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与DSA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17
1
作者 黄军祯 王大健 +1 位作者 罗耀昌 黄德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小肝癌(SHCC)的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与DSA影像表现及检出率,探讨两者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7例SHCC的MRI及DSA影像资料,并进行对比研究,67例均行MRI及DSA检查,两种检查的时间间隔为2... 目的:对比分析小肝癌(SHCC)的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与DSA影像表现及检出率,探讨两者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7例SHCC的MRI及DSA影像资料,并进行对比研究,67例均行MRI及DSA检查,两种检查的时间间隔为2~10d10结果:67例SHCC共86个病灶,其中富血供型病灶65个,乏血供型病灶21个,27个病灶有包膜。MRI共检出SHCC病灶76个,其中富血供型58个,乏血供型18个;DSA共检出SHCC病灶73个,其中富血供型65个,乏血供型8个;MRI+DSA共检出SHCC病灶84个。对于富血供型SHCC病灶,DSA的检出率(100%)优于MRI(89.23%);而对于乏血供型SHCC病灶,MRI的检出率(85.71%)优于DSA(38.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SHCC总病灶数的检出率,MRI(88.37%)与DSA(84.88%)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MRI+DSA、DSA与MRI+DSA检出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DSA的检出率(97.67%)优于单一MRI或DSA检查。结论:MRI与DSA对SHCC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两者各有优缺点,两者结合有利于提高SHCC的检出率,DSA还可指导进行后续的介入治疗,对于小肝癌的早期发现及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小肝癌 肝肿瘤
下载PDF
介入诊疗急性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军祯 罗耀昌 +1 位作者 黄德佳 何海源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9期553-55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介入诊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急性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DSA检查,对38例出血征象阳性的患者中37例采用明胶海绵颗粒配合微弹簧圈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39例动脉造影中38例出血征象阳性,主要...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介入诊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急性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DSA检查,对38例出血征象阳性的患者中37例采用明胶海绵颗粒配合微弹簧圈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39例动脉造影中38例出血征象阳性,主要表现为对比剂外溢。接受栓塞治疗的37例中,止血成功36例(其中3例行第2次栓塞),均未发生与介入栓塞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最终2例患者转剖腹探查手术。结论介入技术是急性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安全、有效的诊疗手段,能快速明确出血动脉及部位,并迅速有效控制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出血 放射学 介入性 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的新近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军祯 王大健 《微创医学》 2008年第3期228-230,共3页
关键词 肺癌 介入 支气管 血管
下载PDF
小型猪脂肪肝模型肝脏血流灌注的多层螺旋CT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黎宁钦 黄仲奎 +3 位作者 龙莉玲 廖锦元 黄军祯 冯震博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8-511,共4页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探讨小型猪脂肪肝模型血流灌注状况。材料与方法实验组10头小型猪制备脂肪肝模型,同时设立3头小型猪为正常对照组。在0周、4周末、8周末分别进行肝脏CT灌注成像和肝穿刺病理活检,计算各项灌注参数。...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探讨小型猪脂肪肝模型血流灌注状况。材料与方法实验组10头小型猪制备脂肪肝模型,同时设立3头小型猪为正常对照组。在0周、4周末、8周末分别进行肝脏CT灌注成像和肝穿刺病理活检,计算各项灌注参数。结果实验组4周末出现脂肪性肝炎、8周末出现脂肪性纤维化,对照组正常无脂肪肝。0周、4周末、8周末实验组的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总肝灌注量(THBF)均逐渐下降,分别为(28.00±11.42)、(19.30±9.12)、(17.52±16.29)ml.min-1.100ml-1,(79.58±21.78)、(41.87±28.41)、(22.84±13.44)ml.min-1.100ml-1,(107.58±25.70)、(61.17±31.87)、(40.37±17.19)ml.min-1.100ml-1,而肝动脉灌注指数上升(26.76±9.01),(38.24±21.85),(43.52±24.4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0周、4周末、8周末HAP、PVP、THBF以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31.30±15.01)、(27.19±11.60)、(21.33±8.57)ml.min-1.100ml-1,(91.68±25.67)、(69.02±21.21)、(81.90±14.60)ml.min-1.100ml-1,(122.98±33.97)、(96.21±24.00)、(108.23±13.48)ml.min-1.100ml-1,(26.21±9.01)、(28.91±9.56)、(24.88±8.21)%。同期对比,除0周外,实验组与对照组各灌注参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可以测量脂肪肝的血流灌注参数,与正常时期相比,小型猪脂肪肝的血流灌注参数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脂肪肝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下载PDF
