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Ceram全瓷冠与金属烤瓷冠对成纤维细胞株L929细胞活力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石磊 杨亮 +2 位作者 黄捷淳 何恩宝 吴志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829-832,共4页
目的:研究In-Ceram全瓷冠与金属烤瓷冠对成纤维细胞株L929细胞活力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成纤维细胞株L929,分别用In-Ceram全瓷冠、镍铬合金烤瓷冠、钴铬合金烤瓷冠的浸提液处理,检测细胞活力、血清细胞因子含量以及细胞中Fas... 目的:研究In-Ceram全瓷冠与金属烤瓷冠对成纤维细胞株L929细胞活力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成纤维细胞株L929,分别用In-Ceram全瓷冠、镍铬合金烤瓷冠、钴铬合金烤瓷冠的浸提液处理,检测细胞活力、血清细胞因子含量以及细胞中Fas、FasL、Apo-1、mTOR、P70S6k的mRNA含量。结果:镍铬合金组、钴铬合金组细胞的OD值低于阴性对照组;In-Ceram组细胞的OD值高于镍铬合金组、钴铬合金组;镍铬合金组、钴铬合金组细胞培养基中TNF-α、IL-6、IL-8的含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In-Ceram组细胞培养基中TNF-α、IL-6、IL-8的含量明显低于镍铬合金组、钴铬合金组且与阴性对照组无差异;镍铬合金组、钴铬合金组细胞中Fas、FasL、Apo-1的mRNA含量高于阴性对照组,mTOR、P70S6k的mRNA含量低于阴性对照组,In-Ceram组细胞中Fas、FasL、Apo-1的mRNA含量低于镍铬合金组、钴铬合金组且与阴性对照组无差异,mTOR、P70S6k的mRNA含量高于镍铬合金组、钴铬合金组且与阴性对照组无差异。结论:In-Ceram全瓷冠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不会影响成纤维细胞株L929的细胞活力以及炎性因子的生成、凋亡和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eram全瓷冠 成纤维细胞 炎性因子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Helioseal+F窝沟封闭剂对六龄牙的防龋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石磊 杨亮 +2 位作者 黄捷淳 何恩宝 吴志辉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23期5445-5446,共2页
选取我院行六龄牙窝沟封闭治疗的儿童100例(300颗牙)作为观察组及同期未行窝沟封闭治疗的儿童80例(238颗)作为对照组,均随访18个月。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患龋率及观察组封闭剂保留情况。结果观察组随访6、12、18个月患龋率均显著高于... 选取我院行六龄牙窝沟封闭治疗的儿童100例(300颗牙)作为观察组及同期未行窝沟封闭治疗的儿童80例(238颗)作为对照组,均随访18个月。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患龋率及观察组封闭剂保留情况。结果观察组随访6、12、18个月患龋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封闭剂6、12、18个月保留率分别为99.7%、98.6%、97.1%。Helioseal+F窝沟封闭剂应用于六龄牙能显著降低儿童患龋率,封闭剂保留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龄齿 窝沟封闭剂 保留率 患龋率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与种植体周围炎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亮 石磊 黄捷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第8期33-34,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牙周炎与种植体周围炎的相关性关系。方法:以2015年3月-2016年1月作为观察时间段,将我院口腔外科所收治行种植修复的牙缺失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共25例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牙缺失且排除慢性牙周炎的...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牙周炎与种植体周围炎的相关性关系。方法:以2015年3月-2016年1月作为观察时间段,将我院口腔外科所收治行种植修复的牙缺失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共25例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牙缺失且排除慢性牙周炎的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种植体周相关临床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种周袋探诊深度与对照组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病变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关系,需在临床处理中谨慎对待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种植体周围炎 相关性
下载PDF
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治疗阻塞根管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黄捷淳 《现代临床医学》 2019年第5期333-334,共2页
目的:探讨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治疗阻塞根管的效果。方法:对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阻塞根管患者100例(100个阻塞根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治疗,比较不同致病原因、牙位及部位的治疗... 目的:探讨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治疗阻塞根管的效果。方法:对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阻塞根管患者100例(100个阻塞根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治疗,比较不同致病原因、牙位及部位的治疗效果,并分析不同致病原因根管疏通所需时间。结果:钙化阻塞根管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根管内断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前牙、前磨牙钙化阻塞根管及断针患者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磨牙,以及磨牙患者中根管上、中1/3内断针及钙化患者治疗成功率均高于根管下1/3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治疗阻塞根管患者效果显著,但阻塞根管病因、牙位及阻塞部位均将影响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根管 根管显微镜 超声 疏通效果
下载PDF
