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简论“剩余数据”的生产逻辑——数字经济时代的平台资本盈利新模式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在忠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26,共9页
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凸显了数据作为商品的重要性,催生了收集和分析用户数据的数据挖掘产业。反映生产生活各行业领域动态的原始数据被收集起来,上传至云端数据库并交由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团队进行挖掘分析与解读,生产出包含“剩余...
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凸显了数据作为商品的重要性,催生了收集和分析用户数据的数据挖掘产业。反映生产生活各行业领域动态的原始数据被收集起来,上传至云端数据库并交由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团队进行挖掘分析与解读,生产出包含“剩余数据”的商品,面向市场出售和提供服务。“剩余数据”是一种不断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处理的动态累积型数据,也是实现数据商品化的技术要素。它承载着数字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并以商品化的形式分离了有关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通过这种分离,平台资本获得了利润,将数字劳动生产出来的数据商品发展成为数字资本。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必须深入考察和分析“剩余数据”的生产方式,警惕平台资本借助这种形式榨取利润并无序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物联网
数据挖掘
剩余数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破除“自我”的幻象——简论拉康精神分析学对主体概念的解构
2
作者
黄在忠
楼巍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74-79,共6页
过去的意识哲学认为"自我"作为主体是理性的,而且能够在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展开自己的意义,然而这仅仅是从有限的思路来讨论问题,忽视了主体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的结构性作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让"自我"的非...
过去的意识哲学认为"自我"作为主体是理性的,而且能够在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展开自己的意义,然而这仅仅是从有限的思路来讨论问题,忽视了主体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的结构性作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让"自我"的非理性层面得到一定程度的解释,与之相关的"无意识"和欲望也都与构建人格的"力比多"有关。拉康的精神分析学结合了索绪尔的语言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和"欲望"的观点予以重新解释,颠覆了传统的主体"自我"的形象,否定"自我"的建构性与合法性,用一种反讽的方式揭示出一个"异化"的"自我"能指概念,这样的"自我"不仅始终无法满足其对象的欲望,同时也是属于一种语言和文化结构性的无意识的自欺,是一个空洞的幻象。"自我"的本质被潜在地证明为一种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康
弗洛伊德
主体
精神分析
无意识
欲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解释”到“理解”——论现代哲学的问题转向
3
作者
黄在忠
《南方论刊》
2017年第2期29-32,共4页
古希腊时期,哲学以考察世界、为人类生活提供更好的实践指导为己任,但近代以来哲学的形而上学化却让它脱离了真实的生活世界而沉浸于对本质实在问题的追问当中。进入20世纪,哲学家们开始放弃过去的讨论方式,其中尤以后期维特根斯坦、胡...
古希腊时期,哲学以考察世界、为人类生活提供更好的实践指导为己任,但近代以来哲学的形而上学化却让它脱离了真实的生活世界而沉浸于对本质实在问题的追问当中。进入20世纪,哲学家们开始放弃过去的讨论方式,其中尤以后期维特根斯坦、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人的态度最为鲜明,他们努力把哲学的反思对象拉回到未被做出形而上解读的生活世界,实现从"解释"世界到"理解"世界的哲学问题转向,体现了一种现象高于本质的反本质主义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终结
现象学
此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能互联与数据记忆——论一种技术拜物教的产生
被引量:
12
4
作者
黄在忠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146-153,共8页
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诞生的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使人们将社会物质生产关系理解为一切具体的事物表现,而不是整体物质生产关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今,一种基于数字经济时代物联网技术应用场景的新拜物教正在形成。这种技术拜物...
