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3+)和肼的衍生物共存时对Np(Ⅵ)还原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黄子林 张先业 +3 位作者 尹东光 叶国安 肖松涛 胡景炘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2,共6页
研究了肼的衍生物与Fe3+的反应对Np(Ⅵ )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单甲基肼 ,偏二甲基肼和2 羟基乙基肼均以较慢的速率将Fe3+还原为Fe2 +,在温度为 2 93K时 ,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 0 2 3,0 11和 0 4 5min- 1。生成的Fe2 +能以较快的速... 研究了肼的衍生物与Fe3+的反应对Np(Ⅵ )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单甲基肼 ,偏二甲基肼和2 羟基乙基肼均以较慢的速率将Fe3+还原为Fe2 +,在温度为 2 93K时 ,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 0 2 3,0 11和 0 4 5min- 1。生成的Fe2 +能以较快的速率将Np(Ⅵ )还原为Np(Ⅴ )。导出了Fe3+影响Np(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甲基肼 偏二甲基肼 2-羟基乙基肼 铁离子 镎(Ⅵ)核燃料后处理 还原反应 动力学
下载PDF
DHDECMP-TBP/煤油从模拟高放废液中萃取回收Am-Gd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子林 赵沪根 胡景炘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8-233,共6页
研究了DHDECMP-TBP/煤油萃取Am3+、Gd3+的各影响因素。在单级萃取实验的基础上,用0.60mol/LDHDECMP-1.40mol/LTBP/煤油为有机相对模拟高放废液进行了逆流串级萃取实验(A槽)和逆... 研究了DHDECMP-TBP/煤油萃取Am3+、Gd3+的各影响因素。在单级萃取实验的基础上,用0.60mol/LDHDECMP-1.40mol/LTBP/煤油为有机相对模拟高放废液进行了逆流串级萃取实验(A槽)和逆流串级反萃实验(B槽),成功地从模拟高放废液中分离回收了Am3+和Gd3+。实验流程:A槽六级萃取,二级洗涤,流比AF∶AX∶AS=1.34∶2.0∶0.5;B槽用六级反萃,流比BF∶BX=1∶1。A槽Am3+和Gd3+的回收率分别为99.94%和99.0%;B槽Am3+和Gd3+的反萃取率分别>99.9%和>9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DECMP 萃取回收 高效废液
下载PDF
核桃衣多酚改性对植物蛋白溶解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子林 陈思蕊 +4 位作者 孔祥珍 张彩猛 华欲飞 陈业明 李兴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118,共7页
为改善植物蛋白的溶解性并提升其抗氧化活性,选择核桃蛋白、小麦蛋白和芝麻蛋白为实验对象,在碱性条件下与核桃衣多酚相互作用,考察了核桃衣多酚改性对3种植物蛋白中性条件下的溶解度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此外,通过SDS-PAGE、圆二色光... 为改善植物蛋白的溶解性并提升其抗氧化活性,选择核桃蛋白、小麦蛋白和芝麻蛋白为实验对象,在碱性条件下与核桃衣多酚相互作用,考察了核桃衣多酚改性对3种植物蛋白中性条件下的溶解度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此外,通过SDS-PAGE、圆二色光谱和荧光光谱对溶出蛋白质的结构变化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核桃衣多酚添加量为75 mg/g时,核桃蛋白、小麦蛋白和芝麻蛋白在中性条件下的溶解度分别提升了61.54、 61.23、69.25百分点;同时,添加核桃衣多酚改性后的核桃蛋白、小麦蛋白和芝麻蛋白的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显著升高;3种植物蛋白在核桃衣多酚的作用下均形成了大分子聚集体,总体上蛋白质的α-螺旋和β-转角含量增加,β-折叠含量减少,同时内源性荧光强度降低。综上所述,核桃衣多酚改性可以使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显著改善植物蛋白的溶解性并提升其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蛋白 小麦蛋白 芝麻蛋白 核桃衣 多酚 溶解性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头颈部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子林 张卫东 +2 位作者 黄晓波 李新春 吴沛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1-743,共3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的影像学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头颈部pPNET的CT和MRI表现,6例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结果】8例中,颌面部2例,左下颌骨旁、左外耳道、左上颌窦、左颈动脉... 【目的】探讨头颈部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的影像学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头颈部pPNET的CT和MRI表现,6例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结果】8例中,颌面部2例,左下颌骨旁、左外耳道、左上颌窦、左颈动脉鞘区、右颞下窝、左腮腺各1例。