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宁乡炭河里周城考
被引量:
2
1
作者
黄川田修
《文物春秋》
2020年第2期41-51,共11页
炭河里遗址是位于湖南省宁乡市的古代聚落遗址。因为20世纪以来炭河里一带陆续出土大量的商周青铜器,21世纪初该遗址出土大型聚落的时候,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的注意。在对该遗址的陶器类型学、地理环境进行讨论后,得到了下列几个结论:第一...
炭河里遗址是位于湖南省宁乡市的古代聚落遗址。因为20世纪以来炭河里一带陆续出土大量的商周青铜器,21世纪初该遗址出土大型聚落的时候,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的注意。在对该遗址的陶器类型学、地理环境进行讨论后,得到了下列几个结论:第一,在沩河流域东西约30公里、南北约20公里范围内发现的各遗址很可能都属于以炭河里遗址为中心、互相联结的大遗址群;第二,通过分析炭河里出土陶器,可知该遗址的年代处于西周早期后段至西周中期;第三,炭河里出土的不少商式陶器,其形制、纹饰保留着二里冈期至殷墟一期前后特有的特色,而且不见殷墟末期至西周早期商式陶器所见特色;第四,如有位学者所说,炭河里应是宁乡地区青铜器的铸造、分配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河里遗址
宁乡青铜器
沩河流域
商代
西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周王朝周边文化年代的再认识——以鲁西南地区诸遗址为中心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川田修
许宏
《华夏考古》
CSSCI
2004年第1期69-76,89,共9页
关键词
陶器
南关遗址
商周文化
中原文化
琉璃河遗址
原文传递
东亚陶鬲研究之省思——以制法及相关问题为中心
3
作者
黄川田修
《三代考古》
2011年第1期26-46,共21页
一、绪论:陶鬲研究史的重要性陶鬲是代表古代中国文化的重要器类。众所周知,新石器时代晚期'鬲'形陶器在蒙古高原南部一带突然出现,之后在公元前2千纪至1千纪末向周围不断扩散[1]。其范围除了蒙古高原、华北、华南以外,还有华...
一、绪论:陶鬲研究史的重要性陶鬲是代表古代中国文化的重要器类。众所周知,新石器时代晚期'鬲'形陶器在蒙古高原南部一带突然出现,之后在公元前2千纪至1千纪末向周围不断扩散[1]。其范围除了蒙古高原、华北、华南以外,还有华南、中亚、日本列岛[2],即包括以中国为中心的广大空间。如本文下节所提,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及海外学者开始对陶鬲研究,至今为止他们获得丰硕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蒙古高原
中心
中国
文化
华南
千纪
绪论
原文传递
怀念林巳奈夫教授
4
作者
黃川田
修
《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
2022年第2期317-350,共34页
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林巳奈夫(Hayashi Minao1925-2006年)生前对于中国的画像石、青铜器、玉器均有所著述,且有数本著作被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可以说是在中国最著名的日本考古学家。虽然如此,自林教授逝世后至今,在日本及海外发表的纪念林...
