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骨移植与骨替代物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Meta分析
1
作者 郭华 黄凌岸 +3 位作者 李皓乾 郭丽 李鹏翠 卫小春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00-305,共6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自体骨移植和骨替代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05年1月至2022年8月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已发表的关于自体骨移植和骨替代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自体骨移植和骨替代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05年1月至2022年8月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已发表的关于自体骨移植和骨替代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根据纳排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对入选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采用Cochrane手册中的干预性Meta分析标准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两种方法的关节凹陷、关节面二次塌陷率、失血量、手术时间和感染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RCT研究,424例患者,其中骨替代物组296例,自体骨移植组128例。两组手术时间[MD=-16.79,95%CI(-25.72,-7.85),P=0.0002],出血量[MD=-70.49,95%CI(-79.34,-61.65),P<0.0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关节凹陷[MD=-0.17,95%CI(-0.91,0.58),P=0.66],关节面二次塌陷率[RR=-0.74,95%CI(0.35,1.57),P=0.43],感染率[RR=1.21,95%CI(0.31,4.70),P=0.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替代物与自体骨移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在关节凹陷、关节面二次塌陷率和感染率方面疗效相近。但骨替代物较自体骨移植,能减少失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自体骨移植 骨替代物 META分析
下载PDF
螺钉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2
作者 余向阳 吴改革 +3 位作者 汪航 黄凌岸 李鹏翠 卫小春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99-405,共7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螺钉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2月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螺钉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螺钉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2月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螺钉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文献。根据设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结局指标为愈合优良率、畸形愈合率、延迟愈合率或骨不连率、感染率、活动受限(>10°)发生率,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回顾性研究涉及647例患者,其中螺钉固定组(含螺钉联合克氏针)255例,克氏针固定组392例。Meta分析显示,与克氏针组相比,螺钉组(含螺钉联合克氏针)在术后有更低的感染率[OR=0.22,95%CI(0.09,0.56),P=0.001]。两组间愈合优良率、畸形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单纯螺钉组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克氏针组[OR=0.18,95%CI(0.05,0.65),P=0.009]。结论:对于手术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与克氏针内固定和螺钉联合克氏针内固定相比,单纯螺钉内固定拥有更低的感染率。而在愈合优良率、畸形愈合率方面三者无显著差异。就术后疗效及内固定安全性方面而言,更推荐骨科医师使用螺钉进行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髁骨折 螺钉 克氏针 内固定 儿童 META分析
下载PDF
长期随访下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不同关节界面Meta分析
3
作者 吴改革 黄凌岸 +2 位作者 郭丽 李鹏翠 卫小春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65-171,共7页
目的:比较陶瓷-陶瓷(ceramic on ceramic,CoC)界面与聚乙烯-陶瓷(ceramic on polyethylene,CoP)界面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长期随访效果及并发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 目的:比较陶瓷-陶瓷(ceramic on ceramic,CoC)界面与聚乙烯-陶瓷(ceramic on polyethylene,CoP)界面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长期随访效果及并发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检索时间2000年1月至2021年9月,筛选纳入关于比较陶瓷-陶瓷界面和聚乙烯-陶瓷界面在全髋关节置换长期疗效和并发症的随机对照试验的随机临床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s),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Review Manager 5.3统计学软件对采用CoC或CoP术后关节功能、翻修、假体骨折、脱位、关节异响及假体磨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7个RCTs研究,其中CoC人工关节390髋,CoP人工关节384髋。CoC和CoP人工关节长期关节功能改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63,95%CI(-1.81,3.07)],P=0.61;在术后并发症方面CoC人工关节有着较高的关节异响发生率[OR=11.05,95%CI(2.04,59.84)],P=0.005;CoP人工关节则假体磨损速度更快[MD=-87.11,95%CI(-114.40,-59.82)],P<0.0001;关节脱位、假体松动、骨溶解等置换相关并发症和各原因导致的假体翻修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oC人工关节的临床功能结果以及并发症与CoP人工关节相当,虽然CoP人工关节假体具有更快的磨损速度,但并不影响关节功能以及增加并发症,且无关节异响。