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法超微粉碎—复合酶法制备蓝莓果汁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1
作者 何婉莹 但利 +2 位作者 赵良忠 黄展锐 龙占潜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0-187,共8页
目的:优化蓝莓果汁制备工艺,提高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湿法超微粉碎结合复合酶法制备蓝莓汁,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参数并分析蓝莓汁抗氧化活性。结果:不同液料比、粉碎时间、复合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下蓝莓汁出汁率及活性物质含量存... 目的:优化蓝莓果汁制备工艺,提高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湿法超微粉碎结合复合酶法制备蓝莓汁,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参数并分析蓝莓汁抗氧化活性。结果:不同液料比、粉碎时间、复合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下蓝莓汁出汁率及活性物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酶解时间对出汁率和花色苷含量影响最显著;湿法超微粉碎—复合酶法最优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1.7(g/g)、粉碎时间8.00 min、复合酶添加量0.15%、酶解时间127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蓝莓出汁率为87.89%、花色苷含量为612.04 mg/L、总黄酮含量2.96 g/L、总酚含量3.43 g/L,样品量为1.6 mL时其抗氧化能力与0.3%维生素C相当。结论:湿法超微粉碎—复合酶法可提高蓝莓汁的出汁率、最大限度保留其活性物质,使其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湿法超微粉碎 复合酶解 抗氧化
下载PDF
不同氧化条件对卤汁和卤豆干营养成分的影响
2
作者 周衡平 黄展锐 +5 位作者 赵良忠 陈佳洛 陈浩 文明 周凯 刘斌斌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9期9-13,共5页
采用不同氧化条件(自然氧化、光氧化、酶促氧化和协同氧化)和不同贮存时间(0,7,14,21,28 d)卤汁卤制豆干,分析不同氧化条件对卤汁和卤豆干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氧化条件下卤汁总酸含量均随贮存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脂肪含量显... 采用不同氧化条件(自然氧化、光氧化、酶促氧化和协同氧化)和不同贮存时间(0,7,14,21,28 d)卤汁卤制豆干,分析不同氧化条件对卤汁和卤豆干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氧化条件下卤汁总酸含量均随贮存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脂肪含量显著下降,而蛋白质和水分含量无显著变化;不同氧化条件下豆干水分和总酸含量均随卤汁贮存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显著下降,在28 d时分别降低至18.30 g/100 g,13.07 g/100 g;与自然氧化组相比,酶促氧化对卤豆干蛋白质、水分、总酸及卤汁脂肪含量影响更显著,协同氧化对卤豆干脂肪及卤汁总酸含量影响更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卤汁贮存和卤豆干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汁 卤豆干 氧化 营养成分
下载PDF
湘派卤汁中10种真菌毒素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艾道迎 郑奕柔 +6 位作者 黄展锐 赵良忠 林丽丹 周衡平 周凯 周劲松 尹世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6-313,共8页
建立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测定湘派卤汁中10种真菌毒素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及实际样品检测。样品中同步加入同位素内标经V(乙腈)∶V(水)∶V(乙酸)=84∶15∶1提取液超声... 建立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测定湘派卤汁中10种真菌毒素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及实际样品检测。