颗粒溶素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在热灭活白念珠菌刺激的情况下,采用ELISA和RT-PCR检测颗粒溶素的表达;采用SrCl2以及siRNA下调PBMC内颗粒溶素的表达,或者加入外源性颗粒溶素... 目的:研究热灭活白念珠菌刺激健康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颗粒溶素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在热灭活白念珠菌刺激的情况下,采用ELISA和RT-PCR检测颗粒溶素的表达;采用SrCl2以及siRNA下调PBMC内颗粒溶素的表达,或者加入外源性颗粒溶素,观察TNF-α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热灭活白念珠菌刺激可以诱导PBMC合成颗粒溶素和TNF-α,采用SrCl2或siRNA下调颗粒溶素的表达均会引起TNF-α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下调,而加入外源性的颗粒溶素可以促进TNF-α的表达。结论:热灭活白念珠菌刺激PBMC可以引起颗粒溶素和TNF-α的表达,且颗粒溶素可能是促进TNF-α表达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颗粒溶素 TNF-Α
下载PDF
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高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4
作者 黄元兰 康敏荣 +2 位作者 胡志德 闫伟 邓安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5期2139-2141,共3页
目的研究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A、IL-17F、IL-22在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了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来院就诊的免疫功能正常的隐球菌患者22例以及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个体20例,收集外周抗凝血,分离了外周... 目的研究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A、IL-17F、IL-22在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了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来院就诊的免疫功能正常的隐球菌患者22例以及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个体20例,收集外周抗凝血,分离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RT-PCR以及ELISA检测了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7相关细胞因子1L-17A、IL-17F以及IL-22的mRNA表达以及血浆中各蛋白水平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脑脊液蛋白浓度、颅内压、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滴度、脑脊液葡萄糖浓度的关系。结果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17A、IL-22的mRNA水平以及血浆中IL-17A、IL-22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且与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预后因子脑脊液蛋白浓度、颅内压、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滴度、脑脊液葡萄糖浓度相关。结论 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A、IL-22可能参与了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发病机制,可能是潜在的评价隐球菌性脑膜炎病情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性脑膜炎 TH17 细胞因子
下载PDF
β-arrestin 1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PBMCs中的表达
5
作者 黄元兰 陈燕 +3 位作者 周晔 陈孙孝 邓安梅 仲人前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β-arrestin 1 mRNA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以及在各细胞亚群(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基于TaqMan-MGB探针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别检测50例PBC患者、5... 目的探讨β-arrestin 1 mRNA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以及在各细胞亚群(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基于TaqMan-MGB探针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别检测50例PBC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和5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PBMCs中的表达;再利用磁珠分离PBC患者、健康体检者的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和单核细胞,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β-arrestin 1 mRNA在各细胞亚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β-arrestin 1 mRNA在PBC患者PBMCs、CD4+T细胞、CD8+T细胞和单核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疾病对照组(P<0.01),在B细胞,PBC组与健康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疾病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arrestin 1可能参与PBC发病机制,其中涉及CD4+T细胞、CD8+T细胞和单核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Β-ARRESTIN 1 荧光定量RT-PCR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5
6
作者 胡志德 韩志君 +4 位作者 孙懿 秦琴 黄元兰 陈孙孝 邓安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1-505,共5页
