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砂西E3^1油藏储层成岩相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姜义权 黄振连 +1 位作者 程金凤 王琳 《青海石油》 2007年第3期27-32,共6页
在储层、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成岩相分布图与含油面积分布图的叠合,对于砂西E31油藏的储量在不同类型储层中的分布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利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观察及结合样品物性资料综合的"岩石综合成岩系效"对该油藏成... 在储层、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成岩相分布图与含油面积分布图的叠合,对于砂西E31油藏的储量在不同类型储层中的分布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利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观察及结合样品物性资料综合的"岩石综合成岩系效"对该油藏成岩相进行了定量描述,探讨了不同成岩相、不同类别储层储量的控制因素,比较好地描述储层质量的高、低与生产实际的结合程度,为该油田后续开发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成岩作用 定量描述 检验 应用
下载PDF
花土沟油田油藏圈闭类型及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2
作者 赵志猛 马力守 +1 位作者 黄振连 刘素云 《青海石油》 2004年第1期61-66,共6页
花土沟油田含油面积小,仅5.9km^2,而纵向上含油井段却较长(256—1600m),多套油水系统,二百多个含油小层呈叠瓦状展布,且油藏圈闭面积和含油面积表现出不一致的变化关系,即由下向上圈闭面积逐渐增大而含油面积却逐渐减小,本文通... 花土沟油田含油面积小,仅5.9km^2,而纵向上含油井段却较长(256—1600m),多套油水系统,二百多个含油小层呈叠瓦状展布,且油藏圈闭面积和含油面积表现出不一致的变化关系,即由下向上圈闭面积逐渐增大而含油面积却逐渐减小,本文通过分析认为该油藏的这些特征主要与多样的圈闭类型、复杂的储盖层条件及断层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土沟油田油藏 背斜圈闭 成藏控制因素 储盖层 断层 油层厚度 断鼻圈闭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油砂山油田沉积相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琳 贾英兰 +2 位作者 姜义权 黄振连 姜明忠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3-376,共4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E1+2—N11经历湖侵后,随西南缘昆仑山脉的大规模隆升,N21开始进入湖退阶段,湖盆沉积中心自西南向东北方向迁移。油砂山地区N1—N12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沉积的辫状河三角洲-浅湖体系。油砂山油田育—Ⅰ油组总体为向上...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E1+2—N11经历湖侵后,随西南缘昆仑山脉的大规模隆升,N21开始进入湖退阶段,湖盆沉积中心自西南向东北方向迁移。油砂山地区N1—N12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沉积的辫状河三角洲-浅湖体系。油砂山油田育—Ⅰ油组总体为向上变浅的反旋回沉积。Ⅶ油组以下(N1)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滨浅湖沉积;Ⅶ油组及其以上(N12)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前缘沉积。从平面上看,Ⅱ、Ⅲ、Ⅳ、Ⅴ断块沉积稳定,油层分布受构造控制,而Ⅰ、Ⅵ断块受岩性因素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油砂山油田 沉积相
下载PDF
柴西地区红柳泉构造岩性油藏储层预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姜义权 胡天跃 +3 位作者 黄振连 王琳 李能武 奎明清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3-929,共7页
综合运用岩心、测井、测试及地震资料,在等时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下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地震属性、分频、波形分类和可视化振幅透视、波阻抗反演等技术,开展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简称"柴西"地区)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 综合运用岩心、测井、测试及地震资料,在等时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下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地震属性、分频、波形分类和可视化振幅透视、波阻抗反演等技术,开展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简称"柴西"地区)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沉积、储层综合研究。研究表明这种井震结合、利用测井相分析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岩性油藏储层预测的难题,对其他地区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柳泉 岩性油藏 储层预测 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