海藻酸钠微球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黄德佳 罗耀昌 +3 位作者 黄军祯 何海源 黄浩珈 李彦豪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3期438-443,共6页
目的比较海藻酸钠(KMG)微球和明胶海绵颗粒在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栓塞效能、疗效,并探讨栓塞效能和疗效间的关系。方法接受KMG微球及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的同质中晚期肝癌患者各50例,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栓塞效能(术后1个... 目的比较海藻酸钠(KMG)微球和明胶海绵颗粒在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栓塞效能、疗效,并探讨栓塞效能和疗效间的关系。方法接受KMG微球及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的同质中晚期肝癌患者各50例,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栓塞效能(术后1个月瘤灶的碘油沉积率)以及栓塞疗效,并比较栓塞效能与疗效间的关系。结果术后第一个月的碘油沉积率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1.32±13.322)%和(50.78±19.72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年肝内肿瘤进展率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8%和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进展生存率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6%和26%,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82%,72%和6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1、2年肝外肿瘤进展率分别2%,4%和20%,30%,有统计学意义。1年肝内肿瘤进展及1年无进展生存率,两组比较无差别。实验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2.2%和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4.0%和30.4%;P=0.009,且1年肝内肿瘤进展率分比为4.1%和29.6%;P<0.001,肝外肿瘤进展率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31%vs 35.5%;P<0.001。结论 KMG微球治疗应用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患者耐受良好;作为栓塞剂,较之明胶海绵颗粒,能取得更优的近期以及远期疗效。肿瘤灶中碘油的沉积率作为栓塞效果的指标,碘油沉积率较高的肝癌患者其预后往往更优于乏碘油沉积的肝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G微球 肝动脉化疗栓塞 治疗性 原发性肝癌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DSA检查与介入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1
6
作者 罗耀昌 黄军祯 +2 位作者 黄德佳 宋文玲 郭太华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4期30-33,共4页
目的评价脑血管DSA检查和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对96例患者行DSA检查和其中53例行支架介入治疗资料。结果 96例患者顺利行DSA检查,53例成功行球囊成形术和64枚支架介入治疗,动脉平均狭窄从(83±6)%降低到(21... 目的评价脑血管DSA检查和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对96例患者行DSA检查和其中53例行支架介入治疗资料。结果 96例患者顺利行DSA检查,53例成功行球囊成形术和64枚支架介入治疗,动脉平均狭窄从(83±6)%降低到(21±5)%,其中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15例,高灌注综合征2例,1例颈总动脉形成夹层致血栓形成,出现一侧肢体轻度偏瘫。术后随访45例(84.91%)神经功能改善明显,7例(13.21%),1例一侧肢体轻度偏瘫(1.89%)。结论 DSA检查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方法,球囊成形术和支架植入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检查 介入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下载PDF
健肝颗粒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黄古叶 罗耀昌 +5 位作者 龙富立 李慧贞 胡振斌 黄军祯 黄德佳 吕建林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259-261,共3页
目的:观察健肝颗粒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HBV DNA阳性原发性肝癌(HCC)的效果及其预后。方法:HBV DNA>103IU/ml的HCC患者126例,均予核苷类似物药抗病毒治疗,并随机分为TACE联合健... 目的:观察健肝颗粒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HBV DNA阳性原发性肝癌(HCC)的效果及其预后。方法:HBV DNA>103IU/ml的HCC患者126例,均予核苷类似物药抗病毒治疗,并随机分为TACE联合健肝颗粒的治疗组(62例)和TACE治疗的对照组(64例),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评分、HBV DNA定量、实体瘤体积变化和两年生存率。结果:治疗两年后,治疗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较对照组降低,且治疗组患者两年生存率比对照组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体瘤缩小和HBV DNA定量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肝颗粒联合TACE治疗可改善HCC患者的肝功能,提高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健肝颗粒/治疗应用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垂体微腺瘤MR成像与诊断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军祯 冯平勇 《河北医药》 CAS 2003年第4期273-274,共2页
