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3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昊作品
1
作者 黄昊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6年第7期144-144,共1页
关键词 水彩 绘画颜料 综合材料
下载PDF
耳穴埋豆联合定眩颗粒治疗周围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黄昊 王兆民 +7 位作者 程小娟 胡高文 魏伟 熊振开 胡志刚 孙军 谢强龙 张荣珍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6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联合定眩颗粒治疗周围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8例周围性眩晕患者,使用计算机随机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止晕止吐、改善循环等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定眩颗粒口服,治疗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联合定眩颗粒治疗周围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8例周围性眩晕患者,使用计算机随机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止晕止吐、改善循环等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定眩颗粒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耳穴埋豆辨证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DHI)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血管阻力指数(RI)、血一氧化氮(NO)、神经肽Y(NPY)、血管内皮素1(ET-1)以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DHI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ADL评分较对照组回升明显(P<0.05);治疗组基底动脉VM较对照组增快明显(P<0.05),治疗组基底动脉RI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NPY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NO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ET-1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随访半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联合定眩颗粒治疗周围性眩晕疗效显著,可调节NO和ET-1水平,提高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血管阻力指数,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眩晕 耳穴埋豆 定眩颗粒
下载PDF
外感发热中医治法研究进展
3
作者 黄昊 张荣珍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7期1313-1316,共4页
本文就现代医家对外感发热的认识、外感发热的中医内治法、外治法以及联合疗法的近年概况进行综述,旨在阐明近年来中医针对外感发热的认识及治疗进展,为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中医对外感发热的认识历史悠久,中... 本文就现代医家对外感发热的认识、外感发热的中医内治法、外治法以及联合疗法的近年概况进行综述,旨在阐明近年来中医针对外感发热的认识及治疗进展,为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中医对外感发热的认识历史悠久,中医内治法及外治法具有种类丰富、疗效可靠及患者接受度高等优点,但目前缺乏统一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疗的认识,缺少不同方法的疗效对比研究,中医治法退热机制研究及安全性研究,且无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的支持,以上不足之处仍需中医界同行继续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发热 中医内治法 中医外治法 综述
下载PDF
贵州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4
作者 黄昊 《渔业致富指南》 2024年第1期10-16,共7页
贵州地处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上游。梯级电站的开发修建形成了诸多大中型水库,水域资源较为丰富,水质总体较为优良,具有发展生态渔业良好的环境资源、水域资源、生物资源,而深厚的饮食文化与市场需要也成为贵州发展生态渔业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 生态渔业 水域资源 生物资源 饮食文化 大中型水库 梯级电站 高质量发展 强大动力
下载PDF
夜郎无闲草 黔地多灵药——地方志中清至民国时期贵州药用植物的记载及其价值
5
作者 黄昊 《炎黄地理》 2024年第2期116-118,共3页
贵州具有气候多样性明显的特征,独特的立体气候环境为药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贵州省作为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自然植被类型多样,植物种类繁多,自古就有“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的美誉。据2021年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统计... 贵州具有气候多样性明显的特征,独特的立体气候环境为药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贵州省作为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自然植被类型多样,植物种类繁多,自古就有“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的美誉。据2021年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统计,贵州省药用植物资源种类有7317种。这些药用植物资源在贵州的地方志中多有呈现,只是种类分属较为粗略,但史料中阐释这些植物资源的特点、功效和产销情况,对认识贵州的生物多样、有效开发道地药材和推进民族医药进入药典有着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立体气候 道地药材 中药资源普查 产销情况 地方志 夜郎