样品中同步加入同位素内标经V(乙腈)∶V(水)∶V(乙酸)=84∶15∶1提取液超声波处理、离心提取后,取上清液和水稀释净化,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负离子的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利用同位素内标定量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0种真菌毒素在10~200μg/L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5),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13.0μg/kg和0.3~40.0μg/kg。10种真菌毒素的3个浓度水平加标回收率为78.6%~107.3%,相对标准偏差为2.2%~14.0%,符合方法学要求。该方法操作简便,回收率、灵敏度、检出限等均满足方法学要求,适用于卤汁中10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汁 真菌毒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同位素内标 方法学验证
下载PDF
湘派卤制品卤汁中黄曲霉毒素产毒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产毒能力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林丽丹 赵良忠 +6 位作者 黄展锐 周晓洁 艾道迎 周衡平 周劲松 郑奕柔 周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0-176,共7页
以湘派卤制品卤汁为研究对象,对其贮存过程中产黄曲霉毒素的微生物(产毒菌)进行筛选鉴定并对产毒能力进行测定。采用平板稀释涂布法和紫外荧光法对湘派卤汁进行产毒菌的初筛;对初筛菌株的ITS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测序结果经NCBI同源... 以湘派卤制品卤汁为研究对象,对其贮存过程中产黄曲霉毒素的微生物(产毒菌)进行筛选鉴定并对产毒能力进行测定。采用平板稀释涂布法和紫外荧光法对湘派卤汁进行产毒菌的初筛;对初筛菌株的ITS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测序结果经NCBI同源性对比、MEGA6.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应用HPLC-MS/MS检测各产毒菌培养液中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s)含量,确定各产毒菌的产毒能力。经平板稀释涂布法、紫外荧光法和分子生物学共筛选鉴定出5株产毒菌株,其中有4株是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1株为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经HPLC-MS/MS法确定4株黄曲霉均不产生AFs,寄生曲霉产生黄曲霉毒素B 1(AFB 1)和黄曲霉毒素G 1(AFG 1)。AFB 1在第3天和第7天的含量分别为6.92、8.08μg/L,AFG 1在第3天和第7天的含量分别为5.80、7.24μg/L;湘派卤汁由于贮存条件不当,易受霉变原辅料及环境的影响,存在产AFs的曲霉菌,警示湘派卤制品卤汁中存在AFs污染的安全风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汁 产毒菌 产毒能力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 寄生曲霉
下载PDF
对虾中隐蔽态T-2毒素残留对小鼠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黄展锐 王雅玲 +5 位作者 王小博 莫冰 邱妹 孙力军 陈康健 刘健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10-1118,共9页
T-2毒素经20 d蓄积毒性试验法染毒对虾,采用LC-MS/MS检测对虾组织中游离态T-2毒素,并将染毒的虾头和肌肉匀浆液连续灌胃小鼠7 d,检测小鼠血常规和血清指标,分析对虾虾头和肌肉中隐蔽态T-2毒素残留对小鼠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经20 d蓄... T-2毒素经20 d蓄积毒性试验法染毒对虾,采用LC-MS/MS检测对虾组织中游离态T-2毒素,并将染毒的虾头和肌肉匀浆液连续灌胃小鼠7 d,检测小鼠血常规和血清指标,分析对虾虾头和肌肉中隐蔽态T-2毒素残留对小鼠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经20 d蓄积毒性试验,对虾体内没有游离态T-2存在,而且低剂量染毒对虾对小鼠没有影响,但高剂量组(12.2 mg·kg^(-1))可引起小鼠中间粒细胞增加,红细胞系统和血小板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血清生化指标差异显著(P<0.05),且虾头对小鼠的损伤作用高于肌肉。研究表明,蓄积染毒对虾体内存在隐蔽态T-2毒素,对小鼠具有一定的免疫毒性和血液毒性,导致炎症发生、贫血以及骨髓造血功能下降,对肝功能有损伤作用,且虾头中残留的隐蔽态T-2毒素对小鼠的损伤作用高于肌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隐蔽态T-2毒素 血常规 血清
下载PDF
“案例式+”教学法在食品原料学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
6
作者 陈浩 曾祥燕 +2 位作者 周晓洁 黄展锐 周小虎 《中国食品》 2023年第8期32-34,共3页
