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石斛的无菌播种与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1
作者 付传明 冼康华 +3 位作者 苏江 刘宝骏 何金祥 黄宁珍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期5-8,共4页
为建立河南石斛的无菌播种离体快繁技术体系,加快河南石斛资源保护和产业化利用,以河南石斛种子为外植体,采用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开展了种子无菌萌发、分化、继代增殖及生根培养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石斛种子播种后能快速萌发并分化成苗,... 为建立河南石斛的无菌播种离体快繁技术体系,加快河南石斛资源保护和产业化利用,以河南石斛种子为外植体,采用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开展了种子无菌萌发、分化、继代增殖及生根培养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石斛种子播种后能快速萌发并分化成苗,最佳培养基为1/2MS+6-BA 1.0 mg/L+NAA 0.1 mg/L+香蕉100 g/L+AC 1.0 g/L,培养30 d时萌发率达到90%;将分化芽苗转接到继代增殖培养基MS+6-BA 2.0 mg/L+NAA 0.1 mg/L+香蕉100 g/L+AC 1.0 g/L上培养,以“芽繁芽”方式增殖,其增殖系数可达8.0;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6 mg/L+香蕉100 g/L+AC 1.0 g/L上,培养50 d后可形成具发达根系的健壮植株;以松树皮和珍珠岩为基质,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建立的上述快繁技术体系可直接应用于河南石斛的规模化种苗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石斛 种子 无菌播种 离体快繁
下载PDF
纤维素降解真菌分离筛选、产酶特性及高效水解菌系的初步构建 被引量:15
2
作者 黄宁珍 付传明 +3 位作者 何金祥 唐凤鸾 区婵 何成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89-1496,共8页
用稀释法和表面消毒法分别从腐烂木屑和霉变树枝中分离纤维素降解真菌,获得两个菌株,编号为34和H。在以木屑为唯一营养的培养基上,两个菌株生长良好;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培养基上,真菌H生长速度明显大于真菌34,但所形成的刚果红... 用稀释法和表面消毒法分别从腐烂木屑和霉变树枝中分离纤维素降解真菌,获得两个菌株,编号为34和H。在以木屑为唯一营养的培养基上,两个菌株生长良好;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培养基上,真菌H生长速度明显大于真菌34,但所形成的刚果红透明圈直径则真菌34明显大于H。研究两个菌株的生物学及产酶特性发现:复杂多糖比简单双糖或单糖更利于菌株的生长,淀粉是它们的最佳碳源;当MS为无机盐、滤纸或CMC-Na为碳源、pH为6.0-7.0时,两个菌株的纤维素酶活较高;其中,真菌34的最高FPase和CMCase为144.14和325.67 U/L,真菌H则为111.38和328.47U/L。真菌34与四株弱纤维素降解细菌共培养构建成四组高效纤维素水解菌系,可将滤纸纤维完全降解为水溶性化合物。对真菌34进行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为B.dothidea的近缘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 真菌 分离筛选 产酶特性 混合菌系 构建
下载PDF
一组降解纤维素细菌的分离筛选及产酶特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宁珍 赵志国 +4 位作者 何成新 付传明 郭伦发 王新桂 唐凤鸾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3-688,共6页
用稀释法从腐殖泥中分离菌株,根据它们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刚果红培养基上的透明圈直径及对滤纸的崩解能力,获得7株纤维素分解细菌(编号:B-37、B-35、B-31、B-25、B-17、Z-a和Z-b),其中菌株Z-b的纤维素崩解能力最强,分子鉴定结果... 用稀释法从腐殖泥中分离菌株,根据它们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刚果红培养基上的透明圈直径及对滤纸的崩解能力,获得7株纤维素分解细菌(编号:B-37、B-35、B-31、B-25、B-17、Z-a和Z-b),其中菌株Z-b的纤维素崩解能力最强,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它与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的16S rDNA序列有99.8%的同源性,初步确定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适合7个菌株生长的C源为马铃薯浸出液,无机盐组分为:CaCl_2 0.20、MgSO_4 1.25、NaCl 5.00、(NH_4)_2SO_4 1.30、KH_2PO_4 1.35、FeSO_4·7H_2O 0.015、Na-EDTA 0.02g/L。在滤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菌株Z-b的滤纸酶(FPase)和CMC酶(CMCase)活性最大,为0.099 U/mL和0.075 U/mL,而在固体PSA上,菌株B-31和B-37的FPase和CMCase活性最高,为0.131 U/mL和0.175 U/mL。7个细菌单独发酵,Z-b对滤纸的崩解能力最强,滤纸块完全崩解成粉未状;与真菌34混合发酵,菌株组合Z-a+34、Z-b+34、B-31+34、B-25+34将滤纸完全水解为水溶性物质。可见,各菌株的纤维素酶活与培养条件密切相关,某些真菌、细菌间存在协同作用,它们混合发酵可大大提高纤维素的水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 细菌 分离筛选 产酶特性 FPase CMCASE 混合发酵
