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闲期玉米压青对旱地麦田土壤水分周年变化的影响
1
作者 赵玉坤 马爱平 +4 位作者 靖华 亢秀丽 崔欢虎 席吉龙 黄学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7,75,共9页
[目的]揭示旱地麦田土壤水分对夏闲期玉米压青的周年适应变化规律,阐明压青模式对小麦产量提高及优化的水分驱动机制,为旱作压青蓄水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晋南旱地麦田夏闲期玉米压青还田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方法,以夏闲期免耕处... [目的]揭示旱地麦田土壤水分对夏闲期玉米压青的周年适应变化规律,阐明压青模式对小麦产量提高及优化的水分驱动机制,为旱作压青蓄水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晋南旱地麦田夏闲期玉米压青还田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方法,以夏闲期免耕处理为对照,研究夏闲期玉米压青模式下麦田土壤周年贮水耗水变化规律,分析了其对后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与免耕模式相比,夏闲期玉米压青处理可显著提高0—200 cm土壤周年贮水量,且对100—200 cm较深层土壤的蓄水能力更强;玉米压青处理0—200 cm土壤周年耗水量及耗水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免耕处理;与免耕相比,压青处理可提高夏闲期0—200 cm土层盈水量,减少小麦季0—100 cm浅土层的水分耗散量;压青处理小麦穗数、穗粒数显著高于免耕,而千粒重差异较小;压青处理夏闲期0—200 cm土壤对降雨的蓄水效率显著高于免耕;在夏闲期玉米压青还田生物量显著高于免耕处理条件下,小麦季和周年阶段,压青处理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的降水、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免耕处理。[结论]在旱地麦田丰水年份,夏闲期玉米压青可显著提高旱地麦田土壤贮水,降低作物周年耗水量,优化小麦产量三要素,蓄水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闲期 压青 土壤水分 周年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晋西北农田硝态氮累积与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黄学芳 池宝亮 +2 位作者 张冬梅 张健 王改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4-207,共4页
在19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施肥后NO3--N在晋西北土壤中的残留效应,结果表明:单施低量有机肥后,NO3--N不会在土壤中累积,在土壤剖面的分布呈直线型;其他施肥处理都造成了NO3--N在土壤中的累积,且呈倒"S"型分布,在... 在19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施肥后NO3--N在晋西北土壤中的残留效应,结果表明:单施低量有机肥后,NO3--N不会在土壤中累积,在土壤剖面的分布呈直线型;其他施肥处理都造成了NO3--N在土壤中的累积,且呈倒"S"型分布,在20~80,140~200 cm土层出现了2个NO3--N累积层,在80~140 cm土层形成了NO3--N累积的低值区域。单施氮肥大幅度提高了NO3--N的累积量,配施磷肥后,可显著减少NO3--N在土壤中的累积;配施低量有机肥后,NO3--N的累积量基本上与单施氮肥处理持平;配施高量有机肥后,加重了NO3--N在土壤中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晋西北 硝态氮
下载PDF
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的抗旱性和丰产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学芳 黄明镜 +3 位作者 池宝亮 刘化涛 张冬梅 闫六英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10-12,86,共4页
利用半干旱区自然降水少的特点,采用田间直接鉴定法,在正常供水、干旱胁迫2种条件下,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进行了抗旱性和丰产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拔节前至大喇叭口期严重缺水124.4mm,干旱胁迫强度达0.20的情况下,密植型玉米品种总体上比... 利用半干旱区自然降水少的特点,采用田间直接鉴定法,在正常供水、干旱胁迫2种条件下,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进行了抗旱性和丰产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拔节前至大喇叭口期严重缺水124.4mm,干旱胁迫强度达0.20的情况下,密植型玉米品种总体上比稀植型品种表现出更好的抗旱性和丰产性。密植型品种抗旱指数平均达0.92,稀植型品种抗旱指数平均达0.74;正常供水条件下,密植型品种平均产量达11047kg/hm2,稀植型品种平均产量为9503kg/hm2。密植型品种抗旱和丰产的主要原因是在正常供水、干旱胁迫2种条件下,能形成较多的穗粒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密植型 稀植型 抗旱性 丰产性
下载PDF
山西省旱作区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适应性鉴定及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慧杰 霍利光 +3 位作者 南洋 李盛 梁素明 黄学芳 《中国马铃薯》 2023年第1期10-17,共8页