食品原料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等食品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涉及食品原料的生物学特性、采购、贮藏、加工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等内容,具有内容广而杂、知识点多而散、理论知识多且应用要求高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模... 食品原料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等食品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涉及食品原料的生物学特性、采购、贮藏、加工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等内容,具有内容广而杂、知识点多而散、理论知识多且应用要求高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主体,过于注重理论、缺乏实际操作,师生互动交流较少,学生只是简单机械地记忆,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经验,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实践教学发现,“案例式+”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引入食品原料学的教学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质量与安全 案例式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原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 食品类专业 教学效果 教学法
下载PDF
对虾养殖环境中镰孢菌的产毒特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展锐 莫冰 +4 位作者 王雅玲 孙力军 徐德峰 钟赛意 聂芳红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4年第6期59-64,共6页
采用镰孢菌选择性培养基,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环境中的海水、沉泥、饲料和对虾中分离镰孢菌并进行形态学鉴定。镰孢菌分离株经产毒培养,毒素抽提后,采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快速初步筛选,接着对毒素产物进行LC-MS/MS验证... 采用镰孢菌选择性培养基,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环境中的海水、沉泥、饲料和对虾中分离镰孢菌并进行形态学鉴定。镰孢菌分离株经产毒培养,毒素抽提后,采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快速初步筛选,接着对毒素产物进行LC-MS/MS验证,同时阐明对虾养殖环境中产T-2毒素镰孢菌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对虾养殖环境中共分离出镰孢菌257株,其中饲料中的占26.8%(69/257);沉泥中的占62.6%(161/257);水样中的占6.2%(16/257);对虾体内的占6.2%(11/257)。形态学鉴定表明它们主要为以下4种镰孢菌,比例分别为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占11.7%(30/257);梨孢镰孢菌(F.poae)占5.4%(14/257);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占9.7%(25/257);拟枝孢镰孢菌(F.sporotrichioides)占6.6%(17/257);未鉴定种占66.5%(171/257)。薄层层析法发现产毒镰孢菌占10.6%(5/47)。经LC-MS/MS法检测,发现产生的主要毒素为T-2毒素,此外还有未知毒素。本研究为对虾镰孢菌病的有效控制提供基础数据。[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4,4(6):5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镰孢菌 T-2毒素 LC—MSfMS法
下载PDF
生物统计法分析T-2毒素对凡纳滨对虾形态指标的影响
8
作者 黄展锐 王雅玲 +4 位作者 杜映慧 王小博 孙力军 莫冰 毕思远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2-378,共7页
以不同剂量T-2毒素染毒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以毒素染毒剂量为自变量、凡纳滨对虾形态学指标为因变量,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毒素剂量与染毒凡纳滨对虾形态学指标的相关性,筛选出最便捷... 以不同剂量T-2毒素染毒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以毒素染毒剂量为自变量、凡纳滨对虾形态学指标为因变量,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毒素剂量与染毒凡纳滨对虾形态学指标的相关性,筛选出最便捷、最简单的生物学统计方法。灰色关联度和通径分析显示,凡纳滨对虾体质量、体长、头胸甲长和第一腹宽是受T-2毒素影响最大的指标;利用回归分析进行显著性检验发现,T-2毒素对凡纳滨对虾体质量、体长、头胸甲长和第一腹宽指标的影响均为显著水平(P<0.05)。3种统计学方法得出的结果相吻合,体质量、体长、头胸甲长、第一腹宽等染毒凡纳滨对虾形态指标的重要生物学标记,均与T-2毒素的暴露剂量呈负相关。其中,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最便捷、最简单的生物统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毒素 凡纳滨对虾 形态指标 生物统计法
