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水源水及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污染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黄晓淳 骆和东 +1 位作者 黄培枝 洪华荣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4-498,503,共6页
微囊藻毒素是地表水中常见的藻毒素,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各种类型的水域。目前已知微囊藻毒素-LR具有极强的肝毒性,达到极低浓度即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于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正遭受微囊藻毒素污染的报道尤为引人关注。本文综述了... 微囊藻毒素是地表水中常见的藻毒素,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各种类型的水域。目前已知微囊藻毒素-LR具有极强的肝毒性,达到极低浓度即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于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正遭受微囊藻毒素污染的报道尤为引人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我国水源水及出厂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污染现状及与疾病的关系,探讨了微囊藻毒素浓度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加强对水源水及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监测和治理,保护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水源水 生活饮用水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改良10g尼龙丝记录法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的有效性探讨
2
作者 黄晓淳 陈小燕 +1 位作者 邓顺有 付颖瑜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48-50,共3页
目的:与传统10g尼龙丝记录法及神经肌电图检测中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比较,探讨改良10g尼龙丝记录法(即与足面感觉对比记录法)对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方法:设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特异性为100.0%,分别采用改良10g尼龙丝记录法(改... 目的:与传统10g尼龙丝记录法及神经肌电图检测中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比较,探讨改良10g尼龙丝记录法(即与足面感觉对比记录法)对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方法:设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特异性为100.0%,分别采用改良10g尼龙丝记录法(改良法)及传统10g尼龙丝记录法(传统法)检查88例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比较改良法及传统法在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方面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改良法与传统法的敏感性分别为(94.4%,20.4%),特异性分别为(85.3%,76.5%),与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的Kappa值分别为(0.806,-0.027),提示改良法在敏感性及特异性方面均高于传统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10g尼龙丝记录法可明显提高10g尼龙丝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10g尼龙丝记录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诊断
下载PDF
口服磺脲类、二甲双胍控制不良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的疗效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毅飞 伊娜 +3 位作者 吴琳英 张洁红 黄晓淳 谭愈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26-1328,共3页
目的:探讨口服磺脲类、二甲双胍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应用西格列汀的疗效。方法:将58例磺脲类、二甲双胍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和对照组。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的血糖控制、格列美脲用量、血脂、体重的变化。结果:治... 目的:探讨口服磺脲类、二甲双胍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应用西格列汀的疗效。方法:将58例磺脲类、二甲双胍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和对照组。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的血糖控制、格列美脲用量、血脂、体重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西格列汀组血糖控制良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格列美脲剂量减少15.6%。西格列汀组甘油三酯较前有明显下降(P<0.01),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于口服磺脲类、二甲双胍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能使血糖得到较好的控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磺脲类 西格列汀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前脂肪细胞分化及GILZ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毅飞 伊娜 +2 位作者 吴琳英 黄晓淳 梁思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及糖皮质激素诱导亮氨酸拉链(GILZ)蛋白表达调节方面的作用。方法:形态观察3T3-L1细胞分化过程,不同浓度吡格列酮(1×10^(-4)mmol/L^1×10^(-2)mmol/L)处理细胞48 h,然后于分化的第2、4...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及糖皮质激素诱导亮氨酸拉链(GILZ)蛋白表达调节方面的作用。