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满族服饰之演变 被引量:6
1
作者 黄德烈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年第12期56-58,共3页
服饰文化是人类进入文化社会的标志,尤其是作为审美心理体现的饰物,就更有其独特的意义.中国满族作为生活在东北亚的一个优秀民族,在其生产生活的活动中,在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利用自然,在自然中把自己民族的生活观念和美学观念非常... 服饰文化是人类进入文化社会的标志,尤其是作为审美心理体现的饰物,就更有其独特的意义.中国满族作为生活在东北亚的一个优秀民族,在其生产生活的活动中,在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利用自然,在自然中把自己民族的生活观念和美学观念非常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使其服饰文化是如此灿烂夺目,以至其中的袍服发展成为中国的国服。因此研究满族服饰之演变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服饰 演变 意义
下载PDF
《聊斋志异》对小说美学的把握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德烈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17-119,共3页
《聊斋志异》对小说美学的把握黄德烈中国古代的小说,从文体上分,有文言和白话两种。文言小说曾经历过汉魏六朝志怪小说和唐传奇小说两个繁荣阶段。宋、元、明时期,白话小说渐兴,但不很成熟。清初蒲松龄再以文言形式创作了他的短篇... 《聊斋志异》对小说美学的把握黄德烈中国古代的小说,从文体上分,有文言和白话两种。文言小说曾经历过汉魏六朝志怪小说和唐传奇小说两个繁荣阶段。宋、元、明时期,白话小说渐兴,但不很成熟。清初蒲松龄再以文言形式创作了他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在当时可谓异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小说美学 蒲松龄 社会生活 六朝志怪小说 金圣叹 出场描写 文言小说 文化积淀 小说创作
下载PDF
民俗旅游与旅游民俗的辨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德烈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年第3期109-110,共2页
旅游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已经为社会普遍接受,随之而来的各地纷纷开拓旅游资源,尤其是民俗旅游似乎更受国内外旅游者的欢迎。但是民俗旅游和旅游民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民俗旅游,是指旅游主体通过对异域民俗文化的游览和探秘,来满足自己... 旅游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已经为社会普遍接受,随之而来的各地纷纷开拓旅游资源,尤其是民俗旅游似乎更受国内外旅游者的欢迎。但是民俗旅游和旅游民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民俗旅游,是指旅游主体通过对异域民俗文化的游览和探秘,来满足自己旅游审美意愿的一种文化休闲行为。而旅游民俗则是某一区域的一种具有旅游影响力的民俗活动。民俗只有保持原生态,才对旅游主体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民俗旅游 原生态 旅游民俗
下载PDF
论宁古塔文化的构成及其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德烈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73-176,共4页
宁古塔是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宁古塔文化的内涵既独特又丰富,它主要是由满族文化、山林文化、戍边文化和流人文化等成分所构成。受这诸多文化的覆盖和影响,形成了宁古塔文化的范围,其中心地域应该是牡丹江流域。宁... 宁古塔是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宁古塔文化的内涵既独特又丰富,它主要是由满族文化、山林文化、戍边文化和流人文化等成分所构成。受这诸多文化的覆盖和影响,形成了宁古塔文化的范围,其中心地域应该是牡丹江流域。宁古塔文化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和传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古塔 宁古塔文化 价值
下载PDF
论牡丹江文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德烈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年第1期73-75,共3页
牡丹江作为一个水系流域,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历史的进化长河里,这里产生了悠久的人类文明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研究牡丹江文化有助于拓宽人们的视野;提高牡丹江地区人们的文化素质和地域自豪感;有助于把握牡丹江地区的整体精神风... 牡丹江作为一个水系流域,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历史的进化长河里,这里产生了悠久的人类文明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研究牡丹江文化有助于拓宽人们的视野;提高牡丹江地区人们的文化素质和地域自豪感;有助于把握牡丹江地区的整体精神风貌和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江文化 构成 研究价值
