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浓度赤霉素对山药种薯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哲鸿 华树妹 +3 位作者 邓才生 施小梅 陈木兰 陈仕朋 《蔬菜》 2022年第4期25-27,共3页
为探讨适宜用于破除山药块茎休眠的赤霉素(GA_(3))浓度,以福建地方山药品种“六月薯”为试验材料,设不同浓度(0、100、200 mg/L)的GA_(3)处理,比较其对块茎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100、200 mg/L GA_(3)处理均能快速且显著提高块茎内源GA_... 为探讨适宜用于破除山药块茎休眠的赤霉素(GA_(3))浓度,以福建地方山药品种“六月薯”为试验材料,设不同浓度(0、100、200 mg/L)的GA_(3)处理,比较其对块茎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100、200 mg/L GA_(3)处理均能快速且显著提高块茎内源GA_(3)含量,显著改变茎段的休眠强度和休眠幅度,休眠强度分别缩短了7.35 d和10.05 d,休眠幅度分别缩短了10.25 d和12.25 d,使其较集中通过休眠,出芽整齐。随着GA_(3)浓度升高,芽伸长加快,当浓度为200 mg/L时,芽茎呈细长瘦弱态势。综合分析得出,破除“六月薯”休眠的理想赤霉素浓度为100 mg/L,可有效缩短休眠时间,提高出芽整齐度,且有助于培育壮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山药 六月薯 发芽 休眠
下载PDF
优质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金薯3号特性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海洲 黄哲鸿 +1 位作者 林彩玲 陈选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6-71,共6页
为研究甘薯新品种金薯3号的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特性,采用田间观察和定期挖根考种的方法,检测了各项生理指标。结果显示,金薯3号属于优质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可作为鲜食与淀粉加工在生产上应用。薯块干率达31.38%,薯干产量10 984.2 kg/hm... 为研究甘薯新品种金薯3号的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特性,采用田间观察和定期挖根考种的方法,检测了各项生理指标。结果显示,金薯3号属于优质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可作为鲜食与淀粉加工在生产上应用。薯块干率达31.38%,薯干产量10 984.2 kg/hm^2,淀粉含量22.11%,淀粉产量7 328.85 kg/hm^2。薯块食味品质优,高抗蔓割病,耐贮藏。该品种结薯浅,薯块纺锤形、大小中等,短蔓,适合于轻简化栽培。研究结果明确了金薯3号的生长发育特性,为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新品种 金薯3号 特性鉴定
下载PDF
糯米山药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防治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呈念 黄哲鸿 +4 位作者 王科晶 华树妹 涂金文 张杨文 陈仕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6期94-100,共7页
从糯米山药病叶分离病原菌,通过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合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并研究2株哈茨木霉菌对病原菌的生物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株分离菌株WC01、WC02和WC03的形态特征及ITS序列与炭疽病菌属(Colletotrichu... 从糯米山药病叶分离病原菌,通过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合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并研究2株哈茨木霉菌对病原菌的生物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株分离菌株WC01、WC02和WC03的形态特征及ITS序列与炭疽病菌属(Colletotrichum spp.)相符,且3株菌株对糯米山药均有致病性。3株菌株在pH 4~11条件下均能生长,其中最适pH为5~9;菌丝最适生长温度皆为30℃,超过30℃即不再生长。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株Th7和Th19对于3株病原菌都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同时通过施用哈茨木霉Th7能有效降低糯米山药炭疽病病情指数,总体田间病害防治效果为49.72%。该研究为糯米山药的炭疽病防控提供了一套绿色防治方案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炭疽病 菌株生长特性 木霉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活性炭与白砂糖互作对褐苞薯蓣试管薯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丽红 华树妹 +3 位作者 陈芝华 李清 邓才生 黄哲鸿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15-18,共4页
以清流雪薯、明溪淮山组培试管苗为材料,用白砂糖取代蔗糖,研究不同浓度的活性炭和白砂糖互作对其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白砂糖添加量的增加,试管薯单薯重呈明显上升趋势;不同品种对活性炭与白砂糖互作的反应不同... 以清流雪薯、明溪淮山组培试管苗为材料,用白砂糖取代蔗糖,研究不同浓度的活性炭和白砂糖互作对其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白砂糖添加量的增加,试管薯单薯重呈明显上升趋势;不同品种对活性炭与白砂糖互作的反应不同,清流雪薯试管薯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KT 2.0 mg/L+NAA 0.2 mg/L+活性炭1.0 g/L+白砂糖40 g/L,诱导率最高,达87.5%;平均单薯重为0.49 g;而明溪淮山试管薯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KT 2.0 mg/L+NAA 0.2 mg/L+活性炭0.5 g/L+白砂糖60 g/L,诱导率为70.83%,平均单薯重为0.35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白砂糖 褐苞薯蓣 试管薯诱导
下载PDF