方法:形态观察3T3-L1细胞分化过程,不同浓度吡格列酮(1×10^(-4)mmol/L^1×10^(-2)mmol/L)处理细胞48 h,然后于分化的第2、4、6天用油红O染色测定细胞甘油三酯相对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过氧化物增殖活化受体(PPAR)γ2和脂蛋白酶(LPL)的mRNA表达。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细胞48 h后,Western blot检测GILZ蛋白表达。结果:油红O法显示甘油三酯相对含量随药物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组比,1×10^(-3)mmol/L和1×10^(-2)mmol/L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性增加(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PPARγ2、LPL的mRNA表达也是随着药物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组比,吡格列酮高于1×10^(-3)mmol/L浓度时,PPARγ2、LPL的mRNA表达显著性增加(P<0.01)。Western blot显示GILZ蛋白表达随着药物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吡格列酮可下调GILZ表达,上调PPARγ2及下游LPL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糖皮质激素诱导亮氨酸拉链 脂肪细胞分化 过氧化物增殖活化受体γ2 3T3-L1细胞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付颖瑜 陈小燕 +2 位作者 吴琳英 谭愈昱 黄晓淳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5期127-128,共2页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65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COPD患者(COPD组)急性期和缓解期TT3、FT3、TT4、FT4、TSH水平,采用同样方法测定63例...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65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COPD患者(COPD组)急性期和缓解期TT3、FT3、TT4、FT4、TSH水平,采用同样方法测定63例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其他肺部疾病患者(对照组)的血清TT3、FT3、TT4、FT4、TSH水平。结果 COPD组与对照组急性期比较,血清TT3(1.18±0.42)nmol/Lvs(1.29±0.45)nmol/L、FT3(3.68±0.76)pmol/Lvs(4.00±0.72)pmol/L、TT4(104.07±34.47)nmol/Lvs(109.30±33.73)nmol/L、FT4(13.71±3.12)pmol/Lvs(13.58±3.53)pmol/L及TSH(1.29±1.13mIU/L)vs(1.36±1.34mIU/L)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患者急性期TT3、FT3均低于各自缓解期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TT4、FT4及TSH急性期与缓解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OPD急性期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未进一步影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糖皮质激素类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下载PDF
消化内镜见习的必要性及教学法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筱娴 陈小燕 +1 位作者 黄晓淳 覃振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9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临床见习教学增加消化内镜见习的内容的必要性及教学法的选择。方法以148名临床医学三年级本科见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每位学生在消化内科病房及消化内镜室见习两次,分别采用“经典型”与“拓展型”的CBL教学法进行教学,...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临床见习教学增加消化内镜见习的内容的必要性及教学法的选择。方法以148名临床医学三年级本科见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每位学生在消化内科病房及消化内镜室见习两次,分别采用“经典型”与“拓展型”的CBL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束后行调查问卷评估。结果在消化内科的见习教学中增加内镜室见习内容,无论采取“经典型”还是采用“拓展型”CBL教学法都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在“总体评价”及“知识传授连贯性、知识传授全面性、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提高学习效率”这五个维度上,“经典型CBL教学法”的得分高于“拓展型CBL教学法”。见习学生建议的内镜室见习时间为:(45.50±29.07)分钟,与本次带教老师安排的30分钟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增加了消化内镜见习对消化内科见习教学是必要的,同时需进一步增加内镜室的见习时间,“拓展型CBL教学法”需要进一步改进具体实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教学法 教学 消化内科 消化内镜 见习 临床医学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早期脂肪细胞分化中PPARγ2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毅飞 伊娜 +2 位作者 吴琳英 黄晓淳 梁思虹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860-2862,共3页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脂肪细胞早期分化中PPARγ2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及分子调控机制。方法荧光素酶双报告基因法分别检测吡格列酮对MID诱导的3T3-L1分化细胞中含全长、C/EBP串联重复串联重复串联重复串联重复串联重复串联重复串联重复...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脂肪细胞早期分化中PPARγ2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及分子调控机制。方法荧光素酶双报告基因法分别检测吡格列酮对MID诱导的3T3-L1分化细胞中含全长、C/EBP串联重复串联重复串联重复串联重复串联重复串联重复串联重复串联重复序列及AP-1结合区的PPARγ2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染色体免疫共沉淀(Ch IP)法检测GILZ蛋白与PPARγ2启动子区DNA的结合。结果吡格列酮处理组各PPARγ2启动子区转录活性比对应的无吡格列酮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P<0.01),C/EBP区的转录活性显著性高于AP-1区(P<0.01)。Ch IP检测显示,吡格列酮处理组GILZ蛋白结合的PPARγ2启动子DN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吡格列酮可能降低GILZ蛋白与PPARγ2启动子DNA结合,增加PPARγ2启动子转录,从而增强脂肪细胞分化。C/EBP串联重复序列在吡格列酮增强PPARγ2启动子转录活性作用中起了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GILZ 脂肪细胞分化 PPARΓ2 C/EBP 3T3-L1细胞
