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蔬两用油菜品种的品质与产量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华磊 李艳花 +3 位作者 肖长明 石有明 刘涛 周燕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5,共9页
为促进油菜油蔬两用技术的推广,对18个油蔬两用油菜品种的菜薹产量、不摘薹和摘薹后菜籽产量等性状,以及菜薹的粗纤维、可溶性糖、维生素C、钙、铁、锌、硒质量分数和食味得分等品质性状进行统计,开展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计算各品... 为促进油菜油蔬两用技术的推广,对18个油蔬两用油菜品种的菜薹产量、不摘薹和摘薹后菜籽产量等性状,以及菜薹的粗纤维、可溶性糖、维生素C、钙、铁、锌、硒质量分数和食味得分等品质性状进行统计,开展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计算各品种的综合产值.结果表明:11个性状可综合为6个主成分,18个品种可划分为3个类群;基于产量和品质特征确定了3个总产值高的品种赣油杂8号、邡油777和沣油958以及1个优质高产品种渝南油683,结果可为重庆地区油菜油蔬两用技术的推广提供种质基础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油蔬两用 产量 菜薹品质
下载PDF
重庆主推油蔬两用油菜品种适宜性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华磊 石有明 +2 位作者 杨涛 刘涛 周燕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90-1194,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重庆主推油菜品种的油蔬两用适宜性,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7个油菜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控制试验,分品种分阶段采摘菜薹,调查各品种农艺性状及菜薹、菜籽产量,并分析菜薹营养品质、适口性及... 【目的】对比分析重庆主推油菜品种的油蔬两用适宜性,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7个油菜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控制试验,分品种分阶段采摘菜薹,调查各品种农艺性状及菜薹、菜籽产量,并分析菜薹营养品质、适口性及综合经济效益等。【结果】不同油菜品种的菜薹产量、菜籽产量、总产值及营养品质和适口性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中油杂11鲜菜薹产量最高,达2498.75 kg/ha,比对照增产1.3%;德新油59菜籽产量及总产值最高,达2516.26 kg/ha和20950.47元/ha,分别高出对照43.1%和16.7%;先油188、德新油49、天油97和中油杂11营养品质较好;17个油菜品种菜薹口感清脆、无苦味,均可作为可口的时令蔬菜食用。【结论】中油杂11、德新油49、先油188、鼎油杂3号、德新油59、南油12和新宇油7号综合表现较好,油蔬两用适宜性高于对照品种油研10号,可作为油蔬两用品种在重庆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双低油菜 油蔬两用 适宜性 产量 品质 重庆
下载PDF
稻油轮作制中栽培方式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黄华磊 石有明 +2 位作者 谷名禹 唐尚同 周燕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2期229-233,共5页
为了研究适宜重庆特殊生态地理条件的油菜最佳栽培方式,以‘渝油21’和‘中双1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大区对比试验,分析比较不同耕制方式和栽培模式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移栽产量第一,油蔬两用技术经济效益最高... 为了研究适宜重庆特殊生态地理条件的油菜最佳栽培方式,以‘渝油21’和‘中双1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大区对比试验,分析比较不同耕制方式和栽培模式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移栽产量第一,油蔬两用技术经济效益最高,纯收入达9155.25元/hm2,比对照育苗移栽增收4150.5元/hm2;其次为免耕撒播,节本增效,纯收入为6646.5元/hm2,比对照增收1641.75元/hm2。高密度直播也能实现较好的产量和效益,使得油菜生产机械化在低山丘陵地区成为可能,农机农艺融合方面应进一步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油轮作 栽培方式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油菜花色研究进展及育种应用前景 被引量:7
4
作者 黄华磊 李文博 +5 位作者 李艳花 周燕 石有明 肖长明 刘涛 张晓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共4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学科交叉研究的深入,大量植物花色相关基因被报道,同时油菜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为油菜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对油菜花色变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离克隆出一些油菜花色控制关键基因...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学科交叉研究的深入,大量植物花色相关基因被报道,同时油菜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为油菜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对油菜花色变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离克隆出一些油菜花色控制关键基因,并结合生物技术手段创制了一些油菜花色变异新材料。本文综述了油菜花色变异来源及类型、油菜花色相关基因分离与克隆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展望了观光型油菜育种的现状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花色控制基因 观光型油菜 育种 应用前景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重庆油菜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华磊 周燕 +3 位作者 李焕梅 刘涛 刘康 石有明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9期105-111,共7页