6例CT扫描病例中,4例表现为边界不清的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3例伴坏死、囊变。2例边界清,密度均匀。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4例,均匀强化2例。6例CT扫描病例均未见钙化。右颌面部病灶造成相邻骨质吸收,左上颌窦、左下颌骨旁病灶破坏相邻骨质。右颞下窝、左腮腺肿瘤在MRI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结论】头颈部pPNET的CT和MRI表现缺乏特异性征象,CT和MRI检查可显示肿瘤的范围、发现远处转移,对确定肿瘤的可切除性及评价治疗效果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DHDECMP-TBP-煤油协同萃取Am(Ⅲ)和Gd(Ⅲ)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子林 赵沪根 胡景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14,共6页
研究了TBP-煤油、DHDECMP-煤油、DHDECMP-TBP-煤油从0.05mol/LHNO3-5.0mol/LNaNO3介质中萃取Am3+、Gd3+的机理,其萃合物分别为:Am(NO3)3·3TBP、Gd(... 研究了TBP-煤油、DHDECMP-煤油、DHDECMP-TBP-煤油从0.05mol/LHNO3-5.0mol/LNaNO3介质中萃取Am3+、Gd3+的机理,其萃合物分别为:Am(NO3)3·3TBP、Gd(NO3)3·3TBP、Am(NO3)3·3CMP、Gd(NO3)3·3CMP、Am(NO3)3·3CMP·TBP和Gd(NO3)3·2CMP·TBP,并测得了各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热力学常数Δ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萃取 DHDECMP TBP 煤油 萃取
下载PDF
DHDECMP-TBP/煤油萃取 HNO_3-稀土过程中防止形成第二有机相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子林 赵沪根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8-343,共6页
研究了DHDECMP-TBP/煤油萃取HNO3后形成和防止形成第二有机相的各影响因素。以Gd代表稀土,探讨了DHDECMP-TBP/煤油萃取稀土时DHDECMP浓度、TBP浓度、水相HNO3浓度和温度对有机相萃取负载... 研究了DHDECMP-TBP/煤油萃取HNO3后形成和防止形成第二有机相的各影响因素。以Gd代表稀土,探讨了DHDECMP-TBP/煤油萃取稀土时DHDECMP浓度、TBP浓度、水相HNO3浓度和温度对有机相萃取负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60mol/LDHDECMP-1.40mol/LTBP/煤油能有效避免第二有机相的形成,又能满足工艺负载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DECMP 稀土 第二有机相 煤油萃取 高放废液
下载PDF
DHDEC MP-TBP/煤油对U(Ⅵ)的萃取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子林 胡景炘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7-93,共7页
DHDECMP TBP/煤油体系从 1 0mol/LHNO3 UO2 (NO3 ) 2 介质中萃取U (Ⅵ ) ,除了存在TBP和DHDECMP的单独萃取反应外 ,还存在着DHDECMP TBP的协同萃取反应。形成的萃合物分别为UO2 (NO3 ) 2 ·2TBP、UO2 (NO3 ) 2 ·2DHDECMP和UO... DHDECMP TBP/煤油体系从 1 0mol/LHNO3 UO2 (NO3 ) 2 介质中萃取U (Ⅵ ) ,除了存在TBP和DHDECMP的单独萃取反应外 ,还存在着DHDECMP TBP的协同萃取反应。形成的萃合物分别为UO2 (NO3 ) 2 ·2TBP、UO2 (NO3 ) 2 ·2DHDECMP和UO2 (NO3 ) 2 ·DHDECMP·TBP。实验测定了TBP/煤油、DHDECMP/煤油和DHDECMP TBP/煤油协同萃取反应的ΔG、ΔH、ΔS和平衡常数K。实验结果表明 ,DHDECMP TBP/煤油萃取UO2 + 2 的分配比 ,随DHDECMP、TBP、HNO3 的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随水相中常量Gd3 + 浓度的增加或温度升高而降低。H2 C2 O4 能抑制对铀的萃取 ,有效地降低铀的分配比 ,有利于铀的反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DECMP TBP 协同萃取 煤油 高放废液处理
下载PDF
胸内巨大淋巴结增生的X线CT表现12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子林 刘立志 林浩皋 《广州医药》 2003年第5期41-43,共3页
目的 :分析胸内巨大淋巴结增生的影像学特征 ,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例病理证实的胸内巨大淋巴结增生X线和CT表现。结果 :胸片检出 12病例共 13个病灶 ,其中边缘清楚圆形、椭圆形肿物 12个 ,分叶肿物 1个。CT增强 4例... 目的 :分析胸内巨大淋巴结增生的影像学特征 ,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例病理证实的胸内巨大淋巴结增生X线和CT表现。结果 :胸片检出 12病例共 13个病灶 ,其中边缘清楚圆形、椭圆形肿物 12个 ,分叶肿物 1个。CT增强 4例中见明显均匀强化 ,1例强化不均匀。结论 :巨大淋巴结增大的影像学特点为肿块边缘清楚 ,CT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 ,对该病诊断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内巨大淋巴结增生 X线检查 CT检查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DRDECMP-TBP-煤油萃取性能的研究 Ⅰ.萃取HNO_3-Gd过程中形成第二有机相的研究