目的评价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就诊时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其发生住院期间死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0年9月期间202例因重症CAP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评价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就诊时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其发生住院期间死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0年9月期间202例因重症CAP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出患者就诊时的血清CRP浓度以及肌酐、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等数据。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住院期间死亡组(死于CAP并发症)和存活组,分别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法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CRP与患者发生住院期间死亡事件的关系。结果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血清CRP中位水平(四分位间距)分别为327.00(246.25,411.50)mg/L和167.00(132.50,208.50)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7.481,P<0.001)。ROC分析表明:血清CRP对预测患者发生住院期间死亡事件具有较高的预测效力,其曲线下面积(AUC)达到了0.85[95%可信区间(0.78,0.91)];以230.50 mg/L为界点时,其预测患者发生住院期间死亡事件的敏感性为0.83[95%可信区间(0.76,0.89)],特异性为0.79[95%可信区间(0.65,0.89)]。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在校正了年龄、肌酐、红细胞沉降率后,CRP仍然与重症CAP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死亡事件相关(OR=13.42,P<0.01)。结论血清CRP水平对重症CAP患者发生住院期间死亡事件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住院期间死亡
下载PDF
IL-22抑制ox-LDL诱导的CRL-1730细胞凋亡并上调其Bcl-2表达 被引量:5
7
作者 孙懿 胡志德 +3 位作者 黄元兰 熊怡淞 邓安梅 仲人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研究IL-22对ox-LDL诱导的CRL-1730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100μg/ml ox-LDL刺激CRL-1730细胞,不同时间点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CRL-1730细胞中IL-22受体R1(IL-22R1)mRNA的表达状况。然后在ox-LDL诱导的... 目的研究IL-22对ox-LDL诱导的CRL-1730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100μg/ml ox-LDL刺激CRL-1730细胞,不同时间点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CRL-1730细胞中IL-22受体R1(IL-22R1)mRNA的表达状况。然后在ox-LDL诱导的CRL-1730细胞凋亡模型中加入20 ng/ml外源性IL-22,通过AnnexinⅤ-PI凋亡试剂盒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经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Bcl-2、Bcl-xl、Bcl-w、caspase 3及STAT3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分析STAT3磷酸化和Bcl-2蛋白的水平。结果 IL-22R1 mRNA在ox-LDL刺激后表达明显增高(P<0.05),且于12 h达峰值(P<0.01);加入IL-22可明显抑制ox-LDL刺激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P<0.01),促进抗凋亡基因Bcl-2、Bcl-xl和Bcl-w表达,而降低caspase 3 mRNA表达(P<0.01)。此外,IL-22作用1~2 h STAT3发生磷酸化,4 h后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 IL-22可抑制ox-LDL诱导的CRL-1730细胞凋亡,这可能与其促使STAT3磷酸化,上调抗凋亡分子Bcl-2、Bcl-xl和Bcl-w的表达,抑制促凋亡分子caspase 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氧化LDL 细胞凋亡 Bcl-2基因 STAT3蛋白
下载PDF
CD26/DPP4对隐球菌脑膜炎患者CD4+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李腾达 龙曙萍 +7 位作者 徐贵霞 刘云 张薇薇 钱琤 黄元兰 秦琴 陈孙孝 邓安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8-41,共4页
目的:分析CD26/DPP4对隐球菌脑膜炎患者CD4+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影响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5年12月在上海长海医院和长征医院确诊的36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及36例同期健康者外周血,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目的:分析CD26/DPP4对隐球菌脑膜炎患者CD4+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影响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5年12月在上海长海医院和长征医院确诊的36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及36例同期健康者外周血,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流式细胞术分选CD26+CD4+T,CD26-CD4+T细胞群,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RT-PCR)检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以Pearson系数表示DPP4活性,CD26+CD4+T(%)与APACHE II评分,IL-17, TNF-α,IL-4,IFN-γ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CD26+CD4+T(%)为13.35±3.83 vs 8.39±2.14,t=6.78,P<0.0001;DPP4活性为50.89±17.21 mU/ml vs 73.83±20.24 mU/ml,t=5.18,P<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CD26+CD4+T(%)与 APACHE II评分,IL-17,TNF-α呈正相关(r=0.431,0.564,0.688,P=0.0038,0.001,0.0046);DPP4活性与 APACHE II 评分,IL-17,TNF-α,IFN-γ呈负相关(r=-0.544,-0.489,-0.678,-0.734;P 均<0.001)。结论 CD26/DPP4可能通过调节Th细胞亚群参与隐球菌脑膜炎致病过程,是潜在疾病治疗靶点和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脑炎 表面抗原分化簇26/二肽酶4 白介素-17 白介素-4 干扰素-γ
