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沉积制备的两种形貌Sn薄膜锂离子嵌入电极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昌明 黄启明 +3 位作者 张仁元 李伟善 赵灵智 胡社军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5-520,共6页
用电沉积方法在Cu集流体上分别制备出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密集细粒状(<0.5μm)和分散粗粒状(≈3μm)两种Sn薄膜电极.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循环伏安及充、放电实验研究比较了两电极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在氟硼酸盐溶液... 用电沉积方法在Cu集流体上分别制备出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密集细粒状(<0.5μm)和分散粗粒状(≈3μm)两种Sn薄膜电极.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循环伏安及充、放电实验研究比较了两电极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在氟硼酸盐溶液中使用以醛类为主的复合添加剂,在静止条件下可制得细粒Sn薄膜电极,在搅拌条件下可制得粗粒Sn薄膜电极;细粒Sn薄膜电极比粗粒Sn薄膜电极具有较优的初始嵌锂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细粒Sn薄膜电极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787 mA·h/g,40次循环时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630 mA·h/g;而粗粒Sn薄膜电极首次放电比容量只有576 mA·h/g,至20次循环放电比容量降至150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SN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下载PDF
化工过程故障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2
作者 黄启明 钱宇 +1 位作者 林伟璐 李秀喜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EI CAS 2000年第3期1-5,共5页
介绍化工过程故障诊断技术的理论与工业应用的现状 ,分析了故障诊断的过程与实质 ,介绍了常用的几种诊断方法 ,重点阐述了智能诊断的方法、现状 ,并对故障诊断的发展动向作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故障诊断 状态监测 专家系统 神经网络 化工过程
下载PDF
Fe基合金钝化膜点蚀敏感性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伟善 陈红雨 +3 位作者 袁中直 李红 黄启明 吕东生 《电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97-403,共7页
 应用电位扫描、交流阻抗、电化学噪声等方法研究Fe及其合金在中性水溶液中钝化膜的形成过程、电子性质和点蚀敏感性以及不同微组织结构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由Mott-Schot tky关系式确定钝化膜的电子性质仅限于较窄的低电位范围;在...  应用电位扫描、交流阻抗、电化学噪声等方法研究Fe及其合金在中性水溶液中钝化膜的形成过程、电子性质和点蚀敏感性以及不同微组织结构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由Mott-Schot tky关系式确定钝化膜的电子性质仅限于较窄的低电位范围;在较高电位下,电容倒数与电位的线性关系当归因于钝化膜厚度的变化;反映钝化膜缺陷的电子性质与合金的点蚀敏感性有关,钝化膜电子供给体浓度越高,点蚀倾向越强。钝化膜的电子性质受钝化膜形成电位、钝化剂种类以及合金的微组织结构影响;不同微组织结构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能够诱导缺陷较大的一方发生点蚀。铁素体与珠光体和/或马素体相互作用时,点蚀在铁素体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膜 点蚀 合金 铁素体 电化学噪声 珠光体 电位 电子性质 相互作用能 电化学研究
下载PDF
化学镀铟对锌在碱性溶液中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周合兵 杨美珠 +3 位作者 李伟善 许梦清 黄启明 胡社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4-408,共5页
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扫描电镜(SEM)、线性电位扫描(LSV)、循环伏安(CV)和交流阻抗(EIS)等方法研究了化学镀铟对锌在碱性溶液中析氢和阳极溶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镀铟能有效抑制锌自腐蚀共轭反应,即阴极析氢反应和锌... 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扫描电镜(SEM)、线性电位扫描(LSV)、循环伏安(CV)和交流阻抗(EIS)等方法研究了化学镀铟对锌在碱性溶液中析氢和阳极溶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镀铟能有效抑制锌自腐蚀共轭反应,即阴极析氢反应和锌的阳极溶解反应,并拓宽锌的活化电位区,延缓锌的钝化;厚度适宜的镀铟层能显著提高锌电极的可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铟 碱性溶液 电化学行为