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诞生的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使人们将社会物质生产关系理解为一切具体的事物表现,而不是整体物质生产关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今,一种基于数字经济时代物联网技术应用场景的新拜物教正在形成。这种技术拜物教促使人们习惯于将企业通过智能设备采集和使用个人数据的行为理解为一种仅在商业上个人隐私被侵犯的法律问题,而忽略其背后资本利用具体的技术设备和服务融入智能生活的产业真相:资本通过将用户的在线活动数据化,并产生"剩余数据"用于推动数据和技术的资本化运营。日常生活中的工具理性与实证主义的认识观进一步固化这种技术拜物教对人们的影响,智能互联的技术体验也让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符码化。要批判这种技术拜物教,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直面由它带来的现实问题并深度考察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关系,以警惕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物教
资本
数据
技术
生产关系
原文传递
题名
简论“剩余数据”的生产逻辑——数字经济时代的平台资本盈利新模式
被引量:
1
1
作者
黄在忠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26,共9页
文摘
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凸显了数据作为商品的重要性,催生了收集和分析用户数据的数据挖掘产业。反映生产生活各行业领域动态的原始数据被收集起来,上传至云端数据库并交由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团队进行挖掘分析与解读,生产出包含“剩余数据”的商品,面向市场出售和提供服务。“剩余数据”是一种不断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处理的动态累积型数据,也是实现数据商品化的技术要素。它承载着数字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并以商品化的形式分离了有关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通过这种分离,平台资本获得了利润,将数字劳动生产出来的数据商品发展成为数字资本。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必须深入考察和分析“剩余数据”的生产方式,警惕平台资本借助这种形式榨取利润并无序扩张。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物联网
数据挖掘
剩余数据
Keywords
digital economy
IOT
data mining
surplus data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F0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破除“自我”的幻象——简论拉康精神分析学对主体概念的解构
2
作者
黄在忠
楼巍
机构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74-79,共6页
文摘
过去的意识哲学认为"自我"作为主体是理性的,而且能够在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展开自己的意义,然而这仅仅是从有限的思路来讨论问题,忽视了主体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的结构性作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让"自我"的非理性层面得到一定程度的解释,与之相关的"无意识"和欲望也都与构建人格的"力比多"有关。拉康的精神分析学结合了索绪尔的语言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和"欲望"的观点予以重新解释,颠覆了传统的主体"自我"的形象,否定"自我"的建构性与合法性,用一种反讽的方式揭示出一个"异化"的"自我"能指概念,这样的"自我"不仅始终无法满足其对象的欲望,同时也是属于一种语言和文化结构性的无意识的自欺,是一个空洞的幻象。"自我"的本质被潜在地证明为一种不可能。
关键词
拉康
弗洛伊德
主体
精神分析
无意识
欲望
Keywords
subjectivity
psychoanalysis
unconscious
desire
分类号
B017.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B565.59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解释”到“理解”——论现代哲学的问题转向
3
作者
黄在忠
机构
厦门大学
出处
《南方论刊》
2017年第2期29-32,共4页
文摘
古希腊时期,哲学以考察世界、为人类生活提供更好的实践指导为己任,但近代以来哲学的形而上学化却让它脱离了真实的生活世界而沉浸于对本质实在问题的追问当中。进入20世纪,哲学家们开始放弃过去的讨论方式,其中尤以后期维特根斯坦、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人的态度最为鲜明,他们努力把哲学的反思对象拉回到未被做出形而上解读的生活世界,实现从"解释"世界到"理解"世界的哲学问题转向,体现了一种现象高于本质的反本质主义倾向。
关键词
哲学终结
现象学
此在
分类号
B15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互联与数据记忆——论一种技术拜物教的产生
被引量:
12
4
作者
黄在忠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146-153,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16BZX016)。
文摘
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诞生的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使人们将社会物质生产关系理解为一切具体的事物表现,而不是整体物质生产关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今,一种基于数字经济时代物联网技术应用场景的新拜物教正在形成。这种技术拜物教促使人们习惯于将企业通过智能设备采集和使用个人数据的行为理解为一种仅在商业上个人隐私被侵犯的法律问题,而忽略其背后资本利用具体的技术设备和服务融入智能生活的产业真相:资本通过将用户的在线活动数据化,并产生"剩余数据"用于推动数据和技术的资本化运营。日常生活中的工具理性与实证主义的认识观进一步固化这种技术拜物教对人们的影响,智能互联的技术体验也让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符码化。要批判这种技术拜物教,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直面由它带来的现实问题并深度考察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关系,以警惕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关键词
拜物教
资本
数据
技术
生产关系
Keywords
fetishism
capital
data
technology
production relations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简论“剩余数据”的生产逻辑——数字经济时代的平台资本盈利新模式
黄在忠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破除“自我”的幻象——简论拉康精神分析学对主体概念的解构
黄在忠
楼巍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解释”到“理解”——论现代哲学的问题转向
黄在忠
《南方论刊》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智能互联与数据记忆——论一种技术拜物教的产生
黄在忠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
1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