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雪草水煎液预先灌胃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黄幼异 黄秀峰 +1 位作者 唐汉庆 王金妮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3期43-46,共4页
目的观察积雪草水煎液预先灌胃的阿尔兹海默病(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方法 60只SPF级昆明小鼠,雌雄过半,均经Morris水迷宫筛选和训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 目的观察积雪草水煎液预先灌胃的阿尔兹海默病(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方法 60只SPF级昆明小鼠,雌雄过半,均经Morris水迷宫筛选和训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蒸馏水灌胃;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0. 624、0. 312、0. 156 g/m L的积雪草水煎液灌胃,25 m L/kg;各组均干预30 d,第31天给药后30 min,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小鼠腹腔注射2mg/kg的东莨菪碱制作AD模型。造模30 min时采用Morris水迷宫正式实验观察比较各组学习记忆能力(潜伏期、经过平台次数)。脱颈椎处死各组小鼠,取脑组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组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采用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分测定各组小鼠脑组织丙二醛(MDA)、乙酰胆碱酯酶(ACh E)、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 AT)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小鼠潜伏期缩短、经过平台次数增加(P均<0. 05),且呈剂量依赖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组小鼠潜伏期延长、经过平台次数降低(P均<0. 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脑组织内SOD、GSH-Px活性降低,MDA和ACh E含量增加,Ch AT含量减少(P均<0. 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GSH-Px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Ch AT含量升高(P均<0. 05)。结论积雪草水煎液预先灌胃可减轻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减退,其机制可能为增加脑组织内Ch AT含量、提高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 阿尔茨海默病 学习记忆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乙酰胆碱酯酶 胆碱乙酰基转移酶
下载PDF
益肾乌发口服液对小鼠急性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幼异 孙蓉 孙虎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第5期275-278,共4页
目的研究益肾乌发口服液单次给药致小鼠急性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 "时-毒"关系研究:小鼠灌胃一定剂量的益肾乌发口服液,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目的研究益肾乌发口服液单次给药致小鼠急性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 "时-毒"关系研究:小鼠灌胃一定剂量的益肾乌发口服液,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水平及肝、脾、胸腺等脏器指数的变化。"量-毒"关系研究: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益肾乌发口服液,于给药后2h按"时-毒"研究方法对小鼠进行相应处理。结果小鼠血清ALT、AST、TBI水平均在灌胃较高剂量的益肾乌发口服液后2h达到高峰,给药后12h肝脏指数升至最高,给药后72h可恢复至正常值;剂量在(4.46~25)mL.kg-1之间肝脏可产生明显病理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TBI水平升高显著。结论小鼠单次灌胃一定剂量的益肾乌发口服液可造成急性肝毒性损伤,并呈现明显的"量-时-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乌发口服液 小鼠 肝毒性 “量-时-毒”关系
下载PDF
系统生物学技术用于中药肝毒性发现与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幼异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3年第4期219-222,共4页
目的梳理近10年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系统生物学技术在中药肝毒性标志物筛选、肝毒机制研究、毒性预测与毒性蛋白质、基因组数据库建立等方面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方法对近10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 目的梳理近10年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系统生物学技术在中药肝毒性标志物筛选、肝毒机制研究、毒性预测与毒性蛋白质、基因组数据库建立等方面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方法对近10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与传统毒理学研究方法相比,系统生物学技术可更快、更准确地发现毒性物质,用于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寻找和毒靶研究,也可作为机制研究的补充和验证;但受技术限制在应用中尚存在缺乏规范的毒性评价体系、缺乏足够的基础数据等问题。结论系统生物学技术提升了中药肝毒机制的认知水平,在中药肝毒性评价、机制研究、临床诊断领域提供了一个适宜技术,尤其为肝毒性生物标记物发掘、肝毒性预警奠定了技术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蛋白质组学 基因组学 代谢组学 肝毒性
下载PDF
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卫生管理人才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4