山西省旱作区马铃薯种植品种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及马铃薯产业发展。为筛选适宜山西省旱地种植的马铃薯优良品种,以山西省主推品种‘并薯26号’为对照品种,引进的9个马铃薯新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薯... 山西省旱作区马铃薯种植品种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及马铃薯产业发展。为筛选适宜山西省旱地种植的马铃薯优良品种,以山西省主推品种‘并薯26号’为对照品种,引进的9个马铃薯新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薯块性状、产量及品质进行评价。试验品种(系)生育期为101~110 d,其中‘冀张薯14号’生育期最长,收获时仍有少部分花,生产中可适度控旺或育苗移栽延长生育期进行种植。‘141-2’‘141-3’和‘冀张薯14号’结实性比较好,可作为旱地马铃薯育种亲本利用。块茎产量最高的是‘冀张薯14号’为47968 kg/hm^(2),其次是‘141-4’,这两个品种(系)产量超过对照品种‘并薯26号’,但差异不显著。‘141-4’及‘京张薯1号’的平均隶属函数值大于0.6,综合营养较好。通过试验鉴定,筛选出一些可在山西省旱作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综合性状良好的品种(系),但还需要进一步种植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山西省旱作区 新品种(系) 适应性 评价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栗褐土区土壤-作物系统可持续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学芳 王娟玲 +2 位作者 黄明镜 赵聪 刘化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07-1116,共10页
利用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开展土壤-作物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价,可为农田合理施肥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在黄土丘陵区栗褐土农田进行了26年长期肥料定位试验,设置8个处理,分别是不施肥(CK)、单施氮肥[120.0 kg(N)·hm^(-2),N]、氮[120.0 kg(... 利用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开展土壤-作物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价,可为农田合理施肥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在黄土丘陵区栗褐土农田进行了26年长期肥料定位试验,设置8个处理,分别是不施肥(CK)、单施氮肥[120.0 kg(N)·hm^(-2),N]、氮[120.0 kg(N)·hm^(-2)]和磷[75 kg(P_2O_5)·hm^(-2)]肥配施(NP)、单施低量有机肥(22 500 kg·hm^(-2),M1)、低量有机肥与氮肥配合施用(M1N)、低量有机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M1NP)、高量有机肥(45 000 kg·hm^(-2))与氮肥配合施用(M2N)和高量有机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M2NP)。测定了19项指标,根据三角性面积法计算了土壤养分指数、土壤微生物指数、作物指数和可持续性指数,分析讨论了长期施肥对栗褐土区土壤-作物系统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N、M1处理的可持续性指数较CK分别提高27.1%、141.7%,但较临界值(1.30)低53.1%和10.8%;NP处理的可持续性指数虽然较N处理提高62.3%,但仍比临界值(1.30)低23.8%。说明长期单施氮肥、低量有机肥和氮磷配施下土壤-作物系统均不可持续。2)施用无机肥处理(N和NP)的土壤养分指数、土壤微生物指数和作物指数较CK提高7.1%和46.4%、-6.0%和25.4%、40.0%和60.0%;单施低量有机肥(M1)的土壤养分指数、土壤微生物指数和作物指数较CK提高98.2%、41.8%和31.7%。说明施用无机肥有利于作物指数的提升,而施用有机肥有利于土壤养分指数和土壤微生物指数的提升。3)M1N处理的土壤养分指数(1.06)、土壤微生物指数(1.04)、作物指数(1.00)和可持续性指数(1.38)均超过或等于临界值,使土壤-作物系统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性。4)M1NP、M2N、M2NP处理的土壤养分指数较M1N处理分别提高21.7%、37.7%和72.6%,土壤微生物指数较M1N处理分别提高15.4%、7.7%和18.3%,作物指数与M1N处理相比差异很小,可持续性指数较M1N处理分别提高28.3%、32.6%和68.1%。说明在M1N基础上再增施磷肥或有机肥,可持续性指数可进一步提升是由于土壤养分指数和土壤微生物指数提高的缘故,同时也增加了潜在的环境风险。适量有机肥与无机氮配合施用(M1N)是实现栗褐土区土壤-作物系统可持续生产的较佳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作物系统 长期施肥 栗褐土 可持续性指数 土壤养分指数 土壤微生物指数 作物指数
下载PDF
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形成和耗水量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黄学芳 刘化涛 +2 位作者 黄明镜 闫六英 张冬梅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21期59-61,共3页
