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杭州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HPLC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史坚
黄成臣
+1 位作者
徐鸿
孙鸿良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9-630,共2页
关键词
杭州市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
多环芳烃
HPLC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大气监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G20时期杭州市挥发性有机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丰睿
黄成臣
+3 位作者
高寒
郑慧君
申亚梅
罗坤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0-817,共8页
后G20时期(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臭氧成为杭州夏季首要大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成为杭州冬季首要大气污染物。利用杭州市环境检测朝晖站和环境监测下沙站空气质量数据观测值分析5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臭氧形成潜力,并使...
后G20时期(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臭氧成为杭州夏季首要大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成为杭州冬季首要大气污染物。利用杭州市环境检测朝晖站和环境监测下沙站空气质量数据观测值分析5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臭氧形成潜力,并使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研发的第3代大气质量预估模型(WRF-CMAQ)对杭州市中心PM10的污染数值进行模拟分析,提出了后G20时期PM10和臭氧的最佳管控方案。结果显示:在后G20时期杭州市中心和城郊,芳香烃所占臭氧形成潜力比例最高,其次为烯烃和烷烃,最后为乙炔。在市区和城郊,乙烯、间/对二甲苯、甲苯、丙烯和乙苯依次为生成臭氧最主要的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因此管控这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臭氧质量浓度。2017年杭州市中心春夏秋冬四季的PM10中分别有50%,32%,48%和45%源于杭州市以外污染源的长距离跨地域传输。其中,春秋冬三季通过长距离传输来到杭州市区的PM10主要源于市区的北方,夏季则主要源于市区的西南方。2017年,杭州市区的交通源、工业源、生活源与农业源对本地排放PM10的贡献率分别为62.6%,27.8%,7.3%和2.3%。当杭州本地的工业源和交通源在2016年的基础上分别减排15%和5%时,杭州市中心的PM10年均质量浓度可低于70μg·m^-3,达到二类区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臭氧形成潜力
大气质量预估模型
可吸入颗粒物
长距离传输
本地污染源贡献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杭州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HPLC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史坚
黄成臣
徐鸿
孙鸿良
机构
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出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9-630,共2页
基金
杭州市环保局计划项目 ( 2 0 0 0 6)
关键词
杭州市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
多环芳烃
HPLC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大气监测
分类号
X8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G20时期杭州市挥发性有机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丰睿
黄成臣
高寒
郑慧君
申亚梅
罗坤
机构
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建材集团中国新型建材设计研究院
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浙江环茂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0-81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6144)
文摘
后G20时期(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臭氧成为杭州夏季首要大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成为杭州冬季首要大气污染物。利用杭州市环境检测朝晖站和环境监测下沙站空气质量数据观测值分析5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臭氧形成潜力,并使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研发的第3代大气质量预估模型(WRF-CMAQ)对杭州市中心PM10的污染数值进行模拟分析,提出了后G20时期PM10和臭氧的最佳管控方案。结果显示:在后G20时期杭州市中心和城郊,芳香烃所占臭氧形成潜力比例最高,其次为烯烃和烷烃,最后为乙炔。在市区和城郊,乙烯、间/对二甲苯、甲苯、丙烯和乙苯依次为生成臭氧最主要的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因此管控这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臭氧质量浓度。2017年杭州市中心春夏秋冬四季的PM10中分别有50%,32%,48%和45%源于杭州市以外污染源的长距离跨地域传输。其中,春秋冬三季通过长距离传输来到杭州市区的PM10主要源于市区的北方,夏季则主要源于市区的西南方。2017年,杭州市区的交通源、工业源、生活源与农业源对本地排放PM10的贡献率分别为62.6%,27.8%,7.3%和2.3%。当杭州本地的工业源和交通源在2016年的基础上分别减排15%和5%时,杭州市中心的PM10年均质量浓度可低于70μg·m^-3,达到二类区的标准。
关键词
空气污染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臭氧形成潜力
大气质量预估模型
可吸入颗粒物
长距离传输
本地污染源贡献率
Keywords
air pollution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OFP)
WRF-CMAQ
PM10
long-range transport
local sector contribution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杭州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HPLC分析
史坚
黄成臣
徐鸿
孙鸿良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后G20时期杭州市挥发性有机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的特征分析
丰睿
黄成臣
高寒
郑慧君
申亚梅
罗坤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