作者 黄幼异 农圣 邓砚 《教师》 2016年第17期111-113,共3页
【目的】针对高等医学院校卫生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设计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卫生管理人才。【方法】将文献研究法与现场调查法相结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南宁市和河池市14家用人单位... 【目的】针对高等医学院校卫生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设计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卫生管理人才。【方法】将文献研究法与现场调查法相结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南宁市和河池市14家用人单位共70多名工作人员、360名实习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以胜任能力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四个维度为理论框架剖析卫生管理者的胜任能力结构和内容,进而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果】卫生管理人才需要构建医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重的知识体系,达到管理型与学术型并重的技能要求,具备踏实肯干与灵活创新并重的能力特点,养成强健体魄与坚韧心理并重的心身特质。【结论】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卫生管理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应注重与卫生行业紧密契合的知识传授,与工作情境高度吻合的技能训练,与行业发展息息相关的能力培养和与工作特点紧密联系的特质塑造,建立一套完整、递进的实践教学系统,并通过以学生、用人单位和教师三个利益相关方为主体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评价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任能力 卫生管理人才 实践教学体系
下载PDF
半夏水提组分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丽美 鲍志烨 +3 位作者 黄幼异 黄伟 张亚囡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考察半夏水提组分单次给药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方法单次给药"时-毒"关系研究:制备62.5 g.kg-1半夏水提组分,按25 mL.kg-1给小鼠灌胃给药1次,给药后按处理时间点依次为0(即空白对照组),0.5,1,2,4,8,12,24... 目的考察半夏水提组分单次给药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方法单次给药"时-毒"关系研究:制备62.5 g.kg-1半夏水提组分,按25 mL.kg-1给小鼠灌胃给药1次,给药后按处理时间点依次为0(即空白对照组),0.5,1,2,4,8,12,24,48,72h,于相应时间点取血,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取肝组织,常规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单次给药"量-毒"关系研究:设定半夏水提组分82.5 g.kg-1、70.1 g.kg-1、59.6 g.kg-1、50.7 g.kg-1、43.1 g.kg-1、36.6 g.kg-1 6个剂量组,小鼠灌胃给药1次,空白组给蒸馏水,于给药后4h按上述方法测定血清ALT、AST及肝组织镜检。结果半夏肝毒性"时-毒"关系的研究显示小鼠单次灌胃62.5 g.kg-1的半夏水提组分血清ALT、AST值随时间的不同造成的肝损害的程度也不同,毒性高峰出现在给药后4h,持续约48h。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半夏水提组分在给药后4h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半夏肝毒性"量-毒"关系的研究显示小鼠单次灌胃较高剂量半夏水提组分可使血清ALT、AST值显著升高。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给予较高剂量的半夏水提组分后,肝细胞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脂肪变性以及部分点状坏死,而低剂量给小鼠灌胃,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未见异常改变。结论单次给予半夏水提组分可造成小鼠肝毒性损伤,并呈现一定的"量-时-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小鼠 肝毒 量-时-毒
下载PDF
半夏酸水渗漉液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亚囡 黄幼异 +2 位作者 鲍志烨 黄伟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考察半夏酸水渗漉提取样品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方法单次给药"时-毒"关系研究:制备1.77 g.kg-1半夏酸水渗漉液,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分组,25 mL.kg-1给小鼠灌胃给药1次,观察给药后小鼠死亡情况... 目的考察半夏酸水渗漉提取样品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方法单次给药"时-毒"关系研究:制备1.77 g.kg-1半夏酸水渗漉液,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分组,25 mL.kg-1给小鼠灌胃给药1次,观察给药后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分别于给药后相应时间点取血,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计算肝体比值,另取肝组织,常规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单次给药"量-毒"关系研究:取小鼠按不同剂量分组,单次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半夏酸水渗漉液2.68 g.kg-1、2.14 g.kg-1、1.72 g.kg-1、1.37 g.kg-1、1.10 g.kg-1、0.88 g.kg-1,空白组给同体积蒸馏水,于给药后2h按"时-毒"研究方法对小鼠进行相应处理。结果半夏肝毒性"时-毒"关系的研究显示小鼠单次灌胃1.77 g.kg-1的半夏酸水渗漉液,血清ALT、AST值随时间的不同造成的肝损害的程度也不同,毒性高峰出现在给药后2h,持续时间约达72h。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半夏酸水渗漉液在给药后2~4h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半夏肝毒性"量-毒"关系的研究显示小鼠单次灌胃较高剂量半夏酸水渗漉液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且随着剂量的增大,可使血清ALT、AST值显著升高。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显示给予较高剂量的半夏酸水渗漉液后,可致肝细胞部分出现灶状坏死,而低剂量给小鼠灌胃,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未见异常改变。结论单次给予较高剂量的半夏酸水渗漉液可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毒性出现早、持续时间长,具体表现为血清ALT、AST值升高甚或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且呈明显的时毒、量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酸水渗漉液 小鼠 肝毒性 量-时-毒关系