下载PDF
达标调脂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付颖瑜 陈小燕 +2 位作者 汤庆 黄晓淳 肖文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118-3120,共3页
目的:探讨以达标为靶目标的调脂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AS)进展的影响。方法:84例病程在1年以内、无AS的T2DM患者,在进行抗血小板聚集、强化血糖、血压达标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达标调脂治疗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以达标为靶目标的调脂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AS)进展的影响。方法:84例病程在1年以内、无AS的T2DM患者,在进行抗血小板聚集、强化血糖、血压达标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达标调脂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年后检测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MT)及血管内AS斑块情况。结果:治疗2年后两组颈动脉IMT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达标调脂治疗组颈动脉内AS斑块发生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是否接受达标调脂治疗是影响颈动脉血管内AS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新诊断、已经接受强化血糖及血压达标治疗的T2DM患者,进一步采取以达标为靶目标的调脂治疗能有效减少颈动脉内AS斑块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 调脂治疗
下载PDF
亮氨酸拉链蛋白对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毅飞 伊娜 +2 位作者 邢飞跃 吴琳英 黄晓淳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亮氨酸拉链蛋白(GILZ)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及对脂肪细胞分化相关标志基因PPARγ2、C/EBPa、LPL和FAS mRNA的表达。方法:采用MTT法检测GILZ稳定表达3T3-L1细胞从D1到D11细胞的增殖情况。油红O染色观察GILZ过表... 目的:探讨亮氨酸拉链蛋白(GILZ)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及对脂肪细胞分化相关标志基因PPARγ2、C/EBPa、LPL和FAS mRNA的表达。方法:采用MTT法检测GILZ稳定表达3T3-L1细胞从D1到D11细胞的增殖情况。油红O染色观察GILZ过表达对脂肪细胞分化和甘油三酯相对含量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脂肪细胞分化相关标志基因PPARγ2、C/EBPa、LPL和FAS的mRNA表达。结果:与转染Pc DNA3空载体的对照组相比,GILZ过表达组的细胞增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MID诱导后,与对照组相比,GILZ过表达组的桔红色细胞显著减少。脂肪细胞内甘油三酯相对含量也显著降低(0.365±0.012 vs 0.181±0.014,P<0.001)。分化过程中GILZ过表达的3T3-L1细胞内脂肪细胞分化基因PPARγ2、C/EBPa、LPL和FAS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分化第9天时的相对表达分别为11.447±0.831 vs 1.173±0.290,17.700±0.915 vs 1.557±0.384,67.057±5.288 vs 9.467±3.406,40.946±3.968 vs 4.967±1.091,P<0.001)。结论:GILZ对前脂肪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的影响。GILZ过表达可显著性抑制PPARγ2,C/EBPa,LPL和FAS的mRNA表达,表明GILZ可能通过下调脂肪细胞分化转录因子PPARγ2,C/EBPa的表达而抑制脂肪细胞特异性基因LPL和FAS的表达,进而抑制脂肪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LZ 脂肪细胞分化 PPARΓ2 C/EBPΑ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状态与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付颖瑜 陈小燕 +2 位作者 张晖 黄晓淳 庾竹筠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状态与微量元素、维生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2月1日至30日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按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HbA_1C<7.0%,28例)和B组(HbA...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状态与微量元素、维生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2月1日至30日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按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HbA_1C<7.0%,28例)和B组(HbA_1C≥7.0%,22例);按甘油三酯(TG)水平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脂代谢异常组(TG≥1.5 mmol/L,20例)和脂代谢正常组(TG<1.5 mmol/L,30例),分别检测患者血铬、镁、锌和维生素A、B_6、C、E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B组患者血铬水平低于A组(t=2.012,P<0.05)。脂代谢异常组患者血铬、血镁、维生素E水平均低于脂代谢正常组(t=-2.018、-2.064、-2.236,P<0.05)。HbA_1C水平与血铬水平呈负相关(r=-0.475,P<0.05),TG水平与血铬、血镁、维生素E水平呈负相关(r=-0.433、-0.476、-0.483,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状态可能加重某些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微量元素 维生素
