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3例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黄招君 周美鸿 +3 位作者 王博 李辉华 吴裕臣 洪道俊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分析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演变特点。方法收集作者医院收治的3例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并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结果 3例患者发病年龄分别为15、23、27岁。3例患... 目的分析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演变特点。方法收集作者医院收治的3例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并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结果 3例患者发病年龄分别为15、23、27岁。3例患者发病前均存在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均出现头痛,其中患者1和患者3出现发热症状后1d即出现头痛,而患者2的头痛症状出现于发热症状后的第7天,并伴随频繁抽搐等脑实质受累症状。3例患者治疗前头颅MRI均表现为胼胝体压部类圆形、边界清楚的等或稍长T1、长T2信号,弥散加权高信号,病变周围无明显水肿,无明显占位效应。3例患者治疗后复查头MRI结果显示胼胝体压部病灶消退,增强扫描无强化,但患者2脑干出现新的略长T1、长T2病灶。3例患者颈段脊髓未发现异常病灶。结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单病程的非特异性脑炎,影像学表现为胼胝体压部可逆的类圆形病灶,该病临床表现异质性大,特别需要和累及胼胝体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 脱髓鞘性脑炎 脑脊髓炎 急性播散性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中年男性,进行性行动迟缓2年——早发型帕金森病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招君 周美鸿 洪道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01-704,共4页
1资料患者,男,39岁,因“进行性行动迟缓2年”于2020年6月20日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患者于2年前开始感乏力,自述体力不如从前,行动能力下降。数月后出现走路缓慢,主要表现为跟不上同行的人,同时也合并上肢动作缓慢,表现为... 1资料患者,男,39岁,因“进行性行动迟缓2年”于2020年6月20日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患者于2年前开始感乏力,自述体力不如从前,行动能力下降。数月后出现走路缓慢,主要表现为跟不上同行的人,同时也合并上肢动作缓慢,表现为刷牙费力,持筷进食不灵活。约1年前家人发现其走路勾背,起步有时困难,有时往一侧歪斜。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但患者未重视也没有就诊。最近半年患者右手出现细微震颤,感觉肢体僵硬感,以右侧肢体为重。同时伴随起步困难,蹲下站起困难,走路时下肢拖曳,有时前冲步态,易向右侧偏斜,右上肢摆臂动作减少。患者有时头晕,无明确视物旋转,和体位无明显关系,无恶心呕吐。无头痛,无心悸胸闷。饮食尚可,无胃肠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加重 视物旋转 僵硬感 中年男性 行动迟缓 神经科 早发型帕金森病 肢体
下载PDF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招君 李辉华 李名生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3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梗死体积、梗死部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关系。方法选取发病24h以内的脑梗死患者145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空腹血清NSE浓度及完成病例组入院时的颅...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梗死体积、梗死部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关系。方法选取发病24h以内的脑梗死患者145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空腹血清NSE浓度及完成病例组入院时的颅脑MRI、中国卒中量表评分(CSS)等资料。结果大梗死灶组血清NSE浓度高于中、小梗死灶组血清NSE浓度(P<0.01);病灶部位不同各组比较血清NSE浓度无统计学意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的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浓度高于评分低的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浓度(P<0.01)。NSE浓度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体积的Pearson秩相关分析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NSE水平与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评分有关,可作为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临床转归及预后的重要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临床特点及尿细胞沉渣病理检查
4
作者 黄招君 万琛宜 +7 位作者 王萍 黄鹏程 彭云 吁亚庆 朱敏 邓建文 王朝霞 洪道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05-412,共8页
目的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euronal intranuclear inclusion disease,NIID)是一种具有显著临床异质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该病的确诊主要依赖于基因检查发现NOTCH2NLC基因5′不翻译区的CGG重复扩增,或者皮肤活检发现细胞核内包涵体。... 目的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euronal intranuclear inclusion disease,NIID)是一种具有显著临床异质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该病的确诊主要依赖于基因检查发现NOTCH2NLC基因5′不翻译区的CGG重复扩增,或者皮肤活检发现细胞核内包涵体。本研究拟探讨无创性的尿细胞沉渣病理辅助NIID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疑似NIID的10例住院患者,对患者进行皮肤活检及基因诊断。留取患者晨尿500 mL,离心法得到标本中的有核细胞,分别进行细胞涂片p62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和细胞沉渣电镜检查。结果10例患者(男4例,女6例)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发作性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震颤、肢体无力等。神经传导速度显示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受累。头颅磁共振显示9例存在皮髓质交界区曲线样DWI高信号。皮肤活检显示所有的患者均存在p62阳性的核内包涵体。基因检查显示CGG重复次数96~158次。3例患者(3/10)的尿细胞涂片中发现有核细胞p62阳性核内包涵体。进一步电镜检查在1例患者中发现尿液中单核细胞的核内出现包涵体。结论该组成年型NIID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显示均存在周围神经病变,提示周围神经病变可能是NIID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部分患者尿细胞沉渣中的单核细胞存在核内包涵体,提示尿细胞沉渣病理检查对NIID的诊断可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 皮肤活检 尿液细胞学 NOTCH2NLC 基因 三核苷酸重复序列 病理诊 电镜检查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疗效分析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万琛宜 黄招君 杨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4-98,共5页