9
作者 黄子林 胡景炘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2-146,共5页
研究了DRDECMP-TBP-煤油萃取HNO3 溶液过程中第二有机相的出现和防止因素;探讨了DRDECMP-TBP-煤油萃取HNO3-Gd 时,DRDECMP浓度、TBP浓度、水相起始HNO3 浓度以及温度对第二有机相... 研究了DRDECMP-TBP-煤油萃取HNO3 溶液过程中第二有机相的出现和防止因素;探讨了DRDECMP-TBP-煤油萃取HNO3-Gd 时,DRDECMP浓度、TBP浓度、水相起始HNO3 浓度以及温度对第二有机相的形成和负载量的影响,确定了能满足工艺负载量要求的DRDECMP-TBP-煤油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DECMP TBP 煤油 HLLW 高效废液 萃取
下载PDF
49例胃肠间质瘤多排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尹韶晗 谢传淼 +7 位作者 莫运仙 黄子林 吕衍春 刘学文 张赟 李建鹏 郑列 吴沛宏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83-988,M0002,共7页
背景与目的: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影像学检查在其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胃肠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和病理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回... 背景与目的: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影像学检查在其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胃肠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和病理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共53个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和病理学资料,将CT表现(包括大小、形态、生长方式、密度及强化方式)与生物学危险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53个GIST病灶的生物学危险性:极低度14个,低度11个,中度10个,高度18个。CT检查发现36个病灶(67.9%)。最大径≥50mm者,CT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呈浸润性生长,可见囊变坏死,明显不均匀强化,多为高度危险性;最大径<50mm者,大多形态规则,密度均匀,呈膨胀性生长,中度均匀强化,多为中度及以下危险性。发现血道转移5例,未见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结果仅有3个病灶S100阳性,CT均表现为沿胃壁或肠壁环形浸润。结论:CT检查有助于判断胃肠间质瘤的危险性,但对于微小病灶的检出有一定困难。神经方向分化(S100阳性)的间质瘤呈浸润性生长,其CT表现较难与胃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叶源性肿瘤 胃肠间质瘤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技术 危险性 免疫组化
下载PDF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肿瘤转移淋巴结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3
11
作者 姜勇 黄子林 +9 位作者 吴沛宏 张福君 赵明 黄金华 范卫君 李传行 顾仰葵 张亮 高飞 李旺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82-1087,共6页
背景与目的: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恶性肿瘤分期、治疗和预后的重要因素,恶性肿瘤经过综合治疗后残留淋巴结或新出现的转移淋巴结,往往治疗比较困难。本研究旨在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肿瘤转移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 背景与目的: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恶性肿瘤分期、治疗和预后的重要因素,恶性肿瘤经过综合治疗后残留淋巴结或新出现的转移淋巴结,往往治疗比较困难。本研究旨在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肿瘤转移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至2007年4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47例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接受经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转移淋巴结共计57枚,直径1.0~5.5cm;其中直径<2cm20枚(35.1%),≥2cm、<3cm21枚(36.8%),≥3cm、<4cm10枚(17.5%),≥4cm6枚(10.5%)。采用计算机立体定位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TPS)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2.2~3.3)×107Mq活度的125I粒子相隔1.0~1.5cm平面播植。手术结束后1~3个月复查CT或PET-CT。结果:治疗前17例有疼痛症状的患者中13例于术后5~14d内疼痛缓解,有效率76.5%。47例患者中淋巴结完全缓解38例(80.9%),部分缓解4例(8.5%),无变化3例(6.4%),进展2例(4.3%),总有效率89.4%。主要的并发症为少量出血7例(14.9%)。结论: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结近期效果好,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转移淋巴结 近距离放射疗法 ^125I粒子植 入术 碘放射性同位素