下载PDF
湘派豆干及卤汁在卤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3
9
作者 伍涛 彭希林 +4 位作者 赵良忠 陈浩 周晓洁 黄展锐 周小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46-154,共9页
以湘派豆干为研究对象,研究传统卤制、脉冲卤制过程中豆干、卤汁在不同卤制次数时总酸、pH、色差、过氧化值、N(ε)羧甲基赖氨酸(carboxymethyl lysine,CML)、N(ε)羧乙基赖氨酸(carboxyethyl lysine,CEL)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卤制150... 以湘派豆干为研究对象,研究传统卤制、脉冲卤制过程中豆干、卤汁在不同卤制次数时总酸、pH、色差、过氧化值、N(ε)羧甲基赖氨酸(carboxymethyl lysine,CML)、N(ε)羧乙基赖氨酸(carboxyethyl lysine,CEL)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卤制150次时,传统卤制豆干、脉冲卤制豆干、传统卤制卤汁、脉冲卤制卤汁总酸上升率分别达到了55.56%、62.35%、67.89%、69.16%;随着卤制次数的增加,豆干、卤汁的pH值缓慢下降,传统卤制豆干、脉冲卤制豆干、传统卤制卤汁、脉冲卤制卤汁的pH值处于7.49~7.08、7.49~6.53、5.68~6.33、5.34~5.87;卤制过程中,豆干与卤汁的L^(*)、b^(*)值均呈现显著性降低(P<0.05),a^(*)值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豆干与卤汁的过氧化值显著上升(P<0.05);CML与CEL含量随着卤制次数的增加均呈现递增趋势,传统卤制方式条件下的卤汁、豆干中的CML与CEL含量均高于脉冲卤制。通过对理化指标与安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CML、CEL两两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各指标间相互影响。该研究可为脉冲卤制广泛应用于湘派豆干安全性控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卤制 脉冲卤制 豆干 卤汁 N(ε)羧甲基赖氨酸 N(ε)羧乙基赖氨酸
下载PDF
生浆法制作豆腐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婉莹 黄展锐 +4 位作者 赵良忠 刘海宇 周小虎 陈浩 周晓洁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8-196,共9页
为确定生浆法生产豆腐的最优参数,该试验基于豆清发酵液点浆凝固大豆蛋白形成凝胶制作豆腐原理,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方案,研究豆水比、煮浆温度、煮浆时间和豆清发酵液添加量对豆腐品质特性(得率、蛋白质含量、水分含量和保水性... 为确定生浆法生产豆腐的最优参数,该试验基于豆清发酵液点浆凝固大豆蛋白形成凝胶制作豆腐原理,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方案,研究豆水比、煮浆温度、煮浆时间和豆清发酵液添加量对豆腐品质特性(得率、蛋白质含量、水分含量和保水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豆腐得率和蛋白质含量为响应值设置响应面试验,进行方差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对生浆法制作豆腐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生浆法中不同豆水比、煮浆温度、煮浆时间和豆清发酵液添加量下豆腐品质特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最佳工艺参数为:豆水比1:4(kg:kg),煮浆时间6.0 min,煮浆温度为105℃,豆清发酵液添加量26.50%。在此工艺参数下制作豆腐的得率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24.09 g/100 g、8.68%,比未优化加工工艺制作的豆腐得率提高33.15 g/100 g,蛋白质含量提高3.29%,表明优化后生浆法工艺条件具有可行性,可制作出高产率、高蛋白的豆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 豆清发酵液 生浆法 响应面优化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的豆渣酶解工艺优化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春平 赵良忠 +5 位作者 李明 周晓洁 黄展锐 莫鑫 车丽娜 庾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13-220,共8页
