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汇水盆地的化探异常识别与评价:以东昆仑乌拉斯太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黄啸坤 魏俊浩 +3 位作者 石文杰 张新铭 高强 王双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4-338,共15页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是卓有成效的找矿技术方法,基于汇水盆地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提取有助于追溯异常源头、指明找矿方向。基于SCB法提出了汇水盆地法,该方法以自然汇水盆地为预测单元,将各样品点的地球化学属性特征赋予各自所...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是卓有成效的找矿技术方法,基于汇水盆地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提取有助于追溯异常源头、指明找矿方向。基于SCB法提出了汇水盆地法,该方法以自然汇水盆地为预测单元,将各样品点的地球化学属性特征赋予各自所在区域,预测结果较为符合地形地貌特征,且对于采样密度较高的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数据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以东昆仑乌拉斯太地区为研究区,使用高精度DEM划分汇水盆地,利用该方法对1∶5万水系沉积物Au、Ag、Pb因子得分进行了异常信息提取,在提取过程中利用多种地貌参数(干流坡度、地形起伏比、汇水盆地面积)作为泥沙输移比进行残差校正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利用C-A分形法分离了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异常提取结果表明,汇水盆地面积参数最适合用作乌拉斯太地区的泥沙输移比参与顺流衰减校正,使用汇水盆地法可以有效识别和提取该地区地球化学异常信息。使用汇水盆地法提取的化探异常范围与矿床空间位置吻合度高,可以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有利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水盆地 水系沉积物 地球化学特征 化探异常 残差校正 含量-面积模型 东昆仑 乌拉斯太地区
下载PDF
广西金秀县龙华镍钴矿床成矿流体性质、来源及演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云 李堃 +3 位作者 于玉帅 赵武强 刘飞 黄啸坤 《华南地质》 CAS 2023年第3期558-570,共13页
广西金秀县龙华镍钴矿床是近年来获得较多关注的热液型镍钴矿床,对于其形成过程,尤其是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方面的详细报道较少。龙华镍钴矿床的矿化过程从早到晚可分为石英-红砷镍矿-辉砷镍矿、石英-辉砷镍矿、石英-镍黄铁矿-黄铁矿等... 广西金秀县龙华镍钴矿床是近年来获得较多关注的热液型镍钴矿床,对于其形成过程,尤其是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方面的详细报道较少。龙华镍钴矿床的矿化过程从早到晚可分为石英-红砷镍矿-辉砷镍矿、石英-辉砷镍矿、石英-镍黄铁矿-黄铁矿等三个成矿阶段,对代表成矿各阶段的伴生透明矿物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观察及显微测温,结果显示龙华镍钴矿床早成矿阶段流体均一温度为121~235℃,盐度主要为7.86~35.87 wt%NaCl,主成矿阶段均一温度为135~223℃,盐度主要为13.77~35.87 wt%NaCl.,晚成矿阶段均一温度为96~180℃,盐度为3.21~26.64 wt%NaCl。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中高盐度特征,结合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初步判断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循环萃取了富镍地层中成矿物质的大气降水演变而成的含矿热卤水,同时混合有少量岩浆水和大气水,流体混合和流体冷却作用是导致该矿床镍钴矿物沉淀的重要因素。金秀镍钴矿床属新型中低温、中高盐度的热液充填型镍钴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流体演化 矿床成因 龙华镍钴矿床 广西金秀县
下载PDF
广西金秀龙华镍钴矿床矿石结构及其对矿床成因的启示
3
作者 杨奇荻 黄啸坤 +4 位作者 李堃 刘飞 赵武强 周云 戴平云 《华南地质》 CAS 2023年第4期601-616,共16页
广西金秀龙华镍钴矿是近年来在我国新发现的高品位镍钴矿床,矿体主要受围岩和东西向断裂构造双重控制,其成因存在很大争议。笔者首次在手标本上观察到五元素脉型矿床中常见的“蕨类状环带结构”,本文将龙华镍钴矿与五元素脉型矿床的成... 广西金秀龙华镍钴矿是近年来在我国新发现的高品位镍钴矿床,矿体主要受围岩和东西向断裂构造双重控制,其成因存在很大争议。笔者首次在手标本上观察到五元素脉型矿床中常见的“蕨类状环带结构”,本文将龙华镍钴矿与五元素脉型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和性质及矿床沉淀机制3个关键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龙华镍钴矿床成因类型可能为五元素脉型矿床,成矿物质来自寒武纪地层,成矿流体以盆地卤水为主并叠加有大气降水。黑色碳质泥岩-粉砂岩是触发成矿物质沉淀的还原障,原生黄铁矿和含CH4等还原性流体的注入是导致红砷镍矿等有关成矿物质沉淀的直接因素。其中,特征的“蕨类状环带结构”的形成可能是在特定pH值条件下,流体中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反应慢于亚砷酸盐的热化学还原反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钴矿床 五元素脉型矿床 砷化物 硫砷化物 红砷镍矿
下载PDF
湘东北地区井冲钴铜矿床中辉砷钴矿的发现、成因及开发利用价值
4