下载PDF
番茄抗青枯病种苗选育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黄宁珍 罗洁 +1 位作者 蓝福生 漆小雪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9-264,共6页
通过大量收集野生茄科植物作为栽培番茄的嫁接砧木 ,进行嫁接试验并观察嫁接成活率。栽植各砧木苗、番茄实生苗及嫁接成活率较高的嫁接苗 ,观察比较它们在自然条件下青枯病的发病率 (如果自然条件下青枯病发病率低的地块 ,可考虑人工接... 通过大量收集野生茄科植物作为栽培番茄的嫁接砧木 ,进行嫁接试验并观察嫁接成活率。栽植各砧木苗、番茄实生苗及嫁接成活率较高的嫁接苗 ,观察比较它们在自然条件下青枯病的发病率 (如果自然条件下青枯病发病率低的地块 ,可考虑人工接种病原 )、植株生长情况、产量和品质等 ,筛选出 2种嫁接成活率高 ,抗青枯病能力强 ,并能保持或提高接穗果产量和品质的番茄嫁接砧木。为深入进行番茄抗青枯病种苗选育研究和生产实践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抗青枯病 嫁接试验 嫁接砧木 选育
下载PDF
桂林小花苣苔离体快速繁殖技术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宁珍 付传明 +2 位作者 赵志国 唐凤鸾 石云平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4-750,共7页
对抗结核植物桂林小花苣苔(Chiritopsis repanda var.guilinensis)进行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桂林小花苣苔叶片外植体的最适初代诱导培养基为MS+0.5mg·L-16-BA+0.05mg·L-1IBA,pH8.0;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0... 对抗结核植物桂林小花苣苔(Chiritopsis repanda var.guilinensis)进行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桂林小花苣苔叶片外植体的最适初代诱导培养基为MS+0.5mg·L-16-BA+0.05mg·L-1IBA,pH8.0;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0.1mg·L-16-BA+0.05mg·L-1IBA,pH6.0,繁殖系数7.0/35天;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0.2mg·L-1NAA,pH6.0,生根率为93.6%。模拟桂林小花苣苔自然生境,在春季对生根试管苗进行大棚移栽,成活率达90%。根据上述快繁技术,理论上每株试管苗每年可繁殖桂林小花苣苔种苗46万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 桂林小花苣苔 离体培养 快速繁殖
下载PDF
广西岩溶区烟草黑胫病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抗病机理 被引量:9
6
作者 黄宁珍 区婵 +5 位作者 何金祥 赵志国 王新桂 郭伦发 周浩 龚庆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69-875,共7页
从广西岩溶区靖西县优质烟叶生产区分离烟草黑胫病病原及土壤细菌,通过拮抗试验、离体及田间抗病能力测试等方法筛选拮抗细菌;利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试和16SrDNA序列分析三种方法相结合,对抗病效果良好的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并对拮抗... 从广西岩溶区靖西县优质烟叶生产区分离烟草黑胫病病原及土壤细菌,通过拮抗试验、离体及田间抗病能力测试等方法筛选拮抗细菌;利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试和16SrDNA序列分析三种方法相结合,对抗病效果良好的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并对拮抗菌抗黑胫病机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从8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出土壤细菌340株,获得抗黑胫病效果良好的拮抗细菌3株,编号为8-23、6-70和13,它们分别属芽孢杆菌属、溶菌杆属和假单胞杆菌属细菌;三个拮抗细菌的抗黑胫病机理是通过胞外分泌一些可溶解病原菌细胞壁的酶或其它化学物质,破坏菌丝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等生理结构,使细胞质渗漏、凝集,从而导致病原死亡;其中,菌株8-23和13的抗病活性物质主要为蛋白质类化合物;而菌株6-70除蛋白质外,还有其它一些非蛋白因子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胫病 拮抗细菌 筛选鉴定 抗病机理
下载PDF
