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素对小鼠肾脏毒性表现的凋亡机制 被引量:14
1
作者 黄婉奕 李彦桥 +4 位作者 蒋晴 罗煜 艾小鹏 王平 孟宪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2-47,共6页
目的:观察大黄素长期给药对小鼠肾脏毒性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毒性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和大黄素低、高剂量(0.8,1.6 g·kg^(-1))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连续灌胃给药1... 目的:观察大黄素长期给药对小鼠肾脏毒性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毒性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和大黄素低、高剂量(0.8,1.6 g·kg^(-1))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连续灌胃给药11周。给药期间,观察记录小鼠的一般情况;停止给药后检测动物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计算肾脏指数并检测肾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取肾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同性别空白组比较,给药组小鼠体质量下降明显,肾脏指数降低,BUN和SCr升高明显(P<0.05,P<0.01),SOD活力明显降低(P<0.05,P<0.01),TNF-α含量明显增多(P<0.05,P<0.01),大黄素高剂量组GSH-Px含量和GSH/GSSG明显下降(P<0.05),Caspase-3表达明显上升(P<0.05)。肾脏病理组织学检测,大黄素高剂量组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肾小管管腔中蛋白管型、充血和淋巴细胞小灶性增生明显,大黄素低剂量组以上表现较高剂量组不明显。结论:大黄素长期大剂量给药对小鼠肾脏存在一定毒性,在1.6 g·kg^(-1)·d^(-1)剂量下毒性作用明显,无明显性别差异。其潜在毒性机制可能为引起氧化系统紊乱,诱发氧化应激损伤,触发炎症反应,进而使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长期毒性 肾毒性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桂枝拮抗麻黄中枢氧化应激损伤及NLRP3炎症小体上调作用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文倩 童东 +4 位作者 黄婉奕 左芳 魏志成 曾勇 孟宪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33-137,共5页
目的:研究桂枝对麻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KM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麻黄组(10 g·kg^(-1)),麻黄-桂枝3∶2组(10 g·kg^(-1)+6.67 g·kg^(-1)),麻黄-桂枝3∶1组(10 g·kg... 目的:研究桂枝对麻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KM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麻黄组(10 g·kg^(-1)),麻黄-桂枝3∶2组(10 g·kg^(-1)+6.67 g·kg^(-1)),麻黄-桂枝3∶1组(10 g·kg^(-1)+3.33 g·kg^(-1)),桂枝组(6.67 g·kg^(-1)),灌胃给药14 d,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小鼠脑组织NLRP3炎症小体表达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麻黄组小鼠SOD活力下降(P<0.01),MDA,NO,TNOS,iNOS含量增加(P<0.01),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蛋白表达上调(P<0.01),桂枝组无明显差异;与麻黄组比较,化学法结果显示麻黄-桂枝3∶2组和3∶1组均能够明显升高脑组织中SOD活力(P<0.05,P<0.01),降低MDA,NO,TNOS,iNOS含量(P<0.05,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3∶2组能够显著降低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表达(P<0.05,P<0.01),3∶1组能够降低Caspase-1蛋白表达(P<0.05)。结论:桂枝对麻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随着桂枝比例的增加,桂枝拮抗麻黄中枢毒性更为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加抗氧化活性,减少氧化应激损伤,抑制NLRP3炎症小体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 麻黄 中枢神经系统 氧化应激损伤 NLRP3炎症小体
原文传递
麻黄桂枝配伍对小鼠行为活动及中枢多巴胺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文倩 李彦桥 +3 位作者 黄婉奕 童东 曾勇 孟宪丽 《中药药理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90,共5页
目的:研究麻黄桂枝配伍对小鼠行为活动和中枢多巴胺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40只KM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麻黄组(10 g/kg)、麻黄-桂枝3:2组(10 g/kg+6.67 g/kg)、麻黄-桂枝3:1组(10 g/kg+3.33 g/kg)、桂枝组(6.67 g/kg),灌... 