作者 陕亮 黄啸坤 +3 位作者 王川 鲍波 张鲲 李艳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05-1707,共3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湘东北地区井冲矿床(Co资源量3283 t,平均品位0.022%)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富钴岩浆热液脉型钴铜矿床之一。前人认为钴主体以类质同象或纳米微粒形式分布在黄铁矿中。本文以该钴铜矿床为研究对象,围绕新发现的辉砷钴矿... 1研究目的(Objective)湘东北地区井冲矿床(Co资源量3283 t,平均品位0.022%)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富钴岩浆热液脉型钴铜矿床之一。前人认为钴主体以类质同象或纳米微粒形式分布在黄铁矿中。本文以该钴铜矿床为研究对象,围绕新发现的辉砷钴矿颗粒开展系统的微观矿物学研究,确定了钴的赋存状态,该成果对矿床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东北地区 钴铜矿床 辉砷钴矿 矿物学研究 矿床成因 岩浆热液脉型 类质同象 资源量
下载PDF
小秦岭金成矿区南矿带构造控矿规律和矿床定位样式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晋定 王大钊 +4 位作者 詹小飞 魏俊浩 肖鸿 李欢 黄啸坤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64-1077,共14页
小秦岭金成矿区是我国第二大金矿床集中区,南矿带是该区大中型金矿最集中的矿带,矿带内金矿的形成、演化与分布严格受构造,尤其是断裂构造的控制。通过对桐峪金矿床、东闯金矿床、文峪金矿床、杨砦峪金矿床等典型矿床的研究,建立了小秦... 小秦岭金成矿区是我国第二大金矿床集中区,南矿带是该区大中型金矿最集中的矿带,矿带内金矿的形成、演化与分布严格受构造,尤其是断裂构造的控制。通过对桐峪金矿床、东闯金矿床、文峪金矿床、杨砦峪金矿床等典型矿床的研究,建立了小秦岭地区构造演化体系,系统划分了南矿带中生代断裂构造演化期次,并对金成矿期构造应力场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构造演化及应力场分布为基础,分别从矿床尺度和矿体尺度对构造控矿规律进行了总结。结合对构造控矿规律的分析,认为金成矿期的断裂在无大规模成矿活动或无二次叠加成矿作用的情况下,以第二矿化富集中心为目标进行深部找矿获得重大突破的难度较大,但主断裂下盘仍然存在有利的找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矿 小秦岭 南矿带 应力分析
下载PDF
东昆仑鑫拓斑状二长花岗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曾闰灵 魏俊浩 +3 位作者 李欢 黄啸坤 闫茂强 张新铭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33-1251,共19页
对于东昆仑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古特提斯演化中洋盆闭合的时限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对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中段五龙沟地区鑫拓斑状二长花岗岩开展详细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确定其形成时代,探讨其岩... 对于东昆仑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古特提斯演化中洋盆闭合的时限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对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中段五龙沟地区鑫拓斑状二长花岗岩开展详细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确定其形成时代,探讨其岩石成因及成岩构造背景,限定古特提斯洋的形成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斑状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40.5±1.2 Ma,指示其侵位于中三叠世中晚期。岩石K_(2)O/Na_(2)O值为0.79~1.02,Mg^(#)为34~39,σ为1.71~1.96,A/CNK为1.00~1.05,属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的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a/Yb)_(N)=20.93~32.89),具有微弱的Eu负异常(Eu/Eu*=0.88~0.93),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Pb、Sr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等,以及具有较高的Sr含量(384~460μg/g)和Sr/Y值(46.11~61.53),较低的Y(7.20~9.30μg/g)和Yb(0.63~0.89μg/g)含量,显示埃达克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锆石ε_(Hf)(t)值介于−7.7~−0.3,对应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为1157~1565 Ma。综合分析表明,鑫拓斑状二长花岗岩形成于由俯冲向同碰撞转换的构造背景,源于增厚的古老下地壳含石榴子石角闪岩的部分熔融,且在岩浆形成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但未发生明显的壳幔混合。综合区域构造演化以及同时代岩浆岩证据,本文认为鑫拓斑状二长花岗岩侵位于古特提斯洋北向俯冲的末期、陆(弧)陆局部初始碰撞造山阶段,古特提斯洋最终完全闭合时间应为中三叠世晚期‒晚三叠世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造山带 古特提斯洋 埃达克质岩 中三叠世 俯冲‒碰撞转换
下载PDF
干扰素滴眼液辅助治疗尖锐湿疣
7
作者 林剑梅 黄啸坤 范丽萍 《药学实践杂志》 CAS 1999年第6期328-329,共2页