目的 探讨垂体微腺瘤MRI诊断依据及增强扫描的价值 ,以提高MRI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率。方法 对 32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垂体微腺瘤患者行MRI平扫 :横、冠、矢状位下SE序列T1WI、T2WI及行Gd DTPA增强扫描 :冠、矢状位下SE序列T1WI检... 目的 探讨垂体微腺瘤MRI诊断依据及增强扫描的价值 ,以提高MRI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率。方法 对 32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垂体微腺瘤患者行MRI平扫 :横、冠、矢状位下SE序列T1WI、T2WI及行Gd DTPA增强扫描 :冠、矢状位下SE序列T1WI检查 ,其中 2 0例行动态增强和延时扫描。结果  32例垂体微腺瘤均位于垂体前叶 ,全为单发 ,其中位于垂体右侧部 2 5例。MRI平扫T1WI 2 0例为低或稍低信号 ,11例为等信号 ,1例为高信号 ;T2WI 19例为高或稍高信号 ,13例为等信号。增强后立刻扫描 2 6例为低或稍低信号。 10例在延迟 2 5min左右后扫描有明显强化。结论 垂体微腺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微腺瘤 磁共振成像检查 增强扫描 诊断依据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脾亢的不良反应和护理
9
作者 宋文玲 罗耀昌 +1 位作者 黄军祯 黄德佳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7期128-130,共3页
目的总结海藻酸钠栓塞微球(KMG)行部分性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亢)的不良反应和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32例肝硬化并脾亢患者行PSE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程度,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病情观察,重视心理护理,总结经验... 目的总结海藻酸钠栓塞微球(KMG)行部分性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亢)的不良反应和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32例肝硬化并脾亢患者行PSE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程度,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病情观察,重视心理护理,总结经验。结果本组32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疼痛和发热,其中有8例疼痛较为剧烈,23例出现发热,体温在37.5℃~39.5℃之间,持续时间一般为3~10d,有1例持续了1个月。4例患者出现呃逆;5例患者出现少量左侧胸腔积液;2例患者出现肝性脑病,经治疗后症状消失。1例患者于术后第一天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PSE术能纠正脾功能亢进,提高血WBC和PLT的数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严密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提供适当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功能亢进 不良反应 护理
下载PDF
1例肺动静脉瘘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
10
作者 宋文玲 罗耀昌 +1 位作者 黄军祯 黄德佳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4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肺动静脉瘘在行介入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护理疗效。方法通过对该例肺动静脉瘘患者在术前进行充分的评估病情,制定合理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措施及并发症的预防,并认真实施。结果 栓塞成功,术后患者血氧饱和度由治疗前的86%上升到... 目的探讨肺动静脉瘘在行介入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护理疗效。方法通过对该例肺动静脉瘘患者在术前进行充分的评估病情,制定合理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措施及并发症的预防,并认真实施。结果 栓塞成功,术后患者血氧饱和度由治疗前的86%上升到95%。心悸气短、头晕乏力、咯血、胸闷现象基本消失,四肢指端甲床及口唇转红晕。结论弹簧圈栓塞治疗肺动静脉瘘,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前中后的认真观察与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动-静脉瘘 护理
下载PDF
解毒祛瘀抗癌方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文富 黄晶晶 +5 位作者 吕建林 黄金圣 黄军祯 潘哲 於丽丽 姚元谦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7-1225,共9页
研究分析解毒祛瘀抗癌方治疗原发性肝癌(气滞血瘀证)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的治疗效果及其相关机制探讨。将120例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气滞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选取单纯西医TACE治疗,观察组除... 研究分析解毒祛瘀抗癌方治疗原发性肝癌(气滞血瘀证)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的治疗效果及其相关机制探讨。