下载PDF
乳腺动态增强MRI及其后处理技术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彭康强 黄子林 +6 位作者 谢传淼 陈林 欧阳翼 郑庆生 张岩 何浩强 吴沛宏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9-554,共6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常用诊断手段主要包括体格检查、钼靶、超声等,MRI技术被视为乳腺疾病诊断最具有潜力的一种检查手段。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动态增强MRI及其后处理技术的优越性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6年5月至2007年9月在中...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常用诊断手段主要包括体格检查、钼靶、超声等,MRI技术被视为乳腺疾病诊断最具有潜力的一种检查手段。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动态增强MRI及其后处理技术的优越性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6年5月至2007年9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MRI检查的乳腺疾病初诊病例30例,全部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并通过工作站分别进行减影处理、动态曲线绘制、三维立体重建等后处理。选取病灶远隔部位正常组织为对照,计算最大线性斜率比值。结果:本组30例患者共49个病灶,MRI诊断正确率93.3%。结论:乳腺MRI是一种敏感性和准确性较高的检查方式,动态增强扫描、减影处理、时间-信号曲线的处理、三维立体重建后处理以及最大线性斜率比值,均有助于乳腺病灶的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MRI 动态增强 后处理技术 诊断
下载PDF
MR弥散张量三维脑白质纤维束成像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贻卓 黄子林 +5 位作者 魏一飞 谢传淼 何浩强 魏大年 陈林 吴沛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44-1247,1250,共5页
目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DTI)是一种新的无创性成像方法,它不同于常规T2加权成像(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它可以准确地反映水分子扩散的方向信息,并通过特殊的软件处理,能够实现白质的纤维跟踪与可视化。本文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 目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DTI)是一种新的无创性成像方法,它不同于常规T2加权成像(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它可以准确地反映水分子扩散的方向信息,并通过特殊的软件处理,能够实现白质的纤维跟踪与可视化。本文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显示人脑白质纤维束,探讨其与正常解剖学描述的一致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6例志愿者,男4例,女2例,年龄范围21~62岁。于GE 1.5T Sign CV/I型磁共振扫描机,相控阵列鸟笼状头部线圈,采用单次激发回波平面弥散张量成像序列扫描,GE公司Workstation中的Functool软件进行DTI数据的后处理及三维脑白质纤维束示踪。结果能较好显示的白质纤维有:连合系、钩束、上下纵束、下额枕束、内囊等。上述纤维束与已知的解剖学上的正常的同名纤维束的描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通过DTI方法,我们可以获得一套较为完整的主要正常脑白质纤维束的解剖图,该方法是一种可使脑白质束快速可视化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 白质纤维 脑/解剖学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氟尿苷优化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化疗方案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明 潘长穿 +4 位作者 李旺 黄子林 王键鹏 李宇红 吴沛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8-354,共7页
