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猪和啮齿动物宿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梦 王鹏 +6 位作者 袁辉 刘晓青 徐晓倩 熊长辉 黄星魁 段然 王鑫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44-548,共5页
目的了解江西省不同宿主动物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以及病原特征,为该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江西省不同年份的屠宰猪与鼠类标本,对foxA筛检阳性的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到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血清型、生物型、毒力... 目的了解江西省不同宿主动物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以及病原特征,为该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江西省不同年份的屠宰猪与鼠类标本,对foxA筛检阳性的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到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血清型、生物型、毒力基因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结果从1018份标本中分离到79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阳性率为7.76%(79/1018)。猪的阳性率为20.86%(63/302),均为O∶3血清型;鼠的阳性率为2.24%(16/716),血清型为O∶5、O∶8和未分型,生物型均为1A型。79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中,致病性菌株均来自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79.75%(63/79),其中59株(ystA^+、ystB^-、yadA^+、virF^+、ail^+、rfbc^+),4株(ystA^+、ystB^-、yadA^-、virF^-、ail^+、rfbc^+);非致病性菌株均来自鼠,占总分离菌株数的20.25%(16/79),其中12株(ystA^-、ystB^+、yadA^-、virF^-、ail^-、rfbc^-)、4株(ystA^-、ystB^-、yadA^-、virF^-、ail^-、rfbc^-)。致病性菌株可分为6种带型,以K6GN11C30021为主要型别,占比80.95%(51/63)。结论在江西省的不同宿主动物中,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主要携带者为生猪。应加强江西地区以生猪为宿主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血清型 生物型 毒力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下载PDF
江西省部分地区鼠形动物中巴尔通体分布及基因组序列研究
2
作者 杨梦 王鹏 +7 位作者 袁辉 刘晓青 周海健 徐晓倩 熊长辉 黄星魁 谢昀 潘欢弘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了解江西省鼠形动物中巴尔通体的携带状况和基因型特征,为巴尔通体感染的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19年在南城县、广信区、横峰县、广丰区、铜鼓县5个鼠传疾病监测项目点,采集130只鼠形动物的肝、脾组织标本进行巴尔... 目的了解江西省鼠形动物中巴尔通体的携带状况和基因型特征,为巴尔通体感染的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19年在南城县、广信区、横峰县、广丰区、铜鼓县5个鼠传疾病监测项目点,采集130只鼠形动物的肝、脾组织标本进行巴尔通体分离培养,挑取形态疑似巴尔通体的菌落纯培养后提取核酸,PCR检测巴尔通体属特异性基因gltA,阳性菌株鉴定为巴尔通体。对巴尔通体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基于全基因组序列构建聚类树。结果从130只鼠形动物的组织样本中分离巴尔通体14株,携带率为10.77%。黄毛鼠携带率最高(2/6),其次为黑线姬鼠(8/72)、褐家鼠(3/27)、臭鼬鼱(1/12)。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14株巴尔通体分为5个不同的分支,分为5种基因型,聚类结果显示在分离地区和宿主类型上没有聚集性。结论江西省鼠形动物中存在巴尔通体携带,携带的宿主类型多,菌株基因组多样性大,存在与人类致病性相关的基因型,存在人类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通体 鼠类 遗传进化分析 全基因组测序
下载PDF
“3S”技术在鼠疫防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黄星魁 赵俊 +2 位作者 潘欢弘 夏光辉 张天琛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4-827,共4页
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和遥感(RS)(“3S”)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撑的空间信息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广、信息量大、成本低、不受地面条件限制和人为因素影响小等特点,可实现对各种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的快速、机动、准确、... 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和遥感(RS)(“3S”)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撑的空间信息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广、信息量大、成本低、不受地面条件限制和人为因素影响小等特点,可实现对各种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的快速、机动、准确、可靠的收集、处理与更新,“3S”技术为鼠疫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手段,取得了一些新颖实用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介绍了“3S”技术的特点,展示了“3S”技术在鼠疫疫源地调查、风险因素识别及预测预警和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展望了“3S”技术在鼠疫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空间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遥感