为了研究重庆特殊的生态气候条件与油菜生产发展的关系,基于重庆1983—2013年气象资料和油菜生产状况,分析重庆近3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油菜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析期内重庆年平均气温变化呈现显著的曲线上升趋势,日照时数呈现显... 为了研究重庆特殊的生态气候条件与油菜生产发展的关系,基于重庆1983—2013年气象资料和油菜生产状况,分析重庆近3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油菜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析期内重庆年平均气温变化呈现显著的曲线上升趋势,日照时数呈现显著减少趋势(在0.05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重庆近30年降雨量突变发生比较频繁,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但相邻年份间降水量差异较大,1998年降水量为1363.5 mm是分析期内降水量最多的一年,以此为突变点,此后呈下降趋势。菌核病发病指数与3月和4月平均气温相关系数为-0.682*达显著水平,菌核病发病指数与降雨量和日照时数相关性不显著;重庆油菜面积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0.568*),单产与温度相关性不显著。日照时数与油菜单产呈显著负相关(P=-0.544*),与油菜面积相关性不显著。降雨量的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而且相邻年份间降水量差异较大,与油菜面积和单产相关性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重庆 油菜 菌核病指数 种植结构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透明种皮12(TT12)基因家族反义抑制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华磊 雷波 柴友荣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5期43-48,共6页
【研究目的】构建一个同时反义共抑制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透明种皮12基因家族(BnTT12)转录的植物表达载体。【方法】通过PCR扩增得到BnTT12家族一段503bp的特异保守片段TT12A,通过亚克隆整合到中间载体pCambia2301G,构建TT12反... 【研究目的】构建一个同时反义共抑制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透明种皮12基因家族(BnTT12)转录的植物表达载体。【方法】通过PCR扩增得到BnTT12家族一段503bp的特异保守片段TT12A,通过亚克隆整合到中间载体pCambia2301G,构建TT12反义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1G-TT12A。采用液氮冻融法将其转化到根癌农杆菌。【结果】经过PCR鉴定、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载体构建成功,并转化到根癌农杆菌LBA4404菌株中形成TT12反义表达载体的工程菌株。【结论】pCambia2301G-TT12A的成功构建为利用此反义载体通过遗传转化获得转基因新型黄籽油菜和进一步探明TT12基因在甘蓝型油菜种皮色素合成途径中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12 类黄酮 反义 载体 甘蓝型油菜
下载PDF
油菜与蚕豆间作模式对油菜菌核病危害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华磊 李艳花 +3 位作者 肖长明 刘涛 石有明 周燕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8年第4期48-52,共5页
通过两年定点试验,研究了油菜与蚕豆间作不同行比处理对油菜菌核病发病情况、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油菜单一种植模式相比,油菜与蚕豆间作使油菜菌核病病情指数及发病率降低,油菜与蚕豆总产量及经济效益提高。其中,油... 通过两年定点试验,研究了油菜与蚕豆间作不同行比处理对油菜菌核病发病情况、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油菜单一种植模式相比,油菜与蚕豆间作使油菜菌核病病情指数及发病率降低,油菜与蚕豆总产量及经济效益提高。其中,油菜与蚕豆2:2行比处理的油菜菌核病发病最轻,两年发病率分别为9.16%和11.90%,病情指数分别为5.90和7.14,总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高,两年平均分别为2 641.1 kg/hm^2和12 546.6元人民币/hm^2;其次是3:3行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蚕豆 间作模式 菌核病 防控
下载PDF
重庆市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黄华磊 石有明 +2 位作者 周燕 张丕辉 唐尚同 《中国园艺文摘》 2010年第6期14-16,共3页
