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荔仁总皂苷抗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实验性研究
1
作者 苏惠萍 韦朋海 +4 位作者 覃彬 黄斯梅 蒙明虑 熊国林 谢志春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728-733,共6页
目的:探讨荔仁总皂苷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及其护肝作用。方法:在建立鸭乙肝动物模型后,选取DHBV感染阳性幼鸭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喂蒸馏水)、阿昔洛韦阳性对照组(ACV组)和荔仁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每... 目的:探讨荔仁总皂苷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感染及其护肝作用。方法:在建立鸭乙肝动物模型后,选取DHBV感染阳性幼鸭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喂蒸馏水)、阿昔洛韦阳性对照组(ACV组)和荔仁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14 d,同时分别在给药前、给药后7 d、14 d及停药后5 d,抽取鸭子血液,检测每组鸭子血清样本中的鸭HBV DNA(DHBV-DNA)拷贝量、鸭乙肝表面抗原(DHBsAg)和鸭乙肝病毒e抗原(DHBeAg)的OD值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的变化。实验结束时取肝脏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观察其病理学改变。结果:荔仁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有效抑制DHBV-DNA的复制并呈量效关系(P<0.01);同时荔仁总皂苷高剂量组能够抑制停药后的病毒反跳,其抑制效果优于ACV组。另外,荔仁总皂苷高剂量组还能降低AST活性(P<0.05)。肝脏病理检查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荔仁总皂苷高、中剂量组能减轻鸭子感染病毒后肝脏内的炎性病变,有效改善肝组织病理损害。结论:荔仁总皂苷具有一定的抗鸭乙肝病毒、降酶以及改善肝脏病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仁总皂苷 麻鸭 鸭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海尔福治疗对铝造模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大脑神经损害后再生效果的研究
2
作者 赵凤珍 王娜 +5 位作者 黄斯梅 陆艳梅 李海 张树球 马允 何胜 《老龄化研究》 2014年第4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铝造模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大脑神经损害后,海尔福口服液对其再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昆明种小白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治疗1组、治疗2组,每组12只。后3组用氯化铝和硝酸铝喂养3个月,复制铝染毒动物模型。染毒2... 目的:探讨铝造模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大脑神经损害后,海尔福口服液对其再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昆明种小白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治疗1组、治疗2组,每组12只。后3组用氯化铝和硝酸铝喂养3个月,复制铝染毒动物模型。染毒2个月后,治疗1组、治疗2组分别用大、小不同剂量的中药海尔福口服液灌胃治疗1个月,正常组和模型组用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对照。测定实验前和试验后的血红蛋白(Hb)。实验结束后,分别测小鼠血清和脑匀浆的各项生化指标。并取部分大脑用10%甲醛溶液固定后,作病理检查,对比分析。结果:模型组脑匀浆乙酰胆碱酯酶(TchE)活性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 <0.01或P <0.05),而模型组脑匀浆丙二醛(MDA)却显著高于治疗组(P <0.01或P <0.05),氧自由基清除率正常组最高,模型组最低。大脑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铝中毒模型组的光镜结构,大脑皮质分层不清楚,外颗粒层颗粒和内颗粒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胞质的尼氏体也减数量少且体积变小。有较多的神经元萎缩、变性;治疗组的病理改变得到很好改善,颗粒细胞数量增多,神经元胞质尼氏体也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其中治疗2组病理改变得到改善较明显。结论:铝致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脑组织TchE活性和氧自由基清除率明显下降,大脑神经元受损害,海尔福口服液治疗后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大脑神经再生 海尔福口服液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中及中职在校生戊型肝炎病毒IgG抗体阳性率的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斯梅 黄荟森 +5 位作者 蒙明虑 熊国林 谭毅 蒋金泰 刘顺 谢志春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5-537,共3页
目的了解广西高中及中职在校生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IgG抗体(简称抗HEVIgG)阳性率,掌握该人群的戊型肝炎(以下简称戊肝)免疫基础水平。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 ,采集广西东南西北中五个代表片区的高中及... 目的了解广西高中及中职在校生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IgG抗体(简称抗HEVIgG)阳性率,掌握该人群的戊型肝炎(以下简称戊肝)免疫基础水平。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 ,采集广西东南西北中五个代表片区的高中及中职在校生血液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血清抗HEV-lgG抗体。结果共采集到5 345名学生的血清样本,检测发现学生抗HEV-IgG阳性率为5.11%.其中男生阳性率为3.14%(50/1 590),女生为5.94%(223/3 75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99,P<0.001)。不同年龄中,16~岁组戊肝抗体阳性率最高(8.37%),17~岁组及18~岁组较低,分别为4.27%和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96,P<0.001)。不同民族学生的抗HEV-IgG阳性率中,汉族最低为3.86%(130/3 364),壮族次之为6.55%(116/1 771),其他少数民族最高,为12.86%(27/2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35,P<0.001)。城市学生抗HEV-IgG阳性率为3.99%(54/1 353),乡镇学生为5.49%(219/3 992),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6,P=0.031)。不同地区学生戊肝抗体阳性率从2.92%到7.73%不等,其中以桂西北山区壮族聚集的百色市为最高,南宁市最低。结论广西高中及中职在校生戊肝抗体阳性率较低,存在戊肝爆发流行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戊型肝炎病毒抗体 高中生 中职生 抽样调查