广西地不容组培快繁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宁珍 唐凤鸾 +2 位作者 付传明 李锋 赵志国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5-449,共5页
目的研究广西地不容的组培快繁技术,为大量生产种苗提供方法和技术。方法以嫩茎节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的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选择出最佳的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配方。结果MS+NAA0.1mg/L+BA1.0mg/L利... 目的研究广西地不容的组培快繁技术,为大量生产种苗提供方法和技术。方法以嫩茎节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的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选择出最佳的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配方。结果MS+NAA0.1mg/L+BA1.0mg/L利于诱导出芽,可用于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则以MS+IBA0.4mg/L+NAA0.2mg/L+GA0.5~1.0mg/L、MS+NAA0.1mg/L+GA1.0mg/L和MS+IBA0.2mg/L+BAO.4~0.8mg/L+GA0.5~1.0mg/L3种培养基交替培养,繁殖系数6.0倍/50d。1/2MS+IBA0.8mg/L适宜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生根率75%。生根苗春夏之交移栽最好.成活率90%。结论本研究得出的方法可用于工厂化生产广西地不容种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不容 组培快繁 种苗
下载PDF
不同波长光照对罗汉果光合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黄宁珍 赵志国 +2 位作者 付传明 唐凤鸾 黄志民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1-255,共5页
罗汉果试管苗在不同波长的LED(半导体)蓝(475±5nm)、黄(585±5nm)、红(660±5nm)及普通日光灯下培养,25d后观测发现,其外观的优劣依次为:蓝光〉白光〉红光〉黄光;植株重量:蓝光〉红光〉黄光〉白光;蓝光和白... 罗汉果试管苗在不同波长的LED(半导体)蓝(475±5nm)、黄(585±5nm)、红(660±5nm)及普通日光灯下培养,25d后观测发现,其外观的优劣依次为:蓝光〉白光〉红光〉黄光;植株重量:蓝光〉红光〉黄光〉白光;蓝光和白光下的植株叶大、色绿,植株矮壮,侧芽多;红光和黄光下的植株叶小、色黄绿,植株高、细、弯曲、节间长。测定罗汉果成熟叶片的吸收光谱,发现在波长380~500nm及660~680nm处有较强吸收。不同的光质下测定成熟叶片光合速率,大小依次为:红光〉蓝光〉白光〉黄光。上述的各项试验表明,蓝光对罗汉果幼苗生长发育最好;红光和蓝光为成熟叶片光合作用的最佳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不同波长的光 光合作用 生长
下载PDF
青钱柳的快速繁殖技术 被引量:7
9
作者 黄宁珍 苏江 +4 位作者 冼康华 付传明 龚庆芳 黄惠锦 何金祥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该文以青钱柳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其种苗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青钱柳最佳采样时间为4月-6月,最佳外植体为轻微木质化茎段;最佳的外植体表面消毒方法为用0.1%HgCl2浸泡5~7 min,消毒成功率54.1%,无菌外植体存活率88.7%;初代芽诱导培... 该文以青钱柳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其种苗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青钱柳最佳采样时间为4月-6月,最佳外植体为轻微木质化茎段;最佳的外植体表面消毒方法为用0.1%HgCl2浸泡5~7 min,消毒成功率54.1%,无菌外植体存活率88.7%;初代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IBA 0.2 mg·L-1+蔗糖30.0 g·L-1,芽诱导率80.5%,培养21 d初代芽苗平均高度3.0 cm;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mg·L-1+IBA 0.05 mg·L-1+TIBA 0.02 mg·L-1+蔗糖30.0 g·L-1,培养35 d,增殖系数7.0/35 d,平均苗高4.5cm,芽苗健壮且无玻璃化;生根前的壮苗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IBA 0.05 mg·L-1+蔗糖30.0 g·L-1,培养35 d,长出的芽苗高大健壮,平均苗高6.0 cm;生根培养基为1/2WPM+IBA 1.5 mg·L-1+5-NGS 4.5mg·L-1+蔗糖20.0 g·L-1,培养40 d,最高生根率83.3%;生根苗较适合的移栽基质为泥碳土,较好的移栽季节为3月-5月和10月-11月,移栽后在遮光度70%的大棚中培养40 d,移栽成活率为54.3%~65.6%。该研究为其优良无性系的规模化繁育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幼嫩茎段 快速繁殖
下载PDF
