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站在共产主义的高峰上看问题
1
作者 黄声孝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9年第1期75-80,共6页
黄声孝同志是湖北宜昌搬运工人,王英同志是湖北浠水农民,两位都是群众爱戴的作者。1958年11月,他们应我院聘请,担任中文系教师。这两篇文章,就是他们在中文系的演讲稿。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创作实践,从实际出发,中肯地阐述了有关... 黄声孝同志是湖北宜昌搬运工人,王英同志是湖北浠水农民,两位都是群众爱戴的作者。1958年11月,他们应我院聘请,担任中文系教师。这两篇文章,就是他们在中文系的演讲稿。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创作实践,从实际出发,中肯地阐述了有关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一些问题。两文曾由我们转寄《文艺报》1959年第二期发表。这里发表的,较之更为详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 共产主义理想 现实主义 装卸工人 革命 创作方法 共产主义远景 社会主义 远大理想 克服困难
下载PDF
我是一个装卸工
2
作者 黄声孝 《诗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26-126,共1页
我是一个装卸工,威镇长江万里程,左手搬来上海市,右手送走重庆城。我是一个装卸工,干劲冲破九重天,太阳装了千千万,月亮卸了万万千。
关键词 《我是一个装卸工》 诗歌 黄声孝 文学
原文传递
《聶耳》笔谈
3
作者 吕驥 陈播 +7 位作者 许幸之 吴天 王云阶 黄声孝 蒋桂英 李业道 许翰若 程季华 《电影艺术》 1960年第11期22-31,共10页
《聶耳》这部影片对于我国青年,特别是对于年青一代音乐工作者,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影片。首先是由于这部影片不是着重地去描写聶耳同志的个人生活,不是离开了当时的革命斗争去描写聶耳同志个人,而是从革命斗争发展过程中描写了聶耳的... 《聶耳》这部影片对于我国青年,特别是对于年青一代音乐工作者,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影片。首先是由于这部影片不是着重地去描写聶耳同志的个人生活,不是离开了当时的革命斗争去描写聶耳同志个人,而是从革命斗争发展过程中描写了聶耳的创作事业和他的成长。聶耳同志不是作为个人英雄出现在银幕上,而是作为革命群众中的一个战士,和广大革命群众生死与共的一个勇敢的战士出现在我们面前;因此,我们在影片中所看到的聶耳同志,不是脱离群众、脱离革命斗争的“英雄”,而是在群众革命斗争中发挥了他的积极作用的战士。由于影片使我们在看聶耳的同时,也看到了那个时代的革命斗争和参加了当时的革命斗争的群众,而且聶耳是革命群众中的一个,因而使我们对于这个在群众革命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战士获得了正确的理解。其次,这部影片也正确地处理了当时的革命文化斗争和整个革命斗争的关系,因此,虽然影片只描写了聶耳所接触到的文化斗争的一个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斗争 影片 革命音乐 文化斗争 国民党 群众歌曲 电影艺术 中国人民 日本帝国主义 战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