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林巳奈夫(Hayashi Minao1925-2006年)生前对于中国的画像石、青铜器、玉器均有所著述,且有数本著作被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可以说是在中国最著名的日本考古学家。虽然如此,自林教授逝世后至今,在日本及海外发表的纪念林教授的文章都很少。因此中国大多数学者没有途径理解这位日本学者的生前面貌、个性具体为何。自1995年起直至2006年林教授去世,笔者和林教授的师徒关系持续了十多年。在此期间,我得以熟悉林教授晚年的风貌和学术风格,他们仍然清晰地镌刻在我的记忆中。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尽可能准确地写下我对林教授的回忆,同时对于林教授和老一代的京都大学著名考古学者,如梅原末治、水野清一等人的师生关系作出梳理,以供中国及海外的各位专家参考。在这篇文章里,笔者尝试通过记述林教授和同时代几位学者之间的交流,以描写20世纪后半日本的中国考古学的学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
东亚考古学
金石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宁乡炭河里周城考
被引量:
2
1
作者
黄川田修
机构
台湾大学人类学系
出处
《文物春秋》
2020年第2期41-51,共11页
文摘
炭河里遗址是位于湖南省宁乡市的古代聚落遗址。因为20世纪以来炭河里一带陆续出土大量的商周青铜器,21世纪初该遗址出土大型聚落的时候,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的注意。在对该遗址的陶器类型学、地理环境进行讨论后,得到了下列几个结论:第一,在沩河流域东西约30公里、南北约20公里范围内发现的各遗址很可能都属于以炭河里遗址为中心、互相联结的大遗址群;第二,通过分析炭河里出土陶器,可知该遗址的年代处于西周早期后段至西周中期;第三,炭河里出土的不少商式陶器,其形制、纹饰保留着二里冈期至殷墟一期前后特有的特色,而且不见殷墟末期至西周早期商式陶器所见特色;第四,如有位学者所说,炭河里应是宁乡地区青铜器的铸造、分配中心。
关键词
炭河里遗址
宁乡青铜器
沩河流域
商代
西周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周王朝周边文化年代的再认识——以鲁西南地区诸遗址为中心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川田修
许宏
机构
日本明治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出处
《华夏考古》
CSSCI
2004年第1期69-76,89,共9页
关键词
陶器
南关遗址
商周文化
中原文化
琉璃河遗址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东亚陶鬲研究之省思——以制法及相关问题为中心
3
作者
黄川田修
机构
台湾东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
出处
《三代考古》
2011年第1期26-46,共21页
文摘
一、绪论:陶鬲研究史的重要性陶鬲是代表古代中国文化的重要器类。众所周知,新石器时代晚期'鬲'形陶器在蒙古高原南部一带突然出现,之后在公元前2千纪至1千纪末向周围不断扩散[1]。其范围除了蒙古高原、华北、华南以外,还有华南、中亚、日本列岛[2],即包括以中国为中心的广大空间。如本文下节所提,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及海外学者开始对陶鬲研究,至今为止他们获得丰硕的成绩。
关键词
研究
蒙古高原
中心
中国
文化
华南
千纪
绪论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怀念林巳奈夫教授
4
作者
黃川田
修
机构
台湾大学人类学系
出处
《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
2022年第2期317-350,共34页
文摘
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林巳奈夫(Hayashi Minao1925-2006年)生前对于中国的画像石、青铜器、玉器均有所著述,且有数本著作被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可以说是在中国最著名的日本考古学家。虽然如此,自林教授逝世后至今,在日本及海外发表的纪念林教授的文章都很少。因此中国大多数学者没有途径理解这位日本学者的生前面貌、个性具体为何。自1995年起直至2006年林教授去世,笔者和林教授的师徒关系持续了十多年。在此期间,我得以熟悉林教授晚年的风貌和学术风格,他们仍然清晰地镌刻在我的记忆中。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尽可能准确地写下我对林教授的回忆,同时对于林教授和老一代的京都大学著名考古学者,如梅原末治、水野清一等人的师生关系作出梳理,以供中国及海外的各位专家参考。在这篇文章里,笔者尝试通过记述林教授和同时代几位学者之间的交流,以描写20世纪后半日本的中国考古学的学术特色。
关键词
考古学
东亚考古学
金石学
分类号
K833.13 [历史地理—历史学]
K8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宁乡炭河里周城考
黄川田修
《文物春秋》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周王朝周边文化年代的再认识——以鲁西南地区诸遗址为中心
黄川田修
许宏
《华夏考古》
CSSCI
2004
1
原文传递
3
东亚陶鬲研究之省思——以制法及相关问题为中心
黄川田修
《三代考古》
2011
0
原文传递
4
怀念林巳奈夫教授
黃川田
修
《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