CoC花费大而长期疗效与CoP相当,临床医生选择CoC时应考虑性价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聚乙烯 全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静滴氨甲环酸联合置换后放置或不放置引流管的对比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望任 石俊俊 +1 位作者 黄凌岸 张志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4789-4794,共6页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后放置引流管的目的在于引流出髋部积聚的血液,以加速患者康复。但由于术中已静脉滴入氨甲环酸,并可产生确切的减少失血的效果,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是否仍有必要?目的:探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静滴氨甲环酸止血的基础上...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后放置引流管的目的在于引流出髋部积聚的血液,以加速患者康复。但由于术中已静脉滴入氨甲环酸,并可产生确切的减少失血的效果,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是否仍有必要?目的:探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静滴氨甲环酸止血的基础上术后是否需要放置引流管。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32例,术中均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其中62例全髋关节置换后放置引流管(引流组),70例全髋关节置换后不放置引流管(无引流组)。比较两组术后失血量、输血率、输血量、血红蛋白值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后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术后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试验获得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术后失血量、输血率、输血量与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引流组4例发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无引流组2例发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引流组出现了3例渗血渗液、3例感染、2例肿胀瘀斑,无引流组出现了1例渗血渗液、1例肿胀瘀斑,两组切口并发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引流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无引流组(P<0.05);⑤两组术后1,3,6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⑥结果表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静滴止血药物氨甲环酸后无需进行引流管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假体 氨甲环酸 失血 输血 切口并发症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关节镜与传统切开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牛文杰 黄凌岸 +5 位作者 周新 杨彦飞 梁浩然 宋文杰 刘洋 段王平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92-299,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关节镜与传统切开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10年7月至2020年7月Embase,Pubmed,Central,Cinahl,学位论文和论文(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 目的:系统评价关节镜与传统切开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10年7月至2020年7月Embase,Pubmed,Central,Cinahl,学位论文和论文(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PQDT),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CBM)已发表的关于关节镜与传统切开手术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对照研究类文章。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并采用改良Jadad评分和渥太华纽卡斯尔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度、术后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和Tegner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篇文献,其中1篇为随机对照试验,15篇为非随机对照试验,共822例患者(关节镜组405例,传统切开手术组417例)。Meta分析显示,关节镜组手术时间[MD=-9.03,95%CI(-14.36,-3.70),P<0.001],住院时间[MD=-5.81,95%CI(-9.32,-2.31),P=0.001]和骨折愈合时间[MD=-14.61,95%CI(-17.93,-11.28),P<0.001]优于传统切开手术组。关节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切开手术组[OR=0.15,95%CI(0.07,0.33),P<0.001]。关节镜组术后优良率[OR=4.39,95%CI(1.96,9.82),P<0.001],膝关节活动度[MD=6.78,95%CI(2.79,10.77),P<0.001],Lysholm评分[MD=11.63,95%CI(4.91,18.36),P<0.001],IKDC评分[MD=7.83,95%CI(6.09,9.57),P<0.001]和Tegner评分[MD=0.60,95%CI(0.31,0.89),P<0.001]高于传统切开手术组。结论:与传统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手术能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可推荐作为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首选术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胫骨骨折 META分析
下载PDF
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望任 黄凌岸 +2 位作者 石俊俊 王智勇 张志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392-395,400,共5页