下载PDF
年龄对股骨近端几何结构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蔡思清 任晓静 +4 位作者 颜建湘 颜丽笙 蔡冬鹭 李鸿江 黄启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80-1083,共4页
目的:研究增龄因素对股骨近端几何结构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255例50岁以上妇女,依年龄分为A、B、C 3组,A组:156例,≤65岁;B组:55例,66~75岁;C组44例,>75岁。依骨折情况分为非骨折组191例,骨折组64例。拍摄患者骨盆平片测量股骨近... 目的:研究增龄因素对股骨近端几何结构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255例50岁以上妇女,依年龄分为A、B、C 3组,A组:156例,≤65岁;B组:55例,66~75岁;C组44例,>75岁。依骨折情况分为非骨折组191例,骨折组64例。拍摄患者骨盆平片测量股骨近端几何结构参数。结果:(1)股骨颈轴长(Femoralneckaxislength,FNAL):A、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股骨颈中段宽度(Femoral neck width,FNW):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股骨颈中段髓腔宽度(Femoral medullary cavity width,FMCW):A、B及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股骨颈中段皮质厚度(Cortical thickness of femoral neck,FNCT):A、B及A、C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5)FNCT比率及FNW与FNAL比率:A、B组及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非骨折组与骨折组比较:年龄、FNAL、FNW、FMCW、FNCT、FNCT比率及FNW与FNAL比率2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7)颈干角(Neck-shaft angle,NSA)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增龄因素导致股骨上端骨皮质变薄、髓腔扩大,骨折风险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股骨近端 几何结构 骨盆平片
下载PDF
镀锡、铝对铅基合金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陈红雨 黄启明 +4 位作者 吴玲 蒋雄 梁秀萍 张云燕 黄妙贤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4-87,共4页
采用直接在Pb Ca和Pb Sb合金基体表面镀锡的方法 ,应用循环伏安和阴极极化技术研究了添加锡对铅基合金在硫酸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循环伏安研究结果表明 ,镀锡将影响铅基合金的电化学行为 ,如镀锡层太厚 ,则铅合金在硫酸溶液中只... 采用直接在Pb Ca和Pb Sb合金基体表面镀锡的方法 ,应用循环伏安和阴极极化技术研究了添加锡对铅基合金在硫酸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循环伏安研究结果表明 ,镀锡将影响铅基合金的电化学行为 ,如镀锡层太厚 ,则铅合金在硫酸溶液中只表现出锡的电化学行为 ,而且随着铅合金表面锡含量的增加 ,铅合金耐腐蚀性增强。阴极极化曲线显示 ,随着电镀锡的时间延长 ,对铅钙板栅合金来说 ,锡的增厚将增大其析氢电流 ,加速蓄电池的水损耗与自放电 ,而铅锑板栅合金的析氢电流大小没有明显的规律。另外 ,还采用循环伏安技术对铅基合金镀铝后的电化学行为是否产生不利的影响作了初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基合金 镀锡 镀铝 电化学行为 铅酸蓄电池 板栅 阴极
下载PDF
甲醇在聚苯胺修饰分散铂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 被引量:6
7
作者 都君华 李伟善 +3 位作者 李红 黄启明 陈红雨 南俊民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5期183-185,196,共4页
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法在铂电极上分别制备了分散铂电极、聚苯胺修饰电极及聚苯胺修饰分散铂电极。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制备电极在0.5mol/LH2SO4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以及对甲醇氧化的催化行为。分散铂电极对甲醇氧化的最大电流是4.29mA... 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法在铂电极上分别制备了分散铂电极、聚苯胺修饰电极及聚苯胺修饰分散铂电极。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制备电极在0.5mol/LH2SO4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以及对甲醇氧化的催化行为。分散铂电极对甲醇氧化的最大电流是4.29mA,是基体电极(0.069mA)的62.2倍。聚苯胺修饰分散铂电极对甲醇氧化的最大电流(10.2mA)是基体电极的148.0倍,分散铂电极的2.4倍。分散铂对甲醇氧化的催化作用不仅仅是铂面积增大的结果,还存在纳米效应。聚苯胺修饰铂电极对甲醇氧化的催化除存在铂进一步分散使面积进一步增大的因素外,还存在铂与聚苯胺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电极 电催化氧化 循环伏安法 恒电位法 甲醇 聚苯胺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下载PDF