目的研究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DEACMP)患者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90位DEACMP患者。根据抽中奇偶数的结果将患... 目的研究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DEACMP)患者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90位DEACMP患者。根据抽中奇偶数的结果将患者分成两组,偶数患者作为实验组,奇数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LR4mRNA、NF-κB p65水平及洛文斯顿作业治疗用认知评定量表(LOT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Wahlund改良脑白质疏松分级量表(ARWMC)评分,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改良Rankin(mR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TLR4 mRNA、NF-κB p65相对表达量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LOTCA、ADL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ARWMC的差值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mRS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1)不同时间点mRS评分有差异(F=122.783,P=0.000);(2)实验组与对照组mRS评分有差异(F=43.885,P=0.000);(3)两组mRS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F=66.939,P=0.000)。结论高压氧治疗DEACMP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可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来改善患者预后,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高压氧 TOLL样受体4 核转录因子-ΚB
下载PDF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蛋白与脑梗死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招君 李辉华 吴裕臣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35-838,共4页
既往研究一致认为,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S100B蛋白水平对脑梗死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文章综述了NSE和S100B蛋白血清学变化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部位和预后的关系以及... 既往研究一致认为,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S100B蛋白水平对脑梗死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文章综述了NSE和S100B蛋白血清学变化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部位和预后的关系以及在治疗药物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S100蛋白质类 生物学标记
原文传递
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卒中预防指南(续前)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制定的指南 被引量:1
7
作者 洪道俊 黄招君 +23 位作者 李小兵 周美鸿 吴成斯 王博 卢艺 吴裕臣 Walter N. Kernan Bruce Ovbiagele Henry R. Black Dawn M. Bravata Marc I. Chimowitz Michael D. Ezekowitz Margaret C. Fang Marc Fisher Karen L. Furie Donald V. Heck S. Claiborne (Clay) Johnston Scott E. Kasner Steven J. Kittner Pamela H. Mitchell 2. .. Michael wl Rich DeJuran .Nchardson Lee H. Schwamm John A. Wilson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81-901,共21页
5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或TIA的抗栓治疗 5.1抗血小板药 FDA已批准4种抗血小板药用于预防卒中或TIA患者的血管事件: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双嘧达莫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噻氯匹定。平均而言,这些药物能使卒中、MI或死亡的船降低22%,... 5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或TIA的抗栓治疗 5.1抗血小板药 FDA已批准4种抗血小板药用于预防卒中或TIA患者的血管事件: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双嘧达莫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噻氯匹定。平均而言,这些药物能使卒中、MI或死亡的船降低22%,但这些药物之间存在重要的差异,这会直接影响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患者 卒中协会 美国心脏协会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卫生专业人员 预防 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 指南
原文传递
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卒中预防指南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制定的指南 被引量:611
8
作者 Walter N.Kernan Bruce Ovbiagele +14 位作者 Henry R.Black Dawn M.Bravata Marc I.Chimowitz Michael D.Ezekowitz Margaret C.Fang Marc Fisher Karen L.Furie 洪道俊 黄招君 李小兵 周美鸿 吴成斯 王博 卢艺 吴裕臣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05-841,共37页
本更新版指南旨在为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存活者的卒中预防提供全面和及时的循证推荐.本指南适用于所有为上述患者提供二级预防的临床医生.这些循证推荐包括危险因素的控制、血管闭塞的干预、心源性栓塞的抗栓治疗以及非心源性... 本更新版指南旨在为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存活者的卒中预防提供全面和及时的循证推荐.本指南适用于所有为上述患者提供二级预防的临床医生.这些循证推荐包括危险因素的控制、血管闭塞的干预、心源性栓塞的抗栓治疗以及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的抗血小板治疗.还对各种特殊情况下复发性卒中的预防提供了推荐意见,包括主动脉弓粥样硬化、动脉夹层分离、卵圆孔未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镰状细胞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以及妊娠.此外,还有专门的章节对颅内出血后抗栓和抗凝治疗的应用以及指南的实施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协会声明 心房颤动 颈动脉狭窄 高血压 缺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预防 卒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