下载PDF
MicroRNA的免疫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胡志德 孙懿 +1 位作者 黄元兰 邓安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8-682,共5页
MicroRNA(miRNA)是机体调控基因转录后沉默的重要分子,参与免疫细胞发育和炎症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其中重要的miRNA有miR-155、miR-17~92、miR-146a、miR-150和miR-181a等。miR-155与T、B细胞的分化以及B细胞抗体类别转换密切相关,miR... MicroRNA(miRNA)是机体调控基因转录后沉默的重要分子,参与免疫细胞发育和炎症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其中重要的miRNA有miR-155、miR-17~92、miR-146a、miR-150和miR-181a等。miR-155与T、B细胞的分化以及B细胞抗体类别转换密切相关,miR-17~92参与B细胞发育,miR-150负向调控B细胞发育和炎症反应,miR-181a参与T细胞发育,miR-146a负向调控炎症反应。研究miRNA的免疫调控作用及其机制,将推动免疫学的理论研究及其在免疫相关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免疫调控 肿瘤 炎症
下载PDF
低钙透析液对腹膜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楠梅 田军 +2 位作者 张金元 沈水春 黄元兰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观察低钙透析液配合口服碳酸钙及活性维生素D3对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30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行CAPD的患者,改用低钙透析液(钙1.25mmol/L),同时调整碳酸钙及1,25-(OH)2维生素D3(罗盖全胶丸)... 目的:观察低钙透析液配合口服碳酸钙及活性维生素D3对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30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行CAPD的患者,改用低钙透析液(钙1.25mmol/L),同时调整碳酸钙及1,25-(OH)2维生素D3(罗盖全胶丸)的剂量。在改用低钙透析液3、6、9、12月时,采用多普勒超声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颈动脉粥样斑块数量和超声分型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清钙、磷、血清甲状旁腺素(iPTH,放免法),计算钙磷乘积。结果:随访过程中,1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自行退出。低钙透析液CAPD后,患者颈动脉IMT逐渐变薄,12个月时降至最低[(1.58±0.36)mm,P<0.01]。伴随着颈动脉RI降低,8例患者颈动脉内的扁平斑及软斑数量减少(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数量也由47块降至34块。与此同时,血钙、磷及钙磷乘积明显下降(P<0.01),血iPTH明显增加(P<0.01)。至12月时钙、磷、钙磷乘积、iPTH达标比例分别为83.33%、70%、96.67%、70%。碳酸钙的剂量也由(2.27±0.41)g/d增至(3.35±0.22)g/d(P<0.05),罗盖全剂量由(0.21±0.09)μg/d增至(0.33±0.14)μg/d(P<0.05)。患者均未发生低钙抽搐、低血压等。结论:低钙透析有助于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疾病转归,其机制可能与显著改善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减轻其对血管的损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低钙透析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钙 血磷
下载PDF
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血清外泌体CD93表达增高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腾达 刘鹏 +6 位作者 龙曙萍 刘云 黄元兰 张薇薇 郭杰 谷明莉 邓安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23-25,共3页
目的检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血清中外泌体表达CD93的水平,进一步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实验组为2012年11月~2016年12月在上海长海医院和长征医院确诊的38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血清,诊断标准为脑脊液染色新生隐球菌阳性或培养阳性;对照组为... 目的检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血清中外泌体表达CD93的水平,进一步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实验组为2012年11月~2016年12月在上海长海医院和长征医院确诊的38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血清,诊断标准为脑脊液染色新生隐球菌阳性或培养阳性;对照组为同期收集的38例健康人血清。血清外泌体的分离采用超高速离心法;外泌体表面抗原的鉴定采用磁珠捕获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法;血清中细胞因子用ELISA法进行蛋白定量。实验组与对照组检测值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Pearson系数表示。结果流式结果表明,实验组血清外泌体中CD93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为(79.11±19.31vs 23.98±6.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66,P<0.000 1)。IFN-γ在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为(39.78±10.77vs 58.98±16.99)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84,P<0.0001);IL-17在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为(16.32±4.03vs 3.11±0.87)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75,P<0.000 1);IL-1β在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为(57.12±12.98vs 13.45±4.78)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46,P<0.000 1)。实验组血清中CD93+exosomes所占的百分比与IFN-γ,IL-17,IL-1β的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r=0.488,0.456,0.532,均P<0.01)。结论隐球菌脑膜炎疾病过程中,CD93在外泌体的表达可能通过影响CD4+T细胞参与了该病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脑膜炎 外泌体 CD93 白介素-1Β 白介素-17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单个核细胞中lncRNA AK053349表达增高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蕾 黄元兰 +6 位作者 王慧 孔伟 叶辛 陈燕 刘挺挺 秦琴 邓安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0期2656-2657,2659,共3页