下载PDF
半夏不同组分小鼠急性毒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陆永辉 王丽 +3 位作者 黄幼异 朱兰兰 吕丽莉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11期646-649,共4页
目的对半夏全组分、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进行小鼠急性毒性比较研究,以观察、评价半夏药材的急性毒性,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制备半夏全组分、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样品,采用经典的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分别测定半夏全组分、... 目的对半夏全组分、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进行小鼠急性毒性比较研究,以观察、评价半夏药材的急性毒性,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制备半夏全组分、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样品,采用经典的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分别测定半夏全组分、水提组分的最大给药量和醇提组分的最大耐受量。结果半夏全组分的最大给药量(MLD)为34.8g/kg,水提组分的最大给药量(MLD)为300.0g/kg,醇提组分的最大耐受量(MTD)为99.2g/kg,分别相当于临床70kg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270.7倍、2333.3倍和771.6倍。结论半夏药材具有一定毒性,与药典、文献记载及临床应用相符。半夏醇提组分毒性大于水提组分及全组分,后两者基本安全、低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不同组分 小鼠 急性毒性
下载PDF
产地对半夏相关毒性物质基础和急性毒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吕丽莉 黄伟 +2 位作者 黄幼异 王丽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11期649-652,共4页
目的对不同产地半夏药材水提组分中相关毒性物质基础的含量和急性毒性大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产地对半夏毒性物质含量与毒性的影响。方法运用UV法、HPLC法、酸碱滴定法、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半夏水提组分总生物碱、总有机酸及其可测... 目的对不同产地半夏药材水提组分中相关毒性物质基础的含量和急性毒性大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产地对半夏毒性物质含量与毒性的影响。方法运用UV法、HPLC法、酸碱滴定法、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半夏水提组分总生物碱、总有机酸及其可测单一成分的含量测定和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不同产地的半夏总有机酸含量依次为湖北半夏>山东半夏>贵州半夏;琥珀酸含量依次为山东半夏>湖北半夏>贵州半夏;总生物碱含量依次为湖北半夏>山东半夏>贵州半夏;麻黄碱含量依次为湖北半夏>贵州半夏>山东半夏;鸟苷含量依次为湖北半夏>山东半夏>贵州半夏。毒性大小为:湖北半夏>山东半夏>贵州半夏。结论产地对半夏相关毒性物质的含量与毒性大小有一定的影响,且半夏毒性大小与总有机酸、总生物碱含量呈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地 半夏 毒性物质基础 急性毒性
下载PDF
基于功效和物质基础的吴茱萸毒性研究思考 被引量:9
9
作者 朱兰兰 黄伟 +1 位作者 黄幼异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第6期366-369,共4页
目的为进行基于功效和物质基础的吴茱萸系统毒性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对吴茱萸历代文献古籍及近十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提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毒性研究思路。结果历代文献古籍中记载吴茱萸的多种功效... 目的为进行基于功效和物质基础的吴茱萸系统毒性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对吴茱萸历代文献古籍及近十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提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毒性研究思路。结果历代文献古籍中记载吴茱萸的多种功效在现代药理研究中已经得到证实,但对吴茱萸"有小毒"这一记载在中药现代药理学与毒理学研究中均相对缺乏,对其毒性成分、毒性表现也未见详细描述。应进行吴茱萸产生功效和毒性的物质基础、"物质基础-功效-毒性"的相关性、毒性作用靶点、物质基础体内过程、吴茱萸"量-效-毒"之间的关系如何等规范、系列研究,同时还要在中医辨证和辨病的基础上,去合理科学地认知毒性和功效,以期为临床安全、使用吴茱萸提供科学实验依据。结论有毒中药吴茱萸的毒性研究应该放到功效和证候的背景下进行研究,而且要注重毒性物质基础的体内过程、作用途径和作用靶点,并注重基于功效和病证的"量-效-毒"关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毒性 功效 物质基础
下载PDF
山东半夏不同炮制品相关毒性物质基础含量与急毒实验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伟 黄幼异 +2 位作者 戴衍鹏 张丽美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11期653-655,共3页