通过2006~2008两个年度进行的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栽培大区对比试验和摘薹适期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油蔬两用油菜的产量、效益、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和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最适摘薹高度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效益优先的前提下,... 通过2006~2008两个年度进行的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栽培大区对比试验和摘薹适期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油蔬两用油菜的产量、效益、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和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最适摘薹高度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效益优先的前提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栽培是一项增收显著的高效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双低油菜 油蔬两用 产量 效益
下载PDF
重庆山地油菜丰产稳产高效栽培技术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华磊 李艳花 +4 位作者 石有明 肖长明 刘涛 李均 周燕 《南方农业》 2023年第7期163-166,共4页
随着油菜种植规模化、轻简化、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油菜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是,粗放的播种、管理和收获方式严重影响了油菜单产,油菜也从收益型作物变成了茬口型作物,从而导致山地油菜产业提质增效、扩种增收进程遇到阻碍。重庆地区多... 随着油菜种植规模化、轻简化、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油菜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是,粗放的播种、管理和收获方式严重影响了油菜单产,油菜也从收益型作物变成了茬口型作物,从而导致山地油菜产业提质增效、扩种增收进程遇到阻碍。重庆地区多山地丘陵,油菜是主要的冬季作物,2022年受气候的影响,重庆油菜生产出现苗期长势较弱、早花早薹、高温逼熟、熟期不一致等现象,对于实现油菜提单产增效益技术目标增加了新的难度。为了解决重庆寡日照特殊生态下油菜低产、低效、低品质等现实问题,分析了重庆市山地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地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最后介绍了山地油菜丰产稳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油菜 穴播 缓释肥 干燥剂 栽培技术 重庆低山地区
下载PDF
长江上游区十七个油菜品种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华磊 周燕 +2 位作者 李艳华 刘涛 张建国 《南方农业》 2015年第34期46-47,50,共3页
对2013—2014年度长江上游区十七个个油菜品种试验结果,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相关性分析,研究油菜不同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形成贡献大小顺序为:每果粒数>一次有效分指... 对2013—2014年度长江上游区十七个个油菜品种试验结果,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相关性分析,研究油菜不同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形成贡献大小顺序为:每果粒数>一次有效分指数>全株角果数>一次有效分枝高度>株高>千粒重,不同品种的不同农艺性状对油菜生产力的影响不尽一致,一次分枝数和每果粒数对单株产量影响极显著,特别是每果粒数极显著地控制着油菜生产力,一次分枝数和全株角果数的增加也能有效提高油菜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区 油菜 品种 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重庆市双低油菜稻田免耕直播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华磊 宋敏 +2 位作者 石有明 周燕 唐尚同 《南方农业》 2008年第5期32-33,共2页
油菜稻田免耕直播是在水稻收获后,稻田不经耕翻,直接播种油莱的一套轻简化栽培方式。它通过免耕和稻草覆盖,可有效地保护稻田;与育苗移栽油莱相比,还可减少育苗和本田翻耕等农事环节,减少用工2~3个,具有良好的节本增效作用。这... 油菜稻田免耕直播是在水稻收获后,稻田不经耕翻,直接播种油莱的一套轻简化栽培方式。它通过免耕和稻草覆盖,可有效地保护稻田;与育苗移栽油莱相比,还可减少育苗和本田翻耕等农事环节,减少用工2~3个,具有良好的节本增效作用。这项技术特别适宜在重庆市农村劳务经济发达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直播栽培技术 双低油菜 重庆市 稻田 经济发达地区 育苗移栽 水稻收获 栽培方式
下载PDF
海拔高度对油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华磊 石有明 +1 位作者 周燕 唐尚同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10期1384-1384,1390,共2页
在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不同海拔高度选择6个点,研究3个油菜品种的脂肪、蛋白质、芥酸和硫苷含量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油菜的脂肪含量有下降的趋势,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无明显规律,芥酸含量有升高的趋势,... 在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不同海拔高度选择6个点,研究3个油菜品种的脂肪、蛋白质、芥酸和硫苷含量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油菜的脂肪含量有下降的趋势,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无明显规律,芥酸含量有升高的趋势,硫苷含量先是升高,到了一定的海拔高度又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油菜 脂肪 蛋白质 芥酸 硫苷