髌骨脱位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疾病,青少年发病率最高,平均患病年龄为21.4岁。髌骨脱位的治疗方法众多,其中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髌骨脱位为主流术式。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详细阐述了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的生物力学、移植物选... 髌骨脱位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疾病,青少年发病率最高,平均患病年龄为21.4岁。髌骨脱位的治疗方法众多,其中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髌骨脱位为主流术式。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详细阐述了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的生物力学、移植物选择,并对股骨止点定位及髌骨止点固定、术后并发症等进行了讨论,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相关参考依据。针对不同的术后并发症,目前出现多种优化方案,合理的手术方案选择是良好手术满意率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 移植物选择 股骨止点定位 髌骨止点固定 方案优化
下载PDF
氯沙坦对小鼠前脑缺血再灌后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马云鹏 乔圆 +6 位作者 廖雁 牛拴成 梁月琴 黄凌岸 张振 范彦英 张轩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研究AT1受体阻断剂氯沙坦对小鼠前脑缺血再灌后期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前脑缺血组、前脑缺血+氯沙坦给药组及氯沙坦单纯给药组,通过阻断双侧颈总动脉60 min建立前脑缺血模型,氯沙坦于缺血前14 d... 目的研究AT1受体阻断剂氯沙坦对小鼠前脑缺血再灌后期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前脑缺血组、前脑缺血+氯沙坦给药组及氯沙坦单纯给药组,通过阻断双侧颈总动脉60 min建立前脑缺血模型,氯沙坦于缺血前14 d至再灌后20 d,每日腹腔注射1 mg/kg。比较再灌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小鼠的体重和在水迷宫实验中的学习记忆能力差异。再灌21 d,对各组小鼠取脑、冰冻切片、进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情况。结果前脑缺血组小鼠再灌1 d体重即下降,再灌3 d下降程度达到最大,氯沙坦可显著提高缺血小鼠再灌3 d、7 d、14 d及21 d的体重恢复程度。再灌16 d进行水迷宫实验,前脑缺血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训练第3天和第4天的平台潜伏期显著延长,而氯沙坦可显著缩短缺血小鼠的平台潜伏期。再灌21 d,前脑缺血组小鼠的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氯沙坦显著抑制了神经元的缺失。结论 AT1受体阻断剂氯沙坦对小鼠前脑缺血的长期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脑缺血 神经损伤 AT1受体阻断剂
下载PDF
骨水泥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5
8
作者 种涛 赵斌 +1 位作者 张中华 黄凌岸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0期159-163,共5页
骨水泥作为一种具有自凝特性的生物材料,已经在临床医学多学科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论述骨水泥在创伤外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三个方面的应用进展,为骨水泥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其进一步发展做... 骨水泥作为一种具有自凝特性的生物材料,已经在临床医学多学科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论述骨水泥在创伤外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三个方面的应用进展,为骨水泥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其进一步发展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骨缺损 椎体骨折 骨髓炎 关节置换
下载PDF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治疗进展
9
作者 张中华 赵斌 +2 位作者 原杰 种涛 黄凌岸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7期165-168,共4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指异位骨化的后纵韧带对椎管内脊髓和神经根产生压迫而表现出脊髓损害及神经根刺激的症状。该病首先由日本学者报道,逐渐受到全世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发现其...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指异位骨化的后纵韧带对椎管内脊髓和神经根产生压迫而表现出脊髓损害及神经根刺激的症状。该病首先由日本学者报道,逐渐受到全世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发现其多发于东亚地区,欧美发病率较低。同时对其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策略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就颈椎0PLL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症 手术入路 并发症
下载PDF
氨甲环酸在严重脊柱畸形矫形术应用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凌岸 卫小春 +2 位作者 赵斌 王春芳 李鹏翠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206-1210,共5页