目的:获得纤维素酶酶解豆渣的最佳工艺条件,建立豆渣酶解动力学模型。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和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模型(Genetic Algorithm-Neural Network,GA-ANN)两种方法研究pH、... 目的:获得纤维素酶酶解豆渣的最佳工艺条件,建立豆渣酶解动力学模型。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和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模型(Genetic Algorithm-Neural Network,GA-ANN)两种方法研究pH、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还原糖生成量的影响。结果:遗传算法-神经网络优化的豆渣酶解工艺条件为:pH5.2、纤维素酶添加量4.4%、酶解温度52℃、酶解时间3.2 h,在此条件下还原糖生成量为2.65 g/kg,高于响应面优化的结果(还原糖生成量为2.54 g/kg)。利用类分形动力学得到豆渣酶解动力学参数k_(0)为0.5372,分形维数h为0.1530,根据实验数据与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拟合度达到0.9827,拟合效果良好。结论:本文采用响应面法和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模型对比优化了豆渣酶解工艺,并建立了豆渣酶解动力学模型,可为豆渣酶解工艺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豆渣 酶解 动力学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豌豆-草鱼双蛋白的热诱导凝胶特性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小虎 章超桦 +5 位作者 赵良忠 周晓洁 黄展锐 周春霞 曹文红 郑惠娜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9-86,共8页
【目的】基于热诱导凝胶特性评价共混合法和共沉淀法制备豌豆(Pisum sativum L.)-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双蛋白的优劣。【方法】以豌豆和草鱼为原料,采用等电点共沉淀法制备豌豆分离蛋白(PPI)、草鱼分离蛋白(CPI)和豌豆-草鱼... 【目的】基于热诱导凝胶特性评价共混合法和共沉淀法制备豌豆(Pisum sativum L.)-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双蛋白的优劣。【方法】以豌豆和草鱼为原料,采用等电点共沉淀法制备豌豆分离蛋白(PPI)、草鱼分离蛋白(CPI)和豌豆-草鱼共沉淀双蛋白(Co);将PPI与CPI以质量比1∶1直接混合得到豌豆-草鱼共混合双蛋白(BL)。以单一蛋白PPI、CPI为对照,分析4种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热诱导蛋白凝胶品质,比较BL和Co的热诱导凝胶结构和性质。【结果】与BL比较,Co的游离巯基含量更高(P<0.05),表面疏水性更低(P<0.05),vicilin与leguminα+β光密度比值是BL的2.82倍。Co热诱导凝胶品质较好,持水性和硬度分别为91.75%、42.60 g,显著高于BL、PPI、CPI(P<0.05),微观结构均匀、致密,凝胶性质总体优于PPI、CPI、BL,体现协同增强作用;BL则表现出一定的拮抗效应。【结论】共沉淀法制备的双蛋白热诱导凝胶特性优于共混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蛋白 共沉淀 共混合 凝胶特性 豌豆蛋白 草鱼蛋白
下载PDF
基于传质动力学的湘味卤牛肉卤制方法比较
13
作者 庾坤 赵良忠 +5 位作者 李明 黄展锐 周晓洁 尹世鲜 刘斌斌 舒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66-274,共9页
为提升湘味卤牛肉卤制效率、品质及原辅料利用率,以牛腿肉为原料,传统卤制(常压,95℃)为对照,通过对比不同真空卤制、微压卤制、脉冲卤制条件下的NaCl传质速率、感官品质、质构特性以及牛肉微观结构,优化出最佳卤制工艺。结果表明,最佳... 为提升湘味卤牛肉卤制效率、品质及原辅料利用率,以牛腿肉为原料,传统卤制(常压,95℃)为对照,通过对比不同真空卤制、微压卤制、脉冲卤制条件下的NaCl传质速率、感官品质、质构特性以及牛肉微观结构,优化出最佳卤制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卤制工艺为脉冲卤制工艺,条件为:-50 kPa,80℃结合+50 kPa,95℃,脉冲频次4次,卤制时长2.7 h,此条件下卤牛肉感官评分(89.6分)、传质系数(2.71×10^(-6)m^(2)/s),均优于真空卤制最佳条件(-50 kPa,80℃)、微压卤制最佳条件(+50 kPa,95℃)、传统卤制的感官评分(85.2、86.1、83.6分)、传质系数(1.91×10^(-6)、1.92×10^(-6)、1.64×10^(-6)m^(2)/s);脉冲卤制的卤牛肉质构特性有显著提升(P<0.05),质量变化率显著低于微压卤制与传统卤制(P<0.05);电镜扫描显示,脉冲卤制对牛肉微观结构影响最小,有利于降低营养流失,提升NaCl传质。脉冲卤制能有效提升湘味卤牛肉卤制效率,缩短卤制时间,减少原辅料损失,提高出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味卤牛肉 脉冲卤制 传质效率 微观结构