目的进行山东半夏不同炮制品相关毒性物质基础含量与急性毒性的比较研究,考察炮制对相关毒性物质基础含量与毒性的影响。方法运用UV法、HPLC法、酸碱滴定法和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半夏、清半夏水提组分总生物碱、总有机酸及其可测单... 目的进行山东半夏不同炮制品相关毒性物质基础含量与急性毒性的比较研究,考察炮制对相关毒性物质基础含量与毒性的影响。方法运用UV法、HPLC法、酸碱滴定法和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半夏、清半夏水提组分总生物碱、总有机酸及其可测单一成分的含量测定和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相关物质基础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总有机酸、总生物碱和鸟苷含量大小为半夏>清半夏;琥珀酸、麻黄碱含量为清半夏>半夏。毒性研究结果显示:半夏、清半夏水提组分MLD值为301.2g/kg和374.4g/kg,分别相当于临床70kg成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2342.7倍和2912.0倍。结论炮制对山东半夏相关毒性物质含量与毒性有一定的影响,半夏毒性大于其炮制品清半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夏 炮制 毒性物质基础 急性毒性
下载PDF
不同酸处理方式对半夏总生物碱含量和急性毒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龚彦胜 鲍志烨 +2 位作者 黄幼异 黄伟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比较进行不同酸处理方式对半夏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及急性毒性观察与评价,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不同酸处理方式制备半夏不同样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取各供试品溶液与空白对照液,在波长416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总... 目的比较进行不同酸处理方式对半夏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及急性毒性观察与评价,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不同酸处理方式制备半夏不同样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取各供试品溶液与空白对照液,在波长416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总生物碱含量,按照经典小鼠急毒试验方法,用bliss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公斤体重法计算最大耐受量(MTD),考察半夏酸水提取,酸醇提取(MTD)值、酸水渗漉、酸醇渗漉提取(LD50)值,连续给药观察14天,记录各组动物体重变化,毒性症状谱及死亡情况。结果半夏不同酸处理提取(酸水提取、酸醇提取、酸水渗漉、酸醇渗漉)中总生物碱含量为酸醇渗漉液>酸醇提取液>酸水渗漉液>酸水提取液。急毒研究结果显示,半夏酸水提取MTD可达29.6 g.kg-1.d-1,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230.2倍;半夏酸醇提取MTD可达27.2g.kg-1.d-1,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211.6倍;半夏酸水渗漉提取LD50值为14.15 g.kg-1.d-1,95%的可信限为12.981~15.563 g.kg-1.d-1,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110.0倍。半夏酸醇渗漉提取LD50值为14.27g.kg-.1d-1,95%的可信限为13.167~15.204g.kg-.1d-1,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111.0倍。通过小鼠急毒实验观察:呼吸抑制、抽搐、腹泻、烦躁,呕吐和流泪是半夏不同酸处理提取样品主要的急性毒性症状,小鼠死亡多发生于4小时之内。结论半夏总生物碱部位有明显毒性,是半夏产生毒性作用的物质基础之一,同时温度对半夏总生物碱富集物毒性影响较大,说明半夏产生毒性作用的部位中某些成分加热易被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酸处理 总生物碱 急性毒性
下载PDF
提取工艺对半夏急性毒性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伟 张作平 +2 位作者 黄幼异 鲍志烨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11期656-660,共5页
目的考察提取工艺对半夏相关毒性物质基础含量与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运用UV法、HPLC法、酸碱滴定法和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半夏不同提取工艺样品的含量测定和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半夏不同提取工艺样品总有机酸含量:75%醇渗液>... 目的考察提取工艺对半夏相关毒性物质基础含量与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运用UV法、HPLC法、酸碱滴定法和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半夏不同提取工艺样品的含量测定和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半夏不同提取工艺样品总有机酸含量:75%醇渗液>75%醇提液>30%醇提液>30%醇渗液>水提组分≈水渗液;总生物碱含量:75%醇渗液>75%醇提液>30%醇渗液>30%醇提液>水渗液≈水提组分。毒性研究结果显示:75%醇渗液和75%醇提液可测出MTD值,其余组测得MLD值,毒性大小依次为75%醇渗液>75%醇提液>30%醇渗漉组>30%醇提组>水渗组>水提组。结论提取工艺对半夏毒性及相关毒性物质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其毒性大小与总生物碱、总有机酸含量呈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提取工艺 毒性物质基础 急性毒性
下载PDF
“十八反”配伍禁忌研究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蓉 周胜红 +2 位作者 李长华 朱兰兰 黄幼异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12期745-747,共3页