目的研究lncRNA AK053349是否参与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42例PBC患者及40例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lncRNA AK053349的相对表达量,分析了其与疾病特... 目的研究lncRNA AK053349是否参与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42例PBC患者及40例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lncRNA AK053349的相对表达量,分析了其与疾病特征的关系。结果 PBC患者外周血PBMC中lncRNA AK053349表达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且随疾病分期的不同其表达量有明显变化(P<0.05);lncRNA AK053349表达与Mayo危险评分呈正相关(r2=0.33,P<0.01)。结论 lncRNA AK053349可能参与了PBC的发病机制,同时还是PBC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性 长链非编码RNA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热适应/热射病大鼠血清中microRNA let-7b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腾达 谷明莉 +7 位作者 邓顺江 孙懿 张薇薇 郭杰 刘云 黄元兰 钱琤 邓安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9-22,共4页
目的探究热适应/热射病大鼠模型血清中microRNA let-7b表达的变化及其与HSP70,IL-6,TNF-αTGF-β和IL-12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在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选取肛温、体重、用龄基本一致的雄鼠6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热适应组... 目的探究热适应/热射病大鼠模型血清中microRNA let-7b表达的变化及其与HSP70,IL-6,TNF-αTGF-β和IL-12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在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选取肛温、体重、用龄基本一致的雄鼠6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热适应组、热射病组,于仿真热气候动物舱中建立热适应/热射病大鼠模型后采集心尖血并分离血清。以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中microRNA let-7b,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HSP70,IL-6,TNF-α,TGF-β和IL-12的蛋白水平。三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以Spearman秩相关系数表示热射病组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miRNA let-7b在对照组、热适应组、热射病组的M分别为0.99,1.04和1.93,Q分别为0.30,0.25和0.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95,P<0.001),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let-7b在对照组与热适应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与热射病组、热适应组与热射病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热射病组let-7b/与HSP70,TNF-α和IL-6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_s=0.579,0.498和0.609,P<0.05)。结论 miRlet-7b可能参与了热射病病理过程,为临床监测高温湿环境下患者的状态提供了潜在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let-7b 热射病 热适应 热休克蛋白 肿痛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血清外泌体中CD69表达升高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腾达 龙曙萍 +6 位作者 黄元兰 刘鹏 张薇薇 郭杰 刘云 谷明莉 邓安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8-10,共3页
目的探究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患者血清外泌体中CD69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对疾病病理过程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6年12月来长海医院就诊的35例AIP患者血清和同期就诊的35例健康个体血清,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ELISA法检... 目的探究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患者血清外泌体中CD69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对疾病病理过程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6年12月来长海医院就诊的35例AIP患者血清和同期就诊的35例健康个体血清,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浓度,以磁珠结合抗体的方法在流式细胞仪中检测血清中外泌体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两组之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Pearson系数表示。结果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实验组血清中外泌体CD69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85.76±19.45vs 17.01±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1,P<0.0001);实验组中CD69+的外泌体所占百分比与血清中IL-4,IFN-γ,TGF-β表达量呈正比(r=0.456,0.678,0.548,均P<0.05),CD69-的外泌体所占百分比与血清中IL-4,IFN-γ,IL-10,TGF-β呈反比(r=-0.589,-0.399,-0.784,-0.657,均P<0.05)。结论 CD69在外泌体的表达可能通过影响CD4+T细胞功能参与了AIP病程,是该病潜在的监测指标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外泌体 CD69 IL-4 TGF-Β