肝癌介入治疗中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8
作者 林拥华 章宝燕 +5 位作者 李新丰 刘德鑫 周志平 洪本祖 叶超平 黄启明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851-854,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中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raphy,DSA)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2例肝癌患者分别行常规DSA和旋转DSA检查,然后将所得旋转DSA图像应用三维重建技术使用多种后处理软件,...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中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raphy,DSA)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2例肝癌患者分别行常规DSA和旋转DSA检查,然后将所得旋转DSA图像应用三维重建技术使用多种后处理软件,显示患者的血管和病灶,并与常规DSA图像对比。结果:52例患者中,旋转DSA配合三维重建技术均能够较清晰地显示肿瘤和供血血管之间的关系,并且能清晰显示供血动脉的角度;而常规DSA检查结果中,有12例患者无法清晰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其中2例患者在主病灶周围还存在较小子病灶,但是常规DSA检查无法清晰显示子病灶的供血动脉,两种方法肿瘤和供血血管显示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采用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清晰显示肿瘤和供血动脉的关系以及供血动脉的角度,是对常规DSA检查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下载PDF
化工过程集成型智能故障诊断系统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6
9
作者 钱宇 李秀喜 +1 位作者 江燕斌 黄启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8-143,148,共7页
在分析各种诊断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 ,针对化工过程故障诊断 ,结合小波分析、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等技术 ,提出了一个集成型智能故障诊断系统框架 ,开发了润滑油酮苯脱蜡油回收装置诊断咨询系统 .试验表明 ,该系统诊断效果良好 ,能满足工... 在分析各种诊断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 ,针对化工过程故障诊断 ,结合小波分析、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等技术 ,提出了一个集成型智能故障诊断系统框架 ,开发了润滑油酮苯脱蜡油回收装置诊断咨询系统 .试验表明 ,该系统诊断效果良好 ,能满足工厂的实际需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过程 集成型智能故障诊断系统 神经网络 专家系统 小波分析 系统开发
下载PDF
KOH中几种缓蚀剂抑制锌腐蚀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合兵 杨美珠 +4 位作者 吕东生 黄启明 李伟善 张仕涌 邱仕洲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7期195-197,共3页
用量氢法研究了Pb(NO3 ) 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六次甲基四胺 ,以及Pb(NO3 ) 2 和这三种有机缓蚀剂的分别组合抑制锌粉腐蚀的缓蚀效果 ,并与Hg的缓蚀效果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所研究的缓蚀剂及其组合对锌粉在碱性溶... 用量氢法研究了Pb(NO3 ) 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六次甲基四胺 ,以及Pb(NO3 ) 2 和这三种有机缓蚀剂的分别组合抑制锌粉腐蚀的缓蚀效果 ,并与Hg的缓蚀效果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所研究的缓蚀剂及其组合对锌粉在碱性溶液中的腐蚀皆有不同程度的缓蚀作用 ,但是Pb(NO3 ) 2 和有机缓蚀剂单独使用时缓蚀效果比Hg差得多。当Pb(NO3 ) 2 和单个缓蚀剂一起使用时 ,缓蚀效果比Hg好得多。这表明 ,Pb(NO3 ) 2 与选用的各种廉价有机缓蚀剂有很强的协同作用。当Pb(NO3 ) 2 和有机缓蚀剂在碱性溶液中同时使用时 ,它们发挥各自的优势 ,弥补对方的不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锌腐蚀 协同作用 碱性电池 氢氧化钾