目的:研究麻黄桂枝配伍对小鼠行为活动和中枢多巴胺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40只KM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麻黄组(10 g/kg)、麻黄-桂枝3:2组(10 g/kg+6.67 g/kg)、麻黄-桂枝3:1组(10 g/kg+3.33 g/kg)、桂枝组(6.67 g/kg),灌胃给药7 d,进行旷场实验;灌胃给药12 d,进行避暗实验,24 h后重复试验;灌胃给药14 d,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大脑海马、纹状体、皮层多巴胺(DA)、多巴胺转运体(DAT)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大脑海马、纹状体、皮层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麻黄组(10 g/kg)小鼠自主活动增加,静止时间降低,运动时间及路程增加,小鼠进入暗箱的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和错误只数增加,大脑海马、纹状体、皮层中DA、DAT含量显著降低,病理检测有明显损伤;桂枝组(6.67 g/kg)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与麻黄组(10 g/kg)相比,麻黄-桂枝3:2组(10 g/kg+6.67 g/kg)、麻黄-桂枝3:1组(10 g/kg+3.33 g/kg)小鼠自主活动减少,静止时间增加,运动时间及路程降低,小鼠进入暗箱的潜伏期延长,错误次数和错误只数减少,小鼠大脑海马、纹状体、皮层中DA、DAT含量增加,其病理损伤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桂枝能够抑制麻黄所致的中枢的兴奋作用,改善小鼠行为活动的不良影响,减少中枢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随着桂枝比例的增加,桂枝拮抗麻黄中枢毒副作用更为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多巴胺神经递质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 桂枝 行为学 多巴胺 多巴胺转运体
原文传递
基于代谢组学的小檗皮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肾病的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艾小鹏 王小博 +8 位作者 王小艳 侯娅 梁雨生 黄婉奕 杜明胜 范刚 童东 赖先荣 孟宪丽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7-73,共7页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方法,探索小檗皮对STZ诱导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保护机制,发现相关血清代谢标志物。方法: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复制D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灌胃给予小檗皮0.7 g/kg水浸膏组、盐酸小檗碱+盐酸小檗胺171 mg...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方法,探索小檗皮对STZ诱导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保护机制,发现相关血清代谢标志物。方法: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复制D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灌胃给予小檗皮0.7 g/kg水浸膏组、盐酸小檗碱+盐酸小檗胺171 mg/kg+48 mg/kg组和二甲双胍0.196 g/kg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4周,同时检测空腹血糖水平(FBG)。采集大鼠血清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总蛋白(TP)、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电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及测定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同时,大鼠血清采用LC-MS代谢组学技术,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等方法筛选并鉴定与DN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利用MetPa数据库分析相关代谢通路。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FBG、BUN、Scr、UA、TGF-β1和VEGF显著升高,TP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血清FBG、BUN、Scr、UA、TGF-β1和VEGF明显降低,TP显著升高;电镜结果表明给药组均能改善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减少肾小球基底膜厚度。代谢组学结果表明给药组的代谢物能够显著区分,发现并初步鉴定了17个差异代谢物及6条相关通路。结论:小檗皮能够改善DN的病理变化和药效学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上调DN大鼠血清中的鸟氨酸含量,参与精氨酸与脯氨酸的代谢,而盐酸小檗碱、盐酸小檗胺可能是小檗皮发挥治疗DN作用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皮 糖尿病肾病 代谢组学 保护机制
原文传递
大黄酸对小鼠肾脏的毒性机制 被引量:8
5
作者 胡樱凡 黄婉奕 +6 位作者 李彦桥 罗煜 蒋晴 梁雨生 朱正文 王平 孟宪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4-59,共6页
目的:观察大黄酸长期给药对小鼠肾脏毒性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毒性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和大黄酸低、高剂量组(0.175,0.35 g·kg^(-1)),每组10只,雌雄各半。连续灌胃给... 目的:观察大黄酸长期给药对小鼠肾脏毒性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毒性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昆明种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和大黄酸低、高剂量组(0.175,0.35 g·kg^(-1)),每组10只,雌雄各半。连续灌胃给药60 d。给药期间,观察记录小鼠的一般情况;停止给药后检测动物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计算肾脏指数并检测肾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取肾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同性别空白组比较,给药组小鼠BUN和SCr均升高(P<0.05,P<0.01),大黄酸高剂量组30 d后小鼠体质量下降明显,SOD活力明显降低(P<0.05,P<0.01),TNF-α含量增多(P<0.05),Caspase-3表达明显上升(P<0.05),雄性给药组肾脏指数下降明显(P<0.05,P<0.01),雄性大黄酸高剂量组GSH-Px含量显著下降(P<0.05),TGF-β_1表达增强(P<0.05)。