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缓慢心律失常短Q-T间期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子厚 黄秀俊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9年第6期446-447,共2页
目的探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缓慢性心律失常出现短Q-T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7例SSS缓慢性心律失常按最长R-R间距(2.02.9)s者36例(A组)及(3.014.0)s者21例(B组)。每组均测定其最快窦性心率与最慢心率的Q-T间期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缓慢性心律失常出现短Q-T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7例SSS缓慢性心律失常按最长R-R间距(2.02.9)s者36例(A组)及(3.014.0)s者21例(B组)。每组均测定其最快窦性心率与最慢心率的Q-T间期进行分析。结果57例最快窦性心率QTc间期408.97395.71ms、Q-T间期预测值(QTp)为94.89%97.29%,均在正常范围内;Q-T间期〈QTp×88%者有2例,其余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最慢心率2.02.9s(36例)、3.014.0s(21例)的QTc间期为280.22±31.87ms及189.43±46.61ms、QTp为81.13%及64.61%、Q-T间期〈QTp×88%分别为(28例)77.78%及(21例)100%,表明Q-T间期明显缩短。结论SSS其缓慢性心律失常出现短Q-T间期,其中3.014.0s的短暂全心停搏出现非常短Q-T间期,并与慢频率依赖性Q-T间期矛盾性缩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Q—T间期 QTC 缓慢性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心脏多水平阻滞致频繁全心停搏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子厚 黄秀俊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9年第4期310-311,共2页
关键词 室内传导阻滞 全心停搏 多水平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阵发性心悸 心脏 扩张型心肌病 反复发作
下载PDF
P-R段改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子厚 黄秀俊 《心电学杂志》 1997年第3期186-188,共3页
P-R段相当于心房激动通过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传到心室肌所需的总时间。P-R段的测量自P波终点至QRS波群起点,正常值为0.06—0.14s,主要反映激动在房室结内的传导。P-R段的正常值与年龄、心率有关,儿童及心率增快者相... P-R段相当于心房激动通过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传到心室肌所需的总时间。P-R段的测量自P波终点至QRS波群起点,正常值为0.06—0.14s,主要反映激动在房室结内的传导。P-R段的正常值与年龄、心率有关,儿童及心率增快者相应缩短,心率缓慢者相应延长。本文就P-R段的种种表现加以综述。 一、P-R段下斜形压低 P-R段下斜形压低是由于T_a向量使P-R段下斜。T_a波为心房复极波,波幅较P波显著为小,隐藏在P-R段中,正常心电图往往不易发现。心率增快时,T_a向量使P-R段呈下斜形压低,正常不超过0.05mV,此种P-R段轻度压低可能是生理性的。在分析心电图ST段移位时,不能以倾斜的P-R段为准,正确识别缺血性ST段下移与受T_a影响的生理性ST段下移是很重要的。由T_a波所致的ST段下移常清晰可见P-R段与ST段连接的抛物线,而缺血性ST段下移出现P-R段与ST段的抛物线断裂,可以此识别ST段下移有无临床价值。 二、P-R段抬高 P-R段偏向P向量的同一方向比偏向相反方向更有意义。P波直立时,P-R段抬高不管多么轻微常有意义。心房梗死时,P-T_a压低和抬高的发生率分别为16%和8%。P-T_a的偏移与心室梗死ST段的移位相似,是心房损伤电流的表现。心房下壁梗死,以左心房为主,P-R段在Ⅱ、Ⅲ导联抬高,在Ⅰ导联压低;心房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段改变 心电图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两周运动负荷试验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戴若竹 吴邦瑜 +6 位作者 林荣 颜宝华 施行舟 黄子厚 林美华 苏敬荣 郭炳章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7-9,共3页
通过对2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患者进行早期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EET),结果发现阳性者10/22例(占45.45%),阳性者发生心脏事件较阴性者为高(X2=4.77,P<0.05)。平均随访(1.33±0.84)年,阳性组有5例发生梗塞... 通过对2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患者进行早期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EET),结果发现阳性者10/22例(占45.45%),阳性者发生心脏事件较阴性者为高(X2=4.77,P<0.05)。平均随访(1.33±0.84)年,阳性组有5例发生梗塞后心绞痛,阴性组仅1例(P<0.05)。EET者在3个月内恢复工作的其运动时的收缩压增加值为(7.80±3.19)kPa,总功率为(112.50±3.06)W,而超过3个月复工者则分别为(4.88±3.64)kPa和(82.14±11.29)W(P<0.05).同对照组比较,其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05~0.0005),恢复工作的时间亦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塞 运动负荷试验 心电图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两周程序康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戴若竹 黄继义 +7 位作者 罗永堂 林荣 施行舟 颜宝华 黄子厚 邓少雄 郭南鸥 郭炳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5期347-348,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塞 AMI 程序康复 临床应用 康复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被引量:2
6
