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不足分析 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和江 芮春明 《价值工程》 2022年第7期31-33,共3页
交通运输部早在2011年就下发了《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1)217号文),要求高等级公路隧道工程施工阶段应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但就近年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公路桥... 交通运输部早在2011年就下发了《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1)217号文),要求高等级公路隧道工程施工阶段应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但就近年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2011)(以下简称《指南》)里面的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不能全面的反映出隧道工程实际静态条件下的总体风险等级大小。因此,《指南》中的隧道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有必要作进一步的修改、完善,从而更好的评估隧道工程总体风险大小,更好的指导隧道工程施工,有效降低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概率。本文重点对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给予相关业内人士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施工 安全 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 不足 改进措施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下预防隧道涌水突泥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和江 刘文敏 《价值工程》 2022年第5期87-89,共3页
隧道涌水突泥是隧道施工过程中除坍塌之外的又一个较大的地质灾害,特别是在特殊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涌水突泥风险更大。复杂的地质、水文条件下,多种因素交织,风险叠加,隧道涌水突泥常有发生。因此,如何有效预防隧道涌水... 隧道涌水突泥是隧道施工过程中除坍塌之外的又一个较大的地质灾害,特别是在特殊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涌水突泥风险更大。复杂的地质、水文条件下,多种因素交织,风险叠加,隧道涌水突泥常有发生。因此,如何有效预防隧道涌水突泥,已成为隧道施工关注的热点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预防隧道涌水突泥的关键技术和处治措施是很有必要的,为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效降低涌水突泥风险,保护作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贡献技术方案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 隧道 涌水突泥 关键技术
下载PDF
废钢增碳工艺的特点和控制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崔炜 何春华 黄和江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CAS 2012年第6期40-42,共3页
废钢增碳工艺可以降低炉料成本,但是工艺本身在熔化效率、铁液和材料性能、原材料和炉衬寿命方面有自身的特点和不同,需要在生产中调整和控制。本文将以实际生产经验和控制对上述三个方面予以阐述。
关键词 废钢增碳 熔化效率 材料性能 控制方法
下载PDF
监控量测在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廖疆平 陈实 +2 位作者 黄和江 段家贵 王小龙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7-159,166,共4页
由于软岩单轴抗压强度普遍小于15MPa,多以破碎、松散和强风化状态赋存且具有可塑性、遇水膨胀性、流变性等特点,隧道开挖穿越软岩地段时,常伴随围岩变形量过大、支护出现病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隧道结构的安全与稳定。通过监控量测技术... 由于软岩单轴抗压强度普遍小于15MPa,多以破碎、松散和强风化状态赋存且具有可塑性、遇水膨胀性、流变性等特点,隧道开挖穿越软岩地段时,常伴随围岩变形量过大、支护出现病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隧道结构的安全与稳定。通过监控量测技术对隧道软岩大变形段施工过程中围岩和支护结构受力位移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与回归分析研究,得出隧道拱顶最大沉降量为257mm,需要提前采取围岩加固措施,在开挖第19d时施作二衬能有效抑制围岩和初支继续变形,且应力应变监测表明二衬是安全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大变形 监控量测 安全 稳定
原文传递
转体式现浇箱梁桥满堂支架受力分析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冉涛 张玲 +4 位作者 李永超 黄和江 蒋林珊 刘建彪 杨俊毅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5-228,共4页
通常现浇箱梁满堂支架受力采用上部荷载一次性施加的方法计算,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支架杆件受力达到峰值,但部分工程中满堂支架实际受力情况与依据规范公式计算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支架设计存在安全隐患。本文以武易高速公路马官营大桥主... 通常现浇箱梁满堂支架受力采用上部荷载一次性施加的方法计算,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支架杆件受力达到峰值,但部分工程中满堂支架实际受力情况与依据规范公式计算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支架设计存在安全隐患。本文以武易高速公路马官营大桥主跨转体式现浇箱梁桥满堂支架为例,发现在箱梁浇筑完成15h后支架杆件的受力达到峰值,且伴随立杆弯曲和垫木被压缩现象,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揭示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建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体式现浇箱梁 满堂支架 受力分析 监测
原文传递
信心:投资大陆的“秘诀”
6
作者 黄和江 《两岸关系》 2004年第2期42-42,共1页