【目的】评价mFOLFOX全身化疗的基础上联合肝动脉灌注氟尿苷(FUDR)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7月至2010年5月,入组48例患者行DSA导引下的经皮肝动脉药盒植入,导管头端置于肝固有动脉,每日... 【目的】评价mFOLFOX全身化疗的基础上联合肝动脉灌注氟尿苷(FUDR)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7月至2010年5月,入组48例患者行DSA导引下的经皮肝动脉药盒植入,导管头端置于肝固有动脉,每日用FUDR0.1~0.2mg/kg,同时加入地塞米松2mg,持续经药盒泵入肝动脉灌注14d;奥沙利铂85mg/m2,静滴2h,第1、15天;亚叶酸钙200mg/m2,静滴2h,第1、15天;5-氟尿嘧啶1400mg/m2,持续静滴22h,第1,15天;每28天重复化疗方案。按美国癌症研究所常见毒性判定标准3.0版评价不良反应。每2个治疗周期后按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客观疗效,并按照同时性或异时性肝转移、既往化疗史,动脉灌注FUDR的剂量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可评价疗效的48例患者均接受大于1周期的联合化疗,中位随访13个月后,全组病例的CR0例,PR36例(75%),SD9例(18.7%)。各分层亚组的客观有效率均大于63%(63%~85%)。其中12例(25%)患者转化为可手术切除和/或接受局部射频消融治疗。病例中常见不良反应为1~2度的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和腹泻,外周感觉神经毒性;Ⅲ级不良反应发生率8.3%。治疗过程中病情未进展的45例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P<0.01)。【结论】mFOLFOX全身化疗联合肝动脉灌注FUDR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客观有效率,不良反应可耐受,能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值得推广验证的新联合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肝动脉灌注 氟尿苷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喉癌的CT诊断与分期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贻卓 吴秋良 +5 位作者 黄子林 魏一飞 钟锐 陈林 梁少萍 吴沛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20-1522,共3页
目的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喉癌的精确分期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意义重大。本研究旨在分析喉癌的CT表现,探讨CT对喉癌分期的作用及鉴别诊断的要点。方法对51例经病理证实的在同一条件下行CT检查的喉癌患者的CT表现进行... 目的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喉癌的精确分期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意义重大。本研究旨在分析喉癌的CT表现,探讨CT对喉癌分期的作用及鉴别诊断的要点。方法对51例经病理证实的在同一条件下行CT检查的喉癌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8例,女3例,年龄范围39-84岁,平均年龄57.7岁,中位年龄58岁。采用薄层、屏气技术。扫描范围自舌骨至环状软骨下缘。在常规横断面基础上行多平面重组。结果声门上型16例(占31.4%),声门型29例(占56.8%),声门下型癌0例,跨声门型6例(11.8%)。CT诊断T1期11例,T2期17例,T3期10例,T4期13例。喉癌的CT分期与临床分期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加上多平面重组技术能够清晰显示喉部结构及病变浸润的范围与程度,可为横断面像提供很好的补充,使CT对喉癌的定位与分期更为可靠,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更为可靠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肿瘤分期
下载PDF
2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螺旋CT征象与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学文 黄子林 +7 位作者 谢传淼 莫运仙 尹韶晗 李立 蔡木炎 李卉 李建鹏 吴沛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281-1285,共5页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螺旋CT征象及病理特点,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胰腺SPT的螺旋CT征象,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强化方式、强化程度、囊实比例、钙化、临近组织器官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等,...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螺旋CT征象及病理特点,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胰腺SPT的螺旋CT征象,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强化方式、强化程度、囊实比例、钙化、临近组织器官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等,并与手术结果及病理对照分析。结果:1)肿瘤发生于胰头部10例,体部7例,尾部6例,体尾部1例,大部分呈圆形或类圆形,部分有分叶,边界清楚,有完整包膜。2)肿瘤内部可见实性及囊性成分,实性部CT平扫呈稍低或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轻至中度强化,门脉期进一步强化,与胰腺实质最大密度差出现在动脉期,囊性部分平扫及增强扫描均呈低密度。3)囊性为主型6例,实性为主型8例,囊实相仿型10例。4)8例肿瘤内部可见钙化,其中一例呈蛋壳状钙化,6例胰管轻度扩张,1例胆总管、肝内胆管可见扩张。5)9例患者CT征象见恶性倾向,1例呈弥漫性生长,5例推压、包绕脾血管,2例与肠系膜血管粘连,1例肿瘤包绕右肾静脉,其余15例CT表现为良性,包膜完整,与周围器官、组织分界清楚,术中所见有一定差异。结论:胰腺SPT病理学特点明显,螺旋CT征象有一定特征,肿瘤呈囊实性两部分,血供较为丰富,呈逐渐强化改变,与大多数胰腺癌缺乏血供有较大差别,血浆CEA阴性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CT检查对胰腺SPT的术前诊断、良恶性判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诊断