下载PDF
米非司酮对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及核因子κB激活的影响
11
作者 王毅飞 伊娜 +2 位作者 吴琳英 黄晓淳 梁思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434-2437,共4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RU486)对前脂肪细胞分化及核因子κB(NF-κB)激活的作用。方法:形态观察3T3-L1细胞分化过程,不同RU486浓度的药物(0.1~10 mmol/L)处理细胞48 h,于分化的第9天油红O染色测定甘油三酯相对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RU486)对前脂肪细胞分化及核因子κB(NF-κB)激活的作用。方法:形态观察3T3-L1细胞分化过程,不同RU486浓度的药物(0.1~10 mmol/L)处理细胞48 h,于分化的第9天油红O染色测定甘油三酯相对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PARγ2、C/EBPa、脂蛋白脂酶(LPL)和脂肪酸合成酶(FAS)的m RNA表达。免疫印迹检测IкBα蛋白水平,免疫荧光观察NF-κB蛋白核移位。结果:甘油三酯相对含量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与对照组比,从0.5μmol/L RU486处理开始甘油三酯相对含量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5μmol/L RU486组的PPARγ2、C/EBPa、LPL和FAS m RNA表达均显著性降低(P〈0.01),IκBα蛋白含量降低(P〈0.01),NF-κB由细胞浆到细胞核的核移位。结论:RU486可下调IκBα蛋白水平,激活NF-κB核移位,下调PPARγ2、C/EBPa、LPL和FAS的m RNA表达,抑制前脂肪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NF-ΚB 脂肪细胞分化 3T3-L1细胞
下载PDF
维生素A缺乏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晖 陈小燕 +1 位作者 黄晓淳 庾竹君 《新医学》 2010年第10期668-670,共3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A的缺乏情况,并分析其与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的关系,为糖尿病的科学营养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调查,并测定其血清维生素A水平,评估维生素A缺乏与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关...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A的缺乏情况,并分析其与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的关系,为糖尿病的科学营养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调查,并测定其血清维生素A水平,评估维生素A缺乏与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入选患者中,有21例(42%)患者存在维生素A缺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患者维生素A缺乏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危险因素。结论:部分糖尿病患者存在维生素A缺乏,其可能与DR的发生有关,对糖尿病患者应调整膳食维生素A摄入量、补充维生素A合适剂量等,预防或延缓DR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并发症 维生素A 抗氧化作用
下载PDF
小球藻类金属硫蛋白抗紫外辐射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红 黄晓淳 +2 位作者 黄婧筠 彭爱红 黄志勇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31,共4页
建立了小鼠胚胎成纤维(NIH/3T3)细胞紫外辐射损伤的实验模型,考察小球藻类金属硫蛋白(Zn-MT-like)对NIH/3T3细胞紫外辐射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小球藻Zn-MT-like对NIH/3T3细胞的生长无抑制作用,且具有较强的抗紫外辐射能力。质量浓度为1... 建立了小鼠胚胎成纤维(NIH/3T3)细胞紫外辐射损伤的实验模型,考察小球藻类金属硫蛋白(Zn-MT-like)对NIH/3T3细胞紫外辐射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小球藻Zn-MT-like对NIH/3T3细胞的生长无抑制作用,且具有较强的抗紫外辐射能力。质量浓度为10 g/L的小球藻Zn-MT-like可显著减少NIH/3T3细胞空泡、降低细胞裂解的程度,可使经紫外辐射的NIH/3T3细胞保持较好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紫外辐射 小球藻 类金属硫蛋白 NIH/3T3细胞模型
下载PDF
硒缺乏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晖 陈小燕 +1 位作者 黄晓淳 庾竹君 《现代医院》 2012年第7期19-21,共3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血硒的缺乏情况,并分析其与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的关系,为糖尿病的科学营养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调查,并测定其血清硒含量,评估硒与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入选患者中,有38...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血硒的缺乏情况,并分析其与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的关系,为糖尿病的科学营养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调查,并测定其血清硒含量,评估硒与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入选患者中,有38例(76%)患者存在硒缺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硒缺乏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OR=41.78,p<0.05,95%CI=2.58~675.60)。结论部分糖尿病患者存在硒缺乏,其可能与大血管病变有关,糖尿病患者应通过调整膳食硒摄入量、补充硒合适剂量等措施,预防或延缓大血管病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并发症
下载PDF
蓉丹口服液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
15
