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力衰竭患者30天非计划性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1
作者 余璐 黄晓沁 +2 位作者 刘琳 袁嘉敏 邬青 《护理学报》 2024年第8期43-48,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心力衰竭患者30 d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医务工作者及早识别患者再入院风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心力... 目的系统评价心力衰竭患者30 d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医务工作者及早识别患者再入院风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风险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4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信息,采用预测模型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Prediction Model Risk of Bias Assessment Tool,PROBAST)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结果纳入9篇研究,共包括9个预测模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0.6。主要预测因子包括血钠、心脏再同步治疗、N端脑钠肽前体、住院时长、肌酐、射血分数、尿素氮等。所有研究的整体偏倚风险较高,适用性良好。结论心力衰竭患者30 d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现有预测模型虽具备一定的预测性能,但在预测因子的选择上较为局限且总体偏倚风险较高,期待未来开发出性能优良、可大范围实际应用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再入院 预测 模型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肠道菌群及代谢物与卒中相关性肺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晓沁 章璐璐 丁蔚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7期919-924,共6页
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因发生率高、对卒中预后影响大而一直备受重视。近些年来,肠道菌群已成为探索的热点,其身影出现在多种疾病中。对于SAP,肠道菌群亦被发现能通过多种途径产生影响。本文从肠道菌群失调与SAP的相关性、肠道菌群及其代... 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因发生率高、对卒中预后影响大而一直备受重视。近些年来,肠道菌群已成为探索的热点,其身影出现在多种疾病中。对于SAP,肠道菌群亦被发现能通过多种途径产生影响。本文从肠道菌群失调与SAP的相关性、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参与SAP发生的机制、基于肠道菌群的防治手段这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加深临床工作者对肠道菌群与SAP相关性的认识、为可能的SAP的防治提供参考,最终降低其发生率、减少卒中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相关性肺炎 肠道菌群 代谢产物 治疗 粪菌移植
下载PDF
网织红细胞在消化道肿瘤化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谭明娟 梅燕萍 +2 位作者 徐菲 黄晓沁 张军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15期2883-2884,2861,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网织红细胞监测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前、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SysmexXE2100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对6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白细胞数(WBC)、血小板(PLT)、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未成熟网织红细... 目的:探讨采用网织红细胞监测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前、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SysmexXE2100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对6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白细胞数(WBC)、血小板(PLT)、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进行动态监测。结果: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RET%和IRF从化疗后第3天开始出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化疗后第14天开始出现回升,其中IRF值较第7天显著升高,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WBC和PLT则于化疗后第7天出现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第21天开始出现回升。结论: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是预测化疗后骨髓造血恢复的较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红细胞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 消化道肿瘤
原文传递
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分析及血清炎性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培 蔺昕 +2 位作者 林康 崔薇薇 黄晓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9期1682-1686,共5页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分析及血清炎性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6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90例为感染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肺癌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00例为肺癌组,选取...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分析及血清炎性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6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90例为感染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肺癌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00例为肺癌组,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对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感染病原菌类型进行总结分析,分析常见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统计病原菌耐药率.对比三组受试者的炎性因子水平.结果:90例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送检痰液标本共检出100株病原菌,100株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比63.00%、22.00%、15.00%.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对氨苄西林、甲氨苄啶的耐药率均较高.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均较低.感染组、肺癌组的血清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感染组以上指标水平高于肺癌组(P<0.05).结论: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体内病原菌种类繁多,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且患者体内存在较强的炎性反应,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部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