下载PDF
试述家庭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开发
17
作者 黄子林 《兰台世界(上旬)》 1995年第11期32-33,共2页
试述家庭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湘潭大学黄子林不论在什么社会,不论在什么时代,真实地记录与反映个人或家庭盛衰荣辱、功名利禄、品德高低、事业成就、文武技艺、生产经营、生活文化等各种活动的档案与文献史料总是与社会、与时代... 试述家庭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湘潭大学黄子林不论在什么社会,不论在什么时代,真实地记录与反映个人或家庭盛衰荣辱、功名利禄、品德高低、事业成就、文武技艺、生产经营、生活文化等各种活动的档案与文献史料总是与社会、与时代共存的,总是作为官府公务文书档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档案 信息资源 档案意识 家庭经济 开发利用 档案资料 档案信息资源 形成与发展 管理与开发 管理方式
下载PDF
术前脑肿瘤患者脑白质束MR-DTI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贻卓 黄子林 +5 位作者 魏大年 谢传淼 何浩强 魏一飞 陈林 吴沛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48-1651,共4页
目的利用MR-DTI技术行三维脑白质成像,评价脑肿瘤对白质束的改变,探讨脑肿瘤对白质的改变与瘤周部分各向异性值(FA值)改变的量化对应关系。方法12例脑内恶性肿瘤患者被成功地完成了常规MR检查及DTI检查,分别获得各自的常规MR图、相应感... 目的利用MR-DTI技术行三维脑白质成像,评价脑肿瘤对白质束的改变,探讨脑肿瘤对白质的改变与瘤周部分各向异性值(FA值)改变的量化对应关系。方法12例脑内恶性肿瘤患者被成功地完成了常规MR检查及DTI检查,分别获得各自的常规MR图、相应感兴趣区(ROI)的部分各向异性图(FA图)、彩色编码张量图、脑白质三维示踪图、脑肿瘤侧和对侧内囊区的FA值。结果彩色编码张量图、三维示踪图可清楚地显示目标脑白质的位置,走行和受损状况。将患者患侧FA1值与对侧FA2值之比从0~1等分为4个区间,相应地将肿瘤致脑白质束的改变分为4种,Ⅰ:两侧FA值之比>75%,脑白质正常或基本正常;Ⅱ:FA值之比>50%,但<75%,脑白质移位或/和轻度受损;Ⅲ:FA值之比>25%,但<50%,脑白质中度受损但未完全破坏;Ⅳ:FA比值<25%,此时相应脑白质束未见显示。结论MR-DTI技术可进行脑白质纤维示踪,使其清晰地可视化。FA值的改变程度与脑白质纤维受损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 脑肿瘤 白质纤维
下载PDF
2-羟基乙基肼还原Np(Ⅵ) Ⅱ.在Purex流程中用于U-Np分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先业 黄子林 +1 位作者 肖松涛 胡景炘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11,共4页
用单级萃取试验研究了水相料液中HNO3浓度和2-羟基乙基肼浓度对30%TBP-煤油相从水相中萃取Np行为的影响,以及反萃液中HNO3浓度和2-羟基乙基肼浓度对从含Np的30%TBP-煤油相中还原反萃Np的效率的影响。... 用单级萃取试验研究了水相料液中HNO3浓度和2-羟基乙基肼浓度对30%TBP-煤油相从水相中萃取Np行为的影响,以及反萃液中HNO3浓度和2-羟基乙基肼浓度对从含Np的30%TBP-煤油相中还原反萃Np的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提高水相料液中2-羟基乙基肼浓度和降低HNO3浓度有利于抑制Np的萃取,提高反萃液中2-羟基乙基肼浓度和降低HNO3浓度有利于改善Np的反萃取。在2-羟基乙基肼还原Np(Ⅵ)过程中,3h内几乎无Np(Ⅳ)生成。当水相料液中有一定量Fe3+存在时,有少量的Np(Ⅳ)生成。在Purex流程中可望采用2-羟基乙基肼作为Np(Ⅵ)的选择性还原剂进行U-Np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羟基乙基肼 PUREX流程 分离
下载PDF
2-羟基乙基肼还原 Np(Ⅵ)──Ⅰ.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先业 黄子林 肖松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33-437,共5页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HNO3介质中c(HOC2H4N2H3)、c(H+)、c(UO2+2)、c(Fe3+)、c(HNO2)、离子强度和温度等因素对还原Np(Ⅵ)反应速率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条件下的表观速率常数,确定了Np...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HNO3介质中c(HOC2H4N2H3)、c(H+)、c(UO2+2)、c(Fe3+)、c(HNO2)、离子强度和温度等因素对还原Np(Ⅵ)反应速率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条件下的表观速率常数,确定了Np(Ⅵ)还原反应速率方程式。25℃时,还原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k2=391min-1;反应活化能为56.6kJ·mol-1。提高2-羟基乙基肼浓度、降低HNO3浓度或升高温度,Np(Ⅵ)的还原加快;增加UO2+2浓度和离子强度,还原速率稍有降低;当c(Fe3+)≥1.0mmol·L-1时,Fe3+对Np(Ⅵ)的还原有一定的加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乙基肼 Np(Ⅵ)还原 反应动力学 乏燃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