将120例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气滞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选取单纯西医TACE治疗,观察组除了运用TACE治疗以外还加用解毒祛瘀抗癌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功能、甲胎蛋白(AFP)、凝血功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相关血清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球蛋白(IgG、IgA)、自然杀伤细胞(NK)、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观察组患者在肝功能、AFP、凝血功能、TGF-β1、TNF-α、MMP-2、MMP-9、VEGF水平的改善情况上与IgG、IgA、NK、CD4+T淋巴细胞的指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TACE等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毒祛瘀抗癌方治疗原发性肝癌(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较好,能一定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个别肿瘤标志物指标、凝血功能、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相关血清指标含量等,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解毒祛瘀抗癌方 介入术后 机制探讨
下载PDF
肝动脉造影CT在肝癌微小病灶一站式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军祯 赵昌 +2 位作者 宋庆峰 阮航 马亦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19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造影CT (CT hepatic arteriography,CTHA)在肝癌微小病灶一站式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为肝癌或者肝癌切除术后拟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 目的:探讨肝动脉造影CT (CT hepatic arteriography,CTHA)在肝癌微小病灶一站式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为肝癌或者肝癌切除术后拟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诊疗的患者34例,患者术前均行肝脏MRI检查,一站式行CTH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碘油CT检查,部分患者加行CT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术。之后对MR、CTHA、DSA及碘油CT图像进行诊断分析,对其发现肝癌微小病灶情况进行比较,并对部分患者进行肝动脉血管重建。结果:碘油CT/病理证实34例患者共46个肝癌微小病灶,CTHA检出45个,DSA检出29个,MR检出23个,CTHA对于肝癌微小病灶的检出率均优于DSA及MR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例患者DSA未发现病灶,5例患者MR未发现病灶,3例患者DSA与MR影像皆未发现病灶。结论:CTHA对肝癌微小病灶的显示及检出率优于MR及DSA,还可以指导肝穿刺活检及进行后续的介入治疗,对于肝癌微小病灶的一站式诊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造影CT 肝癌微小病灶 一站式诊疗
下载PDF
腔内隔绝术治疗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海林 罗耀昌 +5 位作者 黄军祯 黄德佳 何海源 黄浩珈 宋文玲 罗柳芳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7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总结腔内隔绝术治疗髂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腔内支架修复术治疗的6例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腔内技术均取得成功。术中未发生瘤体破裂,无患者死亡。术后即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目的:总结腔内隔绝术治疗髂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腔内支架修复术治疗的6例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腔内技术均取得成功。术中未发生瘤体破裂,无患者死亡。术后即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消失,远近端支架型人工血管与宿主动脉结合处均未见明显渗漏。1例患者出现臀肌间歇性跛行,保守治疗后症状改善;1例患者出现会阴区疼痛,给予镇痛治疗后症状缓解;1例患者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经置管溶栓后获得再通。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3~24个月),瘤体无增大,支架无移位,无内瘘。结论:使用腔内隔绝技术可有效治疗髂动脉瘤,其近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支架 栓塞
原文传递
门静脉高压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黄军祯 宋庆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47-52,共6页
门静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PHT)是肝硬化(liver cirrhosis, LC)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门静脉高压可以引起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 EGVB)、顽固性胸腹水、肝性脑病和肝肾... 门静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PHT)是肝硬化(liver cirrhosis, LC)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门静脉高压可以引起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 EGVB)、顽固性胸腹水、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等。门静脉高压治疗方式有多种(包括内镜下静脉曲张结扎、血管活性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目前,介入治疗进入快速的发展阶段,技术日渐成熟,已经成为临床上控制门静脉高压出血、顽固性胸腹水,降低了死亡率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主流治疗模式。本文主要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以指导门静脉高压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肝硬化 食管胃静脉曲张 肝细胞癌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