下载PDF
几种缓蚀剂对锌粉缓蚀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合兵 杨美珠 +3 位作者 吕东生 李伟善 黄启明 邱仕洲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78-380,共3页
用量氢法研究了几种无机、有机、无机与有机组合缓蚀剂对锌粉腐蚀的缓蚀效果,同时对它们的缓蚀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无机缓蚀剂中Hg的缓蚀效果最好,其次是In2O3;在有机缓蚀剂中,六次甲基四胺的缓蚀效果最好,但比Hg和In... 用量氢法研究了几种无机、有机、无机与有机组合缓蚀剂对锌粉腐蚀的缓蚀效果,同时对它们的缓蚀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无机缓蚀剂中Hg的缓蚀效果最好,其次是In2O3;在有机缓蚀剂中,六次甲基四胺的缓蚀效果最好,但比Hg和In2O3都差;组合缓蚀剂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Pb(NO3)2组合的缓蚀效果最好,不仅远比单一的无机或有机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好,而且比Hg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电池 二次电池 蓄电池 缓蚀剂 锌粉缓蚀 量氢法
下载PDF
1.5T磁共振导向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癌的可行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群林 陈锦 +2 位作者 黄启明 万仁均 林征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12期839-842,共4页
目的探讨1.5T MR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转移癌的可行性。方法收集34例肝转移癌患者,采用MR兼容多极射频针,于1.5T MR引导下行RFA。术后1个月行1.5T或3.0T肝脏MR平扫+动态增强扫描,之后每2~3个月复查1次;随访3~37个月,平均(14.33&#... 目的探讨1.5T MR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转移癌的可行性。方法收集34例肝转移癌患者,采用MR兼容多极射频针,于1.5T MR引导下行RFA。术后1个月行1.5T或3.0T肝脏MR平扫+动态增强扫描,之后每2~3个月复查1次;随访3~37个月,平均(14.33±9.81)个月。结果 34例患者共消融98个病灶,其中完全消融86个(86/98,87.76%),不完全消融12个(12/98,12.24%)。MRI上射频电极针呈低信号。T2WI中消融灶呈低信号,周围可见薄层高信号环绕;T1WI中消融灶呈环样高信号,中央瘤灶呈相对低信号。结论 1.5T MR引导下RFA治疗肝转移癌安全、有效,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肝脏 肿瘤转移 消融技术
下载PDF
小分子燃料在Pt/H_xMoO_3电极上的催化氧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伟善 都君华 +2 位作者 李红 陈红雨 黄启明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5-167,共3页
钼酸盐在铂电极上硫酸溶液中还原形成钼青铜 ,吸附在电极表面 ,铂电极因钼酸盐的还原和钼青铜的氧化而得到修饰。研究甲醇、甲醛和甲酸在这种修饰铂电极上的催化氧化 ,表明修饰电极对甲醇。
关键词 燃料电池 铂电极 小分子燃料 HxMoO3电极 催化氧化
下载PDF
中日合作番禺200kW磷酸燃料电池电站概况 被引量:6
14
作者 隋静 黄红良 +4 位作者 李伟善 陈红雨 黄启明 梁甫坚 李碧莲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3-256,共4页
中日合作在番禺建设了利用猪排泄物制沼气发电的磷酸燃料电池电站。介绍了该电站的各个技术环节,包括沼气制备及CH4纯化、重整制H2及其净化、燃料电池的结构以及污水的处理等。该电站对我国燃料电池今后的发展将起到示范作用。
关键词 磷酸燃料电池(PAFC)电站 沼气 重整 净化
下载PDF
氢钼青铜修饰铂电极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都君华 李伟善 +3 位作者 李红 黄启明 陈红雨 袁中直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11-514,619,共5页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氢钼青铜在铂电极上的修饰作用和修饰铂电极在c(H2 SO4 ) =0 5mol/L溶液中对甲醇的催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铂电极因钼酸盐的还原和钼青铜的氧化而得到修饰 ,低电位范围内修饰铂电极对甲醇的氧化有催化作用 ,催...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氢钼青铜在铂电极上的修饰作用和修饰铂电极在c(H2 SO4 ) =0 5mol/L溶液中对甲醇的催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铂电极因钼酸盐的还原和钼青铜的氧化而得到修饰 ,低电位范围内修饰铂电极对甲醇的氧化有催化作用 ,催化氧化电流是未修饰电极上的1 6倍。酸性条件下 ,含高价态钼的钼青铜不稳定 ,会不断溶解对铂失去修饰作用 ,对甲醇的氧化效果与未修饰铂电极上的效果相同 ;而低电位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钼青铜 修饰铂电极 甲醇 氧化 电催化作用