下载PDF
不同卤汁循环次数下卤豆干及卤汁品质特性变化规律研究
14
作者 吴国庆 黄展锐 +7 位作者 郑奕柔 何婉莹 赵良忠 陈浩 张嫣 唐玲微 周衡平 刘斌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2024年第16期228-234,241,共8页
以卤豆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不同卤汁循环次数下卤豆干及卤汁中蛋白质、脂肪、游离氨基酸、总酸、NaCl、色差及质构特性等品质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卤汁循环次数增加,卤汁中NaCl含量从5.39%降低到1.82%,卤豆干中NaCl含量从0.... 以卤豆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不同卤汁循环次数下卤豆干及卤汁中蛋白质、脂肪、游离氨基酸、总酸、NaCl、色差及质构特性等品质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卤汁循环次数增加,卤汁中NaCl含量从5.39%降低到1.82%,卤豆干中NaCl含量从0.56%增加到0.93%。卤汁中蛋白质、脂肪、游离氨基酸、总酸含量随着卤汁循环次数增加而持续升高,卤豆干中则逐渐降低。卤制过程中,豆干硬度和咀嚼性逐渐增大,黏着性、回复性和弹性变化不明显;豆干的亮度值(L^(*))与黄度值(b^(*))呈现显著性降低(P<0.05),红度值(a^(*))趋于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豆干中谷氨酸在游离氨基酸中含量最高,卤汁中鲜味氨基酸的含量随着卤汁循环次数不断增加。该研究结果为卤豆干工业化生产、卤汁重复利用、卤制品质量安全及其重复定量卤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豆干 卤汁 循环卤制 品质特性 变化规律
下载PDF
对虾中T-2毒素的残留规律及其对雄性小鼠的遗传毒性效应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朝金 莫冰 +5 位作者 王雅玲 黄展锐 何婉莹 苏静怡 徐德峰 孙力军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31,共7页
研究了对虾中T-2毒素急性暴露的残留规律,并探明其对雄性小鼠的遗传毒性效应。实验以LC-MS/MS检测肌肉注射染毒后,对虾中T-2毒素残留量,并经灌胃,检测毒虾中T-2毒素对小鼠遗传毒性的危害。结果发现,对虾中游离态T-2毒素的残留量与暴露... 研究了对虾中T-2毒素急性暴露的残留规律,并探明其对雄性小鼠的遗传毒性效应。实验以LC-MS/MS检测肌肉注射染毒后,对虾中T-2毒素残留量,并经灌胃,检测毒虾中T-2毒素对小鼠遗传毒性的危害。结果发现,对虾中游离态T-2毒素的残留量与暴露剂量呈正相关,表现蓄积性,并且不同组织的蓄积量差异较大,以肌肉中含量最低,接近于零。经毒虾灌胃后,小鼠的精子畸形率及微核率也随暴露剂量逐渐增大。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灌胃组的小鼠精子畸形率和微核率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高剂量组的四个对虾组织都具有毒性,其中以对虾肌肉和肝胰腺的毒性最强,其次为肠道。表明T-2毒素在对虾体内具有隐蔽性,特别是在肌肉中,游离态T-2毒素易于被转化为隐蔽态T-2毒素,从逃避检测,并产生二次危害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T-2毒素 雄性小鼠 精子畸形 微核
原文传递
水产干制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QuEChERS低温萃取及GC-MS检测方法建立 被引量:6
16
作者 陶森 孙金山 +5 位作者 王雅玲 黄展锐 陈坤 谢凤慧 孙力军 励建荣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03-1506,共4页
目的采用改进的QuEChERS法辅以低温条件进行提取和净化,建立气相色谱-质谱(GC-MS)/SIM方法,快速测定水产干制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含量。方法称样5 g,经乙酸乙酯(10 mL)提取,冷冻离心,提取液经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18)和乙二胺–N–丙... 目的采用改进的QuEChERS法辅以低温条件进行提取和净化,建立气相色谱-质谱(GC-MS)/SIM方法,快速测定水产干制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含量。方法称样5 g,经乙酸乙酯(10 mL)提取,冷冻离心,提取液经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18)和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净化,采用Rxi-624 Sil MS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1.4μm)分离,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N–二甲基亚硝胺在1~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6.0%,检出限为0.50μg/kg,加标回收率为88.0%~101.6%。