作者 黄秀俊 黄子厚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0年第4期318-320,共3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表现 心房梗死 文献报告 酶学改变 报告病例 发生率 AMI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106例血脂和载脂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浪滔 浦晓东 +2 位作者 林荣 黄子厚 王凌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与载脂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06例血脂与载脂蛋白水平,其中,TC、TG、HDL-C采用酶学方法测定,LDL-C用Fjiedwald公式计算,ApoA1、ApoB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采用t检验对结...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与载脂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06例血脂与载脂蛋白水平,其中,TC、TG、HDL-C采用酶学方法测定,LDL-C用Fjiedwald公式计算,ApoA1、ApoB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采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较对照组TG、HDL-C、LDL-C及ApoB水平显著增加(P<0.001),ApoA1水平也增加(P<0.05),而TC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及载脂蛋白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血脂及载脂蛋白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脂 载脂蛋白
下载PDF
关于体位变化所致P波改变的诊断问题的商榷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秀俊 黄子厚 《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2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P波改变 诊断问题 体位变化 2004年 体位变换 正确性
下载PDF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运动负荷试验的初步研究
9
作者 戴若竹 郭炳章 +6 位作者 林荣 颜宝华 施行舟 黄子厚 曾碧英 苏敬荣 林美华 《现代康复》 CSCD 1998年第3期188-189,共2页
本文对13例老年人急性心梗(AMI)早期(两周左右)施行早期运动负荷试验(EET),旨在探讨老年人AMI患者安全性及应用前景。我们对入院13.78±2.01天的老年AMI患者施行心率限制性及症状限制性运动负荷试验... 本文对13例老年人急性心梗(AMI)早期(两周左右)施行早期运动负荷试验(EET),旨在探讨老年人AMI患者安全性及应用前景。我们对入院13.78±2.01天的老年AMI患者施行心率限制性及症状限制性运动负荷试验(GXT),随访1.06±0.63年,对其出院后各种活动的恢复作观察,结果EET时最大心率为119.01±13.31bpm,阳性者4/13例(30.77%),完成81.00±7.96%的预测心率,运动持续时间达9.14±1.47min,代谢当量达4.64±1.01METs。同非EET组比较,其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4.79±2.09比29.21±7.98天,P<0.001),住院费用明显减少。随访3个月~2年,EET者在参加体育锻炼、恢复工作及家务劳动、性生活恢复等问题上较非EET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果提示EET有助于判定老年人AMI的预后,在其心脏康复计划的实施及恢复期指导其复工、体育锻炼及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颇有益处,而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塞 早期 运动负荷试验 心电描记术 康复
下载PDF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呈假性交替性反向文氏型心室夺获
10
作者 黄秀俊 李顺妹 黄子厚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6年第1期40-40,共1页
1 心电图特征 患者男,24岁。病毒性心肌炎。附图为Ⅱ导联连续记录,窦性心律的频率约75~97次/min,夹有QRS的P—P短于不夹有QRS的P—P。QRS慢而较为匀齐,除几次提前发生的QRS外,频率均约42次/min,其与P波无关,为交界性逸搏心律,提前发生... 1 心电图特征 患者男,24岁。病毒性心肌炎。附图为Ⅱ导联连续记录,窦性心律的频率约75~97次/min,夹有QRS的P—P短于不夹有QRS的P—P。QRS慢而较为匀齐,除几次提前发生的QRS外,频率均约42次/min,其与P波无关,为交界性逸搏心律,提前发生的QRS为心室夺获(R<sub>5、9、13</sub>)。综上分析,本图诊断: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交界区逸搏心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夺获 文氏型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交界性逸搏心律 性交 交界区 心电现象 P波 提前发生 文氏周期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少雄 林荣 +2 位作者 郭南鸥 戴若竹 黄子厚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0期912-91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比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分别并正常糖耐量90例、糖耐量减低40例、空腹血糖受损32例及糖尿病36例时,患者的性别(男/女)、年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血脂、...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比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分别并正常糖耐量90例、糖耐量减低40例、空腹血糖受损32例及糖尿病36例时,患者的性别(男/女)、年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血脂、吸烟史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冠脉造影结果及近期发生的心血管事件。结果糖耐量减低组、空腹血糖受损组、糖尿病组与正常糖耐量组比较患者出现体质量指数增加、高血压增多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其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重度狭窄发生率高(P<0.05);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高(P<0.05);但糖耐量减低组和糖尿病组病情最严重,且两者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受损及糖尿病时出现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现象,病情严重;而糖耐量减低组和糖尿病组的预后相似,病情最严重且死亡率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糖代谢异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室早导致伪房室传导文氏现象
