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流动人口血吸虫病分布与潜在传播危险因素 被引量:18
1
作者 黄少玉 林荣幸 +5 位作者 张启明 张贤昌 李建中 邓卓晖 王金龙 吴景赠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分布及其血防KABP的状况,为制定血吸虫病监测技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6月-2007年12月,全省按地理、经济分层随机抽取22个县(市、区)作为调查点;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流动人口分布情况,来自... 目的了解广东省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分布及其血防KABP的状况,为制定血吸虫病监测技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6月-2007年12月,全省按地理、经济分层随机抽取22个县(市、区)作为调查点;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流动人口分布情况,来自疫区的血吸虫病感染情况及血防KABP;用血清检查初筛、病原检查确诊,KABP问卷调查;分析流动人口的分布、血吸虫病感染率、血防知识知晓率等。结果22个县(市、区)共调查统计流动人口数6360505人,主要是分布在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占82%。来自疫区的占流动人口的19.49%(24777/127122),其血吸虫抗体阳性率为1.74%(228/13076),患病率为0.38%(50/13076),确诊率为0.05%(6/13076)。血防知识知晓率为42.32%(2982/7047)、血防态度、信念正确率分别为79.09%(5571/7047)、2.24%(158/7047)、血防正确行为的形成率为45.55%(3210/7047)。结论在广东省的流动人口中有数以万计的血吸虫病患者,且大部是居住在粤中水网地带的农村地区或城乡结合部,而当前广东省流动人口的血防KABP是消极因素占主导地位,因此将对当地血防成果的巩固形成较大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外来人口 传播
下载PDF
广东省流动人口血防知识 态度 信念 行为现状调查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少玉 张启明 +7 位作者 林荣幸 骆雄才 李建中 邓卓晖 张贤昌 黄金龙 尹冬梅 吴景赠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57-458,共2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流动人口血防知识、态度、信念、行为(KABP)的状况,为制定预防血吸虫病再流行的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2007年选择广东省粤东、粤西、粤北、粤中4区,每区按经济发展程度高、中、低随机抽取22个县(市、区)作为... 目的了解广东省流动人口血防知识、态度、信念、行为(KABP)的状况,为制定预防血吸虫病再流行的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2007年选择广东省粤东、粤西、粤北、粤中4区,每区按经济发展程度高、中、低随机抽取22个县(市、区)作为调查点,每点选择来自疫区>10岁的流动人口500人,调查龙门县来自非疫区的人群作为对照。采用血防KABP问卷调查,统计流动人口血防知识知晓率、血防态度、信念及行为的正确率。结果调查22个县(市、区)来自疫区人群7047人和非疫区人群233人,血防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2.32%、1.72%,血防态度正确率分别为79.09%、79.83%,血防信念正确率分别为2.24%、0,血防正确行为形成率分别为45.55%、47.21%。另外,在流动人口中知道如何感染血吸虫的占30.07%;认识钉螺的人数来自疫区的占50.73%,来自非疫区的仅占8.15%。认为自己患血吸虫病后对其他人没有影响的占67.63%。有在野外大便史的占59.41%,7.14%的人有经常野外大便的习惯。88.29%的人不知向何部门报螺。27.95%会到明知可能感染血吸虫的区域接触水体,34.11%的人不愿意接受血防部门进行血吸虫病检查。结论广东省流动人口血防KABP是消极因素占主导地位,应重视对流动人口开展有针对性的血防健康教育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流动人口 知识、态度、信念、行为 健康教育 广东省
下载PDF
广东省消灭血吸虫病后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黄少玉 容寿铭 +3 位作者 刘杰生 欧作炎 史小楚 马文军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173-175,共3页