下载PDF
贵州省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6
作者 黄昊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3期319-323,共5页
推动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是提高贵州省水生态资源资产变现能力的必然选择。省委省政府对生态渔业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去网箱后遗症”的影响和对国家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政策的理解... 推动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是提高贵州省水生态资源资产变现能力的必然选择。省委省政府对生态渔业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去网箱后遗症”的影响和对国家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政策的理解有偏差,贵州生态渔业发展的“驱动力”与“摩擦力”在体制机制层面发生无形对冲,多项政策措施作用叠加的总体效能变小甚至归零,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为主动助力矛盾问题的解决、发展困局的破解和竞争优势的构建,加快形成贵州生态渔业发展新格局,应围绕“水、地、技、政、企、人、品、集”8个字,构建贵州生态渔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基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生态渔业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组织韧性--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国红 岳翔宇 黄昊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2,共12页
研究以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在异质环境视角下,数字化转型对组织韧性的影响及异质性特征,并对企业创新能力在其中的中介传导机制、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机制以及两者兼具的有调节的中介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 研究以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在异质环境视角下,数字化转型对组织韧性的影响及异质性特征,并对企业创新能力在其中的中介传导机制、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机制以及两者兼具的有调节的中介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①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组织韧性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维度均有着显著正向影响。②企业创新在数字化转型与组织韧性的影响效应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③环境不确定性能够调节数字化转型与组织韧性稳定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基准效应。④环境不确定性可以调节中介效应的前半段路径,即企业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越强,数字化转型越能促进企业创新产出。同时,环境不确定性还能调节组织韧性稳定性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即企业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越强,企业创新越能促进组织韧性稳定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创新 环境不确定性 组织韧性
下载PDF
月球背面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任务分析与要点设计
8
作者 盛瑞卿 孟占峰 +4 位作者 赵洋 谭志云 张弘 黄昊 张伍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共14页
嫦娥六号任务是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任务。针对月球背面整体地形崎岖、可选平坦采样区少的特点,通过开展采样区选址分析,选取了南极艾特肯盆地阿波罗坑内的主、备两块着陆区,确保月背安全可靠着陆、起飞和月面工作;针对嫦娥... 嫦娥六号任务是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任务。针对月球背面整体地形崎岖、可选平坦采样区少的特点,通过开展采样区选址分析,选取了南极艾特肯盆地阿波罗坑内的主、备两块着陆区,确保月背安全可靠着陆、起飞和月面工作;针对嫦娥六号在产品技术状态基本确定情况下实现新的任务目标,需要开展系统方案优化设计,减少系统的改动量,规避过多技术状态更改带来的工程实现风险,通过开展方案比较确定了逆行环月轨道飞行方案,在保证实现任务目标的前提下实现了系统更少的更改;针对嫦娥六号中继测控时长相对嫦娥五号减少且不连续的特点,提出了分阶段、多自主、中继联合协同的月面工作时序设计方案,确保着陆、起飞和月面工作可靠、高效实施;针对载荷搭载需求,提出了以数据处理单元作为核心的系统设计方案,确保系统信息接口、电气接口的安全性,并对不同载荷设计了定制式探测模式,在保证不影响主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实现探测收益的最大化。以上方法已经在嫦娥六号任务中得到了工程应用,确保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任务的圆满成功,并可为后续月球及深空探测任务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六号 月球背面 任务分析 逆行轨道 载荷搭载
下载PDF
光伏电池生产和退役回收过程中重金属污染物的释放及环境风险
9
作者 黄昊 李铭宇 +2 位作者 刘松尧 解姣姣 苑春刚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7-225,共9页
近年来,在“双碳”战略的指导下,以光伏为首的新能源因其绿色清洁、环境友好和可持续性而发展迅速。但就其生命周期来看,新能源并非完全无污染。本文以光伏为例,聚焦重金属问题,综述了光伏电池在生产制造至退役报废阶段的环境风险,分析... 近年来,在“双碳”战略的指导下,以光伏为首的新能源因其绿色清洁、环境友好和可持续性而发展迅速。但就其生命周期来看,新能源并非完全无污染。本文以光伏为例,聚焦重金属问题,综述了光伏电池在生产制造至退役报废阶段的环境风险,分析了光伏电池尤其是其中的重金属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我国的新能源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 重金属 浸出毒性 环境风险