12
作者 黄秀俊 陈国桢 黄子厚 《心电学杂志》 1996年第2期122-122,共1页
患者男,24岁。感冒后10余天起自觉心前区不适、心悸、疲乏、劳累后尤甚而就诊入院。体检:除心尖区闻及2—3级收缩期杂音和频发早搏外,余皆无殊。临床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附图)Ⅲ导联示窦性心律,心率约78次/min,P-R 0.22s,为... 患者男,24岁。感冒后10余天起自觉心前区不适、心悸、疲乏、劳累后尤甚而就诊入院。体检:除心尖区闻及2—3级收缩期杂音和频发早搏外,余皆无殊。临床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附图)Ⅲ导联示窦性心律,心率约78次/min,P-R 0.22s,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倒R_4为室早,其后窦性心搏P-R缩短至0.18s。V_1导联为室早三联律,室早后第1个窦性心搏P-R缩短至0.14—0.18s,此后P-R仍为0.22s,周而复始,似房室传导的文氏周期。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合并室早三联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伪Ⅱ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传导阻滞 室性早搏 文氏现象
下载PDF
房颤并正常形态QRS的预激综合征
13
作者 黄秀俊 陈国桢 黄子厚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6年第4期255-256,共2页
房颤(Af)可合并各种不同类型的预激综合征(WPW),此时由于P波消失,诊断唯一依据是QRS的初始部位出现预激波,或未发生Af前已有WPW。然而,Af伴发WPW时,QRS波群形态与窦性相同,且无S波,极为罕见,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阵发性房颤 QRS波群 始部 窦性心律 P波 预激波 伴发 G图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下载PDF
镁盐治疗AMI10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端源 苏辉煌 +5 位作者 潘业 吴顺荣 杨东华 苏智军 施群力 黄子厚 《临床荟萃》 CAS 1993年第7期356-358,共3页
本文就我院来住院的AMI 213例,入院后采用单盲、随机分为二组,即Ⅰ组(观察组)101例(47.4%),Ⅱ组(对照组)112例(52.6%)。对这两组病例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及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病例的选择条件符合WHO1979年公布的AMI诊断标准,... 本文就我院来住院的AMI 213例,入院后采用单盲、随机分为二组,即Ⅰ组(观察组)101例(47.4%),Ⅱ组(对照组)112例(52.6%)。对这两组病例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及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病例的选择条件符合WHO1979年公布的AMI诊断标准,确诊为AMI的患者,症状发作后24小时内入院者,未用过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1.2 方法 Ⅰ组(AMI常规治疗十入院首剂缓慢静注MgSO_42.5g,随后2.5~5g/d,用7~10天,注意观察血压、尿量)。Ⅱ组(AMI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心电图监护(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于入院治疗前后抽血进行血清Mg^(++)、K^+、Na^+、CL^-、Ca^(++)含量测定(采用意大利ARCO BT 2245型全自动任选式生化分析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急性 镁盐 硫酸镁
下载PDF
镁盐治疗急性心肌梗塞10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端源 苏辉煌 +5 位作者 潘业 吴顺荣 杨东华 苏智军 施群力 黄子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1期9-10,共2页
国内外有关镁在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和治疗作用屡有报告。本文就我院近几年来住院的AMI213例,入院后采用单盲,随机分为二组,Ⅰ组(观察组)101例(47.4%),Ⅱ组(对照组)112例(52.6%)。对这两组病例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及讨论。临床资料... 国内外有关镁在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和治疗作用屡有报告。本文就我院近几年来住院的AMI213例,入院后采用单盲,随机分为二组,Ⅰ组(观察组)101例(47.4%),Ⅱ组(对照组)112例(52.6%)。对这两组病例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及讨论。临床资料一、对象病例的选择条件符合WHO 1979年公布的AMI诊断标准,确诊为AMI的患者,症状发作后24小时内入院且未用过抗心律失常药物者。二、方法Ⅰ组(AMI常规治疗+入院首剂缓慢静注MgSO_4 2.5g,随后2.5~5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镁盐 临床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脑栓塞2例报告
16
作者 黄子厚 柯双溪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2年第3期58-59,共2页
例1,男,50岁。主诉心前区持续性疼痛24小时于1989年2月13日入院。患者两年来有劳累性呼吸困难史,但无心绞痛史。入院体检:T 37.8℃,P 93次/分,R 22次/分,BP 14/10kPa。甲状腺无肿大。心率92次/分,律齐,心音低钝,无杂音,双肺呼吸音尚清... 例1,男,50岁。主诉心前区持续性疼痛24小时于1989年2月13日入院。患者两年来有劳累性呼吸困难史,但无心绞痛史。入院体检:T 37.8℃,P 93次/分,R 22次/分,BP 14/10kPa。甲状腺无肿大。心率92次/分,律齐,心音低钝,无杂音,双肺呼吸音尚清晰。腹(-)。神经系(-)。入院急诊心电图:P波Ⅱ、Ⅲ、avF正负双向,Ⅱ、Ⅲ、avF、V<sub>1~3</sub>P-R段呈水平压低0.1mv,QRS波Ⅰ、avL呈QrS、Qr型,Q时限】0.04″,振幅】R/4,V<sub>1~5</sub>呈QS型,V<sub>6</sub>呈qrs型,ST<sub>v1-6</sub>呈弓背向上抬高0.1~0.6mv,T<sub>v3-6</sub>终末倒置。血清酶GOT 125单位,LDH 680单位。诊断急性广泛前壁高侧壁心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脑栓塞 侧壁心梗 劳累性呼吸困难 神经系 心房梗塞 前区 肺呼吸音 持续性 脑血栓形成