乙烯利对‘明淮3号’山药炭疽病抗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黄哲鸿 陈仕朋 +5 位作者 李清 詹梦琳 陈姝樽 邓才生 叶榕弟 华树妹 《东南园艺》 2024年第5期378-385,共8页
【目的】旨在探究乙烯利在山药炭疽病防治中的具体施用方式,以及山药喷施乙烯利后ERF96和抗病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为山药产业绿色防控炭疽病提供参考方案。【方法】选取‘明淮3号’山药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施用不同乙烯利浓度、次数、间隔... 【目的】旨在探究乙烯利在山药炭疽病防治中的具体施用方式,以及山药喷施乙烯利后ERF96和抗病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为山药产业绿色防控炭疽病提供参考方案。【方法】选取‘明淮3号’山药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施用不同乙烯利浓度、次数、间隔天数的单因素处理,以及施用不同乙烯利浓度、次数的双因素处理,对山药的抗病性、产量和商品薯率等指标和施用乙烯利前后ERF96和PR1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单因素处理结果显示,乙烯利喷施3次,间隔30 d,采用0.5 mM和1 mM的浓度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山药病情指数;喷施0.5 mM乙烯利,间隔30 d,2次和3次喷施均能显著降低山药病情指数,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喷施0.5 mM乙烯利3次,30 d的喷施间隔天数防治效果最佳。双因素组合试验中,综合各项指标,筛选出最有效的乙烯利喷施方式为A1B1(2次喷施0.5 mM乙烯利)防治效果为65.18%,667 m2山药产量达到3226.43 kg,商品薯率为93.78%。山药在喷施2次0.5 mM乙烯利后,ERF96和PR1基因表达量分别提高了7.6倍和1.6倍,比清水对照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合理使用乙烯利能提升山药的抗病性,且有利于提升产量和薯块品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乙烯利 抗病性 ERF基因 产量 商品薯率
下载PDF
不同作物与甘薯间作对甘薯田昆虫群落的影响
6
作者 詹梦琳 邓才生 +5 位作者 施小梅 陈姝樽 黄哲鸿 李清 叶榕弟 华树妹 《东南园艺》 2024年第5期358-366,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间作模式下甘薯田昆虫群落的组成变化,为甘薯虫害生态控制提供思路。【方法】通过目测法和马氏网法,调查记录不同间作处理下甘薯试验田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利用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生态优势度... 【目的】探究不同间作模式下甘薯田昆虫群落的组成变化,为甘薯虫害生态控制提供思路。【方法】通过目测法和马氏网法,调查记录不同间作处理下甘薯试验田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利用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生态优势度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调查采集到昆虫2547只,分属于8目74科275种,主要包括鳞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等。不同间作处理的甘薯田昆虫群落组成在科和种水平上均存在差别,甘薯-罗勒间作的科数最多,为51科,而甘薯单作的种数最多,为73种。不同间作处理的甘薯害虫与益虫的数量均存在差别,甘薯单作的害虫数量最多,为375只;甘薯-大豆间作、甘薯-玉米间作和甘薯-罗勒间作的害虫数量分别比甘薯单作的害虫数量减少了12.00%、25.07%和26.67%;甘薯-大豆间作的益虫数量最多,为168只。其中,白斑烦夜蛾为田间害虫的优势种,粉蝶盘绒茧蜂为田间益虫的丰盛种。通过对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指数比较发现,各处理的害虫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高于益虫群落;其中甘薯-大豆间作的益虫群落多样性指数为0.3120、群落均匀度指数为0.0900,均高于其他处理。【结论】甘薯间作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害虫发生的数量、多样性以及均匀度,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间作 昆虫 群落多样性 丰富度指数 均匀度指数
下载PDF
外源MeJA对褐苞薯蓣试管薯形成及管外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丽红 华树妹 +3 位作者 陈芝华 邓才生 李清 黄哲鸿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5799-5805,共7页
本研究以褐苞薯蓣类型的福建地方特色山药品种‘清流雪薯’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固液双层的培养方式,研究外源Me JA处理对试管苗生长、试管薯形成及管外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MeJA对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在浓度大于1×10^... 本研究以褐苞薯蓣类型的福建地方特色山药品种‘清流雪薯’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固液双层的培养方式,研究外源Me JA处理对试管苗生长、试管薯形成及管外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MeJA对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在浓度大于1×10^(-6)mol/L时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不同浓度的MeJA处理对试管苗株高无显著影响,但茎叶鲜重随MeJA处理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5×10^(-8)mol/L时茎叶鲜重达最大,在1×10^(-5)mol/L时茎叶鲜重显著下降。外源Me JA处理可促进提前结薯,显著提高试管薯长度和大薯率,但对结薯率无显著影响。适宜浓度(5×10^(-7)mol/L,1×10^(-6)mol/L)的MeJA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试管薯鲜重。1×10^(-7)mol/L和1×10^(-6)mol/L的Me JA处理后收获的试管薯在自然存放状态下全部萌发的时间比对照提早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苞薯蓣 外源MeJA 试管薯形成 萌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