广东省于1985年消灭血吸虫病,1986~1995年开展监测巩固工作。10年来,用各种方法查螺97768488m2,1992年仅在径口华侨农场曹寨村发现1残存螺点2000m2,钉螺最高密度为12只/0.11m2,自然... 广东省于1985年消灭血吸虫病,1986~1995年开展监测巩固工作。10年来,用各种方法查螺97768488m2,1992年仅在径口华侨农场曹寨村发现1残存螺点2000m2,钉螺最高密度为12只/0.11m2,自然感染率为2.29%(21/918)。共复查历史病人55143人,其中1例粪检血吸虫卵阳性,复治15025人(27.25%)。新感染调查易感人群,皮试阳性率5.61%(2949/52575),粪检血吸虫卵阳性者2人(1992年曹寨村)。解剖野鼠11630只,未发现血吸虫卵。大量监测结果显示,广东省消灭血吸虫病后,虽于1992年在曹寨村出现1个疫点,但经及时处理迅速扑灭,而其它地区均未发现残存钉螺及新感染病人,认为其消灭血吸虫病的成果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监测 钉螺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班氏丝虫病不同防治阶段媒介传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黄少玉 骆雄才 +3 位作者 欧作炎 崔惠儿 霍丽婵 张启明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班氏丝虫病主要传播媒介在丝虫病不同防治时期传播作用的变化。方法在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对致倦库蚊自然感染情况调查,并对其相关参数进行观察。结果 1956~1969年,全省进行了广泛调查,致倦库蚊是优势品种,占97.76%(73150... 目的了解广东省班氏丝虫病主要传播媒介在丝虫病不同防治时期传播作用的变化。方法在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对致倦库蚊自然感染情况调查,并对其相关参数进行观察。结果 1956~1969年,全省进行了广泛调查,致倦库蚊是优势品种,占97.76%(731505/748239),在发现幼丝虫感染的蚊种中,致倦库蚊自然感染率最高,为9.94%,且仅在其体内发现L3(感染期幼虫),L3率为0.22%,是班氏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在防治前、防治阶段、基本消灭阶段和消灭阶段,致倦库蚊的自然感染率分别为9.94%、6.02%、0.04%、和0,随着防治工作的深入,呈下降趋势,1993年未发现感染期幼虫。各阶段传播媒介年传播潜势分别为10486.21、 5131.89、124.30和0。结论防治后期班氏丝虫病的传播已被阻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虫病 媒介 传播潜势
下载PDF
广东省消灭淋巴丝虫病的监测与审评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少玉 骆雄才 +4 位作者 欧作炎 潘波 崔惠儿 方悦怡 张启明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消灭传染源,阻断传播,达到全省消灭淋巴丝虫病。方法按消灭丝虫病的监测方案进行病原学和媒介学监测。结果至2001年,全省血检1575905人,发现和治疗微丝蚴血症者4074例。原丝虫病流行区各流行县(市)于无微丝蚴血症者次年起,按达到基... 目的消灭传染源,阻断传播,达到全省消灭淋巴丝虫病。方法按消灭丝虫病的监测方案进行病原学和媒介学监测。结果至2001年,全省血检1575905人,发现和治疗微丝蚴血症者4074例。原丝虫病流行区各流行县(市)于无微丝蚴血症者次年起,按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后10年内和10年后分别统计,共病原学监测178个乡镇316544人和341个乡镇520120人;每县(市)均在3个以上的病原学监测点进行蚊媒监测,在429个点共解剖雌性致倦库蚊250377只和中华按蚊(含嗜人按蚊)2297只。人群和蚊媒均未发现人体丝虫感染,结果显示这些地区丝虫病的传播已被阻断。结论2001年9月,全省按照卫生部消灭丝虫病审评方案的要求,通过省级审评达到卫生部消灭淋巴丝虫病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虫病 监测 消灭 审评
下载PDF
广东省外来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黄少玉 骆雄才 +7 位作者 李建中 邓卓晖 张启明 林荣幸 张贤昌 尹冬梅 吴景赠 黄金龙 《华南预防医学》 2008年第2期6-9,共4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外来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情况及病人的分布状况,为制定血吸虫病监测技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5年6月至2007年7月在广东省分粤东、粤西、粤北、粤中4个区,每区按经济发展程度高、中、低各随机抽取2个共24个县(市、区... 目的了解广东省外来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情况及病人的分布状况,为制定血吸虫病监测技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5年6月至2007年7月在广东省分粤东、粤西、粤北、粤中4个区,每区按经济发展程度高、中、低各随机抽取2个共24个县(市、区)作为调查点;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外来流动人口分布情况;每个调查点按整群抽样原则抽取来自疫区的流动人口1000人,并对其采用胶体金渗滤法(DIGFA)检测血清中血吸虫抗体、病原学检查(kato-katz)进行确诊;统计分析外来流动人口城乡分布、来自疫区人口比例、血吸虫病患病率、血吸虫病确诊率等。结果共调查22个县(市、区),收集统计外来流动人口数6360505人,主要集中在粤中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占91.18%,当中主要是分布在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占82%。外来流动人口中来自疫区的占19.49%(24777/127122),主要是15~49岁的人群,占98.92%。来自疫区人群血吸虫抗体阳性率为1.74%(228/13076),以15~39岁的人群较高(P<0.01);血吸虫抗体阳性者血吸虫病患病率为21.93%(50/228),调查人群总患病率即为0.38%(50/13076);血吸虫抗体阳性者病原确诊率为2.63%(6/228),即调查人群总确诊率为0.05%(6/13076)。结论推算在广东省的外来流动人口中可能有血吸虫病患者3万例以上,大部分患者是居住在粤中水网地带的农村地区或城乡结合部,可能将对该地区血防成果的巩固造成一定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外来流动人口 传播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血吸虫病阻断传播地区查螺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少玉 潘波 +2 位作者 张启明 卢良新 李俊强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9-220,共2页
