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用缓控释掺混氮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小洋 顾克军 +1 位作者 郭智 刘红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5,共6页
为了明确不同缓控释掺混氮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苏香粳1176为供试材料,设置11个处理:不施氮肥(N0)为空白对照、当地常规施肥为施肥对照(N1),以及释放期为60、90 d的2种缓控释氮肥与常规氮肥按不同比例掺混(N2~N10),研究... 为了明确不同缓控释掺混氮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苏香粳1176为供试材料,设置11个处理:不施氮肥(N0)为空白对照、当地常规施肥为施肥对照(N1),以及释放期为60、90 d的2种缓控释氮肥与常规氮肥按不同比例掺混(N2~N10),研究其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缓控释氮肥处理使水稻产量均有所下降。其中,N4处理水稻每穗粒数降低,但其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质量保证相对较高的生物产量水平,从而保证N4处理具有较高的水稻产量。施用缓控释氮肥均提高水稻的吸氮量,随着缓控释氮肥比例的增加,水稻吸氮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缓控释氮肥均降低了水稻干物质和籽粒的氮素生产效率。缓控释氮肥均能提高水稻氮肥吸收利用率,降低水稻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水稻成熟期时,缓控释氮肥处理土壤速效氮含量低于常规施肥处理。综上,缓控释氮肥虽然提高了水稻的吸氮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率,但其氮素吸收利用效率总体不高,水稻产量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控释掺混氮肥 水稻 产量 吸氮量 氮素吸收利用率 经济系数
下载PDF
化工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管理措施研究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小洋 《化工设计通讯》 2024年第1期151-153,161,共4页
关注污水处理与环境保护管理,涵盖污水处理基本概念、处理方法、过程及其对环境与健康的影响。污水处理旨在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包括固体颗粒、有机物、无机物,通过化学、生物和物理方法实现;处理过程包括预处理、一级处理、二级处理... 关注污水处理与环境保护管理,涵盖污水处理基本概念、处理方法、过程及其对环境与健康的影响。污水处理旨在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包括固体颗粒、有机物、无机物,通过化学、生物和物理方法实现;处理过程包括预处理、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消毒和最终处理,确保排放水质达标;不当处理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污水处理对环境有积极影响,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系统,对公共健康而言,正确处理有助于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 管理措施 污水处理
下载PDF
稻田保护性耕作研究——I.免耕对水稻产量、生长动态及害虫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黄小洋 漆映雪 +4 位作者 黄国勤 张兆飞 刘隆旺 章秀福 高旺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0-534,共5页
通过对水稻免耕与常耕栽培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免耕抛秧水稻的产量性状优于对照(常耕移栽)和其它处理,产量比对照高3.95%~11.57%,处理4与处理1之间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其它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处理4水稻的有效穗数多于其它处理,叶面积指... 通过对水稻免耕与常耕栽培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免耕抛秧水稻的产量性状优于对照(常耕移栽)和其它处理,产量比对照高3.95%~11.57%,处理4与处理1之间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其它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处理4水稻的有效穗数多于其它处理,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均大于其它处理.在分蘖盛期、拔节期、孕穗期和黄熟期,免耕处理的根系活力比常耕处理分别强28.1%、7.4%、28.3%和34.9%.常耕处理的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比免耕处理分别多16%和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水稻产量 群体质量 害虫
下载PDF
免耕栽培对晚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黄小洋 黄国勤 +3 位作者 余冬晖 刘宝林 胡恒凯 刘隆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对晚稻进行了免耕与常耕栽培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耕栽培水稻相比,免耕水稻的分蘖出现早,茎蘖增长快,分蘖数量多;LAI大,且孕穗期以前LAI增长更快;群体质量优,经济性状好,产量高。
关键词 免耕 栽培 晚稻 群体质量 产量 经济性状
下载PDF
施用猪粪有机肥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黄小洋 邵劲松 马运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0-68,共9页
为研究畜禽粪便有机肥的施用对土壤造成的潜在重金属污染,采用大田模拟试验,研究了3种猪粪有机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p H值、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T11[下标数字分别表示有机肥种类(1、2、3)和施用量(1表示1 875 kg/hm2,... 为研究畜禽粪便有机肥的施用对土壤造成的潜在重金属污染,采用大田模拟试验,研究了3种猪粪有机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p H值、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T11[下标数字分别表示有机肥种类(1、2、3)和施用量(1表示1 875 kg/hm2,2表示3 750 kg/hm2),下同]、T12、T22、T31、T32处理较对照(施用普通复合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幅为5.34%~13.50%。且增量施用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会随之增加,但T21处理土壤有机质较对照下降19.36%。