不同密度条件下,用农大108和郑单958为材料,分析了两者的产量形成和耗水量之间的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同等密度条件下,郑单958产量高于农大108,并随着密度的增加,郑单958与农大108之间的产量差异增大,郑单958在高密度下产量优势更加明... 不同密度条件下,用农大108和郑单958为材料,分析了两者的产量形成和耗水量之间的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同等密度条件下,郑单958产量高于农大108,并随着密度的增加,郑单958与农大108之间的产量差异增大,郑单958在高密度下产量优势更加明显;低密度下,农大108穗粒数多,郑单958百粒重大,两者产量差异不大;高密度下,郑单958的穗粒数、百粒重均高于农大108,增加密度对郑单958形成产量更有利。从干物质积累和转化的角度分析表明,低密度下,郑单958增产途径主要来源于提高收获指数;高密度下,生物量增加和收获指数提高是郑单958产量高于农大108的主要原因。在试验密度范围内,农大108和郑单958的耗水量在390-422mm,密度相差1倍左右情况下,生育期耗水量相差约30mm,耗水量差异主要来源于出苗至大喇叭口生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玉米 产量差异 耗水量
下载PDF
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全程健康教育 被引量:25
7
作者 黄学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2期8015-8016,共2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全程健康教育。方法:对置管患者制定PICC健康教育计划,按计划对患者进行个性化、规范化的健康教育。结果:本组置管成功率98%,最长留置时间431 d,局部感染3例,静脉炎2例,无全身感染、导管断...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全程健康教育。方法:对置管患者制定PICC健康教育计划,按计划对患者进行个性化、规范化的健康教育。结果:本组置管成功率98%,最长留置时间431 d,局部感染3例,静脉炎2例,无全身感染、导管断裂、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PICC置管的全程健康教育,减少了并发症,延长了导管的使用寿命,保证了置管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治疗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卫生教育
下载PDF
PTCD及胆道支架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学芳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6期556-557,共2页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CD)及胆道支架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8例在我科行PTCD及胆道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发生术...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CD)及胆道支架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8例在我科行PTCD及胆道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发生术后并发症8例(28.6%),其中胆道感染5例,胆道出血2例,胰腺炎1例,经积极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均好转出院,未出现因严重并发症死亡的病例。结论:加强对PTCD及胆道支架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有效控制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的安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 胆道支架植入术 引流管滑脱 胆道感染 出血 胰腺炎 护理
下载PDF
谷子免间苗技术的土壤水分阈值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学芳 黄明镜 +2 位作者 刘化涛 张伟 张冬梅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24期35-37,53,共4页
目的:研究土壤水分、水势与谷子出苗率的关系,为生产应用谷子免间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种谷子品种(晋谷29号、张杂谷5号),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研究谷子的出苗规律及基本全苗的水分临界阈值,同时利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析土... 目的:研究土壤水分、水势与谷子出苗率的关系,为生产应用谷子免间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种谷子品种(晋谷29号、张杂谷5号),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研究谷子的出苗规律及基本全苗的水分临界阈值,同时利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析土壤水势对谷子出苗的影响。结果:出苗率达到80%以上的土壤水分可作为应用谷子免间苗技术的适宜播种指标,褐土性壤质土表层含水量需达到11.8%,田间持水量达到55%以上,土壤水势大于-2.15巴。结论:该研究可以为谷子免间苗技术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免间苗 出苗率 土壤含水量 土壤水势
下载PDF
全麻下行冷循环超能射频治疗肝癌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学芳 《齐鲁护理杂志》 2005年第10期1382-1383,共2页
目的探讨行冷循环超能射频治疗肝癌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例患者在全麻下行冷循环超能射频治疗,强化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治疗,术后病情观察。结果6例均痊愈出院,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经皮穿刺,射频治疗肝癌是一种新的、微创... 目的探讨行冷循环超能射频治疗肝癌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例患者在全麻下行冷循环超能射频治疗,强化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治疗,术后病情观察。结果6例均痊愈出院,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经皮穿刺,射频治疗肝癌是一种新的、微创、有效的手术。在全麻下行此术,可减轻患者痛苦,患者易于耐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循环 射频治疗 全麻 护理