巴戟天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宁珍 付传明 +2 位作者 赵志国 唐凤鸾 李锋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7-131,共5页
以巴戟天顶芽及嫩茎节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的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建立巴戟天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以70%酒精预处理60s,再用0.1%HgCl2浸泡10min,效果较好,茎节为外植体优于顶芽。培养基MS+... 以巴戟天顶芽及嫩茎节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的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建立巴戟天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以70%酒精预处理60s,再用0.1%HgCl2浸泡10min,效果较好,茎节为外植体优于顶芽。培养基MS+BA1.0mg/L+IBA0.05mg/L利于诱导出芽,可用于初代培养;MS+BA1.0mg/L+IBA0.2mg/L利于形成丛生芽,用于继代增殖,繁殖系数6.0/50d;1/2MS+IBA0.4~0.8mg/L适宜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生根率100%;生根苗移栽于排水良好的火土或砂土中,成活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顶芽及嫩茎节段 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下载PDF
曼地亚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宁珍 付传明 +2 位作者 何成新 唐凤鸾 李锋 《广西科学》 CAS 2007年第3期306-311,共6页
以曼地亚红豆杉(Taxusmedia var.hickss)嫩茎和嫩叶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研究。愈伤组织诱导以MS为基本培养基,继代培养以MS和B5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和组合的细胞分裂素(6-BA、TDZ、KT、2-ip)、生长素类激素(... 以曼地亚红豆杉(Taxusmedia var.hickss)嫩茎和嫩叶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研究。愈伤组织诱导以MS为基本培养基,继代培养以MS和B5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和组合的细胞分裂素(6-BA、TDZ、KT、2-ip)、生长素类激素(NAA、2,4-D),和水解乳蛋白、活性碳等抗褐化试剂,考察其对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曼地亚红豆杉嫩茎有很强的分生能力,比嫩叶更易于诱导愈伤;在培养基MS+TDZ0.002mg/L+NAA1.0mg/L、MS+TDZ0.002mg/L+2,4-D1.0mg/L、MS+TDZ0.002mg/L+NAA1.0mg/L+2,4-D1.0mg/L和MS+KT1.0mg/L+2,4-D1.0mg/L+NAA1.0mg/L上,嫩茎愈伤的诱导率达100%,生长迅速,品质良好,利于继代培养;培养基B5+KT1.0mg/L+2,4-D2.0mg/L+NAA1.0mg/L适用于愈伤继代,每30d增殖倍数5.2倍;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碳500mg/L、维生素C 1000mg/L或水解乳蛋白1000mg/L对抑制材料褐化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伤组织 诱导 继代 褐化 曼地亚红豆杉
下载PDF
泰国葛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体系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宁珍 唐凤鸾 +4 位作者 何金祥 付传明 何成新 郭伦发 王新桂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2175-2179,共5页
目的:研究泰国葛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方法:以嫩枝为外植体,通过调整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种类和配比、以及向培养基中添加特殊化合物,以期选择出适合的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配方。结果:MS+IBA 0.05 mg.L-1+BA 0.5 mg.L-... 目的:研究泰国葛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方法:以嫩枝为外植体,通过调整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种类和配比、以及向培养基中添加特殊化合物,以期选择出适合的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配方。结果:MS+IBA 0.05 mg.L-1+BA 0.5 mg.L-1利于诱导出芽,可用于初代培养;MS+IBA 0.02 mg.L-1+BA 0.2mg.L-1和MS+BA 0.1 mg.L-1可用于增殖和继代培养,25 d繁殖系数3.0;1/2 MS+IBA 0.1 mg.L-1+IAA 0.2mg.L-1+C(特殊化合物)10 mg.L-1适于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生根率76.9%。生根苗春、夏季移栽,成活率81.0%。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泰国葛种苗的快速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葛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下载PDF
