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黏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及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黄复雪 李丹丹 +3 位作者 文习之 李婧婧 祝保艳 张晓实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4-250,共7页
【目的】采用二代测序(NGS)检测黏膜黑色素瘤中的295个基因突变情况,分析黏膜黑色素瘤患者的基因突变谱及突变特点,探索潜在治疗靶点。【方法】组织标本来自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生物治疗科就诊的黏膜黑色素瘤患... 【目的】采用二代测序(NGS)检测黏膜黑色素瘤中的295个基因突变情况,分析黏膜黑色素瘤患者的基因突变谱及突变特点,探索潜在治疗靶点。【方法】组织标本来自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生物治疗科就诊的黏膜黑色素瘤患者,于我院分子诊断科行NGS检测295个基因变异。【结果】黑色素瘤主要驱动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BRAF 20%(5/25),KIT 20%(5/25),NRAS 12%(3/25),NF18%(2/25)。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为MYC拷贝数增加(36%,9/25),其次为KDR拷贝数增加,突变率为24%(6/25)。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PI3K-mTOR,生长因子受体,MAPK,免疫应答和WNT/NOTCH相关通路广泛存在突变,突变率分别为76%(19/25),72%(18/25),56%(14/25),60%(15/25),36%(9/25),28%(7/25),24%(6/25)。可见多个靶向治疗靶点,如ATM,ATRX,EMSY,FANCI,RAD52,MET,PDGFRA,KDR,FLT4,ALK,ERBB3及ROS1等。【结论】中国黏膜黑色素瘤基因突变谱与皮肤型存在差异,且与西方人群不同,NGS测序可为黏膜黑色素瘤的治疗提供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代测序 基因突变 黏膜黑色素瘤
下载PDF
卡博替尼联合PD-L1单抗对黑色素瘤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机制 被引量:6
2
作者 祝保艳 李婧婧 +4 位作者 李丹丹 文习之 黄复雪 刘巍 张晓实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2-178,共7页
【目的】探讨卡博替尼联合PD-L1单抗对恶性黑色素瘤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体外培养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建立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将小鼠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溶剂对照组、PD-L1单抗组、卡博替尼... 【目的】探讨卡博替尼联合PD-L1单抗对恶性黑色素瘤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体外培养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建立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将小鼠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溶剂对照组、PD-L1单抗组、卡博替尼组和卡博替尼联合PD-L1单抗组(联合组)。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每2 d测量一次肿瘤体积。肿瘤体积达到2 000 mm^3或是组间差距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时定义为研究终点。达到研究终点后处死小鼠取材,流式细胞学检测肿瘤组织中浸润免疫细胞情况,包括CD4^+、CD8^+T淋巴细胞及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另将体外培养的B16-F10细胞分别经不同药物处理后,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mTOR和p-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B16-F10黑色素瘤移植瘤模型显示,PD-L1单抗组没有明显抑瘤作用,卡博替尼组与联合组均有明显抑瘤效应,联合组抑瘤效果较卡博替尼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5)。在体外实验中,药物处理24及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B16-F10细胞凋亡,结果显示联合组与卡博替尼组相比,B16-F10细胞凋亡比例均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 h:P=0.003 5;48 h:P=0.002 9)。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联合组及卡博替尼组对AKT和mTOR蛋白水平无明显影响,但均可下调p-AKT和p-mTOR蛋白水平,联合组作用更为显著。【结论】卡博替尼联合PD-L1单抗有协同抗肿瘤作用,这种协同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B16-F10细胞凋亡及抑制AKT/mTOR通路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卡博替尼 PD-L1单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