[目的]探讨严重脊柱畸形矫形术中使用氨甲环酸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NKI及万方5个中英文数据库中所有使用氨甲环酸止血的脊柱矫形手术文献,时间限定在建库至2019年8月。采用R... [目的]探讨严重脊柱畸形矫形术中使用氨甲环酸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NKI及万方5个中英文数据库中所有使用氨甲环酸止血的脊柱矫形手术文献,时间限定在建库至2019年8月。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索相关研究306篇,最终纳入9项随机对照研究,涉及581例患者。其中氨甲环酸组292例,安慰剂组纳入患者289例。氨甲环酸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WMD=-311.47,95%CI-385.72^-237.21,P<0.001)。氨甲环酸静脉给药亦能降低患者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59.41,95%CI-188.12^-130.70,P<0.001)。与对照组相比,氨甲环酸显著降低了输血需求(WMD=-186.44,95%CI-294.59^-78.30,P<0.001)。氨甲环酸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1.46,95%CI-15.92~13.00,P=0.840)。氨甲环酸组与对照组的血栓事件发生率为5.14%vs 4.15%;氨甲环酸也并未增加相应的血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OR=1.16,95%CI-0.44~3.08,P=0.760)。[结论]对于严重脊柱畸形矫形手术,氨甲环酸能够有效降低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及输血量,同时并不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脊柱畸形 血栓事件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加强缝合与直接缝合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凌岸 李鹏翠 +1 位作者 王春芳 卫小春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37-642,共6页
目的比较加强缝合与直接缝合的疗效,为急性跟腱断裂修复的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中加强缝合对比直接缝合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研究,检索时限为1990年1月—2019年1月,... 目的比较加强缝合与直接缝合的疗效,为急性跟腱断裂修复的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中加强缝合对比直接缝合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研究,检索时限为1990年1月—2019年1月,按照预先设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并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及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严格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分析,比较加缝合或直接缝合治疗急性跟腱断裂在患者满意度、再断裂率、感染率、踝关节活动度、其他并发症(术后小腿萎缩程度、跖屈度、跖屈力量)方面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共558例患者,其中加强缝合组273例,直接缝合组285例。患者对加强缝合与直接缝合的满意度相近(OR=1.00,95%CI 0.54~1.84,P>0.05)。再断裂率显示加强缝合与直接缝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5,95%CI 0.34~1.66,P>0.05)。两种手术方式对感染率(OR=1.73,95%CI 0.76~3.94,P>0.05)、踝关节活动度(OR=0.97,95%CI 0.33~2.87,P>0.05)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OR=1.93,95%CI 0.91~4.09,P>0.05)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缝合与直接缝合对术后小腿萎缩、小腿平均等速跖屈力量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缝合术后患肢的跖屈度较健侧降低(P<0.05)。结论与直接缝合相比,加强缝合治疗急性跟腱断裂并不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 破裂 缝合技术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关节软骨生物力学建模理论与试验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凌岸 李鹏翠(综述) +1 位作者 卫小春 王春芳(审校)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1期107-109,共3页
关节软骨损伤后若不及时修复,继发的进行性、退行性改变最终会造成骨关节炎。临床上采取软骨移植、软骨细胞移植、微钻孔术、关节置换等手术治疗方法修复软骨组织^([1]),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应用受限。组织工程支架置入修复软骨损... 关节软骨损伤后若不及时修复,继发的进行性、退行性改变最终会造成骨关节炎。临床上采取软骨移植、软骨细胞移植、微钻孔术、关节置换等手术治疗方法修复软骨组织^([1]),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应用受限。组织工程支架置入修复软骨损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构建具有足够力学强度及各向异质性结构的工程化软骨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对软骨组织的生物力学特性研究有助于探究关节软骨应力负荷下的力学行为,理解关节软骨宏观结构体的形态功能与力学参数关系,为软骨损伤修复提供力学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 骨关节炎 软骨移植 关节软骨 软骨损伤 软骨组织 生物力学特性 组织工程支架
原文传递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调节软骨细胞肥大分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郭丽 陈治 +4 位作者 黄凌岸 李鹏翠 卫小春 丁娟 吕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91-2294,共4页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DAC4)是Ⅱa类去乙酰化酶的一员,特异性分布于骨骼肌、心肌、神经系统、血管系统、骨、软骨及肝脏等组织中,不仅可去乙酰化组蛋白,使染色质凝集,抑制基因转录,还可与多种非组蛋白结合,调节靶蛋白转录活性,在细胞增殖...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DAC4)是Ⅱa类去乙酰化酶的一员,特异性分布于骨骼肌、心肌、神经系统、血管系统、骨、软骨及肝脏等组织中,不仅可去乙酰化组蛋白,使染色质凝集,抑制基因转录,还可与多种非组蛋白结合,调节靶蛋白转录活性,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代谢等过程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HDAC4是调节软骨细胞肥大分化的重要因子,其不仅在软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骨关节炎发病过程也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对HDAC4调节软骨细胞肥大分化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同时,也对其发挥功能的结构基础、调节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软骨生长发育过程,也将为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 软骨细胞 肥大分化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外-内与全内修复技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疗效的meta分析