与对照相比,各处理p H值没有较为一致的变化规律。除铅(Pb)外,施用有机肥处理浅层(0~40 cm)重金属含量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汞(Hg)、砷(As)在0~10 cm层增幅分别为0~232.70%、15.79%~238.35%,Pb、铜(Cu)、锌(Zn)在0~20 cm层增幅分别为6.27%~32.41%、10.14%~34.39%、12.95%~45.85%,铬(Cr)在0~40 cm层增幅为14.03%~26.82%;深层土壤重金属含量较对照显著减小,Pb在90~100 cm降幅为56.37%~71.01%,Zn在60~70 cm、90~100 cm层降幅分别为10.51%~36.24%、27.71%~49.36%,镉(Cd)在70~90 cm层降幅为29.36%~46.63%。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Cr、Pb、Hg、As含量与有机肥施用量的关系极显著,Cu、Zn、Cd不显著;Cr、As、Zn含量与有机肥种类的关系极显著,Pb、Hg、Cu、Cd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施用3种有机肥对土壤特别是表层土壤有较强的潜在重金属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有机肥 有机质 PH值 重金属 土壤污染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9
6
作者 黄小洋 姜光明 管永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185-188,共4页
为科学治理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提供参考,从化肥农药、畜禽养殖、农村居民生活和农作物秸秆方面分析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结果表明,江苏省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水平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畜禽粪尿排放总量呈增加... 为科学治理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提供参考,从化肥农药、畜禽养殖、农村居民生活和农作物秸秆方面分析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结果表明,江苏省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水平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畜禽粪尿排放总量呈增加趋势,农村生活污水利用率下降且直接排放现象突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较低,对大气和水体产生较大污染。应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沼气工程、污染生态拦截工程与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措施,综合促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现状 防治 江苏
下载PDF
江苏省太湖流域规模畜禽场粪污处理典型模式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黄小洋 管永祥 +1 位作者 吴昊 王子臣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8-300,共3页
以太湖流域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为基础,测算江苏省太湖流域畜禽养殖污染物产生量,总结归纳5种操作性强并广泛应用的畜禽粪便典型处理模式,并分析各种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旨在为太湖流域、江苏省乃至全国的畜禽养殖业粪污治理提... 以太湖流域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为基础,测算江苏省太湖流域畜禽养殖污染物产生量,总结归纳5种操作性强并广泛应用的畜禽粪便典型处理模式,并分析各种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旨在为太湖流域、江苏省乃至全国的畜禽养殖业粪污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污 处理模式 分析
下载PDF
枣园林下养鸡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黄小洋 陆歆艳 +2 位作者 王海芹 刘金根 季利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1期135-136,144,共3页
[目的]探索常熟枣园林下养鸡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方法]在枣园林下设置5个处理,即放养鸡密度依次为0只/hm2(CK)、1 200、1 800、2 400和3 000只/hm2,研究了枣园林下养鸡对0~20 cm土层土壤p H、自然含水量、容重、总孔隙度、有效孔... [目的]探索常熟枣园林下养鸡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方法]在枣园林下设置5个处理,即放养鸡密度依次为0只/hm2(CK)、1 200、1 800、2 400和3 000只/hm2,研究了枣园林下养鸡对0~20 cm土层土壤p H、自然含水量、容重、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和非有效孔隙度的影响。[结果]放养区各处理的土壤p H、自然含水量、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和非有效孔隙度均低于未放养区;放养区土壤容重大于未放养区。[结论]长期林下养鸡会破坏土壤物理性质,应控制放养密度和放养时间,以1 800~2 400只/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养鸡 土壤物理性质 枣园 常熟市
下载PDF
泰州通南地区农村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小洋 王怡 马国胜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68-369,共2页
从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排放、河道情况和湿地现状等方面分析了泰州通南地区农村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并从污染处理厂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道整治和湿地资源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泰州通南地区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的对策。为... 从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排放、河道情况和湿地现状等方面分析了泰州通南地区农村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并从污染处理厂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道整治和湿地资源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泰州通南地区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的对策。为泰州通南地区农村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和污染防治提供依据,从而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期促进泰州市通南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南地区 农村水环境 存在问题 防治对策
