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的平行网络式实验室组织结构 被引量:1
1
作者 冒巍巍 范莉 +2 位作者 黄宝麟 苏进琪 王妙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1年第5期103-105,共3页
分析了在新形势下改革实验室组织结构的要求 ,结合管理学中的组织设计 ,将计算机网络应用到实验室管理中 。
关键词 实验室 管理 平行网络 组织结构 计算机网络 高校
下载PDF
基于LMDI模型的江苏省建筑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蒋博雅 黄宝麟 张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2-212,共11页
4文章运用能源种类法对江苏省2011-2017年建筑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基于对数平均指数分解(LMDI)模型将江苏省建筑业碳排放驱动效应分解为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建筑业经济水平、人口密度、新增节能建筑面积率及新增建筑面积6个影响因子,... 4文章运用能源种类法对江苏省2011-2017年建筑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基于对数平均指数分解(LMDI)模型将江苏省建筑业碳排放驱动效应分解为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建筑业经济水平、人口密度、新增节能建筑面积率及新增建筑面积6个影响因子,解析碳排放变动量(2012-2013年、2014-2015年、2016-2017年为负变动阶段;2013-2014年、2015-2016年为正变动阶段)及各因子贡献率排序,详细剖析其驱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各阶段碳排放变动趋势反映相应时期内实际碳排放变化特征。碳排放变动因子k绝对值越大,所处阶段变动量越多,碳增排/减排速度越快;(2)贡献率P反映各因子对变动量的影响程度,P绝对值越大,所处阶段碳增排(减排)的促进(抑制)作用越明显;(3)江苏省建筑业碳排放总体呈现负变动。能源强度为促进碳负变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筑业经济水平为促进碳正变的主要影响因子。能源强度、人口密度、能源结构、新增建筑面积因子贡献率分别为114.13%、36.13%、26.83%、20.31%;新增节能建筑面积率、建筑业经济水平因子贡献率分别为-5.13%、-92.26%。文章提出了江苏省建筑业碳减排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建筑业 碳排放 LMDI模型 影响因子 政策建议
下载PDF
“碳中和”政策下的建筑业碳排放趋势分析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蒋博雅 黄宝麟 +1 位作者 张宏 董凌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8期208-210,共3页
中国力争于2060年前在二氧化碳排放上实现"碳中和"。为积极回应这一目标,文章从国家及地方政策出发,对全国建筑业能源消费总量及主要能源碳排放量进行评估,解析江苏省建筑业"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并对比... 中国力争于2060年前在二氧化碳排放上实现"碳中和"。为积极回应这一目标,文章从国家及地方政策出发,对全国建筑业能源消费总量及主要能源碳排放量进行评估,解析江苏省建筑业"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并对比分析2011—2017年省级能源结构、新建节能建筑单位面积碳排放量。结果表明,城市化进程推动新增节能建筑面积不断增长并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建筑业碳排放量,节能率标准提升及新增节能建筑面积大幅上升有效降低了单位面积碳排量。最后建议贯彻落实一定的政策与采用适当技术措施来进一步控制建筑业碳排放量波动趋势,以稳步实现"2060年0碳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十四五”规划 建筑业 节能率 碳排放分析
下载PDF
“驻足”——美学视角下消费空间的艺术化设计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蒋博雅 黄宝麟 +1 位作者 刘少瑜 刘双阳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107,共6页
体验经济时代的人们迫切追求精神欲求与归属感,促使消费空间亟待设计层面的转型。以城市消费空间为对象,从美学视角基于挪威建筑学家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的场所精神理论、德国美学家格诺特·波... 体验经济时代的人们迫切追求精神欲求与归属感,促使消费空间亟待设计层面的转型。以城市消费空间为对象,从美学视角基于挪威建筑学家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的场所精神理论、德国美学家格诺特·波默(Gernot Bohme)的气氛美学理论,以北京侨福芳草地、K11艺术商城、新加坡福南购物商场为例,聚焦消费空间艺术化如何实现艺术与消费者间有序有距的对话。结论总结两类艺术化设计手法——“驻足”的途径:主题定位、气氛营造,使传统艺术化手法有效剥离了“同质”“无序”“刻板”的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空间 艺术化 主题定位 气氛营造 场所精神 气氛美学