下载PDF
超高韧性磷酸镁水泥基复合材料压缩力学性能研究
10
作者 冯虎 闵智爽 +3 位作者 郭奥飞 朱必洋 陈兵 黄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3-24,共12页
磷酸镁水泥(Magnesium phosphate cement,MPC)是一种具有凝结时间短、早期强度高、粘结性能好等诸多优点的新型无机胶凝材料,但材料本身具有脆性性质,应变能力低。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是通过在... 磷酸镁水泥(Magnesium phosphate cement,MPC)是一种具有凝结时间短、早期强度高、粘结性能好等诸多优点的新型无机胶凝材料,但材料本身具有脆性性质,应变能力低。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是通过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添加高性能纤维制备而成。通过纤维增韧技术,可以制备出同时具备MPC和ECC优良特性的超高韧性磷酸镁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high toughness magnesium phosphate cement-based composites,UHTMC)。本工作通过拉伸试验证实了UHTMC具有优异的拉伸力学性能、应变硬化和多缝开裂特征。通过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极限压应变、受压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分析了粉煤灰(Fly ash,FA)替代量(0%、15%、30%和45%)和养护龄期(14 d和28 d)对UHTMC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UHTMC试件表现出良好的压缩韧性,随着粉煤灰替代量的增加和养护龄期的延长,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和受压弹性模量升高,但极限压应变降低,泊松比变化较小。通过对UHTMC的轴心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进行分析,提出和建立了轴心受压本构关系模型。最后,从微观层面上分析了粉煤灰替代量和养护龄期影响UHTMC宏观压缩力学性能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镁水泥 粉煤灰 超高韧性 压缩性能 本构关系
下载PDF
数字化视角下资源编排对中小企业组织韧性的影响
11
作者 王国红 林欢 黄昊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7-86,共10页
资源编排理论为探索数字化背景下中小企业组织韧性培育提供了新思路。聚焦资源编排对中小企业组织韧性的影响,揭示两者间的作用机理与边界条件,以334家中小企业为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构建、资源协调对中小企业组织韧性具有正向... 资源编排理论为探索数字化背景下中小企业组织韧性培育提供了新思路。聚焦资源编排对中小企业组织韧性的影响,揭示两者间的作用机理与边界条件,以334家中小企业为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构建、资源协调对中小企业组织韧性具有正向影响;数字运营能力、数字协同能力中介资源编排与组织韧性的关系,而数字感知能力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未得到证实;变革型领导正向调节数字运营能力、数字协同能力对组织韧性的影响。结论可打开数字化视角下组织韧性培育过程的“黑箱”,为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实施资源编排行为以强化组织韧性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编排 组织韧性 数字化能力 变革型领导 中小企业
下载PDF
冀鲁豫边区革命史研究述评
12
作者 许静 张怀伟 +1 位作者 黄昊 刘庆松 《德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7-61,共5页
冀鲁豫边区革命史研究大致呈现为三个阶段:1981年至1996年,史料汇编大量出现,探索性研究形式表现为对基础文献资料的整理;1997年至2015年,史料进一步完善,学术研究开始起步;2016年至今,学术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深入,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研... 冀鲁豫边区革命史研究大致呈现为三个阶段:1981年至1996年,史料汇编大量出现,探索性研究形式表现为对基础文献资料的整理;1997年至2015年,史料进一步完善,学术研究开始起步;2016年至今,学术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深入,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研究内容涉及冀鲁豫边区的党、政、军建设等各方面的历史,研究的广度、深度、高度不断增强,学界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展望未来,要深入挖掘冀鲁豫边区革命史史料,强化研究的系统性、理论性,深化研究的时代价值,推进多种研究方法与学科视角的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鲁豫边区 革命史研究 述评
下载PDF
ESG责任履行与企业技术创新提质增效 被引量:1
13
作者 岳翔宇 王国红 黄昊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4,共11页
本文以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考察了企业ESG履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异质性特征,并对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资源约束、市场关注在其中的中介传导机制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机制进行了检... 本文以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考察了企业ESG履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异质性特征,并对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资源约束、市场关注在其中的中介传导机制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1)企业ESG履责对企业技术创新质量和创新效率均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对企业创新有着“提质增效”的重要作用;(2)企业ESG履责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缓解资源约束,提升市场关注,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质量与创新效率的显著提升,资源投入、资源约束、市场关注在ESG履责对企业创新“提质增效”作用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数字化转型能够调节ESG履责与企业技术创新间的“提质增效”作用,即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企业ESG履责越能促进创新质量与创新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 创新质量 创新效率 资源投入 资源约束 市场关注
