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大副泪腺潴留性囊肿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慧霞 高平 +2 位作者 黄文停 倪梦圆 翁海燕 《临床眼科杂志》 2020年第1期83-84,共2页
患者女性,45岁。右眼上眼睑包块反复隆起半年余,于2019年1月23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拟“右眼结膜下囊肿”收住。入院查:双眼视力1.0,右眼睑上方隆起,可触及约3.0 cm×1.5 cm大小囊性肿物,表面光滑,有波动感,边界尚清,活动度差,眼睑轻... 患者女性,45岁。右眼上眼睑包块反复隆起半年余,于2019年1月23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拟“右眼结膜下囊肿”收住。入院查:双眼视力1.0,右眼睑上方隆起,可触及约3.0 cm×1.5 cm大小囊性肿物,表面光滑,有波动感,边界尚清,活动度差,眼睑轻度下垂(图1),触压疼(-)。翻开眼睑,上穹窿结膜下见泡状囊性肿物,自内侧至外侧,占满了整个上穹窿,几乎遮盖上睑板,结膜表面血管正常走行(图2)。眼球活动自如,屈光间质透明,眼底未见明显异常,眼压:右眼13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4 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肿物 屈光间质 眼球活动 双眼视力 波动感 上睑板 右眼睑 穹窿结膜
下载PDF
手指血管球瘤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文停 朱飞 +3 位作者 宁金龙 刘畅 邓嘉彬 李杨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21期3353-3355,共3页
目的总结手指血管球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17例手指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瘤体切除术,并随访9个月至5年8个月。... 目的总结手指血管球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17例手指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瘤体切除术,并随访9个月至5年8个月。分别记录术前及术后2周,1、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患指疼痛程度的前后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组患者术前VAS为(7.82±1.74)分,术后2周,1、3、6个月VAS分别为(1.00±1.32)、(0.59±1.12)、(0.53±0.94)、(0.35±0.70)分。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V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期间无新发指甲畸形及瘤体复发。1例患者于术后第4年同一手指其他部位新发一肿物,无疼痛不适,未行手术治疗。结论基于典型的临床特点、临床检测方法,手指血管球瘤可以被明确诊断。当临床症状不明确时,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超声、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有助于明确诊断手指血管球瘤。血管球瘤手术切除效果理想,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及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瘤 手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颊肌黏膜瓣再造泪道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3
作者 邓嘉彬 刘畅 +2 位作者 黄文停 宁金龙 朱飞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8年第6期462-464,共3页
目的评价颊肌黏膜瓣进行泪道再造的效果。方法在常规防腐并经面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30例头颅标本上,进行颊肌黏膜瓣的解剖及观测。对11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应用带蒂颊肌黏膜瓣进行泪道重建。结果颊肌黏膜瓣的血供主要来源于上唇动脉分支... 目的评价颊肌黏膜瓣进行泪道再造的效果。方法在常规防腐并经面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30例头颅标本上,进行颊肌黏膜瓣的解剖及观测。对11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应用带蒂颊肌黏膜瓣进行泪道重建。结果颊肌黏膜瓣的血供主要来源于上唇动脉分支,少量来源于鼻翼下缘动脉。11例经1~5年随访,9例完全解除溢泪,2例获得改善。结论在泪道重建手术中,应用颊肌黏膜瓣重建泪道是一种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且安全易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泪小管断裂 颊肌黏膜瓣 再造术 泪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