下载PDF
江苏省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与发展对策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小洋 邱丹 王海芹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2年第1期29-32,39,共5页
分析了江苏省人口与粮食的关系及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归纳总结了6种新时期江苏省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及其案例。从农业功能区划、政策保障、科技人才培养和标准体系的建设等方面提出江苏省建设生态农业具体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现状 模式 对策
下载PDF
江苏省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和措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小洋 王海芹 沈建宁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3年第2期15-17,共3页
从江苏省农业生态补偿现状出发,结合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生态补偿成功经验,从法律制度、经济手段、融资渠道、补偿方式、环境教育、补偿项目的监管与评估等方面提出了江苏省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取向和措施。为江苏省农业生态补偿逐渐从&... 从江苏省农业生态补偿现状出发,结合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生态补偿成功经验,从法律制度、经济手段、融资渠道、补偿方式、环境教育、补偿项目的监管与评估等方面提出了江苏省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取向和措施。为江苏省农业生态补偿逐渐从"输血式"补偿向"造血式"补偿转变提供参考,促进江苏省农业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补偿 政策取向 措施
下载PDF
板带轧机轴承载荷及板凸度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小洋 刘光明 +2 位作者 张小平 杨霞 黄庆学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65-70,共6页
为深入分析四辊板带轧机支撑辊滚动轴承列间载荷分布和板凸度变化规律及两者的关系,利用自主设计的滚动轴承力、温综合测试装置,对实验室四辊板带轧机支撑辊各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载荷分布、轧后轧件的横向厚度分布和板凸度进行了检测... 为深入分析四辊板带轧机支撑辊滚动轴承列间载荷分布和板凸度变化规律及两者的关系,利用自主设计的滚动轴承力、温综合测试装置,对实验室四辊板带轧机支撑辊各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载荷分布、轧后轧件的横向厚度分布和板凸度进行了检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轴承各列径向载荷随压下率和轧件宽度的增大而增大,轴承列间载荷呈"M"型分布;轧件轧后板凸度随压下率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压下率相同时,随轧件原始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随轧件宽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又减小。研究结果可为板带轧机滚动轴承的使用和板形分析模型的建立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载荷测试 板形 板带轧机
下载PDF
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现状调研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小洋 钱海燕 《苏南科技开发》 2007年第8期25-27,共3页
本文通过对鄱阳湖湿地数量、质量,调蓄能力、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等湿地资源特征及生态功能变化进行现状调研,分析了鄱阳湖湿地生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鄱阳湖 湿地 生态安全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小洋 《绿色科技》 2012年第4期218-220,共3页
分析了浙江省杭州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状况的现状,结合北京、台湾及国外部分城市对生活垃圾处理的措施,从教育、宣传、立法等方面提出了对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杭州 生活垃圾 垃圾分类 现状分析 对策建议
下载PDF
从源头治理发展绿色化工促进环境保护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小洋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3年第11期194-196,213,共4页
探讨了绿色化工的概念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绿色化工以清洁、高效、低排放为特点,旨在减少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我国在发展绿色化工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力争从源头展开治理,包括改进生产工艺、推行高新绿色技术、生产绿色化工产... 探讨了绿色化工的概念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绿色化工以清洁、高效、低排放为特点,旨在减少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我国在发展绿色化工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力争从源头展开治理,包括改进生产工艺、推行高新绿色技术、生产绿色化工产品、制定全过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重点领域绿色化工技术的开发等。应继续完善相关制度,推动绿色化工发展,以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持续实现,绿色化工已经成为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头治理 绿色化工 环境保护
下载PDF
稻田种植效益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16