下载PDF
铟在无汞碱性锌锰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6
作者 黄启明 李伟善 +1 位作者 张世涌 邱仕洲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33-235,共3页
铟是碱性锌锰电池无汞化代汞添加剂必不可少的组分。铟具有低的电阻率、高的可塑性、高的析氢过电位和高的化学稳定性。铟的这些特性使其在碱性锌锰电池中较好地起到代汞的作用。主要的代汞作用包括提高锌粉的析氢过电位、降低锌粉之间... 铟是碱性锌锰电池无汞化代汞添加剂必不可少的组分。铟具有低的电阻率、高的可塑性、高的析氢过电位和高的化学稳定性。铟的这些特性使其在碱性锌锰电池中较好地起到代汞的作用。主要的代汞作用包括提高锌粉的析氢过电位、降低锌粉之间以及锌粉与集流体之间的接触电阻、提高电池的抗振动能力和提高锌的活性。铟在碱性锌锰电池中的使用包括制成锌铟合金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锌锰电池 无汞化 碱液
下载PDF
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在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及肺癌化疗疗效评估的应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毅 赖清泉 +1 位作者 黄美铃 黄启明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6期682-688,共7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各参数在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比较IVIM在肺癌化疗前后各参数变化,从而找到最佳评估参数。方法:30例肺癌及20例肺良性肿瘤患者分别接受肺部磁共振IVIM检查。30例肺癌患者均经RECIST评价标... 目的:研究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各参数在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比较IVIM在肺癌化疗前后各参数变化,从而找到最佳评估参数。方法:30例肺癌及20例肺良性肿瘤患者分别接受肺部磁共振IVIM检查。30例肺癌患者均经RECIST评价标准评估为有效化疗且病灶缩小。在化疗前后分别进行肺部磁共振IVIM检查。测量肺癌及肺良性肿瘤IVIM各参数和肺癌化疗前后的IVIM各参数,包括表观扩散系数(ADC)、扩散系数、伪扩散系数和灌注分数。分析IVIM在鉴别肺癌及肺良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确定诊断的最佳临界值;并分析肺癌化疗前后IVIM各参数变化。结果:两位观察者测量的所有数据(扩散系数、ADC、伪扩散系数及灌注分数)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825、0.793、0.704、0.697。肺癌扩散系数和ADC显著低于肺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的伪扩散系数及灌注分数高于肺良性肿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良恶性肿瘤扩散系数和AD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8、0.847,均超过0.500,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扩散系数的诊断效能高于ADC;扩散系数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ADC(88.8%vs84.7%;75.2%vs 71.5%)。肺癌扩散系数和ADC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185×10^-3)、(1.265×10^-3)mm^2/s。肺癌化疗后扩散系数及ADC高于化疗前;伪扩散系数及灌注分数低于化疗前。肺癌扩散系数和ADC评估化疗疗效的AUC分别为0.743、0.654,均超过0.500,有评估价值;且扩散系数的评估效能最大。结论:磁共振IVIM中的扩散系数和ADC可作为鉴别肺部良恶性肿瘤的有效指标,扩散系数的诊断价值要优于ADC的诊断价值。扩散系数与ADC也可作为肺癌化疗疗效评估的一项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中耳乳突炎骨质破坏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宏 赖清泉 黄启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0-404,共5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中耳乳突炎患者听骨链形态及骨质破坏情况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于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中耳乳突炎患者40例中患耳48耳,采用多层螺旋CT以多平面重组技术及容积重建技术,对入选患者耳听骨链形...