目的:探索外用干扰素在辅助治疗尖锐湿疣(CA) 中的疗效。方法:53 例患CA的病人经激光治疗后用重组干扰素α1b 滴眼液(IFN-α1b)滴涂碳化部位及周围皮肤、粘膜,至患部愈后继续用药15~20d。结果:经1~2 个... 目的:探索外用干扰素在辅助治疗尖锐湿疣(CA) 中的疗效。方法:53 例患CA的病人经激光治疗后用重组干扰素α1b 滴眼液(IFN-α1b)滴涂碳化部位及周围皮肤、粘膜,至患部愈后继续用药15~20d。结果:经1~2 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93% 。结论:外用干扰素可局部抑制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尖锐湿疣 辅助治疗 滴眼液
下载PDF
胃康友的剂型改革
8
作者 刘谦典 高志刚 +1 位作者 王振忠 黄啸坤 《中成药》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4,共1页
介绍了胃康友无水混悬剂制备的具体方法,粘合剂采用稀醇制粒得到理想的颗粒。全部中药粉通过100目筛,以保证混悬剂加水时能混悬在水中。还介绍了炒蒲黄新的炮制方法。制备工艺中中药粉经过两次烘烤,产品经卫生学检查符合要求。
关键词 中药无水混悬剂 胃康友
下载PDF
防治干槽症甲硝唑填充剂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9
作者 高志刚 刘凤英 黄啸坤 《药学实践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296-297,共2页
目的 :介绍甲硝唑填充剂的处方组成、配制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 :自制甲硝唑填充剂用于干槽症的防治 ,并用常规方法作对照。结果 :本品对干槽症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有效率达 1 0 0 % ,优于对照组。结论 :本品原料易得、制作简单、疗效确... 目的 :介绍甲硝唑填充剂的处方组成、配制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 :自制甲硝唑填充剂用于干槽症的防治 ,并用常规方法作对照。结果 :本品对干槽症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有效率达 1 0 0 % ,优于对照组。结论 :本品原料易得、制作简单、疗效确切 ,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硝唑填充剂 干槽症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层层反关确保药品质量
10
作者 高志刚 黄啸坤 《军队医药》 1999年第4期8-9,共2页
关键词 药品质量 药品管理 药库 微机管理 药品市场
下载PDF
东昆仑巴隆地区晚三叠世石英闪长岩成因: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Sr-Nd-Hf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啸坤 魏俊浩 +5 位作者 李欢 陈梦婷 王艺龙 李国猛 闫茂强 张新铭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37-2056,共20页
花岗岩的研究对于反演造山带下地壳物质组成、造山作用深部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对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的巴隆石英闪长岩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地球化学、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以探讨其岩石... 花岗岩的研究对于反演造山带下地壳物质组成、造山作用深部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对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的巴隆石英闪长岩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地球化学、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以探讨其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229.5±1.4 Ma,为晚三叠世岩浆活动产物.全岩SiO_(2)含量为59.86%~61.83%,显示高Na_(2)O(3.38%~3.55%)和Al_(2)O_(3)(16.38%~17.03%)特征,Na_(2)O/K_(2)O为1.25~1.39,Mg#为50.1~52.3,属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标准化图呈右倾,具有较弱的负铕异常(δEu=0.71~0.82),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显著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石英闪长岩的高Sr(474~609×10^(-6))、Sr/Y(32.31~40.86)、(La/Yb)N(13.34~15.32)和低Yb(1.34~1.75×10^(-6))、Y(13.40~15.60×10^(-6))含量与埃达克质岩石特征相似.全岩(^(87)Sr/^(86)Sr)i为0.708186~0.708428,ε_(Nd)(t)为-5.75~-5.27,对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 Nd)为1432~1471 Ma;ε_(Hf)(t)为-5.2~-3.2,t_(DM2)( Hf)为1305~1420 Ma.岩相学、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结果揭示石英闪长岩起源于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混有幔源岩浆.构造判别图解显示巴隆石英闪长岩体形成于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东昆仑与巴颜喀拉地体的陆陆碰撞导致板片断离,软流圈物质上涌,使富集地幔熔融并底侵下地壳,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巴隆石英闪长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闪长岩 晚三叠世 壳幔混合作用 后碰撞 东昆仑造山带 岩石学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东昆仑五龙沟地区晚志留世A型花岗岩成因:U-Pb年代学、地球化学、Nd及Hf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27