黄酮对刺五加嫩叶采后保鲜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宁珍 罗洁 +2 位作者 蓝福生 黄涛 李锋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9-91,88,共4页
将 0、 0 .1、 1 .0、 1 0、 5 0 mg/ L浓度的黄酮溶液对剌五加进行叶面喷施 ,2 4 h后采嫩梢装塑料袋置于4°C冰箱中保存。分别取样分析保存 0 d和 6 d后叶片中的维生素 C的含量 ,以及保存 0 d和 1 2 d后叶片的水、可溶性糖、叶绿... 将 0、 0 .1、 1 .0、 1 0、 5 0 mg/ L浓度的黄酮溶液对剌五加进行叶面喷施 ,2 4 h后采嫩梢装塑料袋置于4°C冰箱中保存。分别取样分析保存 0 d和 6 d后叶片中的维生素 C的含量 ,以及保存 0 d和 1 2 d后叶片的水、可溶性糖、叶绿素和粗蛋白的含量 ,比较不同浓度的黄酮溶液处理对剌五加嫩叶中上述几种营养成分的分解情况。通过统计分析得出 :0 .1 mg/ L的黄酮溶液对延缓叶片中上述几种营养成分分解的效果最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 刺五加 嫩叶 采后保鲜 野生蔬菜
下载PDF
茄科植物抗青枯病特性研究及其应用展望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宁珍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2-576,共5页
对 8个属 2 1种野生或栽培茄科植物的抗青枯病特性进行观测研究 ,筛选出水茄、乳茄、曼陀罗等 3种抗青枯病能力很强的物种。将番茄、烟草嫁接在水茄、乳茄上 ,嫁接苗也获得较强的抗病能力。将此结果结合现代抗病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研究... 对 8个属 2 1种野生或栽培茄科植物的抗青枯病特性进行观测研究 ,筛选出水茄、乳茄、曼陀罗等 3种抗青枯病能力很强的物种。将番茄、烟草嫁接在水茄、乳茄上 ,嫁接苗也获得较强的抗病能力。将此结果结合现代抗病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研究成果 ,探讨这些抗性材料的抗病机理及其在抗病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科植物 抗青枯病特性 应用 抗病机理 抗病基因工程
下载PDF
银杏施肥模式初探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宁珍 蓝福生 +5 位作者 罗洁 吴圣进 李锋 韦宵 许成琼 黄涛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18-21,共4页
选择尿素、钙镁磷肥、硫酸钾、硫酸铜、硫酸锌、硼酸为基本成分 ,以不同浓度按均匀设计法组成不同配方 ,对银杏嫁接苗定植后第 2年的植株进行施肥试验。测量植株在不同时期的生长量及计算年总生长量 ;每隔 1个月采叶样分析营养成分 ;初... 选择尿素、钙镁磷肥、硫酸钾、硫酸铜、硫酸锌、硼酸为基本成分 ,以不同浓度按均匀设计法组成不同配方 ,对银杏嫁接苗定植后第 2年的植株进行施肥试验。测量植株在不同时期的生长量及计算年总生长量 ;每隔 1个月采叶样分析营养成分 ;初步确定银杏幼苗的施肥模式为 :尿素 30克 /株~ 6 0克 /株 ,钙镁磷肥 4 50克 /株~ 12 0 0克 /株 ,硫酸钾 2 0 0克 /株~ 32 0克 /株 ,硫酸铜 1.5克 /株~ 4 .5克 /株 ,硫酸锌 1.0克 /株~ 4 .5克 /株 ,硼酸 3.5克 /株~ 4 .0克 /株 ;施肥时间在每年的 6月份前比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均匀设计 施肥模式
下载PDF
紫露草雄蕊毛突变法对九种农药的检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宁珍 陈锐章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2年第4期44-45,38,共3页
本文以紫露草4430号为材料,检测我国常用的九种农药在大田使用浓度下的诱变性。结果表明,所检测的九种农药中,七种具有明显的诱变性。此实验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结果是:农药的直接伤害与诱变性是不一致的,不表现直接伤害的6种农药中,5种... 本文以紫露草4430号为材料,检测我国常用的九种农药在大田使用浓度下的诱变性。结果表明,所检测的九种农药中,七种具有明显的诱变性。此实验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结果是:农药的直接伤害与诱变性是不一致的,不表现直接伤害的6种农药中,5种具有较强的遗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突变 诱变性 紫露草 农药
下载PDF
桂植捕线菌七号抗病及促进寄主植物生长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宁珍 蒋冬荣 周广泉 《广西科学》 CAS 1995年第2期28-32,共5页