目的 在血吸虫病阻断传播地区建立查螺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不同方式设置标记螺点 ,采用不同方法查螺 ,观察查螺效果。结果 在有标记假螺点、无标记假螺点 ,随机投放标记螺 ,各采用全面细查法、环境抽查法、系统抽样法查螺中 ,以有... 目的 在血吸虫病阻断传播地区建立查螺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不同方式设置标记螺点 ,采用不同方法查螺 ,观察查螺效果。结果 在有标记假螺点、无标记假螺点 ,随机投放标记螺 ,各采用全面细查法、环境抽查法、系统抽样法查螺中 ,以有标记假螺点的标记螺平均查获率最高 ,为90 .3 5 % ,71.71% ,5 9.3 2 % ( P<0 .0 5 ) ;而 3种查螺方法对 3种投螺方式的标记螺平均查获率均以全面细查法为最高 ,分别为 90 .3 5 %、67.0 3 %、48.3 3 % ( P<0 .0 1)。结论 初步认为以无标记方式设置假螺点 ,采用全面细查法和环境抽查法相结合查螺 ,标记螺的查出率达 60 %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监测 钉螺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广东省丝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少玉 骆雄才 +3 位作者 欧作炎 潘波 崔惠儿 张启明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346-349,共4页
目的 评价广东省淋巴丝虫病的防治效果 ,为后期监测提供依据。 方法 对广东省丝虫病流行和防治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 结果 广东省 67个县 (市、区 )有丝虫病流行 ,仅平远县为马来丝虫病流行区 ,其余为班氏丝虫病流行区。防治前人... 目的 评价广东省淋巴丝虫病的防治效果 ,为后期监测提供依据。 方法 对广东省丝虫病流行和防治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 结果 广东省 67个县 (市、区 )有丝虫病流行 ,仅平远县为马来丝虫病流行区 ,其余为班氏丝虫病流行区。防治前人群平均微丝蚴率为 3 .0 5 % ,微丝蚴血症者 2 0 0万人。班氏丝虫病传播媒介为致倦库蚊 ,马来丝虫病的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 195 3~ 1986年 ,全省共血检调查 63 3 84912人 ,治疗患者 13 0 7892人 ,全民服药44 75 889人 ,海群生药盐防治 2 5 99795人。 1987年 67个县 (市、区 )进行防治效果考核 ,平均微丝蚴率为 0 .12 % ,以行政村为单位均降至 1%以下 ,全省基本消除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 ,1988、1990和 1992年全省 9个纵向观察点人群平均微丝蚴率分别为 0 .19%、0 .14 %和 0 .0 5 % ;5年致倦库蚊自然感染率分别为 0 .11%、0 .0 3 %、0 .0 3 %、0 .0 1%和 0 .0 1% ,1991和 1992年未发现感染期幼虫 ;中华按蚊均未发现幼丝虫感染。 1980~ 2 0 0 0年 ,横向监测共血检 15 75 90 5人次 ,检出微丝蚴血症者 40 74例 ,并给予海群生正规治疗 ;1986年后未发现自然感染的蚊媒 ,1997年后已无微丝蚴血症者。人群血清抗体从 1993年的 9.86%降至 1999年的 1.69%。 结论 在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丝虫病 监测 消除
下载PDF
广东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远期监测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少玉 欧作炎 +3 位作者 赵心怡 陈祖泽 李娅佐 谭德平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84-86,共3页
广东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于1988~1993年进行丝虫病的纵向监测和横向监测。结果,9个纵向监测县1988、1990和1992年人群微丝蚴率分别为0.12%、0.10%和0.06%。5年致倦库蚊自然感染率分别为0.07... 广东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于1988~1993年进行丝虫病的纵向监测和横向监测。结果,9个纵向监测县1988、1990和1992年人群微丝蚴率分别为0.12%、0.10%和0.06%。5年致倦库蚊自然感染率分别为0.07%、0.02%、0.03%、0.01%和0.01%,1991年和1992年未发现感染期幼虫;中华按蚊均未发现幼丝虫感染。人群微丝蚴率及致倦库蚊自然感染率均呈下降趋势。1990年和1992年作血清学监测(ELISA),人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8.94%和12.18%。1988~1993年横向监测县、市人群平均微丝蚴率为0.19%(1096/586185)。结果表明我省丝虫病防治效果巩固,但也存在某些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虫病 监测 微丝蚴 致倦库蚊