12
作者 王艺龙 李艳军 +5 位作者 魏俊浩 李欢 韩玉 周红智 黄啸坤 柯坤家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19-1236,共18页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五龙沟金矿田内首次发现晚志留世A型花岗岩体.对其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Nd及Hf同位素研究,探讨岩体成因和构造背景.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420±3Ma,为晚志留世岩浆活动产物.岩石具有高Si...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五龙沟金矿田内首次发现晚志留世A型花岗岩体.对其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Nd及Hf同位素研究,探讨岩体成因和构造背景.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420±3Ma,为晚志留世岩浆活动产物.岩石具有高SiO2(76.0%~78.4%)、K2O(4.64%~5.22%)和Na2O(2.93%~3.25%)含量,低FeOT(0.98%~1.45%)、MgO(0.11%~0.22%)和CaO(0.27%~0.79%)含量特征.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La)和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Nb、P、Ti)和HREE,具有强烈的Eu负异常(Eu/Eu*=0.09~0.12).该岩体104×Ga/Al比值为3.09~3.15,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全岩εNd(t)=-2.5^-2.2,对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Nd)=1 339~1 365Ma.锆石εHf(t)=-2.8^+2.1,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Hf)=1 269~1 583Ma.地球化学、Nd及Hf同位素揭示该岩体为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幔源岩浆与其诱发的古老地壳物质混合形成.构造判别图解指示岩体具有A2型花岗岩特征,形成于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结合和勒冈那仁和冰沟A型花岗岩体,认为东昆仑地区至少在晚志留世已进入伸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晚志留世 岩石成因 后碰撞伸展 东昆仑 岩石学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新疆东准噶尔北缘顿巴斯套地区晚泥盆世石英闪长玢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红智 魏俊浩 +6 位作者 陈加杰 李欢 张道涵 舍建忠 黄啸坤 孔德鼎 白惠文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48-1267,共20页
新疆顿巴斯套矿区石英闪长玢岩的研究对厘清古亚洲洋晚泥盆世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新疆顿巴斯套矿区石英闪长玢岩位于东准噶尔盆地北缘,为确定其岩浆侵入活动时限和岩石成因,讨论准噶尔地块北侧的古亚洲洋在晚古生代早期的俯冲作用,开展... 新疆顿巴斯套矿区石英闪长玢岩的研究对厘清古亚洲洋晚泥盆世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新疆顿巴斯套矿区石英闪长玢岩位于东准噶尔盆地北缘,为确定其岩浆侵入活动时限和岩石成因,讨论准噶尔地块北侧的古亚洲洋在晚古生代早期的俯冲作用,开展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Hf同位素地球化学,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矿区内石英闪长玢岩单颗粒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为378±2Ma,指示晚泥盆世岩浆活动.石英闪长玢岩全岩SiO_2含量为54.94%~68.64%,富Na_2O(平均含量为4.34%),Na_2O/K_2O为1.19~2.72,里特曼指数(σ)大多小于3.3,Fe_2O_3T含量为2.23%~5.65%、MgO含量为0.81%~2.77%、Al_2O_3含量为14.31%~16.99%,TiO_2含量为0.32%~1.02%,CaO含量为2.58%~4.97%,Mg~#变化于38.1~51.2,A/CNK为0.83~1.08,属准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Nb、Ta、P、Ti),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右倾,具有明显的轻重稀土分异,基本无Eu异常.全岩有较低的(^(87)Sr/^(86)Sr)_i(0.703 783~0.703 901),较高的ε_(Nd)(378Ma)(+6.2~+6.7),年轻的TDM(560~608Ma),锆石ε_(Hf)(t)相对较高,变化于+12.1~+15.1,对应的一阶段模式年龄TDM1(Hf)为403~516Ma,显示亏损地幔源区特征.综合上述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石英闪长玢岩为俯冲环境下洋壳部分熔融的产物,俯冲洋壳脱水产生的流体、熔体在上升过程中与地幔楔发生了交代反应.结合新疆北部蛇绿岩及东准噶尔北缘、阿尔泰南缘相关岛弧花岗岩、火山岩等综合对比,认为区内中-晚泥盆世存在古亚洲洋的南北双向俯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闪长玢岩 晚泥盆世 古亚洲洋 双向俯冲 东准噶尔北缘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