下载PDF
重庆市油菜产业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华磊 石有明 +1 位作者 周燕 唐尚同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11期1490-1491,共2页
介绍重庆市油菜产业发展的现状,总结近些年油菜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详细阐述"十二五"重庆市油菜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针对当前现状提出促进全市油菜产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油菜 产业化 发展 重庆
下载PDF
重庆地区生态条件下的油菜产量与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华磊 石有明 +2 位作者 周燕 唐尚同 张丕辉 《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 2011年第6期26-28,共3页
根据2009—2011年重庆市23个油菜品种区试的试验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油菜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全株角果数>株高>每果粒数>千粒重>一次有效分枝数&... 根据2009—2011年重庆市23个油菜品种区试的试验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油菜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全株角果数>株高>每果粒数>千粒重>一次有效分枝数>一次有效分枝高度;全株角果数和株高均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和全株角果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全株角果数和株高高效地控制着油菜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产量 农艺性状 SPSS 相关性分析 重庆
下载PDF
重庆市油菜病害发生与防治现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华磊 石有明 +2 位作者 周燕 张丕辉 唐尚同 《南方农业》 2010年第1期75-77,共3页
结合重庆市农情,详细介绍油菜三大主要病害(菌核病、病毒病和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策略,指出应进一步加强油菜病害的监控和预防工作。
关键词 油菜 菌核病 病毒病 霜霉病 防治 重庆
下载PDF
重庆地区芝麻高产栽培技术及产业发展建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华磊 周燕 +3 位作者 李艳花 石有明 肖长明 刘涛 《南方农业》 2017年第19期73-75,共3页
针对农户对提高芝麻栽培技术,保证商品芝麻质量,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迫切需求,从选地整地、播种、间苗和定苗、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中耕除草、打顶、收获等方面总结出重庆地区芝麻高产栽培技术,并提出了重庆地区发展芝麻的产业化建议... 针对农户对提高芝麻栽培技术,保证商品芝麻质量,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迫切需求,从选地整地、播种、间苗和定苗、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中耕除草、打顶、收获等方面总结出重庆地区芝麻高产栽培技术,并提出了重庆地区发展芝麻的产业化建议,为重庆芝麻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高产栽培 产业发展 建议 重庆地区
下载PDF
Study on Yield Potential of Autumn Potato/Rapeseed Intercropping System in Rice Field
17
作者 黄华磊 石有明 +2 位作者 周燕 唐尚同 谷名禹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4期697-699,共3页
In order to expIore the yield potential, regional adaptabiIity and key cuItiva-tion techniques of autumn potato/rapeseed intercropping system, and analyze its benefit performance and popuIarization value, the contrast... In order to expIore the yield potential, regional adaptabiIity and key cuItiva-tion techniques of autumn potato/rapeseed intercropping system, and analyze its benefit performance and popuIarization value, the contrast experiments of Iarge re-gion were conducted in Yongchuan and Kalxian of Chongqing city from 2011 to 2012. The resuIts showed that the benefit increasing effect was significant because autumn potato/rapeseed intercropping patterns couId galn more one season potato in rice-rapeseed rotation area. The average yield of autumn potato