对湛江市东风水产批发市场采集的鱼、虾、贝类样品检测结果显示,鱼类和虾类样品中均有N–二甲基亚硝胺检出,贝类样品中未检出。鱼类样品检出量为1.29~3.75μg/kg,虾类样品检出值为0.50~2.63μg/kg。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灵敏有效,适用于水产干制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含量的快速筛查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干制品 QUECHERS 气相色谱-质谱(GC-MS) N–二甲基亚硝胺(NDMA)
原文传递
T-2毒素对凡纳滨对虾肌肉蛋白质含量与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杏 黄展锐 +5 位作者 王雅玲 梁光明 孙力军 徐德峰 吉宏武 励建荣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8-215,共8页
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采用肌肉蛋白质分离法提取蓄积染毒的染毒组和对照组中对虾肌肉的各类蛋白质成分。以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其含量,应用SDS-PAGE电泳分析各类蛋白的组成。结果表明:T-2毒素对肌肉蛋白质组成成分影响显著(P<0.05);... 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采用肌肉蛋白质分离法提取蓄积染毒的染毒组和对照组中对虾肌肉的各类蛋白质成分。以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其含量,应用SDS-PAGE电泳分析各类蛋白的组成。结果表明:T-2毒素对肌肉蛋白质组成成分影响显著(P<0.05);对于总蛋白,20 d蓄积染毒组和生物半衰期剂量组的对虾总蛋白中20.1ku条带的颜色变化随T-2毒素浓度的增加逐渐加深,且20 d蓄积染毒的高剂量组在29 ku处出现新增条带;对于水溶性蛋白,20 d蓄积染毒组的42 ku条带的颜色随T-2毒素浓度的增加逐渐加深,而生物半衰期剂量组的对虾则没有明显表现;对于肌原纤维蛋白,20 d蓄积染毒组的42 ku出现新增的条带,而生物半衰期剂量组未发现新增条带;对于碱溶性蛋白,两种染毒组均未发现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T-2毒素 蓄积毒性 蛋白质组成
原文传递
湘味卤汁浓缩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及浓缩动力学研究
18
作者 莫鑫 赵良忠 +5 位作者 周劲松 刘特元 李明 周晓洁 黄展锐 江振桂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9-127,共9页
为确定湘味卤汁浓缩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和浓缩动力学特性,以湘味卤汁为主要原料,采用离心、过滤、脱脂、补料等处理后进行真空浓缩,对卤汁在浓缩过程中浓度、盐度、氨基酸态氮、水分含量、过氧化值、铬含量、黏度、L*值和风味物质的... 为确定湘味卤汁浓缩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和浓缩动力学特性,以湘味卤汁为主要原料,采用离心、过滤、脱脂、补料等处理后进行真空浓缩,对卤汁在浓缩过程中浓度、盐度、氨基酸态氮、水分含量、过氧化值、铬含量、黏度、L*值和风味物质的变化进行研究;根据浓缩过程中湘味卤汁温度、浓度与黏度变化规律,利用Origin 2018软件分析拟合,建立了温度、浓度和黏度的浓缩动力学数学模型,并用SPSS 26.0进行模型相关性分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鉴定结合“ROAV值”分析比较湘味卤汁浓缩前后的主要风味物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卤汁浓度与盐度、过氧化值、铬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为0.999、0.994、0.993),与黏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为0.850);与水分含量、L*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为–0.978、–0.980),水分含量与黏度呈负相关关系(r为–0.726);在P<0.01水平上,得到湘味卤汁浓缩动力学综合影响模型为η=0.043exp(9.565/RT+0.119C),Pearson相关性为0.983**,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卤汁浓缩过程中黏度的变化规律;GC-MS检测表明,异戊醛、菠萝醛、苯乙醛、丁香酚、壬醛和茴香脑为湘味卤汁共有重要风味化合物,但浓缩后增加了6种关键风味化合物,醛类和芳香族化合物是湘味浓缩卤汁风味主要贡献成分。研究结果对生产湘味浓缩卤汁具有指导意义,可为湘味卤汁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味卤汁 真空浓缩 浓缩动力学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