下载PDF
试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管理 被引量:14
10
作者 黄少玉 《安徽医药》 CAS 2005年第1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上市后 监测 正常 管理 多因素 人体伤害 预期 使用风险 潜在风险
下载PDF
对农村使用医疗器械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少玉 陈元柱 刘毅 《中国药业》 CAS 2004年第8期8-9,共2页
关键词 医疗器械 调查分析 农村医疗 色诊 村卫生室 防疫站 乡镇卫生院 批发 零售企业 市场整治
下载PDF
广东省丝虫病监测残存微丝蚴血症者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少玉 赵心怡 +1 位作者 陈祖泽 谭德平 《华南预防医学》 1992年第3期57-60,共4页
1988年至1990年有计划对广东省开展丝虫病的监测工作,64个市县横向监测,共血检474081人,人群微丝蚴率为0.19%。有54.55%(162/297)的乡未发现微丝蚴血症者。9个纵向监测县1988年、1990年分别血检17815人和15359人,微丝蚴率为0.12%(21/... 1988年至1990年有计划对广东省开展丝虫病的监测工作,64个市县横向监测,共血检474081人,人群微丝蚴率为0.19%。有54.55%(162/297)的乡未发现微丝蚴血症者。9个纵向监测县1988年、1990年分别血检17815人和15359人,微丝蚴率为0.12%(21/17815)和0.10%(15/15359),只有4个县发现微丝蚴血症者,1~9岁儿童未发现感染者;致倦库蚊自然感染率自1988年的0.07%(10/13640)降至1990年的0.03%95/15041),中华按蚊解剖三年均未检获阳性蚊。在监测工作中检获的残存微丝蚴血症者941例,对其中658例进行分析,有87.69%(557/658)系原血检阳性或以往未血检或外地迁入者,年龄均在5岁以上。沿海地区微丝蚴率较内地高(P<0.01),这提示还存在一定薄弱环节;须加强巩固扫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虫病 监测 微丝蚴血症者 血检
下载PDF
查螺人员年龄、接受血防健康教育对查螺质量的影响调查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少玉 骆雄才 +1 位作者 张启明 林荣幸 《华南预防医学》 2006年第2期54-55,共2页
目的了解查螺人员年龄、接受血防健康教育对查螺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2~2004年采用设置标记螺点观察不同年龄组、是否接受血防健康教育的查螺人员对标记螺的查出率.结果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各年龄组人群标记钉螺查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 目的了解查螺人员年龄、接受血防健康教育对查螺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2~2004年采用设置标记螺点观察不同年龄组、是否接受血防健康教育的查螺人员对标记螺的查出率.结果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各年龄组人群标记钉螺查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不同年龄段人群标记钉螺查出率均以≤15岁人群最高,分别为68.95%和48.67%;≥51岁组的较低,分别为36.67%和29.45%.结论查螺前接受血防健康教育和选择中、小学生和青壮年为查螺人员可以提高查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斗门县输入性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少玉 潘波 +6 位作者 林荣幸 张启明 陈泽池 黄宏瑜 黄利群 陈斌 吕云芳 《华南预防医学》 2002年第5期34-35,共2页
目的 了解广东省斗门县输入血吸虫病人后是否可能形成血吸虫病的传播流行。方法对输入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周围人群进行血吸虫病感染检查及钉螺孳生情况调查。结果仅发现4例输入性病例,没有发现当地感染病例;在5个镇的15个管理区共调查... 目的 了解广东省斗门县输入血吸虫病人后是否可能形成血吸虫病的传播流行。方法对输入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周围人群进行血吸虫病感染检查及钉螺孳生情况调查。结果仅发现4例输入性病例,没有发现当地感染病例;在5个镇的15个管理区共调查水渠边长度88 330 m,调查低洼荒地374 268.48 m2,未发现钉螺的孳生。结论 在斗门县等非血吸虫病疫区,只要及时治疗输入性病例,加强螺情监测,严防钉螺的输入,就不会形成血吸虫病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斗门县 输入性 血吸虫病 流行病学 钉螺孳生环境
下载PDF
广东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肃清残存传染源的措施和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少玉 陈佩玑 +5 位作者 潘波 欧作炎 邓卓晖 刘美珍 刘勇鹰 张启明 《广东卫生防疫》 1999年第4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广东 丝虫病 传染源 控制措施 服药情况