作者 梁思虹 陈小燕 +1 位作者 黄晓淳 许启锋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7年第4期34-39,共6页
目的:观察蓉丹口服液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项为期12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共纳入DPN患者85例,其中蓉丹口服液组(蓉丹组,n=34)、甲钴胺组(n=34)及对照组(n=17).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神经症状、体征评分(密歇根... 目的:观察蓉丹口服液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该项为期12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共纳入DPN患者85例,其中蓉丹口服液组(蓉丹组,n=34)、甲钴胺组(n=34)及对照组(n=17).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神经症状、体征评分(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量化表,MNSI)、神经肌电图结果、血清内皮素-1(ET-1)、胱抑素-C(Cys-C)、不良反应等.结果:①3组患者的血糖、Cys-C、ET-1、MNSI症状分值、体征分值神经传导速度(NCV)、波幅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蓉丹组干预后Cys-C、ET-1水平均显著低于基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钴胺组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干预后ET-1水平较基线值呈上升趋势,而Cys-C则无明显变化.③蓉丹组及甲钴胺组干预后MNSI症状分值、体征分值显著低于基线(P<0.05),两组间干预前后ΔMNSI症状、体征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蓉丹组及甲钴胺组干预后NCV、波幅显著高于基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呈下降趋势(P<0.05);蓉丹组及甲钴胺组干预前后ΔNCV、Δ波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干预前后Δ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蓉丹组干预前后Δ波幅显著高于甲钴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蓉丹口服液干预12周能显著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提高NCV、波幅,尤其在改善足部皮肤干燥开裂、波幅方面效果优于甲钴胺,且能降低血清Cys-C、ET-1水平,在治疗DPN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蓉丹口服液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内皮素 抗神经节苷脂抗体
下载PDF
厦门汀溪水库微囊藻毒素含量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骆和东 谢钦铭 +2 位作者 洪华荣 王娟 黄晓淳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6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研究厦门市汀溪水库水体中微囊藻毒素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为建立微囊藻毒素的预警监测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9—2010年对厦门市汀溪水库水质中MC-LR和MC-RR、叶绿素a(chla)、总氮、总磷、氨氮、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 目的研究厦门市汀溪水库水体中微囊藻毒素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为建立微囊藻毒素的预警监测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9—2010年对厦门市汀溪水库水质中MC-LR和MC-RR、叶绿素a(chla)、总氮、总磷、氨氮、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透明度、水温、pH进行监测,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水体限值进行评价,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别将MC-LR和MC-RR与主要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水库水体的营养状况为中营养到轻度富营养水平,MC-LR和MC-RR的检出率分别为43.48%和56.52%,检出浓度范围分别为0.0025~0.238μg/L和0.0012~0.162μg/L。MC-RR与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余因子与MC含量的相关性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汀溪水库水体处于较低程度的营养化水平,运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发现MC-RR主要影响因素为总氮、透明度(R^2=0.419,P<0.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环境因子 富营养化 相关性分析 汀溪水库
下载PDF
基于SIR模型的涉警舆情网络传播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谈天辰 洪磊 +1 位作者 杨逸尘 黄晓淳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1年第9期49-52,共4页
针对涉警舆情网络传播进行研究,通过处理"弗洛伊德之死"的转推、关注度等数据,建立了SIR传染病模型,展现出关注人数和每日变化情况。采用Runge-Kutta方法有效预测了不同参数取值的情况下未来数日的关注人数发展趋势,最后通过... 针对涉警舆情网络传播进行研究,通过处理"弗洛伊德之死"的转推、关注度等数据,建立了SIR传染病模型,展现出关注人数和每日变化情况。采用Runge-Kutta方法有效预测了不同参数取值的情况下未来数日的关注人数发展趋势,最后通过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算法对参数进行反演,有效拟合出"弗洛伊德之死"涉警舆情网络传播趋势。相较于传统SIR传染病模型,本改进模型基于涉警舆情中不同种类的人群之间相互转化、传播的规律而建立,并且运用参数反演的方法,选取一组最贴近实际的参数值,使预测准确度更高,模型拟合值与真实数值相比误差更小,对于研究涉警舆情的网络传播发展趋势和对涉警舆情的分析和导控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模型 涉警舆情 RUNGE-KUTTA法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厦门市主要水源水及出厂水中微囊藻毒素调查 被引量:5
18
作者 骆和东 洪专 +2 位作者 黄晓淳 王娟 洪华荣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08-1011,共4页