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中耳乳突炎患者听骨链形态及骨质破坏情况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于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中耳乳突炎患者40例中患耳48耳,采用多层螺旋CT以多平面重组技术及容积重建技术,对入选患者耳听骨链形态及骨质破坏情况进行扫描检查,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正常组多平面重组技术及容积重建技术结果对锤骨柄、砧骨短脚、锤骨头、砧骨体及砧骨长脚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镫砧关节以及镫骨的状态观察多平面重组技术优于容积重建技术,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肉芽型患者面神经管、砧骨短脚、砧骨体准确率均为100%,鼓室壁、砧骨长脚、锤骨、镫骨准确率为94.4%、94.4%、88.8%、94.4%;单纯型患者鼓室壁、面神经管、听骨链准确率均为100%;胆脂瘤型患者砧骨长脚、砧骨体、锤骨以及面神经管准确率均为100%,镫骨、砧骨短脚、鼓室壁准确率为84.6%、92.3%、92.3%。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够清晰反应中耳乳突炎患者内耳及中耳听骨链形态骨质破坏情况,且对不同类型患者区分度明显。多平面重组技术及容积重建技术可清晰显示患者耳部的精细结构,对手术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中耳炎 听骨链形态 骨质破坏
下载PDF
广西大瑶山东南缘侏罗纪埃达克质花岗岩的特征、成因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华 韩淑朋 +3 位作者 钟锋运 黄启明 白晓 陈子龙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4-1092,共19页
对钦杭结合带西南段大瑶山东南缘的中晚侏罗世埃达克质花岗岩(165~153 Ma)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并探讨了埃达克质和TTG岩类的特征属性。岩石SiO;含量63.76%~72.13%,总体具高Al_(2)O_(3)(Al_(2)O_(3)≥15%)、低MgO(<3%),亏损... 对钦杭结合带西南段大瑶山东南缘的中晚侏罗世埃达克质花岗岩(165~153 Ma)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并探讨了埃达克质和TTG岩类的特征属性。岩石SiO;含量63.76%~72.13%,总体具高Al_(2)O_(3)(Al_(2)O_(3)≥15%)、低MgO(<3%),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正Eu异常或弱的负Eu异常,低Y(≤18×10^(-6))和Yb(≤1.9×10^(-6)),高Sr(>300×10^(-6))和Sr/Y值(>20)等埃达克岩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认为,该侏罗纪埃达克质花岗岩形成于陆内伸展构造背景,为大陆板内加厚(隆起区)的下地壳底部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属大陆板内环境I型花岗岩。具有类似于低镁安山岩/闪长岩系列(LMA)和镁安山岩/闪长岩系列(MA)两种高压型TTG亚类的属性,为古俯冲增生带下地壳弧型岩石熔融的继承性特征,与中生代古太平洋俯冲板片熔融过程无关,属非俯冲成因的埃达克/TTG岩类。其空间上与大瑶山东南缘早古生代俯冲增生带高度重合,且与早古生代TTG侵入岩组合紧密相邻,提示它们可能源自于早古生代洋壳俯冲带或大陆边缘弧下地壳玄武质岩石的部分熔融,因而具有洋俯冲成因的特征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纪花岗岩 埃达克质 TTG岩类 非俯冲成因 大瑶山东南缘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用石墨-乙炔黑复合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远明 黄启明 +2 位作者 李伟善 彭海燕 胡社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51-1055,共5页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石墨及其与乙炔黑复合所制备的电极在5mol/L H_2SO_4+lmol/L VOSO_4溶液中的循环伏安行为,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循环伏安结果表明,石墨对全钒液流电池的正极电对V(Ⅳ)/V(Ⅴ)和负极电对V(Ⅱ)/V(Ⅲ)...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石墨及其与乙炔黑复合所制备的电极在5mol/L H_2SO_4+lmol/L VOSO_4溶液中的循环伏安行为,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循环伏安结果表明,石墨对全钒液流电池的正极电对V(Ⅳ)/V(Ⅴ)和负极电对V(Ⅱ)/V(Ⅲ)的氧化还原反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但氧化还原电流较小;乙炔黑能够明显提高二电对在石墨上的氧化还原电流.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细小的颗粒状乙炔黑能够均匀地覆盖在片状石墨的表面.通过比较复合电极的循环伏安行为,得到用作全钒液流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的最佳乙炔黑与石墨质量比分别为15:85和4: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石墨 乙炔黑 复合电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