14
作者 董志强 黄凌岸 +3 位作者 李飞 吴改革 李鹏翠 卫小春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2年第2期109-116,共8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测关节镜下外-内修复技术与全内修复技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1990年1月至2020年12月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万方、中国知网(CNKI)、...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测关节镜下外-内修复技术与全内修复技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1990年1月至2020年12月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万方、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等数据库,收集已发表的比较关节镜下外-内修复技术与全内修复技术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1篇,中文文献7篇。总计664例患者,其中关节镜下外-内修复组329例,关节镜下全内修复组33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关节镜下外-内修复组与全内修复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4.42,95%CI(1.26,15.48),P=0.02]及手术时间[MD=9.74,95%CI(7.75,11.72),P<0.001]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愈率、术后Lysholm评分、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异常体征发生率(关节压痛、关节交锁、McMurray征)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半月板损伤时,较外-内修复技术而言,关节镜下全内修复技术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 外-内修复 全内修复
原文传递
PTHrP⁃HDAC4/Ihh信号通路在生长板发育中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宗素静 郝宇 +1 位作者 黄凌岸 陈崇伟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53-1056,F0003,共5页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arathyroid hormone⁃related protein,PTHrP)、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istone deacetylase 4,HDAC4)及印度刺猬蛋白(indian hedgehog,Ihh)对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上述基因的缺失在小鼠模型...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arathyroid hormone⁃related protein,PTHrP)、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istone deacetylase 4,HDAC4)及印度刺猬蛋白(indian hedgehog,Ihh)对生长板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上述基因的缺失在小鼠模型上均表现为短肢畸形。因此,对PTHrP⁃HDAC4/Ihh信号通路调控机制的研究可为治疗矮小症、侏儒症等软骨发育相关疾病提供临床新思路和干预新靶点。本综述主要总结近年来以该通路为主的相关因子对生长板发育调控机制的新进展,以期为儿童软骨发育相关疾病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质 生长板 软骨细胞
原文传递
实验性骨骺损伤后生长板形态学变化及骨形态发生蛋白12,13的动态监测
16
作者 杨定龙 黄永波 +8 位作者 李鹏翠 李文斌 张倩 闫鲜艳 张志强 任晓春 高建 苗苗 黄凌岸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36-1043,共8页
目的探寻骨骺损伤的大鼠模型中生长板形态学变化及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12,13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本研究将40只4周龄SD大鼠(110~140 g)随机分为5组,对每只大鼠的右侧胫骨造成骨骺损伤,分别于损伤后1、7、14... 目的探寻骨骺损伤的大鼠模型中生长板形态学变化及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12,13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本研究将40只4周龄SD大鼠(110~140 g)随机分为5组,对每只大鼠的右侧胫骨造成骨骺损伤,分别于损伤后1、7、14、28、42 d取材,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损伤后大鼠双侧胫骨长度的变化,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损伤后胫骨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BMP⁃12,13在RNA水平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MP⁃12,13在胫骨生长板中的表达分布及变化,最后通过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5⁃ethynyl⁃2'⁃deoxyuridine,EdU)染色检测骨骺损伤后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速度的改变。结果在骨骺损伤后可以观察到典型的损伤修复过程,并且第14天观察到生长板内骨桥的形成;在第14、28、42天,损伤侧肢体的长度明显短于正常对照组肢体;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生长板中的BMP⁃12表达在第1天(P=0.037)和第42天(P=0.026)显著升高,但在第7天(P=0.004)、第14天(P<0.001)和第28天(P=0.026)显著下降,BMP⁃13的表达在损伤后第1天显著增加(P=0.037),但在第42天显著下降(P=0.02);在损伤后42 d,实验组生长板EdU阳性软骨细胞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骨(P=0.011)。结论骨骺损伤早期BMP⁃12,13表达变化表明其参与骨桥形成,这将对骨骺损伤后肢体短缩和畸形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板 骨形态发生蛋白 肢体畸形 骨骺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