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白银财政之滥觞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壮钊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6-53,共18页
明代永乐迁都北京后,南方财赋重地的逋负问题益加突出。为此,在解决北京军官俸粮问题的契机下,宣德、正统年间,周忱等人积极设计并推行折粮银等制度。同时,由于北边原有的供给体制遭到破坏,朝廷采取将部分折粮银输往北边籴粮的方式,以... 明代永乐迁都北京后,南方财赋重地的逋负问题益加突出。为此,在解决北京军官俸粮问题的契机下,宣德、正统年间,周忱等人积极设计并推行折粮银等制度。同时,由于北边原有的供给体制遭到破坏,朝廷采取将部分折粮银输往北边籴粮的方式,以维持北边的供给。帝国的财政运作有赖于这种将折粮银充当俸粮与边饷的制度,因之,原先意在维持宝钞流通的禁银政策被放弃,造就明代白银财政之滥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白银 财政 北边
下载PDF
摊丁入地与地方社会——以清代山西“丁归地粮”案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壮钊 《晋阳学刊》 CSSCI 2015年第1期9-14,共6页
现有的研究在制度层面上揭明了清代摊丁入地改革的基本进程,而对制度落实到地方社会时发生的具体情况则缺乏研究。山西"丁归地粮"的案例分析显示,对摊丁入地的研究,除了要把握制度上的因革,还需要考虑当地原有的赋税体制,以... 现有的研究在制度层面上揭明了清代摊丁入地改革的基本进程,而对制度落实到地方社会时发生的具体情况则缺乏研究。山西"丁归地粮"的案例分析显示,对摊丁入地的研究,除了要把握制度上的因革,还需要考虑当地原有的赋税体制,以及因户籍身份或职业等所产生的不同赋税利益群体,同时也要注意州县内乡里间存在的差别。摊丁入地在地方上的推行是否顺利,往往取决于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势力角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山西 摊丁入地 地方社会
下载PDF
日伪统治时期山西省的户口捐
3
作者 黄壮钊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7期62-67,共6页
日伪统治时期,山西的地方伪政府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治安开支,一般采取征收摊款的方式来筹措经费。由于摊款存在诸多弊端,伪山西省公署先是出台规范摊款的政策,后又从1943年开始禁止各项摊款,改以户口捐的名目来征收。相比摊款,户口捐的... 日伪统治时期,山西的地方伪政府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治安开支,一般采取征收摊款的方式来筹措经费。由于摊款存在诸多弊端,伪山西省公署先是出台规范摊款的政策,后又从1943年开始禁止各项摊款,改以户口捐的名目来征收。相比摊款,户口捐的制度设计更加规范与细致。然而,由于许多人并不如实申报自己的资产与收入,户口捐的征收并不顺利。为有利于户口捐的征收,户口捐从申报制转向承包制,让村来包办,以便解决申报不实的问题。户口捐之难以落实,反映了日伪政权不得人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伪 山西 摊款 户口捐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宗族文化的复兴——深圳大芬油画村的个案研究
4
作者 黄壮钊 《南方论刊》 2023年第12期92-95,共4页
得益于改革开放和油画产业在村里的扎根与发展,大芬油画村从落后的乡村转变为富裕的城中村。油画产业所产生的经济收益,使原居民有资金重修旧祠堂。重修祠堂与重建宗族礼仪,既彰显了原居大姓的重要地位,也向居住在村里的外来者展现了主... 得益于改革开放和油画产业在村里的扎根与发展,大芬油画村从落后的乡村转变为富裕的城中村。油画产业所产生的经济收益,使原居民有资金重修旧祠堂。重修祠堂与重建宗族礼仪,既彰显了原居大姓的重要地位,也向居住在村里的外来者展现了主人翁地位。同时,原居民也将自己和几百年来的宗族传统联系起来,展现自身的“悠久历史”,强调自己文化的传统性,并最终重新书写了乡村的历史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 大芬村 油画产业 祠堂 宗族
下载PDF
明清山西解盐生产技术的演变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壮钊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3-122,共10页
明代前中期,山西解盐的生产方式是直接入池捞采漫生盐,隆庆年间的大水致使各方不得不开始探索治畦浇晒的办法。由于部分解盐是在缺乏硝板的小池边进行浇晒,且当时的晒盐技术未能除去味苦的杂质,故不受市场欢迎,从而导致河东运司遭受割... 明代前中期,山西解盐的生产方式是直接入池捞采漫生盐,隆庆年间的大水致使各方不得不开始探索治畦浇晒的办法。由于部分解盐是在缺乏硝板的小池边进行浇晒,且当时的晒盐技术未能除去味苦的杂质,故不受市场欢迎,从而导致河东运司遭受割地减课的打击。在此背景下,盐运司开始让盐商参与晒盐的生产。明末清初的战乱导致负责捞盐的盐丁大量逃亡,盐运司推行"畦归商种"制,由盐商雇佣专业的技术工人来从事解盐生产,这为分段浇晒新技术的采用与推广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盐 漫生盐 治畦浇晒 畦归商种 盐丁
原文传递
里甲的废除——民国初年山西的村制与赋役改革
6
作者 黄壮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0-107,共8页
明代中后期以来,里甲制度逐渐式微。不过由于政府仍利用里甲来作为户籍身份的标识以及催征钱粮的依托,所以里甲的名目一直沿用至民国初年。进入民国,村制的推行为里甲的废除提供了制度基础。各地在废除里甲的同时改办村粮,由村来负责税... 明代中后期以来,里甲制度逐渐式微。不过由于政府仍利用里甲来作为户籍身份的标识以及催征钱粮的依托,所以里甲的名目一直沿用至民国初年。进入民国,村制的推行为里甲的废除提供了制度基础。各地在废除里甲的同时改办村粮,由村来负责税粮的催征与管理。村粮制的实施,有利于村财政制度的建立与运行。里甲的废除与村粮制的推行,体现了现代地方行政制度建立之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甲 赋役 山西 村制 村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