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背景下的股权资本成本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邹颖 黄其晴 陈芮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68-1477,共10页
基于投资者有限理性的视角,以2009~2019年A股实体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年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文本信息,检验大数据背景下的股权资本成本效应。研究表明:(1)实体上市公司的大数据背景降低了股权资本成本;(2)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理性因素... 基于投资者有限理性的视角,以2009~2019年A股实体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年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文本信息,检验大数据背景下的股权资本成本效应。研究表明:(1)实体上市公司的大数据背景降低了股权资本成本;(2)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理性因素)和管理层积极情绪的传导(非理性因素)均是大数据背景降低股权资本成本的实现路径;(3)大数据背景提升了上市公司整体会计信息质量,即理性因素在大数据背景与股权资本成本的关系中占主导地位;(4)国有产权性质、“宽带中国”政策实施和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加强了大数据背景与股权资本成本的负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理性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大数据背景 股权资本成本
下载PDF
大数据应用与实体企业金融化困境: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 被引量:1
2
作者 邹颖 黄其晴 +1 位作者 陈芮 赵亚轩 《金融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78,125,126,共34页
本文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以2009~2019年A股实体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大数据应用与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关系及作用机理。实证结果显示,大数据应用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正向影响,金融资本相对价值创造能力、两类代理成本与管理层非理性决... 本文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以2009~2019年A股实体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大数据应用与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关系及作用机理。实证结果显示,大数据应用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正向影响,金融资本相对价值创造能力、两类代理成本与管理层非理性决策偏差构成了重要影响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大数据相关企业的金融化偏好主要聚焦于“影子银行”和房地产业务;在弱产业规制、劳动密集型与管理者情绪极端的企业中,大数据应用的金融化效应更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供应链大数据网络、利益相关者关注以及高管团队多元化有助于治理大数据相关企业的“脱实向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委托代理理论 大数据 金融化
原文传递
木材及家具制造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动态比较分析研究
3
作者 黄其晴 赵惠芳 《商场现代化》 2019年第5期1-4,共4页
本文以沪深32家木材及家具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选取了13个综合财务指标,运用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进行投资价值的动态比较分析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和综合讨论,本文发现2017年综合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有较大部分是当年新上... 本文以沪深32家木材及家具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选取了13个综合财务指标,运用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进行投资价值的动态比较分析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和综合讨论,本文发现2017年综合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有较大部分是当年新上市的公司。此外,本文研究发现欧派家居、尚品宅配、志邦股份等10家公司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投资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