BMP、胶原复合生物膜的制备及修复上颌窦粘膜穿孔的效果
5
作者 杨亮 石磊 黄捷淳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22-24,共3页
目的制备BMP、胶原复合生物膜并观察其在上颌窦粘膜穿孔动物模型中的修复效果,为临床上颌窦粘膜穿孔的治疗方法研究提供基础参考。方法新鲜皮片去毛,经酸解、盐析制成原膜,将适量rh BMP2溶解,直接渗入胶原膜内,透析、冻干、消毒,制成生... 目的制备BMP、胶原复合生物膜并观察其在上颌窦粘膜穿孔动物模型中的修复效果,为临床上颌窦粘膜穿孔的治疗方法研究提供基础参考。方法新鲜皮片去毛,经酸解、盐析制成原膜,将适量rh BMP2溶解,直接渗入胶原膜内,透析、冻干、消毒,制成生物诱导活性胶原膜。选择54只实验犬,分成对照组、单纯胶原膜组和BMP胶原复合生物组,每组18只,三组犬只均造上颌窦粘膜穿孔模型,三组均采用犬只自体下颌骨骨粉植入穿孔处,单纯胶原膜组再植入胶原膜,BMP胶原复合生物组再植入BMP胶原复合生物膜,术后1、3和6月分批处死各组实验犬2只,对处死犬只的上颌骨分别行X线和软X线摄片,使用Image-Pro Plus软件测定上颌窦底组织学修复区骨质厚度及骨密度并比较。结果三组犬只组内1月、3、6月骨质厚度及骨密度行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增加,骨质厚度及骨密度均增加。组间1、3、6月比较,BMP胶原复合生物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单纯胶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P、胶原复合生物膜能显著增强上颌窦粘膜穿孔的修复能力,为临床上颌窦粘膜穿孔的治疗方法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胶原复合生物膜 制备 上颌窦粘膜穿孔 修复
下载PDF
牙齿残冠根管治疗后修复与拔除后种植修复对比研究及对患者VAS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捷淳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9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对比牙齿残冠患者根管治疗后修复与拔除后种植修复效果及对患者VAS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需行口腔治疗的牙齿残冠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牙齿残冠根管治疗后修复的方... 目的:对比牙齿残冠患者根管治疗后修复与拔除后种植修复效果及对患者VAS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需行口腔治疗的牙齿残冠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牙齿残冠根管治疗后修复的方法,对照组采用牙齿残冠拔除后治疗修复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效果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对比牙根稳定性、牙齿是否松动、修复体固定效果、咀嚼功能四个方面,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治疗后修复的患者满意率为83.3%,拔除后种植修复的患者满意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比显示,两组患者随距离治疗时间的延长,疼痛程度均明显减轻,相比而言观察组疼痛程度较轻,疼痛减轻更快,患者舒适度更高。结论:牙齿残冠根管治疗后修复与拔除后种植修复相比,前者疼痛较轻,效果更佳,值得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残冠 根管治疗后修复 拔除后种植修复 VAS
下载PDF
口腔数码摄影最佳光圈值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亮 黄捷淳 +2 位作者 石磊 石红光 刘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33期6564-6567,共4页
目的:为帮助医师在口腔诊疗过程中拍摄出更有说服力的图片,更好的在口腔诊疗过程中与就诊的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本文就摄影中最重要的光圈值的设定进行系统的研究评价,希望可以获得适合口腔临床使用的光圈值的设定。方法:运用单盲法对... 目的:为帮助医师在口腔诊疗过程中拍摄出更有说服力的图片,更好的在口腔诊疗过程中与就诊的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本文就摄影中最重要的光圈值的设定进行系统的研究评价,希望可以获得适合口腔临床使用的光圈值的设定。方法:运用单盲法对各个光圈值拍摄的图片进行比对,主观上选出让口腔临床医师比较满意的口内摄影图片,并对最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列表比较。结果:光圈值为F32的口腔数码摄影图片与其他光圈值所得的图片相比较,光圈值为F32的口内图片反映口腔内细节效果最佳。结论:在相同设置的条件下,临床上进行口腔内摄影时,选择光圈值F32可以非常好的满足口腔临床医生对口内细节的表现,达到所需的临床效果,临床上最适合口腔数码摄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摄影 光圈 数码照片
原文传递
119例髁突骨折远期疗效的调查研究
8
作者 石磊 杨亮 +3 位作者 李璟蓉 刘磊 黄捷淳 何恩宝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25期4865-4867,4904,共4页
目的:髁突骨折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治疗方法目前尚存在着一定争议。本研究拟总结髁突骨折治疗方法选择的原则和适应征,旨在为髁突骨折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收治的119例治疗后6个月以上的髁突骨折... 目的:髁突骨折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治疗方法目前尚存在着一定争议。本研究拟总结髁突骨折治疗方法选择的原则和适应征,旨在为髁突骨折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收治的119例治疗后6个月以上的髁突骨折患者进行远期疗效调查,以电话随访的方式作问卷调查,询问患者的张口度、语言、吞咽功能、咬合、面部容貌、并发症、对疗效的满意程度等,按照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类,根据患者的情况评价该组病例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并评价髁突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结果:参与随访的119例患者中,107例对疗效满意,满意率为89.92%,50例出现明显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2.02%。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保守治疗、内固定、髁突摘除等6类,每种治疗方法的满意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正确选择治疗方法的前提下,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髁突骨折均可取得较令人满意的疗效,但应尽量避免采用髁突摘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折 治疗方法 远期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