目的了解厦门市主要水源水及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MC)的污染和变化情况。方法于2009年1月—2010年12月,采集厦门市高殿水厂、天马水厂、梅山水厂的水源水(分别为北溪、坂头水库、汀溪水库)及出厂水水样共161份,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MC-LR和... 目的了解厦门市主要水源水及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MC)的污染和变化情况。方法于2009年1月—2010年12月,采集厦门市高殿水厂、天马水厂、梅山水厂的水源水(分别为北溪、坂头水库、汀溪水库)及出厂水水样共161份,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MC-LR和MC-RR的浓度。结果水源水中MC-RR和MC-LR检出率分别为77.2%(71/92),54.3%(50/92),检出范围分别为ND^0.840、ND^0.301μg/L,北溪水源在11—12月出现高峰值(MC-RR,0.840μg/L),坂头和汀溪水库在8—9月浓度最高(MC-LR,0.301μg/L);而出厂水中MC-RR和MC-LR检出率分别为和85.5%(59/69),52.2%(36/69),检出范围分别为ND^0.972、ND^0.288μg/L,未出现明显的季节性分布规律。结论厦门市水源水及出厂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污染较轻,以MC-RR为主,仍需进一步加强水厂对MC的处理能力以降低藻毒素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水源水 出厂水
原文传递
正常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肖文霞 陈小燕 +4 位作者 李新春 伍筱梅 谭愈昱 何建勋 黄晓淳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531-534,共4页
目的 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测正常微量白蛋白尿(MAU)的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改变,评估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10年8月至12月在本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MAU在正常范围的2型糖尿病患者10例为观察组,... 目的 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测正常微量白蛋白尿(MAU)的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改变,评估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10年8月至12月在本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MAU在正常范围的2型糖尿病患者10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例为健康对照组,每组20个肾,两组年龄、性别和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应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DWI和常规MR序列进行双侧肾脏MRI检查,比较两组在弥散敏感梯度系数(b值)分别为400、500、600和800 s/mm2时肾实质表观扩散系数(ADC),并比较两组血清肌酐和胱抑素C水平.结果 MRI常规序列扫描显示两组肾脏形态、大小及解剖结构无明显差异,血清肌酐及胱抑素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WI检查显示,b值分别为500、600及800 s/mm2时,观察组ADC值分别为(2.15±0.06)×10-3、(2.05 ±0.07)×10-3、(1.87±0.05)×10-3 mm2/s,健康对照组ADC值分别为(2.32±0.07)×10-3、(2.16±0.04)×l0-3、( 1.95 ±0.04)×10-3 mm2/s,观察组ADC值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DWI可能有助于更早期地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蓉丹口服液干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小燕 黄晓淳 +4 位作者 许启峰 黎健菁 邓顺有 王静 付颖瑜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70-474,共5页
目的评估纯中药制剂蓉丹口服液干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专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合并DPN的2型糖尿病患者31例,在饮食及运动治疗、降糖... 目的评估纯中药制剂蓉丹口服液干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专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合并DPN的2型糖尿病患者31例,在饮食及运动治疗、降糖方案不变的基础上,给予蓉丹口服液(20ml,每天3次)干预12周,分别采用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量表(MNSI)症状评分法以及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测法,评估该药在DPN主观症状及客观指标方面的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体质量、血压、心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肾功能、心电图、血脂谱、眼底改变以及白蛋白尿排泄的变化,相关分析MNS1分值与NCV幅度的关系。结果干预12周的结果显示,患者皮肤干燥开裂、趾端麻木、刺痛、灼痛感、感觉过敏等症状的比例较干预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皮肤干燥开裂(32.2%比87.1%)及感觉过敏(3.2%比25.8%)减少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NS1分值较干预前下降[(3.54±0.69)分比(4.46±0.69)分,P=0.00],NCV则明显上升[(45.2±5.1)m/s比(39.2±5.7)m/s,P=0.00]。干预前后患者体质量、血压、心率、FPG、HbA1c、血脂谱、肝肾功能、心电图、眼底检查等无明显差异(均P〉0.05)。尿白蛋白排泄率较干预前下降[(1.09±0.62)μg/min比(1.27±0.67)μg/min,P=0.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NSl分值与NCV幅度呈负相关关系(r=-0.429,P=0.05)。结论蓉丹口服液有助于改善DPN患者的多种症状,尤其在足部皮肤干燥开裂及感觉过敏方面,且能有效提高患处神经传导速度、一定幅度减少尿白蛋白排泄率,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蓉丹口服液 糖尿病神经病变 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量表 神经传导速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