原文传递
广西高中生乙肝病毒感染率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8
4
作者 蒙明虑 熊国林 +5 位作者 黄斯梅 黄荟森 蒋金泰 岑祚洁 蒙婞婞 谢志春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目的了解广西高中生乙肝高发的原因,为有关部门制定乙肝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广西2 632名高一至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生活习惯、病毒性肝... 目的了解广西高中生乙肝高发的原因,为有关部门制定乙肝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广西2 632名高一至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生活习惯、病毒性肝炎患病史、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乙肝疫苗接种史等。结果 2 632名学生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192名,阳性率为7.29%。单因素χ~2检验结果发现,学生HBsAg阳性率的高低与家庭成员有无肝炎史、学生有无美容美发外伤史、本人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对乙肝知识的知晓情况(传播途径、传染源以及乙肝治疗结局)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成员具有肝病病史和学生美容美发外伤史与乙肝感染呈正性相关(OR=3.62,95%CI=2.28~5.73; OR=3.06,95%CI=1.94~4.83),乙肝疫苗接种史与乙肝感染呈负性相关(OR=0.08,95%CI=0.05~0.11)。结论广西高中生乙肝病毒感染可能与乙肝疫苗接种缺失、美容创伤及家庭接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感染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学生
原文传递
广西壮族自治区16岁以上高中生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4
5
作者 蒙明虑 熊国林 +3 位作者 黄斯梅 黄荟森 蒋金泰 谢志春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16岁以上中学生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丙型肝炎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按地理分布从广西的玉林、南宁、百色、桂林、柳州五...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16岁以上中学生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丙型肝炎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按地理分布从广西的玉林、南宁、百色、桂林、柳州五个地区抽取2 632名16岁以上高中生,抽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e ab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抗-HCV,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研究丙肝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丙肝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2 632例样本的HCV抗体阳性率为0.84%,男生抗-HCV阳性率为0.73%(6/823),女生阳性率为0.89%(16/1 800),东部(玉林)为1.03%(9/877),西部(百色)为0.66%(3/457),中部(柳州)为1.28%(3/234),北部(桂林)为0.79%(4/509),南部(南宁)为0.54%(3/555),性别和地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公用牙刷史和有内窥镜检查是丙肝感染的高危因素(OR=3.078,95%CI:1.174~48.074,P=0.022;OR=4.182,95%CI:1.328~13.170,P=0.015)。结论广西高中生丙肝病毒感染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学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拒绝共用牙刷,医疗机构要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积极开展预防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宣传教育,防止医源性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肝炎 丙型 慢性 感染
原文传递
广西高中生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阳性状况 被引量:1
6
作者 蒙明虑 熊国林 +7 位作者 蒙婞婞 黄斯梅 岑祚洁 蒋金泰 杨路 崔传宝 黄琼广 谢志春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13-1415,共3页
目的了解广西高中在校生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为评估乙肝预防效果及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地理分布,从广西东(玉林市)、南(南宁市)、西(百色)、北(桂林)、中(柳州) 5个地区分层整群抽取2 632... 目的了解广西高中在校生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为评估乙肝预防效果及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地理分布,从广西东(玉林市)、南(南宁市)、西(百色)、北(桂林)、中(柳州) 5个地区分层整群抽取2 632名高中生,每名学生采集静脉血3 mL,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HBsAg和HBsAb,分析2种乙肝标记物阳性率。结果 2 632名学生HBsAg阳性率为7.29%(192/2 632),西部的百色最高,为9.41%(43/457);北部的桂林最低,为4.91%(25/509)。有乙肝疫苗接种史者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无接种史者,分别为4.48%和12.96%;不同年龄、性别、民族之间HBsAg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03,3.32,1.60,P值均>0.05)。HBsAb总阳性率为73.67%,其中16,17,18~20岁组学生阳性率分别为79.52%,78.33%和6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1,P<0.05),但在性别、民族、地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2,0.56,2.12,P值均>0.05)。结论广西现阶段高中生中HBV感染率较高。要加强预防控制策略,提高乙肝疫苗接种及时率和全程接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肝炎抗体 乙型 患病率 学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