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青少年视野中的社工工作
1
作者 黄旦闻 李兆伟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5年第4期71-73,共3页
在上海,社区青少年是特指具有上海市户籍,年龄在16至25岁周岁,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就学、缺少监管的青少年,目前上海约有社区青少年6.3万人。2003年9月,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转发了《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员会关于构建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 在上海,社区青少年是特指具有上海市户籍,年龄在16至25岁周岁,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就学、缺少监管的青少年,目前上海约有社区青少年6.3万人。2003年9月,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转发了《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员会关于构建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的意见》的通知, 正式决定构建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以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犯罪,将社区青少年工作列入预防犯罪工作体系的三大基本构成部分之一,并确立了"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行、社会多方参与"的社区青少年工作总体思路。随着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深入发展,将社区青少年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逐渐成为专家学者和社区青少年工作实际部门的共识,并引起了立法机关的关注。上海市人大于2003年11月提出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2003-2007年)》,将"社区矫正和青少年事务管理方面的立法"列入五年立法规划之中。2005年1月,团市委又向人大提出了《加快立法调研,尽快出台<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条例>》的议案,建议加快开展社区青少年工作立法。本刊特邀请社区青少年工作专家学者与实际工作部门同志,对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及其法治化问题展开笔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青少年 中国 社区矫正 社工工作
下载PDF
让人生“不走偏”
2
作者 黄旦闻 娄晓祯 何敏珍 《质量与标准化》 2020年第10期7-11,共5页
未成年人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在面对自身权益被侵犯时,更需要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综合保护,司法保护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用司法保护为未成年人织就制度性的安全外衣,更好地抵御可能有碍身心健康发展... 未成年人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在面对自身权益被侵犯时,更需要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综合保护,司法保护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用司法保护为未成年人织就制度性的安全外衣,更好地抵御可能有碍身心健康发展的不良影响,确保他们的人生“不走偏”,是社会的共同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保护 自身权益 未成年人 身心健康发展 制度性 不良影响 人生
下载PDF
“我有阳光”:共同走过的青春岁月——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20周年工作纪实
3
作者 黄旦闻 郭明 +1 位作者 张瑾瑜 沈丹宇 《中国社会工作》 2024年第3期31-39,共9页
在上海市委政法委的组织和牵头协调下,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不断加强社会治理创新,逐渐形成了党建引领、标准指引、专业保障、基层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具有上海特色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支... 在上海市委政法委的组织和牵头协调下,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不断加强社会治理创新,逐渐形成了党建引领、标准指引、专业保障、基层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具有上海特色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支持体系。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以下简称阳光中心)是上海特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委政法委 社会协同 社会治理创新 党建引领 青少年服务 公众参与 共青团 工作纪实
原文传递
探索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法宝”——以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旦闻 《中国社会工作》 2020年第28期22-23,共2页
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以下简称"阳光中心")自2003年11月成立至今,在上海市委政法委领导下,基于上海团市委、司法机关、社会工作专家对上海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体系的顶层设计,边探索边实践,逐渐将秉持"未成年... 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以下简称"阳光中心")自2003年11月成立至今,在上海市委政法委领导下,基于上海团市委、司法机关、社会工作专家对上海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体系的顶层设计,边探索边实践,逐渐将秉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司法领域和以追求"弱势群体的利益"为实践目标的社会工作领域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委政法委 青少年事务 司法领域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 顶层设计 司法机关 弱势群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