肾脏组织形态病理变化,大黄酸高剂量组可见肾小管管腔中出现蛋白管型,肾小球和肾间质毛细血管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和淋巴细胞小灶性增生,且雄性小鼠病变更严重,大黄酸低剂量组以上表现较高剂量组不明显。结论:大黄酸长期大剂量给药对小鼠肾脏存在一定毒性,在0.35 g·kg^(-1)·d^(-1)剂量下毒性作用明显,且雄性机体毒性更加明显。其潜在毒性机制可能为引起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失衡,诱发过度氧化,触发炎症反应,激活Caspase-3的表达,进而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 长期毒性 肾毒性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芦荟大黄素对小鼠肾毒性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彦桥 黄婉奕 +5 位作者 梁雨生 罗煜 蒋晴 曾勇 王平 孟宪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8-53,共6页
目的:研究长期给予不同剂量的芦荟大黄素导致小鼠肾毒性,并探讨其毒性机制。方法:将3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雌雄空白组、雌雄芦荟大黄素低、高剂量组(0.8,1.6 g·kg^(-1))。芦荟大黄素各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11周,每日早晚各1次。采... 目的:研究长期给予不同剂量的芦荟大黄素导致小鼠肾毒性,并探讨其毒性机制。方法:将3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雌雄空白组、雌雄芦荟大黄素低、高剂量组(0.8,1.6 g·kg^(-1))。芦荟大黄素各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11周,每日早晚各1次。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SCr),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s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肾脏总谷胱甘肽(total glutathione,T-GSH)/氧化性谷胱甘肽试剂盒(oxidized glutathione,GSSG)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s-6,IL-6)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肾脏半胱氨酸蛋白酶-3(cysteine aspartic acid specific protease-3,Caspase-3)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蛋白表达。结果:与同性别空白组比较,芦荟大黄素高剂量组雌、雄小鼠血清中BUN含量升高(P<0.05,P<0.01),芦荟大黄素高剂量组雄性小鼠血清中SCr含量升高(P<0.05),芦荟大黄素低剂量组肾小管轻度损伤,高剂量肾小管和肾小球中度损伤;与空白组比较,芦荟大黄素高剂量组雌、雄小鼠血清MDA含量升高(P<0.05),SOD活性降低(P<0.05),芦荟大黄素高剂量组雌雄小鼠肾脏中GSH/GSSG含量降低(P<0.05),雄性小鼠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空白组比较,芦荟大黄素高剂量组雄性小鼠TNF-α和IL-6含量升高(P<0.05),芦荟大黄素低、高剂量组雌雄小鼠肾脏TGF-β_1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结论:芦荟大黄素1.6 g·kg^(-1)给药11周,对小鼠肾脏有毒性作用,其机制与机体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TGF-β_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大黄素 肾毒性 氧化应激 凋亡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原文传递
三味龙胆花片对克雷伯菌急性肺炎大鼠中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彦桥 黄婉奕 +5 位作者 高玥 赵学勇 古锐 曾勇 张静波 江勇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3-718,共6页
目的观察三味龙胆花片对克雷伯菌急性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通过NF-κB信号通路对克雷伯菌急性肺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阿奇霉素组0.045 g·kg^(-1))、三味龙... 目的观察三味龙胆花片对克雷伯菌急性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通过NF-κB信号通路对克雷伯菌急性肺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阿奇霉素组0.045 g·kg^(-1))、三味龙胆花片低、中、高剂量组(0.86,1.72,3.44 g·kg^(-1))。将克雷伯菌滴入大鼠气管致急性肺炎模型,三味龙胆花片低、中、高剂量组造模前开始灌胃预给药4 d,模型完成后,继续给药3 d。称质量并计算肺组织系数;检测血液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水平;HE染色观察支气管和肺组织病理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p65和抑制蛋白(IκBα)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三味龙胆花片可降低模型大鼠肺组织系数,减少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抑制血清中TNF-α、IL-1β、IFN-γ的水平(P <0.05),抑制NF-κB p65的磷酸化表达和IκBα蛋白表达,高剂量能减轻支气管损伤(P <0.05),中、高剂量能减轻肺组织损伤(P <0.01)。结论三味龙胆花片对克雷伯菌急性肺炎大鼠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味龙胆花片 克雷伯菌 肺炎 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