作者 黄小洋 黄国勤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7-190,共4页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不同处理稻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22个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总效益的加权和等权关联度均表现依次:为免耕抛秧,免耕移栽,常耕移栽,常耕抛秧。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免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生长与生理特征的影响
17
作者 黄小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1期24-25,35,共3页
[目的]研究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生长与生理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了100%基质、75%基质+25%土壤、50%基质+50%土壤、25%基质+75%土壤、100%土壤5个配比处理,测定各处理播种后水稻秧苗成秧率、株高、叶龄、最大叶宽,并测定... [目的]研究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生长与生理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了100%基质、75%基质+25%土壤、50%基质+50%土壤、25%基质+75%土壤、100%土壤5个配比处理,测定各处理播种后水稻秧苗成秧率、株高、叶龄、最大叶宽,并测定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根系活力。[结果]75%基质+25%土壤处理秧苗生长最佳,其成秧率、株高、叶龄、最大叶宽等均高于其他处理,秧苗综合生理指标也显示75%基质+25%土壤处理优于其他处理。[结论]该研究为水稻育秧机械化及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秧基质 成秧率 水稻秧苗 生理特征
下载PDF
稻田实行保护性耕作对水稻产量、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1
18
作者 黄国勤 杨滨娟 +5 位作者 王淑彬 黄小洋 张兆飞 姚珍 黄禄星 赵其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25-1234,共10页
在江西双季稻田进行长期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多年保护性耕作对水稻产量、土壤理化性状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连续8a稻田保护性耕作处理的平均产量高于传统耕作4.46%—8.79%,各处理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均高于对照,而各处理间穗... 在江西双季稻田进行长期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多年保护性耕作对水稻产量、土壤理化性状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连续8a稻田保护性耕作处理的平均产量高于传统耕作4.46%—8.79%,各处理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均高于对照,而各处理间穗长和千粒重差异不显著。实行稻田保护性耕作处理的土壤容重低于传统耕作3.6%—5.6%,而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分别高出传统耕作1.6%—17.4%、2.4%—16.7%。与传统耕作相比,连续8a保护性耕作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2.9%—10.0%)、有效磷(4.8%—31.6%)、速效钾(9.7%—25.7%)。在2005年免耕+插秧的土壤真菌数量最多,显著高于对照处理51.6%,免耕+抛秧在2008年达到最大,显著高于对照处理54.1%。2012年免耕+抛秧、免耕+插秧显著高于对照126.1%、121.1%;另外,各处理间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均差异不显著。8a间土壤转化酶活性变化范围在0.292—0.451 mg/g之间,其中2005—2007、2012年均是免耕+抛秧达到最大,与对照相比,增加范围为72.7%—137.7%,且差异显著(P<0.05)。因此,实行稻田保护性耕作是适合江南丘陵区双季稻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之一,其中免耕+抛秧和免耕+插秧两种方式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保护性耕作 水稻产量 土壤性状 稻田
下载PDF
免耕对水稻根系活力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7
19
作者 黄国勤 黄小洋 +3 位作者 张兆飞 刘隆旺 章秀福 高旺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5期170-173,共4页
对早稻进行了免耕与常耕栽培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耕栽培水稻相比,免耕水稻,根系活力高7.4%~34.9%,各生育期的干物质占黄熟期干物质之比高.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实际产量分别高1.1%、5.1%、0.6%和10.0%.产量与根系... 对早稻进行了免耕与常耕栽培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耕栽培水稻相比,免耕水稻,根系活力高7.4%~34.9%,各生育期的干物质占黄熟期干物质之比高.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实际产量分别高1.1%、5.1%、0.6%和10.0%.产量与根系活力和干物质积累的相关分别达到0.9和0.8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活力 产量性状 水稻 免耕 每穗实粒数 干物质积累 对比试验 研究结果 有效穗数 生育期 千粒重 栽培 早稻 熟期
下载PDF
江西省保护性耕作的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兆飞 黄国勤 +4 位作者 黄小洋 刘隆旺 吴金发 章秀福 高旺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5期366-368,371,共4页
江西省位于中国的东南部,长江中下游交接处的南岸,水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对保护性耕作的研究较少,虽然曾经推广过该项技术但由于技术集成度不高,再加上农民的认识不够等原因,使得目前的推广面积并不大。所以有必要对全省保护性耕作的现状... 江西省位于中国的东南部,长江中下游交接处的南岸,水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对保护性耕作的研究较少,虽然曾经推广过该项技术但由于技术集成度不高,再加上农民的认识不够等原因,使得目前的推广面积并不大。所以有必要对全省保护性耕作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科学的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本地应用和发展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因地制宜的逐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现状 保护性耕作技术 长江中下游 技术集成度 试验示范 推广应用 因地制宜 东南部 水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