and rapeseed in two test points were 13 567.35 and 2 663.25 kg/hm2 respectiveIy, and the total out-put value and net income reached to 38 773.05 yuan/hm2 and 15 772.5 yuan/hm2 respectiveIy, and cash income attalned 38 773.05 yuan/hm2, and net income reached 23 000.55 yuan/hm2, and the increased income was 17 221.8 yuan/hm2 and it increased by 310.3% comparing with rapeseed of soIe cropping. Therefore, the autumn potato/rapeseed intercropping in rice field is a new efficient cuItivation technique with very significant ecoI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umn potato/rapeseed INTERCROPPING YleId BENEFIT
下载PDF
稻田秋洋芋/油菜套作群体产量潜力研究
18
作者 黄华磊 石有明 +2 位作者 周燕 唐尚同 谷名禹 《作物研究》 2014年第1期34-36,42,共4页
为探讨秋洋芋/油菜套作栽培的产量潜力及其区域适应性和关键栽培技术,分析该项技术的效益表现和推广价值,2011~2012年在重庆市永川区和开县开展了该套作模式的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秋洋芋/油菜套作模式在稻油轮作区域种植可增收一季... 为探讨秋洋芋/油菜套作栽培的产量潜力及其区域适应性和关键栽培技术,分析该项技术的效益表现和推广价值,2011~2012年在重庆市永川区和开县开展了该套作模式的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秋洋芋/油菜套作模式在稻油轮作区域种植可增收一季秋洋芋,效益显著。两试点秋洋芋平均产量为13567.35 kg/hm2,油菜籽平均产量为2663.25 kg/hm2,总产值达38773.05元/hm2,纯收入23000.55元/hm2,比净作油菜平均增收17221.8元/hm2,增收比例达310.3%。稻田秋洋芋/油菜套作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显著的高效栽培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洋芋 油菜 套作 产量 效益
下载PDF
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栽培的产量、效益及菜薹营养研究初报 被引量:64
19
作者 石有明 张丕辉 +3 位作者 石华娟 周燕 黄华磊 唐尚同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24-227,共4页
以甘蓝型双低油菜和白菜型红菜薹为材料,通过对比试验和化学检测研究了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栽培在重庆市生态生产条件下的产量、效益和菜薹营养。结果表明:油蔬两用栽培产菜薹2382 kg/hm2,产菜籽2219 kg/hm2,菜籽产量比单收菜籽栽培... 以甘蓝型双低油菜和白菜型红菜薹为材料,通过对比试验和化学检测研究了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栽培在重庆市生态生产条件下的产量、效益和菜薹营养。结果表明:油蔬两用栽培产菜薹2382 kg/hm2,产菜籽2219 kg/hm2,菜籽产量比单收菜籽栽培减产8.1%;油蔬两用栽培纯收入5221.80元/hm2,比单收菜籽栽培新增纯收入1552.80元/hm2,增收42.3%;甘蓝型双低油菜薹营养丰富,除铁的含量外,其维生素C和钙、硒、锌等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白菜型红菜薹,可溶性总糖、粗纤维等营养指标与白菜型红菜薹相当。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栽培有良好的增收效果,可在重庆市适宜地区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双低油菜 油蔬两用 产量 效益 菜薹 营养
下载PDF
油蔬两用油菜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艳花 石有明 +5 位作者 周燕 黄华磊 肖长明 黄书琴 刘涛 张晓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4-330,共7页
为了解油蔬两用生产方式下油菜养分吸收利用特性以合理施肥,通过两年定点取样,以不摘薹处理为对照,比较油菜现蕾摘薹后至成熟期间甘蓝型油菜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差异。结果发现:摘薹后油菜生育期、分枝结构、干物质积累... 为了解油蔬两用生产方式下油菜养分吸收利用特性以合理施肥,通过两年定点取样,以不摘薹处理为对照,比较油菜现蕾摘薹后至成熟期间甘蓝型油菜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差异。结果发现:摘薹后油菜生育期、分枝结构、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利用特性等均发生了改变。与不摘臺相比,摘薹后油菜籽粒产量降低,整株干物重增多,生育期延长8d,分枝发生提前,二次分枝增多(达每株19. 2枝),籽粒产量主要来自二次分枝。氮磷钾三种元素含量随生育进程降低,成熟时在角果中的含量大于根茎。摘薹后20d内,由于创伤的修复导致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增加缓慢。摘薹20d后,植株开始快速吸收养分;至成熟时,摘薹处理氮磷钾养分的积累更高。摘薹后油菜冠层结构以二次分枝为主、一次分枝为辅,二次分枝花果干物重、氮素积累量均高于一次分枝;而不摘薹处理一次分枝干物重和氮素积累量最高,主茎次之,二次分枝最低。油菜摘薹后生育期延长,干物质和养分积累持续时间变长。可见,油蔬两用的油菜需肥特性与常规油菜不同,需要结合特性研究具体的肥料运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油蔬两用 干物质 二次分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