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硫辛酸注射液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II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收集延安大学咸阳医院门诊及住院DPN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两组均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硫...目的研究硫辛酸注射液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II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收集延安大学咸阳医院门诊及住院DPN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两组均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硫辛酸6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静脉滴注,1次/d,以及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20 m L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静脉续点,1次/d。对照组单纯给予硫辛酸6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变化;分别对患者四肢的烧灼感、刀割样刺痛、刺痛、麻木4个阳性的感觉神经系统症状的严重程度(无、轻、中、重)及频率(偶尔、经常、持续)进行评分;分别在治疗前后做肝肾功能检查,记录腱反射、深浅感觉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比治疗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提高更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自觉症状评分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下降更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注射液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治疗DPN疗效显著,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减轻自觉症状,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硫辛酸注射液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II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收集延安大学咸阳医院门诊及住院DPN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两组均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硫辛酸6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静脉滴注,1次/d,以及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20 m L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静脉续点,1次/d。对照组单纯给予硫辛酸6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变化;分别对患者四肢的烧灼感、刀割样刺痛、刺痛、麻木4个阳性的感觉神经系统症状的严重程度(无、轻、中、重)及频率(偶尔、经常、持续)进行评分;分别在治疗前后做肝肾功能检查,记录腱反射、深浅感觉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比治疗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提高更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自觉症状评分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下降更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注射液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治疗DPN疗效显著,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减轻自觉症状,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