目的通过查阅、整理相关文献,总结"十八反"配伍禁忌的研究现状,探讨十八反毒性作用及物质基础,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对近15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论 "十八反"不是绝对配... 目的通过查阅、整理相关文献,总结"十八反"配伍禁忌的研究现状,探讨十八反毒性作用及物质基础,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对近15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论 "十八反"不是绝对配伍禁忌,其毒性作用与配伍比例、剂量等诸多因素有关。十八反配伍禁忌合理性仍存在争议,需加强对十八反配伍毒性及毒性成分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反 配伍禁忌
下载PDF
香加皮不同组分多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损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亚囡 黄伟 +3 位作者 鲍志烨 黄幼异 迟雪洁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2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比较香加皮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多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损伤的作用程度。方法给小鼠灌胃香加皮水提和醇提组分,每天1次,连续灌胃7天,按等生药量算,香加皮水提组分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15.0,3.12,0.78 g.kg-1,醇提组分高、中、低剂量... 目的比较香加皮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多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损伤的作用程度。方法给小鼠灌胃香加皮水提和醇提组分,每天1次,连续灌胃7天,按等生药量算,香加皮水提组分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15.0,3.12,0.78 g.kg-1,醇提组分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6.0,3.12,0.78 g.kg-1;观察小鼠一般状况,7天后检测肝毒性相关指标,检测血浆清蛋白(ALB)、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胆红素(TBIL)水平和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香加皮不同组分可导致血和肝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增高,肝脏重量和肝体比值增大,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胆红素(TBIL)水平增加,血浆清蛋白(ALB)降低;肝组织病理可见肝细胞可见水肿、脂肪变性、灶性坏死、片状坏死;上述变化随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加重,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肝毒性作用程度醇提组分>水提组分。结论较高剂量多次给予香加皮水提组分或醇提组分均可致小鼠明显的肝毒性损伤,即可致肝功能指标的改变,又可致肝细胞器质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加皮 不同组分 小鼠 肝毒性损伤
下载PDF
不同醇处理方式对半夏毒性物质基础含量和急毒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鲍志烨 陆永辉 +1 位作者 黄幼异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醇处理方式对半夏总生物碱和总有机酸含量的影响,并对其急性毒性进行观察与评价,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不同醇处理方式制备半夏不同样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取各供试品溶液与空白对照液,在波长416 nm处... 目的比较不同醇处理方式对半夏总生物碱和总有机酸含量的影响,并对其急性毒性进行观察与评价,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不同醇处理方式制备半夏不同样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取各供试品溶液与空白对照液,在波长416 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总生物碱含量,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各样品中总有机酸的含量。按照经典小鼠急毒试验方法,公斤体重法计算最大耐受量(MTD),测定最大给药量(MLD),考察半夏75%醇渗、75%醇提(MTD)值,30%醇提组、30%醇渗组(MLD)值,连续给药观察14天,记录各组动物体重变化,毒性症状谱及死亡情况。结果半夏不同醇处理提取(75%醇渗、75%醇提、30%醇提组、30%醇渗组)中总生物碱含量为75%醇渗液>75%醇提液>30%醇渗液>30%醇提液;总有机酸含量为75%醇渗液>75%醇提液>30%醇提液>30%醇渗液。急毒研究结果显示,半夏75%醇渗MTD可达94.4 g.kg-1.d-1,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734.2倍;半夏75%醇提MTD可达99.2 g.kg-1.d-1,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771.6倍;半夏30%醇提MLD值为295.2 g.kg-1.d-1,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2 296.0倍。半夏30%醇渗MLD值为291.6g.kg-.1d-1,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2268.0倍。结论提取温度和醇提取浓度对半夏毒性相关物质基础含量影响较大,总生物碱和总有机酸部位均在高浓度醇溶液中含量最高,总生物碱的提取还受温度影响,而总有机酸受温度影响不大。急毒试验结果显示,不同醇提取样品毒性大小与总生物碱、总有机酸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醇处理 总生物碱 总有机酸 急性毒性
下载PDF
芳香开窍类中药对血脑屏障结构及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迟雪洁 黄幼异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2年第9期532-534,共3页