下载PDF
血小板平均体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15
作者 胡志德 孙懿 +4 位作者 韩志君 黄元兰 秦琴 胡成进 邓安梅 《血栓与止血学》 2013年第2期70-75,共6页
目的评价初诊时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住院期间死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415例AMI患者的住院病历,从中提取出患者初诊时临床特征的数据(包括胸痛发生时间及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 目的评价初诊时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住院期间死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415例AMI患者的住院病历,从中提取出患者初诊时临床特征的数据(包括胸痛发生时间及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和实验室特征数据: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肌酐浓度和血小板计数、MPV。分析MPV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法评价MPV对患者发生住院期间死亡事件的总体预测价值。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MPV与AMI患者发生住院期间死亡事件的关系。结果随着MPV的增加,AMI患者发生住院期间死亡事件的比例增高。MPV预测AMI患者发生住院期间死亡价值的曲线下面积(AUC)(95%可信区间)为0.77(0.72-0.82)。当将界值设定为12.55 fl时,MPV预测AMI患者发生住院期间死亡时间的敏感度(95%可信区间)为0.59(0.49-0.69),特异度(95%可信区间)为0.85(0.81-0.89)。在校正了cTnI、胸痛发生时间、肌酐和年龄以后,MPV>12.55 fl仍然与所有AMI患者、STEMI和NSTEMI患者发生住院期间死亡事件相关,优势比(95%CI)分别为10.87(5.08-23.25)、26.19(7.36-93.17)和5.35(1.80-15.92)。结论 AMI患者就诊时的MPV值可以作为预测其发生住院期间死亡事件的指标,MPV>12.55 fl是AMI患者发生住院期间发生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小板平均体积 住院期间死亡事件
下载PDF
CD69+CD4+CD25-T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升高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腾达 龙曙萍 +6 位作者 黄元兰 孙懿 郭杰 刘云 张薇薇 谷明莉 邓安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9-31,共3页
目的检测CD69+CD4+CD25-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6年12月长海医院血液科诊断的32例AIP患者与同期体检的32例健康个体外周血分别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密度... 目的检测CD69+CD4+CD25-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6年12月长海医院血液科诊断的32例AIP患者与同期体检的32例健康个体外周血分别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s中的CD69+CD4+CD25-T,以ELISA法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的表达状况。两组间变量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检验,两计量资料间的关系以Pearson相关系数表示。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CD69+CD4+CD25-T表达水平为10.36%±3.68%vs3.99%±1.45%,(t=9.110,P<0.000 1);TGF-β的表达水平为399.86±121.88vs 143.87±56.22 pg/ml,(t=10.79,P<0.000 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CD69+CD4+CD25-T细胞与TGF-β呈正相关(r=0.653,P<0.001),与IL-4,IFN-γ,IL-2呈负相关(r=-0.442,-0.567,-0.35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69+CD4+CD25-T细胞可能参与了AIP的免疫病理过程,是临床诊断与治疗潜在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CD69+CD4+CD25-T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
下载PDF
白念珠菌对树突状细胞Bcl 10和IL-2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志德 黄元兰 +4 位作者 汪怀周 孙懿 秦琴 陈孙孝 邓安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87-790,共4页
目的:研究Bcl 10和IL-23在白念珠菌活化的树突状细胞内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热灭活白念珠菌体外刺激人单核源性树突状细胞,于第2、4、6和12小时以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cl 10的表达状况,同时采用RT-PCR和ELISA检测IL-2... 目的:研究Bcl 10和IL-23在白念珠菌活化的树突状细胞内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热灭活白念珠菌体外刺激人单核源性树突状细胞,于第2、4、6和12小时以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cl 10的表达状况,同时采用RT-PCR和ELISA检测IL-23的表达。结果:Bcl 10的表达在刺激4小时后逐渐降低。白念珠菌刺激可以迅速诱导IL-23的表达,但IL-23的表达在4小时达到顶峰后即下调。结论:热灭活白念珠菌刺激的人单核源性树突状细胞Bcl 10表达降低,这可能是引起白念珠菌刺激4小时后IL-23表达降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树突状细胞 BCL 10 IL-23
下载PDF