下载PDF
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正极材料的Ga_(2)O_(3)包覆改性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新朋 赵刘洋 +4 位作者 李泓漪 陈雅图 吴爱民 李爱魁 黄昊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5-1113,共9页
首先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原始样品(P-LRMO),然后通过简单的湿化学法以及低温煅烧方法对其进行不同含量Ga_(2)O_(3)原位包覆。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 首先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原始样品(P-LRMO),然后通过简单的湿化学法以及低温煅烧方法对其进行不同含量Ga_(2)O_(3)原位包覆。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在P-LRMO表面成功合成了Ga_(2)O_(3)包覆层。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含有3%Ga_(2)O_(3)的改性材料G3-LRMO具有最优的电化学性能,其在0.1C倍率(电流密度为25 mA·g^(-1))下首圈充放电比容量可以达到270.1 mAh·g^(-1),在5C倍率下容量仍能保持127.4 mAh·g^(-1),优于未改性材料的90.7 mAh·g^(-1),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G3-LRMO在1C倍率下循环200圈后仍有190.7 mAh·g^(-1)的容量,容量保持率由未改性前的72.9%提升至85.6%,证明Ga_(2)O_(3)包覆改性能有效提升富锂锰基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并且,G3-LRMO在1C倍率下循环100圈后,电荷转移阻抗(Rct)为107.7Ω,远低于未改性材料的251.5Ω,表明Ga_(2)O_(3)包覆层能提高材料的电子传输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Ga_(2)O_(3)包覆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细观尺度下表面波法检测混凝土表面裂缝深度研究
15
作者 孙林远 黄昊 +2 位作者 陈康 甄理 陈改新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2-954,共13页
基于表面波截止频率检测混凝土表面裂缝深度是一种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目前通常使用频率透射比法来识别截止频率,但该方法受混凝土细观结构影响较大,识别效果较差。为提高截止频率的识别精度,本文提出了多道信号相移频散分析法,开展了... 基于表面波截止频率检测混凝土表面裂缝深度是一种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目前通常使用频率透射比法来识别截止频率,但该方法受混凝土细观结构影响较大,识别效果较差。为提高截止频率的识别精度,本文提出了多道信号相移频散分析法,开展了表面波检测均匀介质和混凝土细观模型表面裂缝深度的有限元模拟,通过对比研究频率透射比法和多道信号相移频散分析法的检测机理和识别效果,给出了截止频率的识别标准,最后分析了骨料、孔隙率和检测频率对多道信号相移频散分析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道信号相移频散分析法的识别效果较好,且不受细观结构和缝厚比的影响;骨料粒径、含量和弹性模量的变化基本不影响该方法对截止频率的有效识别;当表面波波长小于构件厚度且孔隙率不超过4%时,该方法仍具备较好的识别效果。本研究可为实际工程中混凝土表面裂缝深度的定量检测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表面裂缝深度 细观结构 截止频率 频率透射比法 相移法频散分析
下载PDF
TiC/Ni固液界面异质形核行为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
16
作者 王文菲 康瑶 +3 位作者 黄盛星 黄昊 王旭东 姚曼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73-2683,共11页
本文借助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针对四种TiC/Ni固液界面,从原子的异质形核行为与界面的电子性质两方面综合分析,进一步研究TiC促进Ni异质形核的机制。结果表明:TiC(100)、[Ti]-TiC(111)、[C]-TiC(111)基底均可诱导出N... 本文借助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针对四种TiC/Ni固液界面,从原子的异质形核行为与界面的电子性质两方面综合分析,进一步研究TiC促进Ni异质形核的机制。结果表明:TiC(100)、[Ti]-TiC(111)、[C]-TiC(111)基底均可诱导出Ni的预形核层(Pre-nucleation layer,PNL),且界面PNL的层间及面内有序度排序均为:[Ti]-TiC(111)/Ni>[C]-TiC(111)/Ni>TiC(100)/Ni。[Ti]-TiC(111)与PNL的Ni原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及化学键合使得其诱导出的PNL有序度最高。而TiC(110)基底无法诱导液体Ni原子形成预形核层,相较于上述三种基底,其促进Ni原子形核的能力最弱。在降温过程中,液相中剩余的Ni原子通过在TiC(100)、[Ti]-TiC(111)及[C]-TiC(111)基底诱导出的PNL作为过渡层的基础上,随温度的降低在PNL外侧聚集成簇,形成稳定的晶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Ni固液界面 预形核层 异质形核 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风机塔架结构安全性影响因素研究
17