目的综述近年来芳香开窍类中药对血脑屏障(BBB)结构及功能的影响,为从中药"芳香开窍"的传统功效中挖掘、筛选、评价和研发创新药物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对近10年来芳香开窍类中药对血脑屏障结构及功能影响的国内外相... 目的综述近年来芳香开窍类中药对血脑屏障(BBB)结构及功能的影响,为从中药"芳香开窍"的传统功效中挖掘、筛选、评价和研发创新药物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对近10年来芳香开窍类中药对血脑屏障结构及功能影响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结果药理学研究证实芳香开窍类中药主要通过自由透过血脑屏障发挥药效、降低BBB的通透性以保护脑组织以及促进血脑屏障开放三个方面来改变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另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BBB上P-gp的表达和功能有关。结论从P-gp方面加强对芳香开窍类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和探索芳香开窍类中药的功效物质基础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开窍类中药 血脑屏障 结构 功能
下载PDF
芳香开窍药对血-脑脊液屏障及P-糖蛋白影响的研究概述
17
作者 孙蓉 黄幼异 +2 位作者 迟雪洁 鲍志烨 黄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377-378,共2页
对近16年来芳香开窍药对血-脑脊液屏障(BBB)及P-糖蛋白(P-gp)表达和功能影响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概述。药理学研究证实芳香开窍药可以改变BBB的通透性,发挥P-gp逆转作用,与P-gp的表达和功能密切相关。参考文献20篇。
关键词 芳香开窍药 血-脑脊液屏障 P-糖蛋白 综述
下载PDF
基于慕课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断层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8
作者 黄秀峰 周敏 +5 位作者 马德智 黄昌盛 林朝文 黄幼异 谢竹诚 马福维 《西部素质教育》 2021年第1期103-105,共3页
文章以右江民族医学院2017级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1、2班各5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每个班的学生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探讨了基于慕课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断层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基于慕课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 文章以右江民族医学院2017级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1、2班各5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每个班的学生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探讨了基于慕课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断层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基于慕课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充分突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可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断层解剖学实验教学 慕课平台
下载PDF
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评教”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秀珍 黄秀峰 +2 位作者 黄幼异 周庆辉 林朝文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869-871,共3页
目的了解右江民族医学院教师教学质量情况。方法根据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大二学生评教结果,计算和分析各门课程的得分情况,比较不同课程授课教师不同评价指标的得分差异。结果学生对各课程教师的教书育人与课堂纪律方面评价较高... 目的了解右江民族医学院教师教学质量情况。方法根据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大二学生评教结果,计算和分析各门课程的得分情况,比较不同课程授课教师不同评价指标的得分差异。结果学生对各课程教师的教书育人与课堂纪律方面评价较高,平均分基本达到9分,组织胚胎学跟有机化学这两门课程各评估内容的平均分都超过了9分,学生在实验课方面的预习情况、课堂表现及学习效果自我评价得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教师在教学态度、教书育人等方面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但个别课程的教师在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能力及特色创新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质量 学生评教 课堂教学
下载PDF
新入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探讨——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
20
作者 欧阳若昀 周敏 +1 位作者 黄幼异 黄秀峰 《科教导刊》 2022年第34期84-86,共3页
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院校顺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做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对其实现职业生涯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当前,高校新入职教师存在职业生涯规划不够系统、长期规划和动态调整意识不足等问... 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院校顺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做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对其实现职业生涯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当前,高校新入职教师存在职业生涯规划不够系统、长期规划和动态调整意识不足等问题,同时,各高校的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和制度宣传也有待加强。对此,文章从三个层面提出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提升的路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师 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