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腹部钝性伤休克患者肠道菌群特征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川 官禹 +3 位作者 黄扬眉 杨柳 张杨 王瓒宇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12期916-919,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腹部钝性伤休克患者肠道菌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20年10月泸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普外科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腹部钝性伤休克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34~59岁,平均46.7岁;道路交通伤42例... 目的研究急性腹部钝性伤休克患者肠道菌群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20年10月泸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普外科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腹部钝性伤休克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34~59岁,平均46.7岁;道路交通伤42例,高处坠落伤34例,其他4例。另选取同期到笔者医院接受体格检查的80名健康志愿者(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35~58岁,平均46.9岁)进行对照研究,将其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大便标本中双歧杆菌、葡萄球菌、乳酸菌、肠杆菌、肠球菌韦荣球菌、梭状芽胞杆菌、假单胞菌、真菌、类杆菌等菌群种类表达情况,比较两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降钙素原、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分析观察组患者院内生存情况,并通过Spearman系数分析腹部钝性伤休克患者肠道菌群表达与其肠黏膜屏障功能及院内病死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葡萄球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降钙素原、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数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院内28d内生存率为77.50%,体内双歧杆菌、乳酸菌数量与降钙素原、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院内病死率呈明显负相关(P<0.05),葡萄球菌数量与降钙素原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院内病死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腹部钝性伤休克患者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菌数量明显降低,葡萄球菌数量明显增高,均可能通过破坏其肠道黏膜功能而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钝性伤 休克 肠道菌群 肠道黏膜屏障
下载PDF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循证医学教学法在肝胆外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晟 赵弘智 +2 位作者 黄扬眉 赵亮 赵伟 《现代医院》 2022年第2期300-302,309,共4页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联合循证医学(EBM)教学法在肝胆外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入科的40名肝胆外科规培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名,其中对照...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联合循证医学(EBM)教学法在肝胆外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入科的40名肝胆外科规培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名,其中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学生采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联合循证医学(EBM)模式进行教学,并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教学质量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学习后,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为(93.27±4.21)分,操作技能成绩为(95.26±3.57)分,对照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为(71.37±5.26)分,操作技能成绩为(74.04±4.07)分,观察组的各项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教学质量方面,观察组的教学方法、硬件水平、教学态度、学习能力以及医德树立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胆外科规培实习生教学过程中,将PBL与EBM教学法联合应用,能综合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受到学生的广泛肯定,值得临床研究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EBM教学法 肝胆外科 实习带教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联合创伤评分对创伤后脓毒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阿米娜·阿不列孜 阿合买提江·帕哈丁 +1 位作者 黄扬眉 朱功兵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5期384-390,共7页
目的探讨各生物标志物联合创伤评分对创伤后脓毒症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生物标志物联合评分的新型组合诊断创伤后脓毒症的诊断效能。方法前瞻性研究2019年12月—2020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创伤中心收治严重创伤患者196例,... 目的探讨各生物标志物联合创伤评分对创伤后脓毒症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生物标志物联合评分的新型组合诊断创伤后脓毒症的诊断效能。方法前瞻性研究2019年12月—2020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创伤中心收治严重创伤患者196例,男性129例,女性67例;年龄20~94岁,平均49.7岁。于入院后24h内抽取外周血标本并检测T细胞亚群项目,主要包括CD4、CD8、CD4/CD8;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乳酸、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生物标志物,同时收集损伤重度评分(ISS)等。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61例)和非脓毒症组(135例),再根据预后结果将脓毒症组患者分为死亡组(26例)和存活组(35例)。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诊断创伤后脓毒症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比较各生物标志物及联合评分的新型组合及单独使用时对创伤后脓毒症的诊断效能。结果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以及死亡组与存活组中,CD4、CD8、CD4/CD8、PCT、IL-6、乳酸、IS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CD4、CD8、CD4/CD8、PCT、IL-6、乳酸、ISS等均与创伤后脓毒症有关(P<0.05)。其中CD4/CD8及ISS评分是诊断创伤后脓毒症独立影响因素(P<0.01)。从创伤后脓毒症发病机制不同方面选取PCT、ISS及CD4/CD8形成新的组合,检测其联合诊断的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7,95%CI为0.881~0.959;高于PCT,ISS和CD4/CD8单独使用的AUC(分别为0.840、0.866、0.847);95%CI为0.781~0.888、0.881~0.911、0.789~0.894。标志物及联合评分组合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也均较单独使用时得到提高(联合评分组合诊断分别为91.80%、81.48%、94.78%、67.90%;PCT分别为72.13%、81.48%、85.83%、62.32%;CD4/CD8分别为65.57%、87.41%、84.29%、69.64%;ISS分别为77.05%、80.74%、88.52%、63.51%)。ISS为创伤后脓毒症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95%CI为1.015~1.466。结论CD4/CD8、PCT与ISS联合诊断能早期有效地预测创伤后脓毒症,ISS及CD4/CD8为其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脓毒症 生物标志物 创伤评分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深学细悟砺初心——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
4
作者 黄扬眉 《审计月刊》 2022年第12期23-24,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新的历史起点上,宣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新的历史起点上,宣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政治宣言 关键在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心得体会 行动纲领 深学 建党精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