下载PDF
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学芳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第8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在提高介入科三年内新护士(包括新上岗护士、轮转护士)的专科知识水平、专科实践技能的效果。方法制订详实的培训计划,运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对新护士进行培训、考核,并与规范化培训前的对照组在科室护理质... 目的探讨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在提高介入科三年内新护士(包括新上岗护士、轮转护士)的专科知识水平、专科实践技能的效果。方法制订详实的培训计划,运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对新护士进行培训、考核,并与规范化培训前的对照组在科室护理质量、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操作能力、护理实践能力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护士在培训后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操作能力、护理实践能力迅速提高,从而提高了科室护理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护士是护理队伍的后备军,新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有利于护理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更有利于护士人才建设和专科护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护士 素质提高行动 效果探讨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学芳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08年第10期957-957,共1页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联合溶栓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虚拟认知康复干预老年肝癌TACE术后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黄学芳 严海鸥 于洁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894-896,900,共4页
目的:探讨虚拟认知康复干预老年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肝癌TACE术后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认知干预,观察... 目的:探讨虚拟认知康复干预老年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肝癌TACE术后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认知干预,观察组行虚拟认知康复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自我效能变化情况。结果: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虚拟认知康复干预老年肝癌TACE术后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可改善认知功能,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认知康复干预 肝癌 轻度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自我效能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下秸秆还田对晋中玉米田水分时空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14
作者 李娜娜 李志强 +2 位作者 黄学芳 郝科栋 梁改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2-319,共8页
为探讨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有机结合对春玉米休闲期蓄水保墒效果、生育期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贮水量季节变化、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设置不同耕作方式(免耕、深松、翻耕)结合秸秆还田(100%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6个处理组合,2016—... 为探讨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有机结合对春玉米休闲期蓄水保墒效果、生育期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贮水量季节变化、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设置不同耕作方式(免耕、深松、翻耕)结合秸秆还田(100%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6个处理组合,2016—2018年在山西晋中连续2年进行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春玉米冬闲期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贮水量差异显著,且随着时间推移贮水量都有降低趋势,免耕和深松处理分别较翻耕土壤贮水量平均增加10.4,9.3 mm。