下载PDF
《聊斋志异》的女性意识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德烈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45-47,共3页
杰出的短篇小说大师蒲松龄以其传世名作《聊斋志异》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然而人们在评价这部几乎耗尽作者毕生精力的名著时,多从“浪言孤鬼史,抒发磊块愁”的角度入手,其实,《聊斋志异》在呼唤女性的人格尊严和展示中国女性... 杰出的短篇小说大师蒲松龄以其传世名作《聊斋志异》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然而人们在评价这部几乎耗尽作者毕生精力的名著时,多从“浪言孤鬼史,抒发磊块愁”的角度入手,其实,《聊斋志异》在呼唤女性的人格尊严和展示中国女性强烈的反抗精神方面,也有其独到地思想光辉,值得人们去探索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女性意识 蒲松龄 女性形象 中国文学史 封建社会 中国女性 反抗精神 短篇小说 人格尊严
下载PDF
无奈的悲情——《浮生六记》的美学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德烈 张立彦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69-70,共2页
《浮生六记》是中国少有的一部以抒情性的散文形式来细致地描写夫妇、家庭生活的作品。全书共六卷,即;第一卷《闺房记乐》第二卷《闲情记趣》第三卷《坎坷记愁》第四卷《浪游记快》第五卷《中山记历》第六卷《养生记道》是为六记。作者... 《浮生六记》是中国少有的一部以抒情性的散文形式来细致地描写夫妇、家庭生活的作品。全书共六卷,即;第一卷《闺房记乐》第二卷《闲情记趣》第三卷《坎坷记愁》第四卷《浪游记快》第五卷《中山记历》第六卷《养生记道》是为六记。作者沈复,字三白,江苏苏州人,生于清朝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卒年不可考。平生不喜仕进,大半为人做幕宾,但其趣不在此。后曾经商,希冀为生,但终归于失败。他在当时文名不盛,不过他诗文俱佳,又精于绘事。在当时应是一个落拓的才人,按才人特性,他极重感情,这在《浮生六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生六记 悲情 沈复 家庭生活 作者 艺术作品 描写 抒情性 江苏苏州 文字
下载PDF
作家应多采掘生活中的活化石
8
作者 黄德烈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2-84,共3页
作家应多采掘生活中的活化石黄德烈凡是作家无不希望自己的作品传世,流播四方。但事实上多数作家是事与愿违,呕心沥血的文字,面世后即如过眼烟云,昙花一现,往往不得不泄气灰心,感叹这文字难弄。其实作品之不能流芳久远,原因固然... 作家应多采掘生活中的活化石黄德烈凡是作家无不希望自己的作品传世,流播四方。但事实上多数作家是事与愿违,呕心沥血的文字,面世后即如过眼烟云,昙花一现,往往不得不泄气灰心,感叹这文字难弄。其实作品之不能流芳久远,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盖由于一些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 文学作品 中国民俗文化 社会生活 《呼兰河传》 生活中 生活习俗 《红楼梦》 表现手法 艺术魅力
下载PDF
毛泽东诗词的意象美
9
作者 黄德烈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37-40,共4页
一代伟人毛泽东,人们对他思想、政治、哲学、军事诸方面成就的研究,业已蔚为大观,收获颇丰。关于对他文学创作的研讨,则显得过于简略,其实,毛泽东文学方面也是行家,且不说他的文艺理论主张影响无数现当代的文学艺术家,单就他所创作的诗... 一代伟人毛泽东,人们对他思想、政治、哲学、军事诸方面成就的研究,业已蔚为大观,收获颇丰。关于对他文学创作的研讨,则显得过于简略,其实,毛泽东文学方面也是行家,且不说他的文艺理论主张影响无数现当代的文学艺术家,单就他所创作的诗词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意象美 空间意象 文学创作 现当代 时空意象 文学艺术 古典诗词 理论主张 审美效果
下载PDF
宁古塔流人诗社成因及影响
10
作者 黄德烈 《文史知识》 2007年第7期154-159,共6页
从清顺治十二年(1655)开始,宁古塔(今黑龙江牡丹江市辖区内古地名,即现在的宁安市)成了朝廷流放人员的接收地。许多被统治者认为对他们统治不利的人,流放到宁古塔,是为宁古塔流人。他们当中有的是官吏、文人雅士,有的是艺匠,... 从清顺治十二年(1655)开始,宁古塔(今黑龙江牡丹江市辖区内古地名,即现在的宁安市)成了朝廷流放人员的接收地。许多被统治者认为对他们统治不利的人,流放到宁古塔,是为宁古塔流人。他们当中有的是官吏、文人雅士,有的是艺匠,有的是战俘,也有无辜百姓。不同的人,不同的遭遇,不同的罪名,来到这同一块土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塔 成因 诗社 统治者 古地名 市辖区 牡丹江 黑龙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