下载PDF
“1+1>2”:老年群体需求导向下的生活圈体系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蒋博雅 曾碧晶 +2 位作者 黄宝麟 胡振宇 陶伊奇 《华中建筑》 2022年第6期16-21,共6页
当前现有养老设施配置尚不能完全满足多元化需求,亟需建立一个可适应养老需求变化的生长型动态养老体系。该文通过对相关领域文献和养老模式要素整合分析,构建使老年人身心富足、安全舒适、可调节的养老生活圈,涵盖饮食健康、居家协助... 当前现有养老设施配置尚不能完全满足多元化需求,亟需建立一个可适应养老需求变化的生长型动态养老体系。该文通过对相关领域文献和养老模式要素整合分析,构建使老年人身心富足、安全舒适、可调节的养老生活圈,涵盖饮食健康、居家协助、医疗保健、精神慰藉、适老规划和体系建设等功能。该体系阐述了其直面未来的必要需求“1”与主动诉求“1”特征,使老年群体生活由简单远离疾病或不体弱向身体、心理和社会能力完整的综合状态转变,对缓解当前养老困境有一定指导意义,为未来养老体系规划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群体 养老生活圈 切身必要需求 主动补充需求
下载PDF
“六位一体”养老生活圈设施需求及适宜性评价——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
6
作者 蒋博雅 黄宝麟 +1 位作者 曾碧晶 胡振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5860-5870,共11页
当前日趋多元的养老生活需求与不均衡、不协调的社会养老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亟待有效缓解。通过资料搜集、实地调研及专家问卷评价,重构了“食、住、医、情、规、体”六位一体养老生活圈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并运用ArcGIS技术进行因子叠... 当前日趋多元的养老生活需求与不均衡、不协调的社会养老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亟待有效缓解。通过资料搜集、实地调研及专家问卷评价,重构了“食、住、医、情、规、体”六位一体养老生活圈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并运用ArcGIS技术进行因子叠加分析与量化研究,结果表明:调整规划布局,优化设施配置,以缓解鼓楼区养老设施“中心优-周边弱”的态势,达到服务公平性全覆盖;依照“六位一体”养老生活圈体系引导规划,全面提升设施服务水平,补短板强弱项;以社区为依托展开养老生活圈更新研究,与时俱进构建和谐宜养“大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群体 “六位一体”养老生活圈 需求水平分析 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江苏省旅游公路设计方法研究
7
作者 庞希玲 黄宝麟 《城市建筑》 2020年第32期169-172,183,共5页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旅游公路设计方法的研究,为全国各省、市旅游公路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笔者分析了江苏旅游公路的发展历程与发展成效,认为旅游公路的发展逐步成为了江苏公路行业的新发展点,诞生了诸多公路旅游知名产品。同时...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旅游公路设计方法的研究,为全国各省、市旅游公路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笔者分析了江苏旅游公路的发展历程与发展成效,认为旅游公路的发展逐步成为了江苏公路行业的新发展点,诞生了诸多公路旅游知名产品。同时从规划理论、公路选线、设计建设、养护运营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总结,提出江苏模式具有普适性和推广性,给予旅游公路建设更多具体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公路 江苏 发展成效 设计方法 模式
下载PDF
“失”·“适”·“拾”——现代主义影响下中国建筑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响应与进步
8
作者 蒋博雅 黄宝麟 +1 位作者 胡振宇 于沛 《中国建筑教育》 2020年第1期139-148,共10页
本文以近代中国建筑文化交流中的"失语"现象为切入点,通过梳理中国建筑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现代主义的响应与进步,对各时期为"拾"文化自信做出的努力给予肯定。同时,在对各阶段现代主义话语权的转换——"失语&q... 本文以近代中国建筑文化交流中的"失语"现象为切入点,通过梳理中国建筑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现代主义的响应与进步,对各时期为"拾"文化自信做出的努力给予肯定。同时,在对各阶段现代主义话语权的转换——"失语"·"适语"·"拾语"——总体概述及在当前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现代建筑技术转型背景之下,指出中国建筑未来的发展之路——"适"时而"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百年 发展历程 文化自信 适时而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