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时期,免耕和深松处理土壤贮水量分别比翻耕提高4.8%,1.2%。(2)平均2年土壤含水量大小顺序为免耕>深松>翻耕,各处理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3.0%,21.8%,21.5%。丰水年不同耕作方式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在各生育时期差异较大,干旱年其变化的差异较小。(3)免耕与100%秸秆还田组合下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2年平均产量和WUE(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2679.9 kg/hm^(2)和25.8 kg/(hm^(2)·mm),翻耕与100%秸秆还田处理组合最低。无论是否秸秆还田,免耕和深松处理在春玉米冬闲期土壤蓄水保墒效果、生育期土壤水分状况、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均优于翻耕处理;在秸秆还田下免耕和深松耕作方式对玉米田水分的集蓄保用有良好的效果,以免耕秸秆还田效果最佳,可在晋中地区春玉米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秸秆还田 玉米 土壤含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地膜覆盖导致旱地玉米减产的负面影响 被引量:80
15
作者 张冬梅 池宝亮 +2 位作者 黄学芳 刘恩科 张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9-102,共4页
通过对地膜覆盖导致旱地玉米减产的实例分析表明,覆膜处理提高了土壤温度,生育期明显提前,但在玉米抽雄前后遭受了重伏旱,影响了玉米正常授粉,最终导致玉米严重减产,连续两年减产率分别为73.6%和12.9%。试验区地膜覆盖玉米在抽雄前后受... 通过对地膜覆盖导致旱地玉米减产的实例分析表明,覆膜处理提高了土壤温度,生育期明显提前,但在玉米抽雄前后遭受了重伏旱,影响了玉米正常授粉,最终导致玉米严重减产,连续两年减产率分别为73.6%和12.9%。试验区地膜覆盖玉米在抽雄前后受重伏旱的频率为15.9%,可能受"卡脖旱"而导致减产的后果不容忽视,因此在半干旱地区应根据具体条件来合理选择和应用地膜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旱地 玉米 产量
下载PDF
以活力抗旱指数作为玉米萌芽期抗旱性评价指标的初探 被引量:38
16
作者 张健 池宝亮 +2 位作者 黄学芳 张冬梅 郭志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5,共4页
首次提出了活力抗旱指数,并以此为指标,在PEG人工模拟水分胁迫的条件下,对18个不同的玉米品种进行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活力抗旱指数和常用的萌发抗旱指数有很高的相关性,且能更好的反映不同品种幼苗水分胁迫下的差别,可以作为玉米萌... 首次提出了活力抗旱指数,并以此为指标,在PEG人工模拟水分胁迫的条件下,对18个不同的玉米品种进行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活力抗旱指数和常用的萌发抗旱指数有很高的相关性,且能更好的反映不同品种幼苗水分胁迫下的差别,可以作为玉米萌发阶段抗旱性鉴定的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水分胁迫 萌芽期 活力抗旱指数 萌发抗旱指数
下载PDF
早熟区不同播期旱地玉米产量对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的响应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冬梅 张伟 +7 位作者 刘恩科 姜春霞 陈琼 韩彦龙 黄学芳 刘化涛 赵聪 池宝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49-1458,共10页
为明确早熟区不同播期旱地玉米产量对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的响应特征及趋势,完善高产高效密植栽培技术,采用田间试验法,以传统耕种方式为对照,于2010—2011年连续2年研究了不同播期[秋耕早播和正常播种(对照)]、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旱... 为明确早熟区不同播期旱地玉米产量对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的响应特征及趋势,完善高产高效密植栽培技术,采用田间试验法,以传统耕种方式为对照,于2010—2011年连续2年研究了不同播期[秋耕早播和正常播种(对照)]、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旱地玉米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2010年(遭遇"卡脖旱")秋耕早播经济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对照增加9.0%、7.1%和6.4%(P<0.01),百粒重(P<0.01)和出籽率(P<0.05)显著大于对照。2011年(丰水年)增幅明显增加,经济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对照增加13.1%、8.8%和8.5%(P<0.01),穗粒数(P<0.05)和百粒重(P<0.01)显著大于对照。随着施氮水平增加,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都呈增加趋势,但2010年秋耕早播过量施肥造成明显减产,2011年施肥处理经济产量显著大于不施肥处理,而不同施氮水平间无显著差异。秋耕早播较低的施肥量可获得较高的产量。