原文传递
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2017—2020年江西省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
4
作者 黄星魁 黄玉萍 潘欢弘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23年第5期419-420,共2页
目的掌握2017—2020年江西省手足口病发病时间特征,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江西省监测资料,运用圆形分布法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17—2020年报告的手足口病进行分析。结果2017—2020年江西省共报告手足口病17692... 目的掌握2017—2020年江西省手足口病发病时间特征,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江西省监测资料,运用圆形分布法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17—2020年报告的手足口病进行分析。结果2017—2020年江西省共报告手足口病176922例,年均发病率为76.47/10万,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多发于散居(77.66%)、托幼儿童(20.02%)。圆形分布法得出2017—2020年手足口发病存在时间集中趋势[Z≥Z0.05(2.9957),P<0.05],2017—2020年发病高峰日分别为7月24日、6月11日、6月26日、10月9日;发病高峰期分别为4月19日至10月29日、3月27日至8月26日、4月9日至9月13日、8月25日至11月24日。散居、托幼儿童发病高峰日分别为7月31日、5月27日;发病高峰期分别为5月3日至10月28日、3月27日至8月26日。结论2017—2020年江西省手足口病存在高发期,建议加强重点人群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时间特征 圆形分布法
原文传递
2018—2022年江西省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5
作者 李晨薇 罗通 +2 位作者 潘欢弘 张天琛 黄星魁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23年第6期495-496,共2页
目的对江西省鼠疫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江西省鼠疫防控策略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江西省20个县区开展鼠疫监测,采用夹笼法和逐日捕鼠法调查鼠密度、鼠种构成;对捕获鼠检蚤,计算染蚤率和蚤指数;采集鼠肝、脾、血清;蚤进行细菌学... 目的对江西省鼠疫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江西省鼠疫防控策略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江西省20个县区开展鼠疫监测,采用夹笼法和逐日捕鼠法调查鼠密度、鼠种构成;对捕获鼠检蚤,计算染蚤率和蚤指数;采集鼠肝、脾、血清;蚤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江西省未报告人间鼠疫疫情;2018—2022年动物鼠疫监测显示室内鼠平均捕获率为2.64%,野外鼠平均捕获率为3.67%;5年来鼠种结构稳定,褐家鼠和黄毛鼠分别为室内和野外的优势鼠种;平均染蚤率为0.879%,平均蚤指数为0.010;鼠疫菌分离培养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江西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处于静息期,但不排除疫源地复燃和外省输入疫情风险,应持续规范鼠疫监测工作,加强疫情发现、报告和处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江西 监测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风险评估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晓青 谢春燕 +6 位作者 杨富强 黄星魁 廖勇 张天琛 李建华 胡国良 袁辉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7-529,共3页
目的通过风险评估确定首例输入性病例疫情综合防控效果,评估寨卡病毒病发生输入和本地传播的风险,为制定进一步的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专家会商法对现场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测资料、疫情处置资料以及相关政策、文献进行综... 目的通过风险评估确定首例输入性病例疫情综合防控效果,评估寨卡病毒病发生输入和本地传播的风险,为制定进一步的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专家会商法对现场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测资料、疫情处置资料以及相关政策、文献进行综合评估,研判疫情趋势并提出风险管理建议。结果中国大陆首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系输入性病例,有委内瑞拉旅行史,经诊治已病愈出院。风险评估认为该病例不会引起继发传播,但本地发生输入性病例风险仍然存在。结论仍需密切关注国际疫情态势,动态开展风险评估,加强入境口岸检验检疫、医疗、疾控等部门的联防联控,提升病例的早发现、早隔离能力,做好疫区来往人员的防护告知、口岸检疫和健康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输入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