1993年年底,我来到了北京.初到人地生疏的大陆,常常有台湾朋友为我担心.但是,我却有着与别人不同的情感,因为我出生在厦门,我的母亲是广东南海人,大陆是我的故乡,这浓浓的故乡情促使我来了,来面对这个完全陌生的市场,完全不了解的风土人... 1993年年底,我来到了北京.初到人地生疏的大陆,常常有台湾朋友为我担心.但是,我却有着与别人不同的情感,因为我出生在厦门,我的母亲是广东南海人,大陆是我的故乡,这浓浓的故乡情促使我来了,来面对这个完全陌生的市场,完全不了解的风土人情.我一直以为只要有顽强的信念,有诚正信实的经营理念,我一定会有所作为的.当时,邓小平先生的南巡讲话,极大地刺激了大陆经济的增长,这也为北京良机制冷工业有限公司的迅速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广阔的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 地貌 信心 投资 财政管理
原文传递
公路隧道穿越富水软弱围岩段支护优化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俊德 黄显周 +3 位作者 浦谷花 冉涛 廖疆平 黄和江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08-211,共4页
隧道在穿越富水软弱围岩地质段时,易发生突泥、突水、塌方、软岩大变形等地质灾害,严重危害隧道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本文依托某隧道为工程研究对象,结合现场地质条件和施工作业环境,提出了4种隧道支护结构加固方案,并运用FLAC3D软件分... 隧道在穿越富水软弱围岩地质段时,易发生突泥、突水、塌方、软岩大变形等地质灾害,严重危害隧道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本文依托某隧道为工程研究对象,结合现场地质条件和施工作业环境,提出了4种隧道支护结构加固方案,并运用FLAC3D软件分别对四种支护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对比分析四种支护方案的塑性区、应力云图及位移大小。结合现场监控量测数据,认为方案四为最优方案,验证了FLAC3D软件的模拟结果可靠性,为类似工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软弱围岩 不良地质段 支护方案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新型高强度铝合金交通标志优化设计
8
作者 廖疆平 兰兴阳 +2 位作者 魏治国 奚淼 黄和江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6-259,共4页
通过对钢材交通标志应用现状的分析,发现对其钢管的"镀锌"处理存在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且废旧钢材循环利用率低,故拟采用强度高、防腐性能好、循环利用价值高的新型高强度铝合金材料替换钢材。由于铝合金的弹性模量只有钢材的1/3... 通过对钢材交通标志应用现状的分析,发现对其钢管的"镀锌"处理存在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且废旧钢材循环利用率低,故拟采用强度高、防腐性能好、循环利用价值高的新型高强度铝合金材料替换钢材。由于铝合金的弹性模量只有钢材的1/3,为验证材料替换的可行性,根据传统交通标志结构,基于ANSYS有限元模拟计算的结果与结构设计的力学分析对比的基础上,重点对原有交通标志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通过研究分析,将交通标志结构的立柱优化为人字形,用新型高强度铝合金替换钢材,不仅结构力学和稳定性能满足要求,而且在减少镀锌污染,实现绿色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标志 ANSYS 人字形结构 镀锌污染 绿色发展
原文传递
城市浅埋暗挖隧道地面沉降安全控制的关键因素研究
9
作者 廖疆平 黄和江 +2 位作者 李俊德 王小龙 段家贵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1-215,共5页
为解决城市建设中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问题,对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利用势在必行,地下工程施工会对周边环境安全有一定的影响。针对城市隧道工程出现地面沉降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及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城市隧道工程实例,分别... 为解决城市建设中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问题,对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利用势在必行,地下工程施工会对周边环境安全有一定的影响。针对城市隧道工程出现地面沉降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及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城市隧道工程实例,分别从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变化、设计及施工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成果表明:(1)建立实测值与计算值之间的区域经验关系,有助于通过公式修正预测由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地面沉降。(2)工程地质条件决定工后沉降速率及恢复速率,以粘性土为主地层的工后沉降历时较长,地下水位回升后地面沉降反弹不明显;砂性土为主地层的工后沉降历时较短,地下水位回升后地面沉降有一定反弹。(3)由施工不当因素引起的地面沉降占较大比例,实行高效的施工管理以及工程动态设计是城市隧道地面沉降控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隧道 地面沉降 监测 关键因素
原文传递
软岩小净距隧道贯通错距选择研究
10
作者 廖疆平 冉涛 +2 位作者 李永超 黄和江 王鹏举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5-208,共4页
软弱围岩小净距隧道在双向开挖贯通时,隧道双幅相隔较近且相互扰动大,容易引起围岩大变形甚至导致贯通段失稳,合理选择左、右幅贯通错距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云南省某软岩小净距大断面隧道贯通时的贯通错距选择问题,对隧道贯通... 软弱围岩小净距隧道在双向开挖贯通时,隧道双幅相隔较近且相互扰动大,容易引起围岩大变形甚至导致贯通段失稳,合理选择左、右幅贯通错距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云南省某软岩小净距大断面隧道贯通时的贯通错距选择问题,对隧道贯通段进行受力分析和数值分析,分析不同贯通错距下引起的围岩位移和应力的变化情况,经综合对比认为错距在(3~5) D时围岩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值均小于围岩允许的预留变形量,围岩的受力较小,有利于岩体稳定;隧道断面大时取小值,断面小时取大值。选取3D为贯通错距并在实际施工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可为类似软岩小净距隧道贯通错距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小净距 贯通错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