随着密度增加,2010年玉米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呈二次抛物线型,秋耕早播获得最高经济产量的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 2,该年型秋耕早播可通过适当增密获得高产,而对照增密会造成严重减产。2011年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当密度增加到7.5万株·hm 2时经济产量不再显著增加。受旱年份秋耕早播较对照缩小了密度效应,为增产奠定了一定基础,且施肥和密度对产量存在显著互作效应,而丰水年互作效应不明显。对照该生态区目前的玉米栽培措施,在适期早播的基础上,减少肥料用量和适当增密是该区实现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施肥量 种植密度 早熟区 旱地玉米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点源地下滴灌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及验证 被引量:37
18
作者 池宝亮 黄学芳 +1 位作者 张冬梅 李保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6-59,共4页
依据非饱和土壤水动力学理论,借助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应用Hydrus软件建立了地下点源滴灌的土壤水分轴对称二维数值模拟模型,分析对比了几种土壤条件下地埋点源滴灌时土壤水分的运动状况。应用土壤剖面含水率、土壤水湿润峰运移值和累... 依据非饱和土壤水动力学理论,借助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应用Hydrus软件建立了地下点源滴灌的土壤水分轴对称二维数值模拟模型,分析对比了几种土壤条件下地埋点源滴灌时土壤水分的运动状况。应用土壤剖面含水率、土壤水湿润峰运移值和累积入渗量及入渗速率等指标的实测值与模型值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对误差在10%以内,说明所建模型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供试土壤条件下的水分运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运动 点源灌水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不同降水年型施肥量对旱地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冬梅 池宝亮 +4 位作者 张伟 李海金 黄学芳 刘恩科 樊修武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4-90,共7页
在旱地玉米产量大幅提升以及逐步采用简化栽培措施的生产形势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连续3a不同降水年型施肥量对旱地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底施过多肥料会抑制玉米的生长,特别是在底墒较差或生育期降水... 在旱地玉米产量大幅提升以及逐步采用简化栽培措施的生产形势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连续3a不同降水年型施肥量对旱地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底施过多肥料会抑制玉米的生长,特别是在底墒较差或生育期降水偏少的年份,但这种抑制作用会随着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步减轻。生产中应采用一次性分层深施缓释或长效肥的施肥方式来减轻这种不利因素。在底墒较好的降水正常年份,施肥具有明显的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的作用,低肥、中肥和高肥的经济产量分别较不施肥增加31%、36%和6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27.7%、29.8%和53.2%。但在底墒较好的偏旱年或底墒很差的丰水年,施肥的上述作用不明显,有时反而会出现负效应,2008年高肥处理产量反而显著低于中肥,较中肥低6.3%。旱地农业生产中应在已知底墒的基础上,通过预测降水量,"以水定肥、以水定产",合理实行水肥耦合运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年型 施肥量 旱地玉米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玉米萌芽期水分胁迫的抗旱性分析 被引量:43
20
作者 张健 池宝亮 +3 位作者 黄学芳 张冬梅 樊修武 郭志华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2期34-38,共5页
通过PEG渗透胁迫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对山西省新近育成和当前常见的18个玉米杂交种进行了萌芽期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萌发期水分胁迫降低了各玉米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阻碍了胚芽和胚根的生长,降低了种子中贮藏物质的运转率。但不同的... 通过PEG渗透胁迫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对山西省新近育成和当前常见的18个玉米杂交种进行了萌芽期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萌发期水分胁迫降低了各玉米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阻碍了胚芽和胚根的生长,降低了种子中贮藏物质的运转率。但不同的玉米品种在抗旱性上存在极显著差异,抗旱性强的品种在水分胁迫下仍然保持较高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活力抗旱指数和萌发抗旱指数可以良好地反映品种间抗旱性的差别。通过对上述指标的测定,可以较好地反映出玉米品种萌芽期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水分胁迫 萌芽期 活力抗旱指数 萌发抗旱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