下载PDF
白细胞计数对急性心肌梗塞近期预后的探讨(附203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吴端源 苏辉煌 +3 位作者 潘业 苏智军 施群力 黄子厚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2年第6期16-17,共2页
白细胞(WBC)增多(除外感染等因素)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近期(入院30天内)预后关系国内报道尚少。我院近年来收治203例AMI患者,均经确定的心电图改变和部分病人进行心肌酶学等检查确诊,入院后作常规WBC检查,以发病一周内WBC计数平均值分... 白细胞(WBC)增多(除外感染等因素)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近期(入院30天内)预后关系国内报道尚少。我院近年来收治203例AMI患者,均经确定的心电图改变和部分病人进行心肌酶学等检查确诊,入院后作常规WBC检查,以发病一周内WBC计数平均值分为3组,即高组(WBC≥9×10~9/L)、低组(WBC≤6×10~9/L)和中组(WBC介于高低两组之间)。现对这3组病例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近期预后 白细胞计数 心电图改变 临床分析 心肌酶学 梗塞部位 脑血管病史 性休 心原性休克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黄子厚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10期6-7,共2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27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丹红组64例,常规组63例。丹红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d,共2周,常规组仅予常规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27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丹红组64例,常规组63例。丹红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d,共2周,常规组仅予常规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中丹参和红花作用相加,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明确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丹红注射液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合并慢性收缩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凌 黄子厚 +1 位作者 郭浪滔 张玉彬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348-3350,共3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扩张性心肌病(DCM)合并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扩张性心肌病合并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参附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50mL/...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扩张性心肌病(DCM)合并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扩张性心肌病合并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参附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50mL/d的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0d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测定6min步行试验(6MWT)、进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EF)及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结果:参附组治疗10d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EF、6MWT距离高于对照组(P<0.05);MLHFQ积分和血清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合用参附注射液有利于提高扩张性心肌病合并慢性收缩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性心肌病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 参附注射液 B型脑利钠肽 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程序康复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戴若竹 林荣 +6 位作者 邓少雄 施行舟 黄子厚 郭南鸥 郭炳章 刘德斌 黄继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患者早期程序康复的意义及中长期随访的作用。方法 对 89例患者进行两周程序康复及随访。结果  8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康复程序 ,其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显著节省 (两者P值均...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患者早期程序康复的意义及中长期随访的作用。方法 对 89例患者进行两周程序康复及随访。结果  8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康复程序 ,其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显著节省 (两者P值均为 0 .0 0 0 1)。其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少 ,而住院死亡率、梗死后心绞痛、心功能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康复组的两项乘积还有所降低 (P <0 .0 5 )。随访[平均 ( 3 .97± 1.46)年 ]结果表明 ,康复组的死亡率、心绞痛及心功能不全等心脏并发症并未增加且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在AMI早期对患者实施程序康复不但安全、可行 ,还可以节省住院时间、减少住院开支并改善心脏功能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程序康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