作者 张俊俊 甄理 +3 位作者 黄昊 孙林远 刘志鹏 陈改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206,130,共6页
预应力混凝土塔架较钢制塔架具有更高的抗疲劳特性及稳定性,能够满足复杂地形的建设需求。基于现场监测数据,利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对塔架结构进行全尺寸建模,通过对比监测数据与数值仿真结果,研究了预应力损失、混凝土劣化及表观缺陷... 预应力混凝土塔架较钢制塔架具有更高的抗疲劳特性及稳定性,能够满足复杂地形的建设需求。基于现场监测数据,利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对塔架结构进行全尺寸建模,通过对比监测数据与数值仿真结果,研究了预应力损失、混凝土劣化及表观缺陷等因素对塔架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塔架结构安全受多种因素影响,随着结构的劣化塔架刚度逐渐软化,低阶振型对结构共振的影响较大,塔架结构损伤形式趋向于受拉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塔架 预应力损失 混凝土劣化 表观缺陷 塑性损伤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高价元素Mo稳定层状富锂锰基材料的氧框架机制
18
作者 张硕 赵刘洋 +2 位作者 黄昊 吴爱民 李爱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19,共10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探究了高价元素Mo取代Mn稳定层状富锂锰基材料氧离子框架机制.Mo掺杂将体积变化率从‒2.95%降至‒0.53%,改善了锂化前后的晶格畸变.空位形成能及巴德电荷分析结果表明,7种氧空位形成能均明显提升,且...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探究了高价元素Mo取代Mn稳定层状富锂锰基材料氧离子框架机制.Mo掺杂将体积变化率从‒2.95%降至‒0.53%,改善了锂化前后的晶格畸变.空位形成能及巴德电荷分析结果表明,7种氧空位形成能均明显提升,且第一配位氧平均巴德电荷从1.13 e升至1.18 e,抑制了不稳定氧析出;锂化前后氧原子巴德电荷改变量从0.51 e降至0.11 e,表明循环前后的体系均具有良好的氧框架稳定性.通过差分电荷密度计算,发现Mo能够在Li去除后提供电荷补偿,而且Mo掺杂后锂离子迁移速率得到了提升,最低势垒从0.55 eV降至0.42 eV.为高价元素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富锂正极材料 电子性质 晶格氧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高频低损耗的Fe/亚微米FeNi软磁复合材料
19
作者 何思哲 王俊舟 +6 位作者 张勇 费嘉维 吴爱民 陈意峰 李强 周晟 黄昊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1-878,共8页
高功率电力电子设备的应用对功率电感的高频电感性能和能量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开发高频低损耗的软磁材料。为降低软磁复合材料的涡流损耗,获得高频低损耗、大功率的一体成型电感,通过等离子体炬制备了高纯度亚微米FeNi颗粒,... 高功率电力电子设备的应用对功率电感的高频电感性能和能量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开发高频低损耗的软磁材料。为降低软磁复合材料的涡流损耗,获得高频低损耗、大功率的一体成型电感,通过等离子体炬制备了高纯度亚微米FeNi颗粒,并采用简化的有限元模型探讨了亚微米FeNi颗粒对软磁复合材料涡流损耗的影响。本工作制备了含不同质量分数亚微米FeNi颗粒的Fe/亚微米FeNi软磁复合材料,重点讨论了亚微米FeNi颗粒对软磁复合材料及一体成型电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羰基铁粉制备的软磁复合材料相比,当亚微米FeNi颗粒质量分数为30%时,环形磁芯代表损耗的磁导率虚部µ″由1.57降至1.36,降低了13.4%;一体成型电感在10 MHz条件下的品质因数Q由13升至20,提高了53.8%,并且自谐振频率提高了12.7%,饱和电流由2.148 A升至2.352 A。通过提高材料内阻和减小涡流流动区域的尺寸,亚微米FeNi颗粒能有效降低涡流损耗,提高软磁复合材料的高频磁导率稳定性。复合亚微米FeNi颗粒有望低成本、大规模地获得高频低损耗、综合性能良好的一体成型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磁复合材料 一体成型电感 亚微米FeNi颗粒 涡流 品质因数
下载PDF
Y(PO_(3))_(3)双包覆改性对Li[Ni_(0.8)Co_(0.15)Al_(0.05)]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李泓漪 吴爱民 +4 位作者 赵刘洋 刘新朋 陈凤琴 李爱魁 黄昊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0-1328,共9页
在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Li[Ni_(0.8)Co_(0.15)Al_(0.05)]O_(2)(NCA)制备过程中表面遗留的碱性物质会严重影响其循环稳定性能,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使用Y(PO_(3))_(3)对其进行表面包覆改性,利用Y(PO_(3))_(3)与表面残留的LiOH反应消除表面残碱... 在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Li[Ni_(0.8)Co_(0.15)Al_(0.05)]O_(2)(NCA)制备过程中表面遗留的碱性物质会严重影响其循环稳定性能,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使用Y(PO_(3))_(3)对其进行表面包覆改性,利用Y(PO_(3))_(3)与表面残留的LiOH反应消除表面残碱,并探讨包覆改性对NCA整体性能的影响机制。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温煅烧过程中前驱体表面会形成均匀致密的Y(PO_(3))_(3)和LiPO_(3)包覆层,LiPO_(3)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双包覆层能够防止活性物质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与电解液相互接触时发生有害副反应,提高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其中Y(PO_(3))_(3)包覆量(质量分数)为1%的样品在0.1C下的首次库仑效率从未改性样品的78.65%提高到88.50%,在1C下循环150圈后容量保持率从59.38%提高到85.33%,相比于未改性样品具有更高的首次库仑效率和更优异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高镍正极材料 磷酸盐 表面涂层 循环稳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