用青枯病原(Psendomonas solanaceaum)、西瓜萎蔫病原(Pusarium niveum)和软腐病原(Erwine sp.)作为指示病原物菌种,接种于葡萄糖-脉-酵母粉培养基.接种点与桂植捕线菌(C... 用青枯病原(Psendomonas solanaceaum)、西瓜萎蔫病原(Pusarium niveum)和软腐病原(Erwine sp.)作为指示病原物菌种,接种于葡萄糖-脉-酵母粉培养基.接种点与桂植捕线菌(CN.7)的距离分别为1.6、4.2,2.3、4.5,1.8、5.0cm。结果表明,CN.7有抑制病原物菌生长的作用,距离越近.效果越明显,CN.7代射产物中可能含有抗生素。为了解CN.7与土壤肥分、同工酶的关系,设置3个处理:(1)CN.7与等体积的有机肥混合,沤制25d;(2)CN.7与等体积的有机肥混合,不沤制;(3)CN.7培养基(无菌种)与等体积的有机肥混合,不沤制(对照),用烟草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3个处理对土壤肥分的利用率和土壤肥分的可吸收态的变化的影响均无规律可寻,表明CN.7施用后,既不能提高寄主植物对肥分的吸收率,也不能促进肥分不可利用态变成水溶态。叶片同工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处理(1)可提高寄主体细胞中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同工酶的活性和酶谱带数;不同处理,过氧化氢酶同工酶和淀粉酶同工酶的活住或酶谱带数均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植捕线菌 肉食真菌 抗菌素 土壤肥分 同工酶
下载PDF
心心相印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18
作者 黄宁珍 何金祥 +1 位作者 付传明 唐凤鸾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46-746,共1页
1植物名称心心相印(Ceropegiawoodii Schlecht.)。 2材料类别茎段。 3培养条件(1)芽诱导培养基:MS+IBA0.1mg·L^-1(单位下同)+6-BA1.0+蔗糖30g·L^-1;(2)继代增殖培养基:MS+IBA0.1+6-BA0.5+蔗糖30g.L... 1植物名称心心相印(Ceropegiawoodii Schlecht.)。 2材料类别茎段。 3培养条件(1)芽诱导培养基:MS+IBA0.1mg·L^-1(单位下同)+6-BA1.0+蔗糖30g·L^-1;(2)继代增殖培养基:MS+IBA0.1+6-BA0.5+蔗糖30g.L^-1;(3)生根培养基:1/2MS+NAA0.2+蔗糖20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繁殖 组织培养 诱导培养基 增殖培养基 生根培养基 植物名称 培养条件 蔗糖
下载PDF
紫露草微核技术对两种保鲜剂的诱变测试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宁珍 陈锐章 《广西科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9-21,共3页
某些用在果蔬保鲜上的杀菌剂,其毒性和诱变性对人类健康均可能存在危害,但人们常常只注重其毒性而忽视其诱变性。以紫露草微核技术对苯来特和托布津在其最低有效浓度(0.1%和0.07%)下进行诱变试验,以未加氯的自来水作空白... 某些用在果蔬保鲜上的杀菌剂,其毒性和诱变性对人类健康均可能存在危害,但人们常常只注重其毒性而忽视其诱变性。以紫露草微核技术对苯来特和托布津在其最低有效浓度(0.1%和0.07%)下进行诱变试验,以未加氯的自来水作空白对照,马来酰肼(MH)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苯来特(0.1%)的突变率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且有许多四分体核、质分辨不清(均染深色),浓度稀释至0.05%的突变率比0.10%的还要高,但核、质分辨不清的四分体很少,这表明它不仅是一种强的诱变剂,而且可破坏内膜系统,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混合。托布津在试验中表现出的诱变性亦极强,结果表明,也是一种诱变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鲜剂 最低有效浓度 诱变性
下载PDF
光质与补光对水稻幼苗生长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30
20
作者 付传明 黄宁珍 +2 位作者 赵志国 唐凤鸾 黄志民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5-259,共5页
测定水稻成龄离体叶片在波长380~800nm下的透射率,推算其吸收光谱;在培养室内,观测水稻幼苗在蓝(475±5nm)、黄(585±5nm)、红(660±5nm)色的半导体(LED)和普通日光灯下的生长状况,每天照光12h;同时,在大棚中将刚萌发的水... 测定水稻成龄离体叶片在波长380~800nm下的透射率,推算其吸收光谱;在培养室内,观测水稻幼苗在蓝(475±5nm)、黄(585±5nm)、红(660±5nm)色的半导体(LED)和普通日光灯下的生长状况,每天照光12h;同时,在大棚中将刚萌发的水稻幼苗白天自然日照,每晚(18:00~24:00)人工补蓝、红、黄、白光各0、2、4、6h,定期观测其生长情况,在补光50d后测成龄叶片的光合曲线。结果发现:水稻叶片在波长400~500nm之间及680nm附近有较强吸收;在不同光质下进行培养,单波蓝光对水稻幼苗的生长最好;补光对水稻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补白光4h效果最明显,其次是补黄光2h;补蓝光2、4h和补白光4h提高植株的光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质 补光 生长发育 光合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