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ILRα升高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腾达 刘鹏 +6 位作者 龙曙萍 刘云 黄元兰 张薇薇 郭杰 谷明莉 邓安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探究Ⅱ型成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paired immunogobin-like type 2ceceptor alpha,PILRα)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的表达情况,初步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6... 目的探究Ⅱ型成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paired immunogobin-like type 2ceceptor alpha,PILRα)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的表达情况,初步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6年11月到长海医院就诊的30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作为实验组,诊断标准为脑脊液染色新生隐球菌阳性或培养阳性,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人外周血作为对照组。以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标本PBMCs,以PCR检测PBMCs中PILRα的基因表达情况,以ELISA法检测血浆中PILRα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以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组间变量的比较,以Pearson相关系数表示两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PBMCs中PILRα相对mRNA水平为2.49±0.74vs 1.77±0.69(t=3.898,P=0.000 3),血浆中PILRα的蛋白表达水平为33.81±10.21ng/ml vs 20.01±6.74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178,P<0.000 1)。实验组血浆中PILRα的蛋白表达量与IL-1,IL-6和IFN-γ呈正比(r=0.456,0.521,0.4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ILRα可能参与了隐球菌脑膜炎的免疫炎症过程,是该病潜在的监测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脑膜炎 Ⅱ型成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白介素-1 白介素-6 干扰素-Γ
下载PDF
PD-L1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腾达 陈燕 +8 位作者 谷明莉 黄元兰 张薇薇 孙懿 郭杰 刘云 徐贵霞 钱琤 邓安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探究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5年12月于长海医院确诊的23例PBC患者和23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PBMC后进行... 目的探究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5年12月于长海医院确诊的23例PBC患者和23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PBMC后进行培养,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PBMC中PD-L1的mRNA表达状况,以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TNF-α,TGF-β,IL-23和IL-17等细胞因子的表达量,两组之间的变量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earson相关系数表示两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PD-L1的mRNA表达水平为0.23±0.08 vs 1.27±0.40(t=12.23,P<0.000 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D-L1与IL-23成负相关(r=-0.531,P=0.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D-L1可能参与了PBC疾病形成过程,是该病预测和治疗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l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23
下载PDF
CD36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升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腾达 黄元兰 +6 位作者 龙曙萍 刘云 刘鹏 张薇薇 郭杰 谷明莉 邓安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探究CD36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3年9月~2017年2月于上海长海医院和长征医院确诊的36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为实验组,以同期体检的36例健康者外周血作为对照组,采用密度... 目的探究CD36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3年9月~2017年2月于上海长海医院和长征医院确诊的36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为实验组,以同期体检的36例健康者外周血作为对照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PBMCs的分离,以qRT-PCR法检测PBMCs中CD36,TLR4的相对mRNA表达水平,以ELISA法检测血浆中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检测值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实验组PBMCs中CD36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TNF-α等细胞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PBMCs中CD36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2.01±0.63,对照组为1.49±0.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69,P=0.000 2)。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CD36与血浆中IFN-γ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84,P<0.05),与TGF-β呈负相关(r=-0.487,P<0.005)。结论 CD36可能通过影响IFN-γ,TGF-β等因子的表达参与隐球菌脑膜炎的免疫病理过程,是该病监测和治疗潜在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脑膜炎 CD36 干拢素-γ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