下载PDF
慢性丝虫病治疗和照料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少玉 《华南预防医学》 2008年第6期73-75,共3页
关键词 慢性丝虫病 照料 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 寄生虫病 人类健康 急性炎症 淋巴系统
下载PDF
广东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晚期丝虫病调查
17
作者 黄少玉 欧作炎 +2 位作者 赵心怡 谭德平 谢雪妹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78-179,共2页
广东省原有65个市县流行丝虫病,其中一个县流行马来丝虫病,其余64个市、县流行班氏丝虫病.防治前平均微丝蚴率为3.24%,经多年反复查治,1987年全省平均微丝蚴率下降至0.13%,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为了解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晚期病人情况... 广东省原有65个市县流行丝虫病,其中一个县流行马来丝虫病,其余64个市、县流行班氏丝虫病.防治前平均微丝蚴率为3.24%,经多年反复查治,1987年全省平均微丝蚴率下降至0.13%,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为了解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晚期病人情况,以便估算现存晚期病人数和为制订今后监测对策提供科学依据,1992—1993年我们在全省12个市、县53个村进行了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灭丝虫病 晚期丝虫病 乳糜尿患者 鞘膜积液 象皮肿 广东省 晚期病人 班氏丝虫病 寄生虫病防治 防治研究
下载PDF
广东省消灭血吸虫病后监测措施试点研究
18
作者 黄少玉 陈佩玑 +5 位作者 容寿铭 史小楚 潘波 刘杰生 马文军 张贤昌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86-288,共3页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防治 监测 广东
下载PDF
不同防治阶段慢性丝虫病病人分布情况分析
19
作者 黄少玉 骆雄才 +3 位作者 欧作炎 邓卓晖 潘波 张启明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718-719,725,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防治阶段人群慢性丝虫病患病率,为开展慢性丝虫病控制和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东省丝虫病不同防治阶段的丝虫病人症状体征调查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防治丝虫病前、基本灭丝考核、防治后期监测、消灭丝虫病后4... 目的了解不同防治阶段人群慢性丝虫病患病率,为开展慢性丝虫病控制和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东省丝虫病不同防治阶段的丝虫病人症状体征调查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防治丝虫病前、基本灭丝考核、防治后期监测、消灭丝虫病后4个阶段的慢性丝虫病患病率分别为2.92%(479/16423)、0.34%(373/109561)、0.08%(172/208683)和0.06%(18/29700)。慢性丝虫病3种主要体征鞘膜积液、乳糜尿、象皮肿的构成比随着丝虫病的防治进展而发生改变,防治前鞘膜积液占的比例最大(75.16%),以后逐渐减少,到消灭阶段调查已难发现;而乳糜尿和象皮肿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到消灭阶段分别占42.11%和51.63%。结论通过防治,慢性丝虫病发病率已得到有效控制,但还存在不少象皮肿和乳糜尿病例,必须寻找有效的控制和治疗方法,尽量减轻其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虫病 象皮肿 乳糜尿 鞘膜积液
下载PDF
广东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媒介传播作用的研究
20
作者 黄少玉 欧作炎 +4 位作者 史小楚 崔惠儿 谢雪妹 张贤昌 邓卓晖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4-46,共3页
1988~1992年连续5年对蚊媒进行纵向监测观察,各年致倦库蚊的自然感染率分别为0.11%、0.03%、0.03%、0.01%和0.01%,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且仅在前3年有发现感染期幼虫;而中华按蚊则未发现自然感染蚊只。每年计算致倦库蚊的... 1988~1992年连续5年对蚊媒进行纵向监测观察,各年致倦库蚊的自然感染率分别为0.11%、0.03%、0.03%、0.01%和0.01%,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且仅在前3年有发现感染期幼虫;而中华按蚊则未发现自然感染蚊只。每年计算致倦库蚊的年传播潜势分别为350.48、186.92、186.92、0和0,均未达到起传播作用的量。横向监测,1992~1996年在原流行区40个县市119个乡镇的225个管理区共解剖致倦库蚊117404只,中华按蚊1256只,均未发现人体丝虫感染。结果表明广东省丝虫病的传播已完全被阻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虫病 致倦库蚊 中华按蚊 传播媒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